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礦用磨機大齒輪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礦用磨機大齒輪是礦用磨機的關鍵傳動部件,主要是電動機帶動小齒輪轉動,而后小齒輪帶動裝在筒體上的大齒輪轉動,從而使磨機進行轉動。大齒輪與端蓋、筒體把合,大齒輪的加工精度尤其重要,大齒輪精度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磨機的工作性能、承載能力及使用壽命。而現有加工技術很難保證工件的加工質量和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方便加工,且能保證工件的加工質量和加工精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礦用磨機大齒輪加工方法。
本發明礦用磨機大齒輪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粗車,上車床按線找正,粗車外圓、內孔、止口及端面露出金屬光澤,保證單邊余量不少于10mm,倒轉找正,粗車外圓、內孔、止口及端面露出金屬光澤,保證單邊余量不少于10mm
第二步,鉗工,將工件拆開,對工件進行時效處理3-5天,
第三步,焊,焊拉筋防止熱處理變形,拉筋尺寸和材料與原拉筋保持一致,焊接時雙面打坡口;
第四步,調質,對工件進行調質處理;
第五步,鉗,割除拉筋并劃結合面加工線;
第六步,銑,工件上銑床,按線找正,銑結合面留余量2mm;
第七步,鉗,將兩個或四個半齒輪對正,把合在一起,并在不加工處點焊牢固;
第八步,車,工件一端面上車床,外圓和端面找正,半精車外圓、內孔及止口,單邊余量5mm,直徑10mm,半精車端面留余量2mm,粗糙度Ra 6.3,圓弧不車,并在端面分度圓處車出一圈0.5mm的V型圓線;倒轉工件,外圓找正,半精車端面和止口,端面留2mm余量,止口每面留余量5mm,直徑10mm,粗糙度Ra 6.3,圓弧不車;
第九步,鉗,將大齒輪拆開,振動時效,自然時效3-5天,劃一件半齒輪的錐銷孔的加工線;
第十步,鏜,方箱上鏜床,在兩端結合面上分別用百分表在水平和垂直方箱上找正,擴鏜一件半齒輪結合面上把合孔及錐銷孔均按小于孔徑1mm鏜出背面锪平;精銑兩件或四件半齒輪的結合面,銑平為止;
第十一步,鉗,按已經鉆好孔的一件半齒輪號劃另一件半齒輪結合面上四個錐銷孔的加工線;
第十二步,鏜,方箱上鏜床,在兩端結合面上分別用百分表在水平和垂直方箱上找正,擴鏜一件半齒輪結合面上把合孔及錐銷孔均按小于孔徑1mm鏜出背面锪平;精銑兩件或四件半齒輪的結合面,銑平為止;
第十三步,鉗,將兩件或四件半齒輪各把合孔和銷孔周圍的毛刺清理干凈,然后沿結合面貼合對正并把合在一起,同鉸錐銷孔后裝入錐銷和螺母,塞尺檢查結合縫隙達圖紙技術要求,結合縫隙不加工處采用點焊加牢;
第十四步,車工序:工件上車床,按外圓和端面嚴格找正,精車外圓、內孔、止口、端面及環型槽并倒角達圖要求,并在端面上于有孔處的中心圓上車出一圈0.2mm的V型圓線;
第十五步,銑,以內孔端面處0.2mm的V型圓線的端面為基準面上銑床,按圖紙要求的形位公差找正,從結合面處對刀,粗銑齒,松開工作臺上的全部壓板和把合面的全部螺栓消除應力,半精銑齒,單邊留余量1mm,檢驗有無缺陷,如有缺陷及時修補,研磨把合面,精銑各齒達圖要求;
第十六步,鉗,齒形加工完成后,劃各孔及螺孔,鉸制孔與筒體裝配在一起后同鏜孔達圖紙要求;
第十七步,將大齒輪分開,上好拉緊裝置,以便運輸。
本發明操作簡單,方便加工,且能保證工件的加工質量和加工精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礦用磨機大齒輪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粗車,上車床按線找正,粗車外圓、內孔、止口及端面露出金屬光澤,保證單邊余量不少于10mm,倒轉找正,粗車外圓、內孔、止口及端面露出金屬光澤,保證單邊余量不少于10mm
第二步,鉗工,將工件拆開,對工件進行時效處理3-5天,
第三步,焊,焊拉筋防止熱處理變形,拉筋尺寸和材料與原拉筋保持一致,焊接時雙面打坡口;
第四步,調質,對工件進行調質處理;
第五步,鉗,割除拉筋并劃結合面加工線;
第六步,銑,工件上銑床,按線找正,銑結合面留余量2mm;
第七步,鉗,將兩個或四個半齒輪對正,把合在一起,并在不加工處點焊牢固;
第八步,車,工件一端面上車床,外圓和端面找正,半精車外圓、內孔及止口,單邊余量5mm,直徑10mm,半精車端面留余量2mm,粗糙度Ra 6.3,圓弧不車,并在端面分度圓處車出一圈0.5mm的V型圓線;倒轉工件,外圓找正,半精車端面和止口,端面留2mm余量,止口每面留余量5mm,直徑10mm,粗糙度Ra 6.3,圓弧不車;
第九步,鉗,將大齒輪拆開,振動時效,自然時效3-5天,劃一件半齒輪的錐銷孔的加工線;
第十步,鏜,方箱上鏜床,在兩端結合面上分別用百分表在水平和垂直方箱上找正,擴鏜一件半齒輪結合面上把合孔及錐銷孔均按小于孔徑1mm鏜出背面锪平;精銑兩件或四件半齒輪的結合面,銑平為止;
第十一步,鉗,按已經鉆好孔的一件半齒輪號劃另一件半齒輪結合面上四個錐銷孔的加工線;
第十二步,鏜,方箱上鏜床,在兩端結合面上分別用百分表在水平和垂直方箱上找正,擴鏜一件半齒輪結合面上把合孔及錐銷孔均按小于孔徑1mm鏜出背面锪平;精銑兩件或四件半齒輪的結合面,銑平為止;
第十三步,鉗,將兩件或四件半齒輪各把合孔和銷孔周圍的毛刺清理干凈,然后沿結合面貼合對正并把合在一起,同鉸錐銷孔后裝入錐銷和螺母,塞尺檢查結合縫隙達圖紙技術要求,結合縫隙不加工處采用點焊加牢;
第十四步,車工序:工件上車床,按外圓和端面嚴格找正,精車外圓、內孔、止口、端面及環型槽并倒角達圖要求,并在端面上于有孔處的中心圓上車出一圈0.2mm的V型圓線;
第十五步,銑,以內孔端面處0.2mm的V型圓線的端面為基準面上銑床,按圖紙要求的形位公差找正,從結合面處對刀,粗銑齒,松開工作臺上的全部壓板和把合面的全部螺栓消除應力,半精銑齒,單邊留余量1mm,檢驗有無缺陷,如有缺陷及時修補,研磨把合面,精銑各齒達圖要求;
第十六步,鉗,齒形加工完成后,劃各孔及螺孔,鉸制孔與筒體裝配在一起后同鏜孔達圖紙要求;
第十七步,將大齒輪分開,上好拉緊裝置,以便運輸。
本發明操作簡單,方便加工,且能保證工件的加工質量和加工精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