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焊接工裝,特別適用于起重機上小車架焊接時使用。
背景技術:
:
起重機小車架一般為鋼板拼接成箱型,箱型結構上有很多的縱筋和橫筋構成,焊接工作量大,由于小車架是起重機上的主要受力部件,對焊縫的質量要求特別嚴格,目前傳統的制作方法是先下出來上面板料,然后再在面板上布置筋板和端梁的腹板及縱橫筋,先把這些縱橫筋點焊上之后,這時就要把小車架整體立起來,為了避免較高的立焊和仰焊,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小車架上焊接兩根槽鋼支撐在地面上,這種方法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因為小車架的四個側面都需要焊接,只能焊完一側再用天車吊著小車架翻轉到另一側進行焊接,每轉一個方向時還需要在小車架上焊接兩根槽鋼支撐在地面上,這樣的重復動作需要四次才能完成小車架的側面焊接,故增大勞動強度,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出一種安全、效率高,減少勞動強度的起重機小車架的焊接工裝。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完成的,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底部通過螺栓固定在水平的地面上,承重臺的前面焊接有前支撐,承重臺的后面焊有后支撐,所述承重臺的中間設置有裝軸承的孔,孔里裝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另一端穿入轉動工作臺中間設置的孔里,轉軸兩端通過圓螺母固定,所述轉動工作臺的背面四個對角線上安裝有轉臺輪組,轉臺輪組45度的位置安裝有液壓底座,所述液壓缸底座上相連有液壓缸,液壓缸伸縮桿上連有卡爪,轉動工作臺的四角設置有定位銷。所述前支撐的一端與底座焊接,另一端與承重臺焊接連接,所述后支撐設置在承重臺的背面,一端與底座的端頭焊接,另一端與底座焊接構成穩定的三角形支撐。所述轉動工作臺的形狀是圓形或四方形。所述卡爪數量是四個,每個卡爪的形狀呈7字型,四個卡爪均勻分布在轉動工作臺面上。卡爪是通過轉動工作臺上開的卡槽固定,卡爪的下部是與液壓缸上的伸縮桿連接,卡爪的中部裝在卡槽中,卡爪的上部是高出轉動工作臺的臺面。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技術方案是通過轉工作臺的旋轉,完成小車架四個側面的焊接,既節省勞力,又節約時間,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方案的側視圖;圖2是本技術方案的主視圖。
圖面說明:1、底座,2、前支撐,3、承重臺,4、后支撐,5、轉動工作臺,6、轉軸,7、液壓缸底座,8、液壓缸,9、轉臺輪組,10、卡爪,11、軸承,12、圓螺母,13、小車架,14、定位銷。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上附圖詳細描述實施例, 如圖1所示,底座1的底部通過螺栓固定在水平的地面上,為了增加承重臺的稱重能力,承重臺3的前面焊接有前支撐2,承重臺的后面焊有后支撐4,所述承重臺的中間設置有裝軸承11的孔,孔里裝有轉軸6,所述轉軸的另一端穿入轉動工作臺5中間設置的孔里,轉軸兩端通過圓螺母12固定,所述轉動工作臺的背面四個對角線上安裝有轉臺輪組9,所述轉臺輪組可以圍繞轉動工作臺旋轉,轉臺輪組45度的位置安裝有液壓缸底座7,所述液壓缸底座上相連有液壓缸8,液壓缸伸縮桿上連有卡爪10,目的是通過卡爪抓緊的小車架13便于焊接,轉動工作臺的四角設置有定位銷14,作用是固定轉動工作臺工作時不能旋轉。
所述前支撐2的一端與底座1焊接,另一端與承重臺焊接連接,所述后支撐4設置在承重臺的背面,一端與底座的端頭焊接,另一端與底座的焊接構成穩定性的三角形支撐,所述轉動工作臺5的形狀是圓形或四方形。
所述卡爪10數量是四個,每個卡爪的形狀呈7字型,目的是抓緊焊接件,卡爪是通過轉動工作臺上開的卡槽固定,卡爪的下部是與液壓缸上的伸縮桿連接,卡爪的中部裝在卡槽中,卡爪的上部高出轉動工作臺,四個卡爪均勻分布在轉動工作臺面上,是均勻受力抓緊焊接件。
工作時,先卸去其中的一個卡爪10,把其他的三個卡爪根據小車架的大小調節到合適的位置,把小車架放進去,再把卸去的卡爪裝上,啟動液壓缸,讓卡爪把小車架固定。卡爪為7字型,有效防止的小車架傾倒。當用天車把小車架需要焊接面調好后,用四個定位銷將旋轉工作轉臺固定,工人即可對上側面的焊縫進行焊接。當向上的焊縫焊接完成,需要焊其他側面時,就用天車吊起小車架的一側,去掉定位銷,使轉動工作臺轉動,轉90度后,再將定位銷插入,將轉臺固定,焊接其他的側面,因為轉動工作臺能360度旋轉,只需轉動轉臺,就可把小車架的各個側面完成焊接,這樣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時,也挺高了勞動生產率,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也大大減少了占用天車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