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及其制造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20357閱讀:336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鋸條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及其制造工藝。



背景技術:

普通切割金屬用的雙金屬鋸條包括鋸帶和在鋸帶上的鋸齒,鋸帶有彈簧鋼制成,鋸齒一般由高速工具鋼制成,其工藝一般是采用在鋸帶上焊接高速工具鋼后,在高速工具鋼上切割出齒狀鋸齒,再通過熱處理工藝后制成。雙金屬帶鋸條用途廣泛,可與任何類型的帶鋸床配套使用,適用于幾乎所有類型的金屬連續鋸切,如 :結構鋼、耐候鋼、合金鋼、軸承鋼、不銹鋼、耐熱鋼、鋁合金、模具鋼等。與傳統的圓盤鋸和弓形鋸相比較而言,雙金屬帶鋸條具有柔韌性好、抗疲勞性強、能承受巨大張力、齒部硬度高等諸多機械性能優點,具有切割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和節能環保的特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對雙金屬鋸條的性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現有的雙金屬鋸條的力學性能逐漸無法滿足市場要求,如韌性不佳,另外,現有的雙金屬鋸條的加工工藝,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齒部材料和鋼帶材料的性能,影響鋸條的使用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及其制造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包括鋼帶和均勻焊接在鋼帶上的齒部;所述齒部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C 1.3-1.6%、Cr 6-7%、Si 0.7-1.0%、Mo 2-2.5%、W 5.5-6.0%、V 2.3-2.7%、Co 1-2%、Nb 0.5-1.0%、Mn 1.2-1.8%、Ti 0.4-0.8%、B 0.2-0.5%,余量為Fe。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齒部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C 1.4-1.5%、Cr 6.3-6.8%、Si 0.8-0.9%、Mo 2.1-2.4%、W 5.6-5.8%、V 2.4-2.6%、Co 1.2-1.9%、Nb 0.6-0.9%、Mn 1.3-1.7%、Ti 0.5-0.7%、B 0.3-0.4%,余量為Fe。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齒部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C 1.5%、Cr 6.6%、Si 0.9%、Mo 2.3%、W 5.7%、V 2.5%、Co 1.6%、Nb 0.7%、Mn 1.5%、Ti 0.6%、B 0.3%,余量為Fe。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鋼帶采用D6AC材料制成。

所述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的制造工藝,步驟如下:

1)按量稱取齒部各原料,并投入至冶煉爐中,在1200-1230℃下保溫2-3h,然后在1050-1100℃下進行恒溫澆鑄,澆鑄完畢后降溫至室溫,獲得帶狀的齒部材料;

2)將帶狀的齒部材料依次經過線切割、壓力沖剪、磨床加工制成寬度為3-4mm的柱狀顆粒;

3)對柱狀顆粒進行熱處理;

4)對熱處理后的柱狀顆粒表面進行鍍鎳處理;

5)對鋼帶進行熱處理;

6)對鋼帶進行齒槽線切割;

7)將鍍鎳后的柱狀顆粒焊接在鋼帶上,焊接方式為高頻電阻焊接;

8)對柱狀顆粒與鋼帶的焊接區域進行熱處理;

9)將柱狀顆粒加工出刃口,形成齒部。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1)中,在澆鑄完畢后,首先以8-12℃/s的速度降溫至830-870℃,然后再升溫至920-950℃,保溫40-50min,再以20-25℃/s的速度降溫至550-600℃,保溫20-30min,最后以自然冷卻至室溫。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步驟3)中,所述熱處理為:放入溫度為1100-1150℃的真空爐里進行淬火,淬火時間為40-50min,淬火后將其液氮中進行深冷處理,保溫2-3小時后,自然升溫至室溫并進行回火,回火溫度為550-580℃,回火時間為1-2h,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步驟4)中,鍍鎳層的厚度為5-8μm。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步驟5)中,所述熱處理為:首先加熱至1000-1050℃,保溫30-40min,然后油冷至室溫,再升溫至520-550℃,保溫1-2h后冷卻至室溫。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步驟8)中,所述熱處理為:升溫至至450-500℃,保溫1-2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制備的雙金屬鋸條,通過合理配置齒部材料,能夠獲得韌性優異的齒部材料,從而提高該雙金屬鋸條的性能;

2、本發明通過焊接前分別對齒部材料和鋼帶進行單獨的熱處理,有利于充分發揮齒部材料和鋼帶的性能;

3、本發明在焊接前將齒部材料加工成型,從而降低后期的磨削量,有利于降低原材料的損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包括鋼帶和均勻焊接在鋼帶上的齒部;所述齒部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C 1.3%、Cr 6%、Si 0.7%、Mo 2%、W 5.5%、V 2.3%、Co 1%、Nb 0.5%、Mn 1.2%、Ti 0.4%、B 0.2%,余量為Fe;所述鋼帶采用D6AC材料制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的制造工藝,步驟如下:

