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汽車配件的拉鉚裝置及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22765閱讀:356來源:國知局
一種汽車配件的拉鉚裝置及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配件的加工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配件的拉鉚工藝。



背景技術:

汽車配件是組成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鉚釘廣泛的應用于汽車配件加工行業,在給汽車配件拉鉚的過程中涉及到上料、輸送和拉鉚等工序,傳統的拉鉚裝置需要通過人工取件以及放件,并且所需要的鉚釘需要人工進行上料,這樣的設備不能實現自動化,在各項工序之間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增加了加工成本,耗費大量人工,不能實現配件在加工過程中的自動化安裝,現有技術中的拉鉚裝置雖然能實現自動化拉鉚,但是拉鉚的效率非常低下,不能使用于大量的拉鉚加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故障率低,效率高,危險系數低,節省人工的一種汽車配件的拉鉚裝置及其加工工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配件的拉鉚裝置,包括封閉式安全欄、輸送裝置、切換裝置、抓取裝置、螺母輸送裝置、拉鉚裝置、控制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抓取裝置、切換裝置、螺母輸送裝置、拉鉚裝置和驅動裝置設置在封閉式安全欄內;所述輸送裝置設置有兩套,兩套輸送裝置相互配合給拉鉚裝置提供原件以及將加工好的工件進行輸送,所述輸送裝置包括滑動式上料臺和配件支座,所述封閉式安全欄上設置有兩個開口和驅動開關,所述兩個滑動式上料臺分別設置在兩個開口處,所述配件支座可拆卸的與滑動式上料臺相連接,滑動式上料臺上設置有驅動電機、定位孔和支座壓緊單元,所述驅動電機設置在滑動式上料臺的一側,所述支座壓緊單元與定位孔相互配合,從而對配件支座進行壓緊,防止其在輸送過程中發生脫落,所述配件支座包括配件壓緊機構、支撐塊和連接塊,所述配件壓緊機構包括壓緊手、小型氣缸、定位稍和支撐平臺,所述壓緊手與小型氣缸相連接,所述支撐平臺與壓緊手相連接,所述定位稍設置在支撐平臺上,所述配件支座通過連接塊與滑動式上料臺相連接;所述切換裝置包括切換主盤和兩個切換副盤,切換主盤和兩個切換副盤相互配合,從而實現配件的抓取和放置,所述切換主盤與抓取裝置相連接,所述兩個切換副盤設置在配件支座的末端;所述抓取裝置包括機器人和機器人控制柜,所述機器人控制柜對機器人進行控制,所述切換主盤與機器人相連接且設置在機器人的末端,所述機器人可自由轉動,在工作的時候機器人通過切換主盤和兩個切換副盤的相互配合,從而實現抓取的目的;所述螺母輸送裝置包括螺母輸送箱、震動盤和螺母轉運裝置,螺母輸送箱與震動盤相連接,螺母轉運裝置設置在震動盤的末端;所述拉鉚裝置包括機架和兩個拉鉚槍,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轉軸,所述兩個拉鉚槍設置在轉軸的兩側且可圍繞著轉軸進行轉動,所述控制裝置包括PLC控制器、設備檢測裝置和系統反饋裝置。

