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加工的輔助設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搬運機構及具有該搬運機構的激光切割設備。
背景技術:
一般的藍寶石基片在激光切割的過程中,由于藍寶石基片的其中一個表面上鍍有特殊材料且貼附有保護膜,切割時需采用兩種不同的激光加工工序分別對藍寶石基片的兩個表面進行加工。激光切割設備包括搬運機構和抓料機構,搬運機構和抓料機構共同配合動作,以將藍寶石基片從第一加工平臺上搬運到第二加工平臺上。搬運機構將第一加工平臺上的藍寶石基片進行翻轉并移動至抓料機構下方,抓料機構再抓取搬運機構上的藍寶石基片并平移至第二加工平臺上。由于兩個加工平臺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藍寶石基片通過搬運機構翻轉的前后需處于同一水平面上。
由于兩個加工平臺之間的空間狹小,搬運機構的翻轉臂的末端需添加伸縮氣缸以靈活調節自身的長度,以防翻轉臂在翻轉的過程中與其他組件發生干涉,同時可以保證藍寶石基片被翻轉前后能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然而,這將大大增加了翻轉臂的質量及其翻轉力矩,使搬運機構的結構比較復雜且搬運機構運作的穩定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搬運機構的結構比較復雜且搬運機構運作的穩定性較差的問題,提供一種搬運機構及具有該搬運機構的激光切割設備。
一種搬運機構,用于對第一工作臺上的物料進行搬運,包括:
基板;
第一限位臺,設于所述基板上;
立柱,滑動設置于所述基板上;
第一驅動組件,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驅動組件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立柱連接,所述第一驅動組件驅動所述立柱相對于所述基板滑動;
第二驅動組件,設置于所述立柱上;
第三驅動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二驅動組件的動力輸出端上;所述第二驅動組件驅動所述第三驅動組件沿所述立柱滑動;以及
吸附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三驅動組件的動力輸出端上,所述第三驅動組件驅動所述吸附組件轉動,所述吸附組件能夠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臺;所述吸附組件用于吸附或松開所述物料;
所述第一驅動組件驅動所述立柱沿第一方向滑動,所述第三驅動組件驅動所述吸附組件沿正方向轉動以翻轉所述吸附組件,所述第二驅動組件驅動所述第三驅動組件相對于所述立柱沿第二方向滑動,直至所述吸附組件與所述第一限位臺抵接,所述吸附組件吸附所述物料;所述第二驅動組件驅動所述第三驅動組件相對于所述立柱沿與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所述第三驅動組件驅動所述吸附組件沿反方向轉動以翻轉所述吸附組件;所述第一驅動組件驅動所述立柱沿與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所述第二驅動組件驅動所述第三驅動組件相對于所述立柱沿第二方向滑動,直至所述第二驅動組件處于收縮狀態,所述吸附組件松開所述物料。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搬運機構還包括第二限位臺和第三限位臺,所述第二限位臺與所述第三限位臺均固定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驅動組件的動力輸出端上設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夠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臺和所述第三限位臺上;
當所述第二驅動組件驅動所述第三驅動組件相對于所述立柱沿與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直至所述凸起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臺上時,所述第三驅動組件驅動所述吸附組件沿所述反方向轉動以翻轉所述吸附組件;
當所述第二驅動組件驅動所述第三驅動組件相對于所述立柱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動,直至所述凸起抵接于所述第三限位臺上時,所述第二驅動組件處于收縮狀態,所述吸附組件松開所述物料,以限定第二驅動組件的動作行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臺遠離所述基板的端部與所述基板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限位臺與所述基板之間的距離,所述第一限位臺遠離所述基板的端部與所述基板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三限位臺與所述基板之間的距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體和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設于所述立柱本體的底部;所述基板包括基板本體和導軌,所述導軌固定于所述基板本體上;所述第一滑塊滑動連接于所述導軌上,使所述立柱滑動設置于所述基板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臺和所述第一驅動組件分別位于所述導軌的兩側,可以避免第一驅動組件動作時被第一限位臺所干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搬運機構還包括第四限位臺和第五限位臺,所述第四限位臺和所述第五限位臺均設置于所述基板本體上,且所述第四限位臺和所述第五限位臺分別位于與所述導軌的兩端;所述立柱能夠抵接于所述第四限位臺或所述第五限位臺;
