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頂鐓彎管機爬坡式夾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85434閱讀:487來源:國知局
一種頂鐓彎管機爬坡式夾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屬于彎管機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頂鐓彎管機爬坡式夾緊裝置。



背景技術:

彎管機,顧名思義,是一種將管件折彎的機器。彎管機一般包括主模、夾緊模具、壓料導軌模具、頂鐓機構、頂鐓夾緊模具、防皺模等部件。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0710040527.7,公開日2007年10月10日的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小R彎管的加工方法及其裝置,包含有帶液壓和伺服馬達驅動機構的三維數控彎管機、由八爪夾模、直徑模、夾模、靠模構成的成形彎管模具及帶芯棒的活絡關節和防皺模的輔件,直徑模、夾模、靠模和防皺模上均設置有與工件外徑相符的半圓弧面長條狀限位凹槽,工作時分別起限位、輔推、導引、協同夾持和同步彎曲轉向的作用,帶芯棒的活絡關節具有支撐管壁和保質助彎的功能,防皺模具有阻止鋼管內側起皺的功能,由數控伺服精確控制、在三工位模具一次裝夾中彎曲成型。彎管機工作時利用主模與夾緊模具將管件夾緊,主模旋轉實現管件的折彎,主模旋轉時,夾緊模具同步旋轉,管件折彎到位后,夾緊模具與主模分離后旋轉復位;通常管件往一個方向彎曲一個彎時,夾緊模具可以順利復位,但當管件需要往相反兩個方向彎曲多個彎(S形彎管件)時,夾緊模具對管件產生干涉,無法實現順利復位。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1410597788.9,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的專利申請文件說明書附圖中記載了一種頂鐓彎管機,以及中國專利申請號201120192806.7,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公開的一種頂鐓彎管機,包括主模體、頂推導板和頂推機構,還包括移動式防皺整形裝置。上述兩份專利申請文件中公開的頂墩彎管機均存在夾緊模具復位時將受到如S形彎管件的干涉,從而限制了彎管機對需要往相反兩個方向彎曲多個彎的管件的加工。

已知的能夠解決上述干涉問題的技術方案有采用下沉式夾緊模具,即在夾緊模具與主模分離后,調節夾緊模具相對主模向下運動,繞開彎管件后再復位,該結構可以解決干涉問題,但如何實現夾緊模具下沉、與主模分離時及上升、與主模復合時不對管件產生摩擦,以及如何實現下沉機構結構簡化,成本最低,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需要面臨的新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現有頂鐓彎管機夾緊模具復位時與管件干涉影響生產、限制生產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頂鐓彎管機爬坡式夾緊裝置,能簡化機構,動作靈活,避免干涉影響,降低了管件加工難度。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頂鐓彎管機爬坡式夾緊裝置,包括主模和夾模,還包括夾模座、滑塊、滑塊座和滑塊驅動,所述的滑塊座上表面設置有滑軌,所述的滑塊設置在所述的滑軌上;所述的滑塊驅動與所述的滑塊連接;所述的夾模座固定設置在所述的滑塊上;所述的夾模通過銷軸可旋轉設置在夾模座上靠近主模的一端;所述的主模下端與夾模對應的一側設置有坡塊。

優選地,所述的主模下端設置坡塊一側的上方設置有限位槽;所述的夾模與主模相對的一面的下端設置有凸塊,所述的凸塊與限位槽相對應。

優選地,所述的夾模與夾模座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水平限位臺階和垂直限位臺階;所述的夾模座設置夾模固定槽的一端的端面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的水平限位臺階與上端面對應,所述的垂直限位臺階與下端面對應。

優選地,所述的坡塊上表面從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平段、爬升段和入坡段;所述的水平段與水平面平行;所述的爬升段與水平面的角度大于入坡段與水平面的角度。

優選地,所述的凸塊底部為圓弧面;所述的入坡段末端上表面設置為圓弧面。

優選地,所述的滑塊座中部沿其滑軌方向設置有滑動孔,遠離主模座的一端下表面設置有固定手;所述的滑塊底部設置有滑動手;所述的滑動手穿過滑動孔;所述的滑塊驅動包括油缸、定連桿和動連桿;所述的定連桿一端與油缸的活塞桿通過銷軸連接,另一端與固定手通過銷軸連接;所述的動連桿一端與油缸的活塞桿通過銷軸連接,另一端與滑動手通過銷軸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滑塊上表面設置軌道,所述的夾模座設置在所述的軌道上,并通過緊定螺栓固定。

