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變的補償法加工方法,屬于機械加工加工方法領域。
背景技術:
在航天航空領域中,經常需要機械加工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如:零件材料為7B04 T6(MD),大小為1625mm×140 mm×δ52 mm,零件寬度由140 mm逐漸變化為2mm。
按現有的機械加工方案,步驟為:
(1)先粗加工平面A、D、C,余量單邊2mm;
(2)加工平面A、B、C、D到位;
(3)零件內外形、腹板及筋條高度到位。
加工完后,零件會扭曲及翹曲變形,變形量5-9mm,需校型。由于變形量大,校型過程中零件容易產生裂紋而報廢,報廢故障率為30%。
因此有必要發明一種機械加工方法來解決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翹曲變形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克服上述缺陷,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變的補償法加工方法,來解決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翹曲變形情況。
本發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變的補償法加工方法:
①、粗加工零件A、C、D面,余量5mm;
②、粗加工零件內外形及腹板筋條,余量5 mm;
③、以A面為基準,半精加工C、D面,余量2mm,如A面變形,允許在A面變形處加墊片,保證壓緊前間隙均勻為1mm;
④、以C、D面為基準,半精加工零件A面,余量2mm;
⑤、半精加工零件內外形及腹板筋條,余量2 mm;
⑥、以A面為基準,精加工C、D面到位,如A面變形,允許在A面變形處加墊片,保證壓緊前間隙均勻為1mm;
⑦、以C、D面為基準,精加工零件A、B面到位;
⑧、精加工零件內外形及腹板筋條到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應用本發明的補償法機械加工該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后,零件翹曲變形量控制在3mm之內,輕微校型后零件全部合格,很好的保證了零件的質量。
本發明已在本廠推廣使用于該種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的機械加工,有效解決了零件的翹曲變形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典型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
圖2為傳統的粗加工余量示意圖;
圖3為傳統的加工平面到位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以A面為基準補償法機械加工B、C平面示意圖;
圖中:其中1為墊片、2為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
圖5為本發明的補償法機械加工C、D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傳統工藝的舉例說明,如圖1、2、3:
在航天航空領域中,經常需要機械加工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 典型結構如圖1所示:
零件材料為7B04 T6(MD),大小為1625mm×140 mm×δ52 mm,零件寬度由140 mm逐漸變化為2mm。
按現有的機械加工方案,步驟為:
(1)先粗加工平面A、D、C,余量單邊2mm,如圖2所示;
(2)加工平面A、B、C、D到位,如圖3所示;
(3)零件內外形、腹板及筋條高度到位。
加工完后,零件會扭曲及翹曲變形,變形量5-9mm,需校型。由于變形量大,校型過程中零件容易產生裂紋而報廢,報廢故障率為30%。
本發明的舉例說明:
圖4為以A面為基準補償法機械加工B、C平面示意圖,其中1為墊片、2為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
典型模鍛件單面薄壁結構梁類零件如圖1所示:
零件材料為7B04 T6(MD),大小為1625mm×140 mm×δ52 mm,零件寬度由140 mm逐漸變化為2mm。
按如下的補償法機械加工該零件,有效解決了零件的翹曲變形問題。
①粗加工零件A、C、D平面,余量5mm;
②粗加工零件內外形及腹板筋條,余量5 mm;
③以A面為基準,半精加工C、D平面,余量2mm,如A面變形,允許在A面變形處加墊,保證壓緊前間隙均勻為1mm,如圖5所示
④以C、D平面為基準,半精加工零件A,余量2mm;
⑤半精加工零件內外形及腹板筋條,余量2 mm;
⑥以A面為基準,精加工C、D平面到位,如A面變形,允許在A面變形處加墊,保證壓緊前間隙均勻為1mm, 如圖5所示;
⑦以C、D平面為基準,精加工零件A、B平面到位;
⑧精加工零件內外形及腹板筋條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