為了更好的對各項加工設備進行控制,本發明改進有,所述封閉式安全欄上還設置有緊急停止開關,所述緊急停止開關與控制裝置相連接。

為了更好的對各項加工設備進行控制,本發明改進有,所述控制裝置還設置有觸摸屏幕,方便人工輸入一些指令。

為了更好的對各項加工設備進行控制,本發明改進有,所述驅動裝置采用伺服電機進行驅動。

為了使汽車配件在加工后可以更好的輸送出來,本發明改進有,所述配件壓緊機構和支撐塊均設置有多個。

一種汽車配件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人工將汽車配件安裝在輸送裝置上,將汽車配件放置在支撐平臺上,然后汽車配件通過壓緊手進行壓緊,然后滑動式上料臺通過驅動電機向里拉動,汽車配件在輸送裝置的輸送下進入到封閉式安全欄的內部,然后機器人通過末端的切換主盤與配件支座末端的切換副盤相連接,然后對汽車配件進行抓取和移動,與此同時螺母輸送箱內的螺母通過傳送帶輸送到震動盤上,震動盤將螺母輸送到傳動軌道上,螺母通過螺母轉運裝置的輸送將螺母安裝在拉鉚槍上,然后機器人將配件抓取到合適的位置,拉鉚槍對配件進行拉鉚,為了提高機器人的工作效率,本發明設置有兩套輸送裝置和兩個拉鉚槍,當第一個輸送裝置進行第一個汽車配件輸送的時候,人工開始將第二個汽車配件裝配到第二個輸送裝置的配件支座上,當第一個輸送裝置上的第一個汽車配件拉鉚完成后,通過機器人的抓取,將加工好的第一個汽車配件以及支座放置在第一個輸送裝置中的滑動式上料臺上,通過驅動電機的驅動,將加工好的第一個汽車配件輸送出來,然后人工進行拆卸,與此同時,機器人在完成汽車第一個汽車配件的回收后,在汽車配件向外輸送的過程中對第二輸送裝置上的第二個汽車配件進行抓取,然后將其重復第一個加工配件的加工過程;兩個拉鉚槍的設計,節省了很多的上料時間,當第一個拉鉚槍對配件進行拉鉚的時候,第二個拉鉚槍在螺母轉運裝置的作用下進行螺母的上料,當第一個拉鉚槍拉鉚完成后,通過轉軸的旋轉,將第二個拉鉚槍旋轉到接下來的拉鉚位置,從而對配件進行不間斷的拉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設計新穎,結構合理,出去人工上料以外的整個拉鉚過程無需人工參與,拉鉚槍自動上料和拉鉚,鉚接的質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證,通過壓緊手的壓緊以及支撐塊的設計有效的降低了配件橫向與縱向變形的問題,采用封閉式安全欄,隔離工人與機器人的操作區域,保證了工人的安全以及機器人操作的規范性,兩個輸送裝置的設計使得機器人可以不間斷的進行配件抓取,提高了配件的輸送效率,兩個可沿轉軸旋轉的拉鉚槍的設計使得在對配件拉鉚過程中節省了很多上料時間,提高了拉鉚的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汽車配件的拉鉚裝置設備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汽車配件的拉鉚裝置設備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的配件壓緊機構的機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明的一種汽車配件的拉鉚裝置設備的局部示意圖;

附圖5為本發明的切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6為本發明的一種汽車配件的拉鉚裝置設備的局部示意圖;

標號說明:1-封閉式安全欄;2-輸送裝置;3-切換裝置;4-抓取裝置;5-螺母輸送裝置;6-拉鉚裝置;7-滑動式上料臺;8-配件支座;9-開口;10-驅動開關;11-配件壓緊機構;12-支撐塊;13-連接塊;14-壓緊手;15-小型氣缸;16-定位稍;17-支撐平臺;18-切換主盤;19-兩個切換副盤;20-機器人;21-螺母輸送箱;22-震動盤;23-螺母轉運裝置;24-機架;25-拉鉚槍;26-轉軸;201-機器人控制柜。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參照附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配件的拉鉚裝置及其加工工藝,包括封閉式安全欄1、輸送裝置2、切換裝置3、抓取裝置4、螺母輸送裝置5、拉鉚裝置6、控制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切換裝置3、抓取裝置4、螺母輸送裝置5、拉鉚裝置6和驅動裝置設置在封閉式安全欄內;所述輸送裝置2設置有兩套,兩套輸送裝置2相互配合給拉鉚裝置提供原件以及將加工好的工件進行輸送,所述輸送裝置包括滑動式上料臺7和配件支座8,所述封閉式安全欄1上設置有兩個開口9和驅動開關10,所述兩個滑動式上料臺7分別設置在兩個開口9處,所述配件支座8可拆卸的與滑動式上料臺7相連接,滑動式上料臺7上設置有驅動電機、定位孔和支座壓緊單元,所述驅動電機設置在滑動式上料臺7的一側,所述支座壓緊單元與定位孔相互配合,從而對配件支座進行壓緊,防止其在輸送過程中發生脫落,所述配件支座8包括配件壓緊機構11、支撐塊12和連接塊13,所述配件壓緊機構包括壓緊手14、小型氣缸15、定位稍16和支撐平臺17,所述壓緊手14與小型氣缸15相連接,所述支撐平臺17與壓緊手14相連接,所述定位稍16設置在支撐平臺17上,所述配件支座8通過連接塊13與滑動式上料臺7相連接;所述切換裝置3包括切換主盤18和兩個切換副盤19,切換主盤18和兩個切換副盤19相互配合,從而實現配件的抓取和放置,所述切換主盤18與抓取裝置4相連接,所述兩個切換副盤19設置在配件支座8的末端;所述抓取裝置4包括機器人20和機器人控制柜201,所述機器人控制柜201對機器人進行控制,所述切換主盤18與機器人20相連接且設置在機器人20的末端,所述機器人20可自由轉動,在工作的時候機器人20通過切換主盤18和兩個切換副盤19的相互配合,從而實現抓取的目的;所述螺母輸送裝置5包括螺母輸送箱21、震動盤22和螺母轉運裝置23,螺母輸送箱21與震動盤22相連接,螺母轉運裝置23設置在震動盤22的末端;所述拉鉚裝置6包括機架24和兩個拉鉚槍25,所述機架24上設置有轉軸26,所述兩個拉鉚槍25設置在轉軸26的兩側且可圍繞著轉軸26進行轉動,所述控制裝置包括PLC控制器、設備檢測裝置和系統反饋裝置。

