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人工晶狀體的夾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人工晶狀體焊襻夾具。
背景技術:
人工晶狀體分為本體和與本體連接的襻,襻是焊接在本體上的,傳統的人工晶狀體襻的焊接多采用人工作業的方式,人工扶持操作,首先這種方式工作效率慢且難以提高,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其次,定位焊接精準率太低,造成大量的殘次品,難以保證產品的一致性,最后就是由于襻與人工晶狀體不在同一平面,存在一定角度,而且這個角度難以控制,在焊接時缺少專業的固定夾具,人工扶持這種方式造成焊接時產品易滑動,容易導致焊接失誤和產生不安全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人工晶狀體焊襻夾具,該實用新型可實現自動準確定位安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和保證了產品的焊接定位精準率和產品的一致性,降低了生產成本,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人工晶狀體的襻易滑動造成無法焊接等問題,提高了焊接的精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人工晶狀體焊襻夾具,包括基體,所述基體上表面由兩個向上傾斜且對稱設置的平面組成,所述基體下端四角均設有支撐柱,在所述支撐柱的下端連接有壓板,所述壓板與基體之間還設有轉輪,所述轉輪設置在支撐柱之間,在所述基體、轉輪和壓板的對應中心處設有貫穿的定位孔,在所述定位孔處還安裝有帶有外螺紋的套筒,所述套筒與定位孔匹配安裝,在所述套筒的徑向設有中心對稱且貫穿套筒的槽孔,所述槽孔的高度小于套筒的高度,在所述套筒內設有卡模裝置,所述卡模裝置包括固定模,所述固定模為雙層且上寬下窄的錐型圓臺結構,固定模設置成雙層可實現隨著套筒上下的移動,固定模的收緊和外放,同時達到調整不同規格襻與人工晶狀體本體夾角的問題,固定模上端設有中心對稱的卡口,在固定模下方設有帶有外螺紋的螺桿,在所述卡模裝置的徑向且垂直于兩個卡口所在軸向上設有溝槽,卡模裝置在徑向上設置溝槽要垂直于上端卡口所在的軸線,實現人工晶狀體的襻卡在卡口且在傾斜面上放置,匹配襻與本體之間的夾角,防止其滑動,所述溝槽的高度與槽孔的高度相同,所述卡模裝置的高度大于套筒的高度,所述卡模裝置和套筒兩者與基體之間還設有定向裝置,所述壓板下方通過螺桿還連接有固緊輪。
優選的,還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為分布在壓板下端四周的圓柱架。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圓柱架的高度大于固緊輪的厚度。
優選的,所述定向裝置包括定向孔和定向軸,所述定向孔設在基體側面且與基體的定位孔相通,所述定向孔、定向軸、槽孔、溝槽的外徑寬度相同,定向裝置的作用是實現通過定向軸控制卡模裝置和套筒的徑向移動,防止其在軸向上晃動,造成焊接精準率的降低。
優選的,所述傾斜平面與水平面的傾斜角為α,所述傾斜角α的范圍為5o<α<10o,由于襻與人工晶狀體本體存在一定的夾角,為克服現有技術焊接易滑動等問題,通過設置對應的傾斜面和卡口實現人工晶狀體焊接的精準定位。
優選的,所述套筒與卡模裝置匹配安裝,所述套筒的上端設有傾斜的圓弧面,所述套筒傾斜面的傾斜角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卡模裝置上端傾斜面的傾斜角度。