優選地,所述的滑塊上表面設置T型槽,所述的T型槽上設置有夾模定位座,并通過緊定螺栓固定;所述的夾模座上設置有夾模微調桿,夾模微調桿一端與所述的夾模座的端面螺紋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的夾模定位座接觸。

優選地,所述的夾模微調桿上設置有夾模微調螺母。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中夾模座最大高度低于主模,同時設置夾模與坡塊相配合,能夠有效起到防止管件拆裝時干涉的效果,且本實用新型能夠適用于加工多彎曲方向管件,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應用范圍;

(2)本實用新型的夾持管件定位精度高,夾持穩定,利用雙重限位裝置確保起到上述有益效果;

(3)本實用新型能夠使管件夾持動作從快到慢、最后實現水平夾持管件,工作效率高,同時能夠起到防止管件摩擦變形、摩擦刮傷的效果;

(4)本實用新型動作靈活,結構緊湊,傳動穩定,動力輸出強,且動作可控性高,從而提高了彎管精度;

(5)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調節夾模行程來適用加工不同直徑規格的管件,加工范圍廣,降低了多規格管件加工成本,提高了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圖3中沿A-A線剖切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主模、夾模、夾模座等部件放大示意圖;

圖6為圖5的主視圖;

圖7為圖6中主模與夾模結合后的狀態圖;

圖8為圖5的另一角度立體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主模與夾模分離時的整體狀態圖;

圖10為圖9的剖視圖;

圖11為圖10中夾模上升過程狀態圖。

圖中:1、主模座;

2、主模;21、主模口;22、限位槽;23、坡塊;231、水平段;232、爬升段;233、入坡段;

3、夾模;31、夾模口;32、凸塊;33、水平限位臺階;34、垂直限位臺階;

4、夾模座;41、夾模固定槽;42、夾模微調桿;43、上端面;44、下端面;45、夾模微調螺母;46、緊定螺栓;

5、夾模定位座;51、緊定螺栓;6、滑塊;61、滑動手;

7、滑塊座;71、滑動孔;72、固定手;

8、滑塊驅動;81、油缸;82、定連桿;83、動連桿;

9、管件夾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進行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頂鐓彎管機爬坡式夾緊裝置,包括主模座1、主模2、夾模3、夾模座4、滑塊6、滑塊座7和滑塊驅動8;主模座1通過主模軸設置在頂鐓彎管機機架上,主模座1可以繞主模軸旋轉,該旋轉作用是管件彎曲加工的動力;主模2固定設置在主模座1上;夾模座4上表面低于主模2上主模口21最低點,這樣管件的安裝與拆卸均不會受到夾模座4的干涉;

滑塊座7與主模座1固定連接,滑塊座7上表面設置有滑軌,滑塊6設置在滑軌上;夾模座4固定設置在滑塊6上;夾模座4上靠近主模2的一端設置有夾模固定槽41,夾模3通過銷軸可旋轉設置在夾模固定槽41內;

如圖4所示,滑塊座7中部沿其滑軌方向設置有滑動孔71,遠離主模座1的一端下表面設置有固定手72;滑塊6底部設置有滑動手61;滑動手61穿過滑動孔71;滑塊驅動8包括油缸81、定連桿82和動連桿83;油缸81的缸體的末端通過銷軸設置在頂鐓彎管機機架上,油缸81可以相對頂鐓彎管機機架旋轉;定連桿82一端與油缸81的活塞桿通過銷軸連接,另一端與固定手72通過銷軸連接;動連桿83一端與油缸81的活塞桿通過銷軸連接,另一端與滑動手61通過銷軸連接;采用這種驅動結構可以減小安裝空間,增大輸出動力,使滑塊6動作更加安全、可靠;

如圖5和圖6所示,主模2上端設置有主模口21,下端設置有限位槽22,下端側面設置有坡塊23;夾模3一端通過銷軸可旋轉連接于夾模固定槽41內,另一端設置有夾模口31和凸塊32;如圖7所示,夾模口31與主模口21相對應配合組成管件夾口9;凸塊32與限位槽22相對應;本實用新型坡塊23的設置能夠使夾模3在夾緊管件的過程中逐漸上升、松開管件的過程中逐漸下降,從而有效繞開被加工管件,解決了干涉問題,同時解決了加工多彎曲方向管件時管件與夾模干涉的問題;