當所述立柱抵接于所述第四限位臺時,所述第三驅動組件驅動所述吸附組件沿所述正方向轉動以翻轉所述吸附組件;
當所述立柱抵接于所述第五限位臺時,所述第二驅動組件驅動所述第三驅動組件相對于所述立柱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動,可以更好地限定第一驅動組件的滑動范圍。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驅動組件包括第一氣缸和連接塊,所述第一氣缸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連接塊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氣缸的動力輸出端,所述連接塊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立柱上,使所述第一驅動組件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立柱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驅動組件包括第二氣缸和固定板組件,所述固定板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二氣缸的動力輸出端上,所述第三驅動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組件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驅動組件包括旋轉氣缸和擺臂,所述旋轉氣缸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組件上,所述擺臂的一端連接于所述旋轉氣缸的動力輸出端上,所述擺臂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吸附組件,所述旋轉氣缸驅動所述擺臂轉動。
一種激光切割設備,包括第一工作臺、第二工作臺和上述的搬運機構,所述搬運機構位于所述第一工作臺與所述第二工作臺之間,所述吸附組件吸附或松開所述物料。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激光切割設備還包括抓料機構,所述抓料機構能夠抓取所述吸附組件上的所述物料并移動至所述第二工作臺上;當所述吸附組件松開所述物料時,所述抓料機構抓取所述吸附組件上的所述物料并移動至所述第二工作臺上,使物料從第一工作臺搬運至第二工作臺上。
上述的搬運機構及具有該搬運機構的激光切割設備,可以將基板設置于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之間,且基板分別平行于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當第一驅動組件驅動立柱沿第一方向滑動至第一工作臺相對的位置時,第三驅動組件驅動吸附組件沿正方向轉動以翻轉吸附組件,翻轉后的吸附組件位于第一工作臺上的物料的正上方;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第三驅動組件相對于立柱沿第二方向滑動,直至吸附組件與第一限位臺抵接,吸附組件吸附物料;當吸附組件吸附物料后,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第三驅動組件相對于立柱沿與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第三驅動組件驅動吸附組件沿反方向轉動以翻轉吸附組件,此時物料隨吸附組件再次被翻轉,且翻轉后的吸附組件上用于吸附物料的表面與第一工作臺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驅動組件驅動立柱沿與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第三驅動組件相對于立柱沿第二方向滑動,直至第二驅動組件處于收縮狀態,吸附組件松開物料,此時激光切割設備上的抓取機構可以抓取吸附組件上的物料并平移至第二工作臺上;上述的搬運機構的結構較為簡單,且無需在擺臂上增添伸縮氣缸,擺臂的結構較輕,可以保證搬運機構的運作的穩定性,解決了搬運機構的結構比較復雜且搬運機構運作的穩定性較差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的激光切割設備的俯視圖;
圖2為圖1所示激光切割設備的搬運機構的立體圖;
圖3為圖2所示搬運機構的另一立體圖;
圖4為圖2所示搬運機構的又一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搬運機構及具有該搬運機構的激光切割設備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搬運機構及具有該搬運機構的激光切割設備的首選實施例。但是,搬運機構及具有該搬運機構的激光切割設備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搬運機構及具有該搬運機構的激光切割設備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搬運機構及具有該搬運機構的激光切割設備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如圖1所示,一實施例的激光切割設備10用于對藍寶石基片進行加工。激光切割設備10包括第一工作臺10a、第二工作臺10b和搬運機構10c。搬運機構10c位于第一工作臺10a與第二工作臺10b之間。搬運機構10c用于對第一工作臺10a上的物料20進行搬運。在本實施例中,物料20為藍寶石基片。搬運機構10c包括基板100、第一限位臺200、立柱300、第一驅動組件400、第二驅動組件500、第三驅動組件600以及吸附組件700。第一限位臺200設置于基板100。如圖2所示,立柱300滑動設置于基板100上。第一驅動組件400固定于基板100上,第一驅動組件400的動力輸出端與立柱300連接,第一驅動組件400驅動立柱300相對于基板100滑動。第二驅動組件500設置于立柱300上。第三驅動組件600設置于第二驅動組件500的動力輸出端上。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沿立柱300滑動。吸附組件700設置于第三驅動組件600的動力輸出端上,第三驅動組件600驅動吸附組件700轉動,吸附組件700的外壁能夠抵接于第一限位臺200。吸附組件700用于吸附或松開物料20。
