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插腳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器插腳生產方及電器插腳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電器插頭中的插腳是采用銅條切割加工成形;但目前的插腳是通過多臺設備完成插腳的切割倒角加工,因此造成插腳的加工工作量大,效率低。鑒于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電器插腳生產方及電器插腳切割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種電器插腳生產方及電器插腳切割裝置,來解決目前的插腳加工效率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器插腳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取用寬度等于插腳長度,厚度等于插腳厚度,長度為3mm-6mm的黃銅條。
步驟2)、銑削設備加工所述黃銅條頂面和底面,形成所述插腳的安裝臺階;
步驟3)、倒角機加工所述步驟2加工形成的產品的端部兩側的倒角,形成所述插腳的插入導向角。
步驟4)、倒角機加工所述步驟3加工得到的產品設置在切割機上;所述切割機上的第一切刀切割產品的一端;第二切刀將產品切斷成所述插腳。
進一步,所述步驟4中,所述第一切刀將步驟3得到的產品的端部切割出切斷槽,并對所述切斷槽的端部倒角;所述第二切刀加工另一端的倒角,并切通至所述切斷槽,將所述產品切斷形成所述插腳。
進一步,所述第一切刀將所述將步驟3得到的產品的端部一次切割出兩切斷槽;所述第二切刀一次完成兩個所述插腳切斷。
一種電器插腳切割裝置,包括機架,設于所述機架上的第一動力切割機構、第二動力切割機構、切割軌道和壓緊機構;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和所述第二動力切割機構分別位于所述機架的兩側;所述切割軌道位于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和所述第二切割機構之間;銅條置于所述切割軌道上,所述壓緊機構將銅條壓緊在所述切割軌道上,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切割銅條一側,推動機構推動銅條運動,所述第二動力切割機構切割銅條的另一側,與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切槽對接,將銅條切斷成插腳。
進一步,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包括設于所機架上的第一移動座,推動第一移動座沿所述切割軌道垂直方向運動的第一推動機構,設于所述第一移動座上的第一驅動電機,和套于所述第一驅動電機主軸上的第一切刀組件;所述第一切刀組件的軸心與所述第一移動座運動方向垂直。
進一步,所述第二動力切割機構包括設于所機架上的第二移動座,推動第二移動座沿所述切割軌道垂直方向運動的第二推動機構,設于所述第二移動座上的第二驅動電機,和套于所述第二驅動電機主軸上的第二切刀組件;所述第二切刀組件的軸心與所述第二移動座運動方向垂直。
進一步,所述第一切刀組件包括依次套于所述第一驅動電機主軸上的第一倒角刀組件、第二倒角刀組件和兩第一切槽刀。
進一步,所述第二切刀組件包括依次套于所述第二驅動電機主軸上的兩切斷刀和第三倒角刀組件。
進一步,所述切割軌道的一側設有避空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的第一避空槽,另一側設于避空所述第二動力切割機構的第二避空槽;所述壓緊機構包括設于所述機架上的氣缸和杠桿壓緊組件;所述氣缸推動所述杠桿壓緊組件壓緊銅條。
進一步,所述推動機構包括第三移動座,驅動所述第三移動座運動的第三推動機構;所述第三移動座上端設有定位板和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上設有壓緊板;所述第二氣缸推動壓緊板將銅條壓緊在所述定位板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取用寬度等于插腳長度,厚度等于插腳厚度,長度為3mm-6mm的黃銅條;銑削設備加工所述黃銅條頂面和底面,形成所述插腳的安裝臺階;倒角機加工所述步驟2加工形成的產品的端部兩側的倒角,形成所述插腳的插入導向角;倒角機加工所述步驟3加工得到的產品設置在切割機上;所述切割機上的第一切刀切割產品的一端;第二切刀將產品切斷成所述插腳。因此,實現一次插腳的切割倒角一次加工成形,減小了工作量,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電器插腳切割裝置的主視視圖;
圖2是本發明電器插腳切割裝置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電器插腳切割裝置所述第一切刀組件的主視圖;
圖4是本發明電器插腳切割裝置所述第二切刀組件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
