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預應力鋼絲生產方法,具體是涉及一種低傳遞長度預應力鋼絲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
鐵路軌枕等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一般采用螺旋肋鋼絲作為預應力筋,并采用先張法施工。由于放張后依靠預應力鋼絲和混凝土的結合力建立起預應力時,構件兩端存在一定長度的傳遞長度,導致構件兩端沒有預應力,造成構件兩端在服役過程中逐漸開裂。這是鐵路軌枕破壞和報廢的主要原因。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消除或降低預應力鋼絲放張后建立預應力的傳遞長度,能防止構件端部開裂損壞的低傳遞預應力鋼絲的生產方法。
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現有螺旋肋鋼絲生產線上,鋼絲經硬質合金光面圓模拉拔后,此時鋼絲加熱后強度下降,用三輥軋機在鋼絲表面按照一定間距加工出若干道鐓頭形狀的凸起,所述相鄰凸起之間的間距根據構件長度和張拉伸長進行調整,放張后鐓頭形狀的凸起能與構件端部壓緊,除了內部由于結合力形成預應力外,兩端因錨固效應也形成預應力,對構件全長施加預應力保護。
本發明的優點是:采用本方法,可以消除或降低預應力鋼絲放張后建立預應力的傳遞長度,使得整個構件都受到預應力保護,防止構件端部開裂損壞。
附圖說明:
圖1為低傳遞長度預應力鋼絲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鋼絲主體,2為凸起;
圖2為低傳遞長度預應力鋼絲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鋼絲主體,2為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在現有螺旋肋鋼絲生產線上,鋼絲經硬質合金光面圓模拉拔后,此時鋼絲加熱后強度下降,用三輥軋機在鋼絲表面按照一定間距加工出若干道鐓頭形狀的凸起(參見附圖),所述相鄰凸起之間的間距根據構件長度和張拉伸長進行調整,放張后鐓頭形狀的凸起能與構件端部壓緊,除了內部由于結合力形成預應力外,兩端因錨固效應也形成預應力,對構件全長施加預應力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