優選的,所述支撐柱的高度大于轉輪的厚度。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優點:該實用新型可實現自動準確定位安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和保證了產品的焊接定位精準率和產品的一致性,通過卡口和卡模裝置以及定向裝置,保證了焊襻過程中襻與本體之間的固定性,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人工晶狀體的襻在焊接時易滑動造成焊接不良等問題,提高了焊接的精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滿足了工礦企業所要求的低成本和高利潤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卡模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套筒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體,2-支撐柱,3-定位孔,4-轉輪,5-壓板,6-固緊輪,7-套筒,701-槽孔,8-卡模裝置,801-固定模,802-螺桿,803-卡口,804-溝槽,9-定向裝置,901-定向軸,902-定向孔,10-支撐架,1001-圓柱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結合圖1、圖2和圖3分析,一種人工晶狀體焊襻夾具,包括基體1,基體1上表面由兩個向上傾斜且對稱設置的平面組成,傾斜平面與水平面的傾斜角為α,傾斜角α的范圍為5o<α<10o,由于襻與人工晶狀體本體存在一定的夾角,為克服現有技術焊接易滑動等問題,通過設置對應的傾斜面和卡口實現人工晶狀體焊接的精準定位;基體1下端四角均設有支撐柱2,支撐柱2的高度大于轉輪4的厚度;在支撐柱2的下端連接有壓板5,壓板5與基體1之間還設有轉輪4,轉輪4設置在支撐柱2之間,在基體1、轉輪4和壓板5的對應中心處設有貫穿的定位孔3,在定位孔3處還安裝有帶有外螺紋的套筒7,套筒7與定位孔3匹配安裝,在套筒7的徑向設有中心對稱且貫穿套筒7的槽孔701,槽孔701的高度小于套筒7的高度,套筒7與卡模裝置8匹配安裝,套筒7的上端設有傾斜的圓弧面,套筒7傾斜面的傾斜角度小于或者等于卡模裝置8上端傾斜面的傾斜角度;
在套筒7內設有卡模裝置8,卡模裝置8包括固定模801,固定模801為雙層且上寬下窄的錐型圓臺結構,固定模801設置成雙層可實現隨著套筒7上下的移動,達到固定模801的收緊和外放,同時達到調整不同規格襻與人工晶狀體本體夾角不同大小的問題,固定模801上端設有中心對稱的卡口803,在固定模801下方設有帶有外螺紋的螺桿802,在卡模裝置8的徑向且垂直于兩個卡口803所在軸向上設有溝槽804,卡模裝置8在徑向上設置溝槽804且要垂直于上端卡口803所在的軸線,目的是實現人工晶狀體的襻卡在卡口且在傾斜面上放置,匹配襻與本體之間的夾角,防止其滑動,溝槽804的高度與槽孔701的高度相同,卡模裝置8的高度大于套筒7的高度;
卡模裝置8和套筒7兩者與基體1之間還設有定向裝置9,定向裝置9包括定向孔902和定向軸901,定向孔902設在基體1側面且與基體1的定位孔3相通,定向孔902、定向軸901、槽孔701、溝槽804的外徑寬度相同,定向裝置8的作用是實現通過定向軸701控制卡模裝置8和套筒7的徑向移動,防止其在軸向上晃動,造成焊接精準率的降低;壓板5下方通過螺桿802還連接有固緊輪6;還包括支撐架10,支撐架10為分布在壓板5下端四周的圓柱架1001,圓柱架1001的高度大于固緊輪6的厚度。
正常工作狀態下,將套筒放入基體的定位孔,套筒和定位孔均帶有螺紋且匹配安裝,卡模裝置放置在套筒內,卡模裝置的高度大于套筒的高度且卡模裝置下方的螺桿尾部帶有螺紋,螺桿下端與固緊輪固定連接,轉輪安裝在套筒上且設置在基體與壓板之間,固定模設置成雙層可實現隨著套筒上下的移動,達到固定模的收緊和外放,同時達到調整不同規格襻與人工晶狀體本體夾角不同大小的問題,卡模裝置在徑向上設置溝槽且要垂直于上端卡口所在的軸線,目的是實現人工晶狀體的襻卡在卡口且在傾斜面上放置,匹配襻與本體之間的夾角,防止其滑動,定向裝置通過定向軸控制卡模裝置和套筒的徑向移動,防止其在軸向上晃動,保證焊襻過程的精準定位和提高焊接的精準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具體實施例只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