1)按量稱取齒部各原料,并投入至冶煉爐中,在1200℃下保溫2h,然后在1050℃下進行恒溫澆鑄,澆鑄完畢后降溫至室溫,獲得帶狀的齒部材料,所述澆鑄完畢后降溫至室溫具體為:在澆鑄完畢后,首先以8℃/s的速度降溫至830℃,然后再升溫至920℃,保溫40min,再以20℃/s的速度降溫至550℃,保溫20min,最后以自然冷卻至室溫;

2)將帶狀的齒部材料依次經過線切割、壓力沖剪、磨床加工制成寬度為3mm的柱狀顆粒;

3)對柱狀顆粒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放入溫度為1100℃的真空爐里進行淬火,淬火時間為40min,淬火后將其液氮中進行深冷處理,保溫2小時后,自然升溫至室溫并進行回火,回火溫度為550℃,回火時間為1h,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4)對熱處理后的柱狀顆粒表面進行鍍鎳處理,鍍鎳層的厚度為5μm;

5)對鋼帶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首先加熱至1000℃,保溫30min,然后油冷至室溫,再升溫至520℃,保溫1h后冷卻至室溫;

6)對鋼帶進行齒槽線切割;

7)將鍍鎳后的柱狀顆粒焊接在鋼帶上,焊接方式為高頻電阻焊接;

8)對柱狀顆粒與鋼帶的焊接區域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升溫至至450℃,保溫1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9)將柱狀顆粒加工出刃口,形成齒部。

實施例2

一種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包括鋼帶和均勻焊接在鋼帶上的齒部;所述齒部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C 1.4%、Cr 6.3%、Si 0.8%、Mo 2.1%、W 5.6%、V 2.4%、Co 1.2%、Nb 0.6%、Mn 1.3%、Ti 0.5%、B 0.3%,余量為Fe;所述鋼帶采用D6AC材料制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的制造工藝,步驟如下:

1)按量稱取齒部各原料,并投入至冶煉爐中,在1210℃下保溫2h,然后在1100℃下進行恒溫澆鑄,澆鑄完畢后降溫至室溫,獲得帶狀的齒部材料,所述澆鑄完畢后降溫至室溫具體為:在澆鑄完畢后,首先以9℃/s的速度降溫至840℃,然后再升溫至920℃,保溫45min,再以23℃/s的速度降溫至580℃,保溫30min,最后以自然冷卻至室溫;

2)將帶狀的齒部材料依次經過線切割、壓力沖剪、磨床加工制成寬度為3.5mm的柱狀顆粒;

3)對柱狀顆粒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放入溫度為1120℃的真空爐里進行淬火,淬火時間為42min,淬火后將其液氮中進行深冷處理,保溫2小時后,自然升溫至室溫并進行回火,回火溫度為560℃,回火時間為1h,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4)對熱處理后的柱狀顆粒表面進行鍍鎳處理,鍍鎳層的厚度為7μm;

5)對鋼帶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首先加熱至1030℃,保溫35min,然后油冷至室溫,再升溫至520℃,保溫1.5h后冷卻至室溫;

6)對鋼帶進行齒槽線切割;

7)將鍍鎳后的柱狀顆粒焊接在鋼帶上,焊接方式為高頻電阻焊接;

8)對柱狀顆粒與鋼帶的焊接區域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升溫至至460℃,保溫1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9)將柱狀顆粒加工出刃口,形成齒部。

實施例3

一種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包括鋼帶和均勻焊接在鋼帶上的齒部;所述齒部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C 1.5%、Cr 6.6%、Si 0.9%、Mo 2.3%、W 5.7%、V 2.5%、Co 1.6%、Nb 0.7%、Mn 1.5%、Ti 0.6%、B 0.3%,余量為Fe;所述鋼帶采用D6AC材料制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的制造工藝,步驟如下:

1)按量稱取齒部各原料,并投入至冶煉爐中,在1220℃下保溫2.5h,然后在1080℃下進行恒溫澆鑄,澆鑄完畢后降溫至室溫,獲得帶狀的齒部材料,所述澆鑄完畢后降溫至室溫具體為:在澆鑄完畢后,首先以10℃/s的速度降溫至850℃,然后再升溫至930℃,保溫45min,再以23℃/s的速度降溫至580℃,保溫25min,最后以自然冷卻至室溫;

2)將帶狀的齒部材料依次經過線切割、壓力沖剪、磨床加工制成寬度為3.5mm的柱狀顆粒;

3)對柱狀顆粒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放入溫度為1130℃的真空爐里進行淬火,淬火時間為45min,淬火后將其液氮中進行深冷處理,保溫2.5小時后,自然升溫至室溫并進行回火,回火溫度為560℃,回火時間為1.5h,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4)對熱處理后的柱狀顆粒表面進行鍍鎳處理,鍍鎳層的厚度為7μm;