如圖2所示,第一驅動組件400驅動立柱300沿第一方向(X軸正方向)滑動,第三驅動組件600驅動吸附組件700沿正方向(ω方向)轉動以翻轉吸附組件700。吸附組件700被翻轉后,吸附組件700位于物料20的正上方。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第二方向滑動,直至吸附組件700與第一限位臺200抵接,吸附組件700吸附物料20。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與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Y軸負方向)滑動,第三驅動組件600驅動吸附組件700沿反方向(與ω相反的方向)轉動以翻轉吸附組件700。第一驅動組件400驅動立柱300沿與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X軸負方向)滑動,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第二方向(Y軸正方向)滑動,直至第二驅動組件500處于收縮狀態,吸附組件700松開物料20。
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00設置于水平面上。吸附組件700隨立柱300沿第一方向滑動至第一工作臺10a相對的位置,此時第一驅動組件400處于收縮狀態,第三驅動組件600驅動吸附組件700沿正方向轉動以翻轉吸附組件700,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第二方向滑動,直至吸附組件700與第一限位臺200抵接,吸附組件700吸附物料20。當吸附組件700吸附物料20后,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與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直至第二驅動組件500處于伸展狀態。第三驅動組件600驅動吸附組件700沿反方向轉動以翻轉吸附組件700。當吸附組件700被翻轉后,第一驅動組件400驅動立柱300沿基板100滑動,吸附組件700隨立柱300沿與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至第二工作臺10b相對的位置,此時第一驅動組件400處于伸展狀態。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第二方向滑動,直至第二驅動組件500處于收縮狀態,吸附組件700松開物料20。
如圖2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吸附組件700包括第一吸盤710,第一吸盤710能夠吸附或松開物料20,使吸附組件700吸附或松開物料20。如圖1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激光切割設備10還包括抓料機構10d,抓料機構10d能夠抓取吸附組件700上的物料20并移動至第二工作臺10b上。當吸附組件700松開物料20時,抓料機構10d抓取吸附組件700上的物料20并移動至第二工作臺10b上。在本實施例中,抓料機構10d的移動物料20的方向垂直于第一驅動組件400的動作方向。抓料機構10d上設有第二吸盤101,第二吸盤101吸附物料20,使抓料機構10d能夠抓取吸附組件700上物料20。
如圖3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搬運機構10c還包括第二限位臺800和第三限位臺900,第二限位臺800和第三限位臺900均固定于立柱300上。第二驅動組件500的動力輸出端上設有凸起505,凸起505能夠抵接于第二限位臺800和第三限位臺900上。當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與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直至凸起505抵接于第二限位臺800上時,此時第二驅動組件500處于伸展狀態,第三驅動組件600驅動吸附組件700沿反方向轉動以翻轉吸附組件700。當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第二方向滑動,直至凸起505抵接于第三限位臺900上時,此時第二驅動組件500處于收縮狀態,吸附組件700松開物料20,可以限定第二驅動組件500的動作行程。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限位臺800和第三限位臺900均固定于立柱300的側壁上。凸起505設于第二驅動組件500的動力輸出端上,且凸起505能夠抵接于第二限位臺800和第三限位臺900。
如圖4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限位臺200遠離基板100的端部與基板100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二限位臺800與基板100之間的距離,第一限位臺200遠離基板100的端部與基板100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三限位臺900與基板100之間的距離。如圖3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立柱300包括立柱本體310和第一滑塊320,第一滑塊320設于立柱本體310的底部。基板100包括基板本體110和導軌120,導軌120固定于基板本體110上。第一滑塊320滑動連接于導軌120上,使立柱300滑動設置于基板100上。
