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潤滑系統過濾器切割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31998閱讀:596來源:國知局
潤滑系統過濾器切割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切割工具,具體是一種潤滑系統檢查作業中用的過濾器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潤滑系統是各做功設備上的重要組成部件,這尤以發動機(例如航空活塞發動機)最為凸顯。發動機在服役過程中需要進行定期的或專項的檢查、維修處理,在檢修作業中,發動機內部狀況的判斷主要是通過檢查潤滑系統的過濾器濾芯而實現的。

潤滑系統的過濾器主要由金屬殼體和濾芯組成,濾芯布置于金屬殼體內,濾芯用于對流經金屬殼體的潤滑油液進行過濾、凈化處理,以便將潤滑油液中的雜質濾出。由于前述過濾器的濾芯布置于金屬殼體內,對潤滑系統進行檢查時,需要將拆卸下來的過濾器的金屬殼體切割開以取出內部的濾芯,檢查濾芯中是否有金屬屑等雜質的存在,進而判斷做功設備(例如發動機)的內部狀況。

目前,對潤滑系統過濾器的金屬殼體的切割主要是以手工鋸削或砂輪片切割的方式實現的。手工鋸削切割方式存在作業難度大、作業效率低下、勞動強度大等技術問題;砂輪片切割方式因砂輪片易在光滑的金屬殼體表面打滑,而存在較高的安全隱患,容易造成操作人員受傷,安全可靠性差;此外,無論是手工鋸削還是砂輪片切割,其切割力度難于控制,容易因用力過猛而造成內部濾芯損傷,從而使取出的濾芯所展現出的過濾狀況失準于實際狀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在于:針對上述潤滑系統過濾器的特殊性和現有切割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方便、易于掌控、輕松高效、安全可靠、切割質量高的潤滑系統過濾器切割裝置。

本實用新型實現其技術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潤滑系統過濾器切割裝置,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基座、聯接軸、刀片和刀架;所述基座上間隔設有聯接軸裝配孔和刀架導向架,所述導向架上設有匹配刀架的滑動孔;所述聯接軸可旋轉的裝配于基座上的裝配孔內,所述聯接軸的頂部和底部從基座的頂面和底面對應延伸出,且所述聯接軸的頂部具有連接過濾器的螺紋段;所述刀片通過刀片軸橫向裝配在刀架上的刀片槽內;所述刀架以滑動副的方式裝配、固定于基座上的導向架內,刀架上的刀片槽朝向基座上所裝的聯接軸。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切割裝置還包括有螺紋桿,且所述導向架外側的基座上間隔設有螺紋進給架,所述螺紋進給架上設有匹配螺紋桿的螺紋孔,所述螺紋桿以螺紋副的方式裝配在螺紋進給架上,所述螺紋桿的內端與刀架的外端浮動連接、外端延伸出螺紋進給架。進一步的,所述螺紋桿的內端以T形頭結構與刀架外端的T形槽結構形成浮動聯接。再進一步的,所述螺紋桿的外端設有操作手柄。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聯接軸從上而下主要由螺紋段、圓柱段和手柄段構成,所述圓柱段以間隙配合或軸承裝配的方式裝配在基座上的對應裝配孔內,所述圓柱段的底部具有徑向凸起、與基座底面配合的徑向圓臺。進一步的,所述聯接軸通過彈性擋圈裝配在基座上的對應裝配孔內。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刀片為圓環狀,所述刀片的外周具有楔形狀的切削刃。進一步的,所述刀片具有平整的底面和頂面,所述刀片通過平整的底面和頂面與刀架的刀片槽底、頂壁面形成對應的面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1. 本實用新型通過基座上相對布置的聯接軸和切刀組件(包括刀片和刀架),實現對過濾器的裝夾操作及金屬殼體外部的對刀操作,從而使基座上的過濾器在周向旋轉狀態下(可通過對過濾器或聯接軸的周向旋轉操作實現),由基座上的切刀組件對過濾器的金屬殼體實現周向切割;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造價低廉,而且其操作方便,力道穩定、易于掌控,能夠輕松、容易地實現高效切割,整個切割過程穩定進行,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切割質量高;

2. 本實用新型的切刀組件通過滑動副和螺紋副裝配在基座上,從而能夠精準的實現直線進給,可以匹配于多種不同尺寸規格的潤滑系統過濾器的切割要求調整,通用性和靈活性高;