為了更好的對各項加工設備進行控制,所述封閉式安全欄上還設置有緊急停止開關,所述緊急停止開關與控制裝置相連接。為了更好的對各項加工設備進行控制,所述控制裝置還設置有觸摸屏幕,方便人工輸入一些指令。為了更好的對各項加工設備進行控制,所述驅動裝置采用伺服電機進行驅動。為了使汽車配件在加工后可以更好的輸送出來,所述配件壓緊機構11和支撐塊12均設置有多個。

一種汽車配件的拉鉚裝置及其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人工將汽車配件安裝在輸送裝置2上,將汽車配件放置在支撐平臺17上,然后汽車配件通過壓緊手14進行壓緊,然后滑動式上料臺7通過驅動電機向里拉動,汽車配件在輸送裝置2的輸送下進入到封閉式安全欄1的內部,然后機器人20通過末端的切換主盤18與配件支座8末端的兩個切換副盤19相連接,然后對汽車配件進行抓取和移動,與此同時螺母輸送箱21內的螺母輸送到震動盤22上,震動盤22將螺母進行輸送至螺母轉運裝置23處,螺母通過螺母轉運裝置23的輸送將螺母安裝在拉鉚槍25上,然后機器人20將配件抓取到合適的位置,拉鉚槍25對配件進行拉鉚,為了提高機器人20的工作效率,本發明設置有兩套相同的輸送裝置2和兩個拉鉚槍25,當第一個輸送裝置2進行第一個汽車配件輸送的時候,人工開始將第二個汽車配件裝配到第二個輸送裝置2的配件支座上,當第一個輸送裝置2上的第一個汽車配件拉鉚完成后,通過機器人20的抓取,將加工好的第一個汽車配件以及支座放置在第一個輸送裝置2中的滑動式上料臺7上,通過驅動電機的驅動,將加工好的第一個汽車配件輸送出來,然后人工進行拆卸,與此同時,機器人20在完成汽車第一個汽車配件的回收后,在汽車配件向外輸送的過程中對第二輸送裝置2上的第二個汽車配件進行抓取,然后將其重復第一個加工配件的加工過程;兩個拉鉚槍25的設計,節省了很多的上料時間,當第一個拉鉚槍25對配件進行拉鉚的時候,第二個拉鉚槍25在螺母轉運裝置23的作用下進行螺母的上料,當第一個拉鉚槍25拉鉚完成后,通過轉軸26的旋轉,將第二個拉鉚槍25旋轉到接下來的拉鉚位置,從而對配件進行不間斷的拉鉚(轉軸旋轉的時間大于拉鉚槍上料的時間),節省了大量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