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特征:1.一種螺栓熱鍛縮徑自動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倒角縮徑一體機(1)、縮徑油缸(2)、溫控上料裝置(3),所述倒角縮徑一體機(1)包括機架(101)、輸送裝置(102)、倒角裝置(103)、縮徑裝置(104),所述輸送裝置(102)、倒角裝置(103)、縮徑裝置(104)均設置在機架(101)上,所述輸送裝置(102)包括送料機械夾(105)、進料滑板(106)、倒角滑板(107)、縮徑滑板(108)、出料機械夾(109)、第一導軌(110)、第二導軌(111)、第三導軌(112),所述第一導軌(110)的數量至少有兩根,所述第一導軌(110)平行設置,所述進料滑板(106)、倒角滑板(107)、縮徑滑板(108)依次安裝在第一導軌(110)上,所述進料滑板(106)、倒角滑板(107)、縮徑滑板(108)頂部均設置有多個送料V型槽(113),所述送料機械夾(105)設置在進料滑板(106)的初始位置正上方,所述送料機械夾(105)安裝在第二導軌(111)上,所述第二導軌(111)與第一導軌(110)在水平方向上互相垂直,所述出料機械夾(109)設置在縮徑滑板(108)的終點位置正上方,所述出料機械夾(109)安裝在第三導軌(112)上,所述第三導軌(112)與第一導軌(110)在水平方向上互相垂直,所述倒角裝置(103)包括倒角夾具(114)、倒角轉盤刃(115),所述倒角夾具(114)設置在機架(101)側面,所述倒角轉盤刃(115)設置在倒角夾具(114)對應的機架(101)側面,所述縮徑裝置(104)設置在倒角裝置(103)的左側機架(101)上;所述縮徑油缸(2)包括縮徑定位塊(201)、縮徑缸體(202)、縮徑槽(203)、脫模頂桿(204)、控制中樞(205),所述縮徑槽(203)設置在縮徑缸體(202)內,所述縮徑槽(203)的底部設置有脫模頂桿(204),所述脫模頂桿(204)的底部連接有脫模油缸(206),所述脫模頂桿(204)的頂部設置有脫模承接盤(207),所述脫模承接盤(207)的底部設置有槽高感應器(208),所述縮徑缸體(202)的底部設置有控制中樞(205),所述縮徑定位塊(201)正對縮徑槽(203)的開口方向;所述溫控上料裝置(3)包括加熱槽(301)、溫度感應器(302)、第一溫控中樞(303)、第二溫控中樞(304)、機械上料手(305)、伺服電機(306)、液壓系統(307),所述加熱槽(301)的數量有若干,所述加熱槽(301)側壁上設置有若干溫度感應器(302),所述第一溫控中樞(303)位于加熱槽(301)正下方,所述溫度感應器(302)與第一溫控中樞(303)一一相連,所述第二溫控中樞(304)與第一溫控中樞(303)一一相連,所述機械上料手(305)設置在加熱槽(301)的側面,所述機械上料手(305)的底部設置有一套伺服電機(306)和液壓系統(307),所述第二溫控中樞(304)與伺服電機(306)和液壓系統(307)一一相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栓熱鍛縮徑自動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滑板(106)、倒角滑板(107)、縮徑滑板(108)均為電動步進式滑板,所述進料滑板(106)在倒角裝置(103)和送料機械夾(105)正下方之間往復運動,所述倒角滑板(107)在倒角裝置(103)和縮徑裝置(104)之間往復運動,所述縮徑滑板(108)在出料機械夾(109)正下方之間往復運動,所述送料機械夾(105)、進料滑板(106)、倒角滑板(107)、縮徑滑板(108)、出料機械夾(109)的數量均為一,所述送料機械夾(105)、出料機械夾(109)均為電動步進式機械夾,所述第二導軌(111)和第三的導軌的長度均大于機架(101)的寬度,所述縮徑裝置(104)的右側機架(101)上設置有油缸裝置(116),所述油缸裝置(116)上設置有若干涂油噴頭。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栓熱鍛縮徑自動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縮徑缸體(202)的頂部設置有塑形臺階(209),所述塑形臺階(209)的形狀為圓環形,所述脫模承接盤(207)的頂部設置有承接凹槽(210),所述承接凹槽(210)的形狀為圓弧形,所述承接凹槽(210)為感應式凹槽,所述縮徑槽(203)的形狀為底部水平的圓形凹槽,所述槽高感應器(208)的感應方向正對縮徑槽(203)的底部,所述控制中樞(205)分別與槽高感應器(208)、脫模油缸(206)、縮徑缸體(202)、承接凹槽(210)一一相連。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栓熱鍛縮徑自動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槽(301)的數量至少有四個,每個加熱槽(301)上至少設置有四個溫度感應器(302),所述溫度感應器(302)均勻環繞設置在加熱槽(301)側壁上,所述第一溫控中樞(303)的數量與加熱槽(301)的數量相同,每個第一溫控中樞(303)與正上方加熱槽(301)的所有溫度感應器(302)一一相連,所述機械上料手(305)和第二溫控中樞(304)的數量相同,所述第二溫控中樞(304)的數量至少有一個,每個第二溫控中樞(304)均連接有一套伺服電機(306)和液壓系統(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