3. 本實用新型的聯接軸結構既能確保其在基座上可旋轉的裝夾過濾器,又能確保其對過濾器的裝夾操作能夠輕松、容易、可靠地實現,實用性強;

4. 本實用新型的刀片結構專門針對周向旋轉的過濾器切割而設計,其定位、切割精準,切割軌跡穩定,切割效率高,進一步增強了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中代號含義:1—基座;2—聯接軸;3—刀片;4—刀架;5—刀片軸;6—導向架;7—螺紋桿;8—螺紋進給架;9—操作手柄;10—手柄段;11—螺紋段;12—圓柱段;13—徑向圓臺;14—彈性擋圈;15—過濾器。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為潤滑系統、尤其是航空活塞發動機潤滑系統檢查作業用的過濾器切割裝置,下面以多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充分的說明,在這些實施例中,實施例1對照附圖進行,其它實施例未單獨繪制附圖、但可參考實施例1的附圖。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包括基座1、聯接軸2、刀片3、刀架4和螺紋桿7。

其中,基座1橫臥布置;在基座1上,按其左、中、右順序依次間隔設有聯接軸裝配孔、刀架導向架6和螺紋進給架8,裝配孔的軸向方向與導向架6或螺紋進給架8的延伸方向一致,導向架6的位置相較更靠近于螺紋進給架8,整個基座近似于平臥的字母“F”形狀。導向架6上設有匹配刀架的滑動孔-四方孔,該滑動孔的開設方向為匹配基座1橫臥的橫向方向,與聯接軸裝配孔的開設方向形成縱、橫交錯。螺紋進給架8上設有匹配螺紋桿7的螺紋孔,該螺紋孔的開設有方向為匹配基座1橫臥的橫向方向,而且,螺紋孔應當以與導向架6上的滑動孔同軸的方式開設成型。

聯接軸2從上而下主要由螺紋段11、圓柱段12和手柄段10構成;聯接軸2的螺紋段11以螺紋配合的方式匹配于潤滑系統過濾器15的螺紋孔;聯接軸2的圓柱段12以間隙配合的方式匹配于基座1上的裝配孔,圓柱段12的底部具有徑向凸起的徑向圓臺13,該徑向圓臺13的外徑大于基座1上的裝配孔直徑;聯接軸2的手柄段10外周設有供手握的防滑結構,若采用扳手擰動時則手柄段為匹配扳手的多邊形結構。聯接軸2的圓柱段12以間隙配合的方式裝配在基座1上的對應裝配孔內,聯接軸2的圓柱段12與基座1之間設有彈性擋圈14,即聯接軸2的圓柱段12以間隙配合的方式通過彈性擋圈14裝配在基座1上的對應裝配孔內,圓柱段12底部的徑向圓臺13頂面與基座1的底面形成平面配合;聯接軸2的頂部和底部從基座1的頂面和底面對應延伸出,即聯接軸2的螺紋段11處在基座1的頂面上方,聯接軸2的手柄段10處在基座1的底面下方;聯接軸2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夠在基座1上的裝配孔內實現周向旋轉。

刀片3通常采用硬質合金成型,其為圓環狀結構;刀片3的中心具有穿軸孔,刀片3的外周具有楔形狀的切削刃,該切削刃的截面近似于字母“V”形狀。為了切割周向旋轉的過濾器15金屬殼體,刀片3在刀架4上安裝時橫向布置,因而刀片3的穿軸孔處具有頂面和底面,要求刀片3的穿軸孔處的頂面和底面分別為平整面。刀片3通過平整的底面和頂面與刀架4上的刀片槽的底、頂壁面形成對應的面接觸,刀片3通過穿軸孔內所穿裝的刀片軸5裝配在刀架4上的刀片槽內。

刀架4為字母“Y”形狀,其一端(即朝向聯接軸2的一端,由于其向內,稱其為內端)具有叉丫結構的刀片槽,另一端(即相背于聯接軸2的一端,由于其向外,稱其為外端)具有浮動連接用的連接頭,刀架4外端的連接頭為成型于其端面上的T形槽結構。刀片槽后部的桿體為截面成四邊形的長方體結構,即該桿體為T形槽的連接頭所在的部分。刀架4通過長方體的桿體部分以滑動副的方式滑動裝配在基座1上的導向架6內,即導向架6上的滑動孔內,刀架4上的刀片槽朝向基座1上所裝的聯接軸2,刀架4外端的T形槽朝向螺紋進給架8。