如圖4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限位臺200和第一驅動組件400分別位于導軌120的兩側,可以避免第一驅動組件400動作時被第一限位臺200所干涉。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限位臺200和第一驅動組件400分別固定于位于導軌120的兩側的基板本體110上。導軌120的數目為兩個,兩個導軌120平行固定于基板本體110上。第一限位臺200包括臺本體210和限位件220,臺本體210呈彎折狀,且臺本體210的端部固定于基板本體110上,限位件220固定于臺本體210上遠離基板本體110的端部上。第一驅動組件400平行固定于基板本體110上,且兩個導軌120均位于第一驅動組件400和臺本體210之間。
如圖4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搬運機構10c還包括第四限位臺1100和第五限位臺1200,第四限位臺1100和第五限位臺1200均設置于基板本體110上,且第四限位臺1100和第五限位臺1200分別位于與導軌120的兩端。立柱300能夠抵接于第四限位臺1100或第五限位臺1200。當立柱300抵接于第四限位臺1100時,第三驅動組件600驅動吸附組件700沿正方向轉動以翻轉吸附組件700。當立柱300抵接于第五限位臺1200時,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第二方向滑動,可以更好地限定第一驅動組件400的滑動范圍。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限位臺1100和第五限位臺1200分別固定于導軌120的兩端。具體的,第四限位臺1100和第五限位臺均位于兩個導軌120之間,且第四限位臺1100的兩側分別固定于兩個導軌120第一端,第五限位臺的兩側分別固定于兩個導軌120的第二端。
如圖3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400包括第一氣缸410和連接塊420,第一氣缸410固定于基板100上,連接塊420的一端連接于第一氣缸410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塊420的另一端連接于立柱300上,使第一驅動組件400的動力輸出端與立柱300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氣缸410為針型氣缸。
如圖4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二驅動組件500包括第二氣缸510和固定板組件520,固定板組件520設置于第二氣缸510的動力輸出端上,第三驅動組件600固定于固定板組件520上。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板組件520包括第一連接板522、第二連接板524和直角三角形板526,第一連接板522和第二連接板524分別固定于直角三角形板526上,且第一連接板522垂直于第二連接板524。第一連接板522固定于第二氣缸510的動力輸出端上。第三驅動組件600固定于第二連接板524上。如圖2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三驅動組件600包括旋轉氣缸610和擺臂620,旋轉氣缸610固定于固定板組件520上,擺臂620的一端連接于旋轉氣缸610的動力輸出端上,擺臂620的另一端連接吸附組件700,旋轉氣缸610驅動擺臂620轉動。
上述搬運機構10c及具有該搬運機構10c的激光切割設備10,可以將基板100設置于第一工作臺10a和第二工作臺10b之間,且基板100分別平行于第一工作臺10a和第二工作臺10b。當第一驅動組件400驅動立柱300沿第一方向滑動至第一工作臺10a相對的位置時,第三驅動組件600驅動吸附組件700沿正方向轉動以翻轉吸附組件700,翻轉后的吸附組件700位于第一工作臺10a上的物料20的正上方。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第二方向滑動,直至吸附組件700與第一限位臺200抵接,吸附組件700吸附物料20。當吸附組件700吸附物料20后,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與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
第三驅動組件600驅動吸附組件700沿反方向轉動以翻轉吸附組件700,此時物料20隨吸附組件700再次被翻轉,且翻轉后的吸附組件700上用于吸附物料20的表面與第一工作臺10a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驅動組件400驅動立柱300沿與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第二驅動組件500驅動第三驅動組件600相對于立柱300沿第二方向滑動,吸附組件700松開物料20,此時激光切割設備10上的抓取機構可以抓取吸附組件700上的物料20并平移至第二工作臺10b上。上述的搬運機構10c的結構較為簡單,且無需在擺臂620上增添伸縮氣缸,擺臂620的結構較輕,可以保證搬運機構10c的運作的穩定性,解決了搬運機構10c的結構比較復雜且搬運機構10c運作的穩定性較差的問題。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