5)對鋼帶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首先加熱至1030℃,保溫35min,然后油冷至室溫,再升溫至530℃,保溫1.5h后冷卻至室溫;

6)對鋼帶進行齒槽線切割;

7)將鍍鎳后的柱狀顆粒焊接在鋼帶上,焊接方式為高頻電阻焊接;

8)對柱狀顆粒與鋼帶的焊接區域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升溫至至480℃,保溫1.5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9)將柱狀顆粒加工出刃口,形成齒部。

實施例4

一種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包括鋼帶和均勻焊接在鋼帶上的齒部;所述齒部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C 1.5%、Cr 6.8%、Si 0.9%、Mo 2.4%、W 5.8%、V 2.6%、Co 1.9%、Nb 0.9%、Mn 1.7%、Ti 0.7%、B 0.4%,余量為Fe;所述鋼帶采用D6AC材料制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的制造工藝,步驟如下:

1)按量稱取齒部各原料,并投入至冶煉爐中,在1230℃下保溫3h,然后在1100℃下進行恒溫澆鑄,澆鑄完畢后降溫至室溫,獲得帶狀的齒部材料,所述澆鑄完畢后降溫至室溫具體為:在澆鑄完畢后,首先以12℃/s的速度降溫至870℃,然后再升溫至950℃,保溫50min,再以25℃/s的速度降溫至580℃,保溫25min,最后以自然冷卻至室溫;

2)將帶狀的齒部材料依次經過線切割、壓力沖剪、磨床加工制成寬度為3mm的柱狀顆粒;

3)對柱狀顆粒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放入溫度為1120℃的真空爐里進行淬火,淬火時間為47min,淬火后將其液氮中進行深冷處理,保溫2.5小時后,自然升溫至室溫并進行回火,回火溫度為560℃,回火時間為1.5h,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4)對熱處理后的柱狀顆粒表面進行鍍鎳處理,鍍鎳層的厚度為7μm;

5)對鋼帶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首先加熱至1030℃,保溫40min,然后油冷至室溫,再升溫至540℃,保溫1.5h后冷卻至室溫;

6)對鋼帶進行齒槽線切割;

7)將鍍鎳后的柱狀顆粒焊接在鋼帶上,焊接方式為高頻電阻焊接;

8)對柱狀顆粒與鋼帶的焊接區域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升溫至至490℃,保溫2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9)將柱狀顆粒加工出刃口,形成齒部。

實施例5

一種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包括鋼帶和均勻焊接在鋼帶上的齒部;所述齒部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C 1.6%、Cr 7%、Si 1.0%、Mo 2.5%、W 6.0%、V 2.7%、Co 2%、Nb 1.0%、Mn 1.8%、Ti 0.8%、B 0.5%,余量為Fe;所述鋼帶采用D6AC材料制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高強韌性雙金屬鋸條的制造工藝,步驟如下:

1)按量稱取齒部各原料,并投入至冶煉爐中,在1230℃下保溫3h,然后在1100℃下進行恒溫澆鑄,澆鑄完畢后降溫至室溫,獲得帶狀的齒部材料,所述澆鑄完畢后降溫至室溫具體為:在澆鑄完畢后,首先以12℃/s的速度降溫至870℃,然后再升溫至950℃,保溫50min,再以25℃/s的速度降溫至600℃,保溫30min,最后以自然冷卻至室溫;

2)將帶狀的齒部材料依次經過線切割、壓力沖剪、磨床加工制成寬度為4mm的柱狀顆粒;

3)對柱狀顆粒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放入溫度為1150℃的真空爐里進行淬火,淬火時間為50min,淬火后將其液氮中進行深冷處理,保溫3小時后,自然升溫至室溫并進行回火,回火溫度為580℃,回火時間為2h,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4)對熱處理后的柱狀顆粒表面進行鍍鎳處理,鍍鎳層的厚度為8μm;

5)對鋼帶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首先加熱至1050℃,保溫40min,然后油冷至室溫,再升溫至550℃,保溫2h后冷卻至室溫;

6)對鋼帶進行齒槽線切割;

7)將鍍鎳后的柱狀顆粒焊接在鋼帶上,焊接方式為高頻電阻焊接;

8)對柱狀顆粒與鋼帶的焊接區域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為:升溫至至500℃,保溫2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9)將柱狀顆粒加工出刃口,形成齒部。

本發明制備的雙金屬鋸條,通過合理配置齒部材料,能夠獲得韌性優異的齒部材料,從而提高該雙金屬鋸條的性能;本發明通過焊接前分別對齒部材料和鋼帶進行單獨的熱處理,有利于充分發揮齒部材料和鋼帶的性能;本發明在焊接前將齒部材料加工成型,從而降低后期的磨削量,有利于降低原材料的損耗。

上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