螺紋桿7以螺紋副的方式裝配在螺紋進給架8上的螺紋孔內,螺紋桿7的內端延伸至螺紋進給架8的內側(即螺紋進給架8與導向架6之間),螺紋桿7的外端延伸出螺紋進給架8。螺紋桿7的內端具有T形頭結構的連接頭,該連接頭應當與刀架4外端端面上的T形槽相匹配,螺紋桿7以內端的T形頭結構與刀架4外端的T形槽結構形成浮動聯接。延伸出螺紋進給架8的螺紋桿7外端連接有操作手柄9,該操作手柄9的外周設有供手握的防滑結構,若采用扳手擰動時則操作手柄9為匹配扳手的多邊形結構。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其它內容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聯接軸的圓柱段通過軸承裝配在基座上的對應裝配孔內。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其它內容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刀架外端的浮動連接頭為T形頭結構,而螺紋桿內端的浮動連接頭為與之相匹配的T形槽結構。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其它內容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刀架外端與螺紋桿內端之間的浮動連接結構以關節球軸承的方式成型。

實施例5

本實用新型包括基座、聯接軸、刀片和刀架。

其中,基座橫臥布置;在基座上,按其左、右順序間隔設有聯接軸裝配孔和刀架導向架,裝配孔的軸向方向與導向架的延伸方向一致,整個基座近似于平臥的字母“L”形狀。導向架上設有匹配刀架的滑動孔-四方孔,該滑動孔的開設方向為匹配基座橫臥的橫向方向,與聯接軸裝配孔的開設方向形成縱、橫交錯;在導向架上設有與滑動孔相通的止動孔,止動孔內設有螺紋,止動孔以螺紋結構連接有能夠向滑動孔進給的止動銷。

聯接軸從上而下主要由螺紋段、圓柱段和手柄段構成;聯接軸的螺紋段以螺紋配合的方式匹配于潤滑系統過濾器的螺紋孔;聯接軸的圓柱段以間隙配合的方式匹配于基座上的裝配孔,圓柱段的底部具有徑向凸起的徑向圓臺,該徑向圓臺的外徑大于基座上的裝配孔直徑;聯接軸的手柄段外周設有供手握的防滑結構,若采用扳手擰動時則手柄段為匹配扳手的多邊形結構。聯接軸的圓柱段以間隙配合的方式裝配在基座上的對應裝配孔內,聯接軸的圓柱段與基座之間設有彈性擋圈,即聯接軸的圓柱段以間隙配合的方式通過彈性擋圈裝配在基座上的對應裝配孔內,圓柱段底部的徑向圓臺頂面與基座的底面形成平面配合;聯接軸的頂部和底部從基座的頂面和底面對應延伸出,即聯接軸的螺紋段處在基座的頂面上方,聯接軸的手柄段處在基座的底面下方;聯接軸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夠在基座上的裝配孔內實現周向旋轉。

刀片通常采用硬質合金成型,其為圓環狀結構;刀片的中心具有穿軸孔,刀片的外周具有楔形狀的切削刃,該切削刃的截面近似于字母“V”形狀。為了切割周向旋轉的過濾器金屬殼體,刀片在刀架上安裝時橫向布置,因而刀片的穿軸孔處具有頂面和底面,要求刀片的穿軸孔處的頂面和底面分別為平整面。刀片通過平整的底面和頂面與刀架上的刀片槽的底、頂壁面形成對應的面接觸,刀片通過穿軸孔內所穿裝的刀片軸裝配在刀架上的刀片槽內。

刀架為字母“Y”形狀,其一端(即朝向聯接軸的一端)具有叉丫結構的刀片槽。刀片槽后部的桿體為截面成四邊形的長方體結構。刀架通過長方體的桿體部分以滑動副的方式滑動裝配在基座上的導向架內,即導向架上的滑動孔內,刀架上的刀片槽朝向基座1上所裝的聯接軸,在導向架上的止動銷的進給下,刀架在導向架的滑動孔內實現鎖緊、固定。

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上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依然可以對上述各實施例中的具體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