本發明涉及離合器生產模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汽車自調試離合器調整環刻齒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是現代化工業生產的重要工藝設備,其中沖壓成形是現代化工業中一種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在汽車、航空、家用電器、儀器儀表等工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在自調試離合器中調整環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部件,其加工的要求是在調整環的外圈下側對應的位置加工出齒面,而且齒面的加工需要比較準確,對尺寸要求比較高,現有的沖壓模具往往很難固定調整環,在刻齒的時候容易造成調整環的移動,而且在調整環脫模的時候可能會被上模提起來,造成調整環變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自調試離合器調整環刻齒模具,采用浮動式的結構和滑塊相配合,解決了產品生產沖制后難以取件的重大操作難題,提高產品穩定性,提高成品合格率,提高生產效率。為今后離合器調整環和類似沖壓零件的模具設計方面,提供一種新的設計思路和方向。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出一種汽車自調試離合器調整環刻齒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的上模座的下端以及下模座的上端分別安裝有上固定板和下墊板,所述的上固定板的下端安裝有上模板,所述的下墊板的上側依次安裝有下固定板、浮動板和滑塊壓板,所述的上固定板的下端布置有位于上模板內的上模推塊,所述的上模座下端中部豎直安裝有依次穿過上固定板和上模推塊的芯棒,所述的滑塊壓板上呈放射狀布置有若干個與調整壞相配的滑塊,每個滑塊的外側端均豎直布置有刻齒凸模,所述的滑塊內部豎直穿過布置有限位塊,所述的滑塊下側的浮動板內橫向安裝有線性彈簧,所述的線性彈簧的一端與限位塊的下端側壁頂住,所述的上模推塊的下端外側與上模板的內側壁之間留有與調整環形狀相配的壓入限位槽,所述的下固定板和下墊板內部安裝有若干個上端與浮動板頂住的下彈性支撐件,所述的上固定板內安裝有若干個下端與上模推塊相連的上彈性支撐件。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的一種補充,所述的滑塊的外側上端布置有向上伸出的受力支撐部。
進一步的,所述的滑塊的內側壁上部為錐面。
進一步的,所述的刻齒凸模的下端穿過滑塊壓板、浮動板和下固定板并與下墊板頂住。
進一步的,所述的上模板上繞著圓周均勻開有導向豎孔,所述的下固定板上安裝有向上穿過滑塊壓板和浮動板插入到相對應的導向豎孔內的導柱。
進一步的,所述的下彈性支撐件和上彈性支撐件均為矩形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的下彈性支撐件的彈簧力大于上彈性支撐件的彈簧力。
有益效果: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自調試離合器調整環刻齒模具,采用浮動式的結構和滑塊相配合,解決了產品生產沖制后難以取件的重大操作難題,提高產品穩定性,提高成品合格率,提高生產效率。為今后離合器調整環和類似沖壓零件的模具設計方面,提供一種新的設計思路和方向。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半剖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主視半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局部立體結構圖;
圖4是本發明所述的滑塊的結構圖。
圖示:1.上模座;2.上模推塊;3.下模座;4.上固定板;5.壓入限位槽;6.導柱;7.滑塊壓板;8.上模板;9.刻齒凸模;10.浮動板;11.線性彈簧;12.下固定板;13.下墊板;14.限位塊;15.下彈性支撐件;16.滑塊;17.受力支撐部;18.芯棒;19.滑塊;20.導向豎孔;21.上彈性支撐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如圖1-4所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汽車自調試離合器調整環刻齒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3、上固定板4和下固定板12,所述的上模座1的下端以及下模座3的上端分別安裝有上固定板4和下墊板13,所述的上固定板4的下端安裝有上模板8,所述的下墊板13的上側依次安裝有下固定板12、浮動板10和滑塊壓板7,所述的上固定板4的下端布置有位于上模板8內的上模推塊2,所述的上模座1下端中部豎直安裝有依次穿過上固定板4和上模推塊2的芯棒18,所述的滑塊壓板7上呈放射狀布置有若干個與調整壞相配的滑塊16,每個滑塊16的外側端均豎直布置有刻齒凸模9,所述的滑塊16內部豎直穿過布置有限位塊14,所述的滑塊16下側的浮動板10內橫向安裝有線性彈簧11,所述的線性彈簧11的一端與限位塊14的下端側壁頂住,所述的上模推塊2的下端外側與上模板8的內側壁之間留有與調整環形狀相配的壓入限位槽5,所述的下固定板12和下墊板13內部安裝有若干個上端與浮動板10頂住的下彈性支撐件15,所述的上固定板4內安裝有若干個下端與上模推塊2相連的上彈性支撐件21。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沖壓工作時上模下行,芯棒18導入若干片滑塊19之間的圓孔中,將滑塊19帶動往外側推移,滑塊19帶動限位塊14外擴壓縮線性彈簧11壓縮,使滑塊19的外側撐住調整環的內側壁,啟到固定調整環。
此時,上模推塊2與調整環相接觸,壓縮上彈性支撐件21,施加壓力在調整環上使其平穩進入到壓入限位槽5中,上模閉合繼續下行,下彈性支撐件15受力壓縮,浮動板10下行與下固定板12打死同時刻齒凸模9作用在調整環上,從而成形刻齒。上模回程時下彈性支撐件15和上彈性支撐件21作用于上模推塊2與浮動板10復位,上模繼續回程,芯棒18從滑塊19中拔出的同時線性彈簧11作用于限位塊14上帶動滑塊19內縮復位,此時調整環可輕易取出。
作為對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的一種補充,所述的滑塊16的外側上端布置有向上伸出的受力支撐部17,能有效固定調整環,頂住內側壁上端能使調整環受力穩定。
進一步的,所述的滑塊16的內側壁上部為錐面19,方便芯棒18將滑塊16往外推。
進一步的,所述的刻齒凸模9的下端穿過滑塊壓板7、浮動板10和下固定板12并與下墊板13頂住,方便安裝,安裝穩定。
進一步的,所述的上模板8上繞著圓周均勻開有導向豎孔20,所述的下固定板12上安裝有向上穿過滑塊壓板7和浮動板10插入到相對應的導向豎孔20內的導柱6,使合模的時候準確導向。
進一步的,所述的下彈性支撐件15和上彈性支撐件21均為矩形彈簧,矩形彈簧具有比較大的支撐力。
進一步的,所述的下彈性支撐件15的彈簧力大于上彈性支撐件21的彈簧力,否則滑塊19還未撐開,調整環還未平穩就與刻齒凸模9接觸,易使鐓形刻齒不均勻,并出現齒爪高低現象。
本發明采用浮動式的結構和滑塊相配合,解決了產品生產沖制后難以取件的重大操作難題,提高產品穩定性,提高成品合格率,提高生產效率。為今后離合器調整環和類似沖壓零件的模具設計方面,提供一種新的設計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