在下文中,闡述了多種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構成所描述實施例基礎的概念的透徹理解。然而,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很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況下來實踐。在其他情況下,沒有具體描述眾所周知的處理步驟。
一種電器插腳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取用寬度等于插腳長度,厚度等于插腳厚度,長度為3mm-6mm的黃銅條。
步驟2)、銑削設備加工所述黃銅條頂面和底面,形成所述插腳的安裝臺階。
步驟3)、倒角機加工所述步驟2加工形成的產品的端部兩側的倒角,形成所述插腳的插入導向角。
步驟4)、倒角機加工所述步驟3加工得到的產品設置在切割機上;所述切割機上的第一切刀切割產品的一端;第二切刀將產品切斷成所述插腳。
首先,通過銑削設備加工銅條的頂面和底面,從而形成插腳的包膠位和安裝位;由倒角機完成插腳的頂面和底面的倒角,形成插腳的插入導向角;再由切割機將銅條切割成插腳,并對插腳的端部進行倒角,從而完成插腳加工成形,提高了加工效率。
進一步,所述步驟4中,所述第一切刀將步驟3得到的產品的端部切割出切斷槽,并對所述切斷槽的端部倒角;所述第二切刀加工另一端的倒角,并切通至所述切斷槽,將所述產品切斷形成所述插腳。
進一步,所述第一切刀將所述將步驟3得到的產品的端部一次切割出兩切斷槽;所述第二切刀一次完成兩個所述插腳切斷。因此,提高了加工效率。
如圖1-4所示,一種電器插腳切割裝置,包括機架1,設于所述機架1上的第一動力切割機構2、第二動力切割機構3、切割軌道4和壓緊機構5;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2和所述第二動力切割機構3分別位于所述機架1的兩側;所述切割軌道4位于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2和所述第二切割機構3之間;銅條置于所述切割軌道4上,所述壓緊機構將5銅條壓緊在所述切割軌道4上,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2切割銅條一側,推動機構6推動銅條運動,所述第二動力切割機3構切割銅條的另一側,與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2切槽對接,將銅條切斷成插腳。
進一步,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2包括設于所機架1上的第一移動座20,推動第一移動座20沿所述切割軌道4垂直方向運動的第一推動機構21,設于所述第一移動座20上的第一驅動電機22,和套于所述第一驅動電機21主軸上的第一切刀組件23;所述第一切刀組件23的軸心與所述第一移動座20運動方向垂直。由第一驅動電機22帶動第一切刀組件23高速旋轉,由第一推動機構21推動第一移動座20運動,從而使得第一切刀組件23完成銅條切割加工。其中第一推動機構21為氣動推動機構。
進一步,所述第二動力切割機構3包括設于所機架1上的第二移動座30,推動第二移動座30沿所述切割軌道4垂直方向運動的第二推動機構31,設于所述第二移動座30上的第二驅動電機32,和套于所述第二驅動電機32主軸上的第二切刀組件33;所述第二切刀組件33的軸心與所述第二移動座30運動方向垂直。因此,由第二驅動電機22驅動第二切刀組件33高速運轉,通過第二推動機構31推動第一移動座20運動,由第二切割組件33完成銅條的另一端切割加工。
進一步,所述第一切刀組件23包括依次套于所述第一驅動電機22主軸上的第一倒角刀組件230、第二倒角刀組件231和兩第一切槽刀232。因此,先由第一切槽刀232對銅條的一側切割成兩道切斷槽;并且切割出插腳的包膠臺階位;由第一倒角刀組件230和第二倒角刀組件231對插腳的端部進行倒角。其中第一倒角刀組件230和第二倒角刀組件231均為兩相對設置的倒角刀。
進一步,所述第二切刀組件33包括依次套于所述第二驅動電機32主軸上的兩切斷刀330和第三倒角刀組件331。因此,首先由第三倒角刀組件331對插腳的另一端倒角;通過兩切斷刀330切割銅條另一側,并與第一切槽刀232切割的槽接通,從而實現將插腳切斷。其中,第三倒角刀組件331均為兩相對設置的倒角刀。
進一步,所述切割軌道4的一側設有避空所述第一動力切割機構2的第一避空槽,另一側設于避空所述第二動力切割機構3的第二避空槽;所述壓緊機構5包括設于所述機架1上的氣缸50和杠桿壓緊組件51;所述氣缸50推動所述杠桿壓緊組件51壓緊銅條。
進一步,所述推動機構6包括第三移動座60,驅動所述第三移動座60運動的第三推動機構61;所述第三移動座60上端設有定位板62和第二氣缸63;所述第二氣缸63上設有壓緊板64;所述第二氣缸63推動壓緊板64將銅條壓緊在所述定位板62上。因此,有第三推動機構61推動第三移動座60運動,達到不斷將銅條往切割方向位置不斷送料。其中第三推動機構61為氣動機構。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