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夾具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球體加工夾具。
背景技術:
夾具是在機械制造過程中,用來固定加工對象,使之占有正確的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檢測并保證加工要求的機床附加裝置。在我們實際生產中夾具的作用是將工件定位,以使加工工件獲得相對于機床和刀具的正確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夾緊。在球體的加工中,由于球體本身的特性,導致在加工成型過程中對其固定和夾緊有一定的難度,所成型的球閥球體往往會因為在加工過程移位而導致球閥孔徑不精確,進而影響加工效果,現有技術中的球體在加工中,往往在先對球體進行固定,然后進行對刀加工,這種操作方法,往往會出現對刀位置偏移的現象,使得加工的刀具不能夠正對著球體的直徑,嚴重影響球體的加工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球體加工夾具,本球體加工夾具一方面能夠實現對球體的固定和夾緊,另一方面能夠避免球體加工孔過程中的對刀過程,保證加工的孔軸線與球體的直徑完全重合,提高球體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一種球體加工夾具,包括球體固定裝置和刀具定位裝置,所述球體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設置有卡盤,所述卡盤上連接有呈中心對稱的四個卡爪,所述卡盤中心設置有頂針,所述刀具定位裝置設置于卡盤上部位置,刀具固定裝置包括圓柱形刀座,所述圓柱形刀座外部設置有套筒,所述套筒與卡盤同軸設置。
優選的,所述卡爪包括金屬固定桿和設置與金屬固定桿上的橡膠墊,所述金 屬固定桿朝向卡盤中心的側面設置為圓弧面,所述橡膠墊設置于金屬固定桿的圓弧面上。
優選的,所述頂針上設置有球體底座,所述球體底座呈V形。
優選的,所述套筒上連接有升降架,所述圓柱形刀座外徑與套筒內徑相適應。
本實用新型技術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一種球體加工夾具,利用卡盤、卡爪和球體底座實現對待加工球體的夾緊和固定,在對球體進行孔加工時,首先將套筒向下移動,讓套筒套于待加工球體上,將圓柱形刀座由套筒中向下移動,采用這種結構和操作方式,保證了對球體實現孔加工的刀具對準球體球心,實現在球體直徑方向上進行孔加工,避免了球體孔加工時的對刀過程,降低加工誤差,提高球體加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球體加工夾具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現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球體加工夾具,包括球體固定裝置和刀具定位裝置,所述球體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上設置有卡盤8,所述卡盤8上連接有呈中心對稱的四個卡爪3,所述卡盤8中心設置有頂針7,所述刀具定位裝置設置于卡盤上部位置,刀具固定裝置包括圓柱形刀座5,所述圓柱形刀座5外部設置有套筒4,所述套筒4與卡盤8同軸設置,采用本結構,卡盤8及卡爪3實現對球體B的夾緊,套筒4及圓柱形刀座5實現對球體B孔加工刀具 的定位,可以有效的避免球體B在加工中出現便宜或轉動現象,進一步的保證球體孔加工中,刀具加工的孔軸線與球體直徑重合。
如圖1、圖2所示,所述卡爪3包括金屬固定桿31和設置與金屬固定桿31上的橡膠墊32,所述金屬固定桿31朝向卡盤8中心的側面設置為圓弧面,所述橡膠墊32設置于金屬固定桿31的圓弧面上,采用本結構的卡爪3,可以有效的增大橡膠墊32與夾緊的球體B之間的摩擦力,可以有效的避免球體B在加工時出現晃動、轉動的現象,提高球體的加工質量。
如圖1、圖2所示,所述頂針7上設置有球體底座2,所述球體底座2呈V形,在卡盤8上中心位置設置頂針7,可以在加工球B體時,首先在球體上開設小孔,將頂針7置于小孔內,實現對球體B的定位,還有就是當球體B直徑較小時,可以在頂針7上套設一個球體底座2,將待加工的球體B置于球體底座2上,增加球體B的高度,利于圓柱形套筒4在球體上的套接與固定,有效的避免套筒4與卡爪3的干涉。
如圖1、圖2所示,所述套筒4上連接有升降架6,所述圓柱形刀座5外徑與套筒4內徑相適應,采用這種結構,有效的保證了圓柱形刀座5正對著安裝的球體B球心,避免出現加工偏差現象,提高球體B孔加工的質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一種球體加工夾具,在進行球體B孔加工時,根據球體B直徑選擇合適的球體底座2和套筒4及圓柱形刀座5,將球體底座2置于卡盤8上,將球體B置于球體底座2上,鎖緊卡盤8上的卡爪3,實現球體B的夾緊,升降架6帶動套筒4向下運動,使得套筒4套與球體B上辦球上,圓柱形刀座5帶動加工刀具向下運動,實現加工。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在上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 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改進,或未經改進將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