夾模3與夾模座4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水平限位臺階33和垂直限位臺階34;夾模座4設置夾模固定槽41的一端的端面包括上端面43和下端面44;如圖5所示,水平限位臺階33與上端面43對應,如圖7所示,當夾模3與主模2配合夾緊管件時,水平限位臺階33與上端面43相互貼合能夠限制夾模3進一步往上升而導致被夾持管件變形,雖然凸塊32與限位槽22能夠有效防止夾模3進一步往上升,但在雙保險情況下更加安全、可靠;如圖7所示,垂直限位臺階34與下端面44對應,如圖6所示,當夾模3下降至圖6所示位置時,夾模3自身的重量會使其有繼續下降的趨勢,此時垂直限位臺階34與下端面44相互貼合可以有效防止夾模3繼續下降,從而確保夾模3再下次上升時凸塊32能順利爬上坡塊23;

如圖6所示,凸塊32底部為圓弧面;坡塊23上表面從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平段231、爬升段232和入坡段233;水平段231與水平面平行;爬升段232與水平面的角度大于入坡段233與水平面的角度,這樣設置的作用是,凸塊32下表面設置為圓弧面,坡塊23上入坡段233末端設置為與凸塊32下表面對應的圓弧面,從而確保夾模3再次上升時凸塊32能順利爬上坡塊23,爬升段232與水平面的角度大于入坡段233與水平面的角度,能夠使夾模3前期上升速度較快,提高工作效率,后期速度降低,提供穩定性,降低沖擊;水平段231的設置使夾模3上夾模口31能夠沿水平方向與主模口21結合,解決了傳統夾模在夾持管件的一瞬間因為扭力使管件表面刮傷或變形的問題。

一種頂鐓彎管機爬坡式夾緊裝置的使用方法:首先使本裝置處于如圖9所示狀態,此時夾模3與夾模座4的最高點均低于主模口21的最低點,便于將管件安裝至主模口21內,管件安裝至主模口21內后使管件外壁貼緊主模口21的內壁,然后啟動油缸81,如圖10和圖11所示,油缸81的活塞桿伸長,推動動連桿83及定連桿82逐漸趨于水平,動連桿83經滑動手61推動滑塊6在滑塊座7上向主模座1方向滑動;夾模3通過其凸塊32沿坡塊23向上爬行,依次經過入坡段233、爬升段232以及水平段231,最終凸塊32水平進入限位槽22,夾模口31沿水平方向夾緊安裝在主模口21內的管件;凸塊32與限位槽22的配合可以精確定位夾模3上升至水平位置后沿水平方向夾緊管件,但如果夾緊力過大,凸塊32或限位槽22有被損壞的風險,此時水平限位臺階33與上端面43相互貼合,能夠進一步確保夾模3上升至水平位置后不再上升,使管件夾緊可靠。

實施例2

一種頂鐓彎管機爬坡式夾緊裝置,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滑塊6上表面靠近主模2的一側設置軌道,另一側則設置有T型槽;如圖4或圖10所示,夾模座4設置在軌道上,并通過緊定螺栓46固定,T型槽上設置有夾模定位座5,并通過緊定螺栓51固定;如圖4所示,夾模座4上靠近主模2的一端設置有夾模固定槽41,夾模3通過銷軸可旋轉設置在夾模固定槽41內,夾模座4另一端設置有夾模微調桿42,夾模微調桿42一端與夾模座4的端面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夾模定位座5接觸,夾模微調桿42上設置有夾模微調螺母45。

本實施例中相對實施例1增設了夾模3行程調節功能,當所加工的管件直徑大小變化時,需要通過更換夾模3和主模2來適應管件直徑大小,管件直徑變大,夾模3的位置相對主模2往后調,如圖4所示,首先松開緊定螺栓46,松開夾模微調螺母45,人工旋轉夾模微調桿42,由于夾模微調桿42與夾模座4的端面螺紋連接,所以旋轉夾模微調桿42時,夾模座4會沿軌道移動,從而調整夾模座4至適當位置,再擰緊夾模微調螺母45及緊定螺栓46;當上述調整仍不能滿足要求時,松開緊定螺栓51,調整夾模定位座5在T型槽上的位置,從而進一步增大或減小夾模座4的位置調整范圍,以滿足夾模3的行程調節要求。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