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環保產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
背景技術:
目前,噪聲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日常生活中的噪聲強度雖然不會致人或動物于死地,卻能危害人的健康。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噪聲問題,把噪聲污染列為主要的環境污染公害之一,它被認為是僅次于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
隨著人們對環境治理的意識提高,噪聲的控制已經引起人們的重視。與此同時噪聲控制市場需要大量的噪聲控制產品,目前噪聲控制產品主要以傳統板金制作方式進行加工,這種方法耗時耗力,產量低、生產質量難以保證,因此需要研發一種噪聲控制產品的自動生產線是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解決產量低、生產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包括用于對上板進行壓型的上板成型機,和用于對下板進行壓型的下板成型機組,所述上板成型機設置在所述下板成型機組的上方;
所述下板成型機組包括:下板一次成型機、下板二次成型機和下板三次成型機;
所述下板一次成型機設置在所述物料駛入端,所述下板三次成型機設置在所述物料駛出端,所述下板二次成型機設置在所述下板一次成型機與所述下板三次成型機之間。
進一步,所述上板成型機包括上機架、上機導料部件、上機傳動部件和兩個上機壓型組件,所述上機傳動部件設置在所述上機架上,兩個所述上機壓型組件可滑動設置在所述上機傳動部件上,所述上機傳動部件與兩個所述上機壓型組件傳動連接,所述上機導料部件設置在兩個所述上機壓型組件的物料駛入端,所述上機導料部件固定設置在所述上機架上。
進一步,所述上機壓型組件包括上機機板、兩排平行設置的上機傳動齒輪和兩組平行設置的上機壓型輪組,兩排所述上機傳動齒輪設置在兩組所述上機壓型輪組之間,兩排所述上機傳動齒輪分別與所述上機壓型輪組的上機上壓型輪、上機下壓型輪一一對應設置在上機壓型輪傳動軸上,所述上機壓型輪傳動軸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上機機板上。
進一步,所述上機傳動部件包括上機傳動軸、上機滑道和兩個主軸齒輪,兩個所述主軸齒輪套設在所述上機傳動軸上,兩個所述主軸齒輪分別與兩排所述上機傳動齒輪傳動連接,所述上機機板可滑動套設在所述上機滑道上,所述上機傳動軸一端設置有用于提供動力的上機驅動輪。
進一步,所述主軸齒輪與所述上機傳動齒輪之間設置有過渡軸和過渡齒輪,所述過渡齒輪套設在所述過渡軸的外側,所述過渡軸可轉動設置在所述機板上,所述過渡齒輪分別與所述主軸齒輪和所述上機傳動齒輪傳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上機傳動軸與所述上機架連接位置處設置有軸承,所述軸承套設在所述上機傳動軸外側,所述軸承外表面與所述上機架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上機導料部件包括上機壓滾、上機托滾和上機導料平臺,所述上機壓滾和所述上機托滾設置在兩個所述上機壓型組件的物料駛入端,所述上機導料平臺設置在所述上機壓滾和所述上機托滾的物料駛入端,所述上機壓滾和所述上機托滾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上機導料平臺上,所述上機導料平臺下部固定設置在所述上機架上。
進一步,所述下板一次成型機包括下機座、下機傳動部件、下機壓型組件和下機導料部件,所述下機傳動部件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下機座上,所述下機傳動部件與所述下機壓型組件傳動連接,所述下機壓型組件設置在所述下機座上,所述下機導料部件設置在所述下機壓型組件的物料駛入端,所述下機導料部件設置在所述下機座上。
進一步,所述下機壓型組件包括下機活動壓型組件和下機固定壓型組件,所述下機活動壓型組件可滑動套設在滑動軸上,所述下機固定壓型組件固定設置在所述下機座上。
進一步,所述下機活動壓型組件包括活動機架、兩排平行設置的第一下機傳動齒輪和兩排平行設置的第一下機壓型輪組,兩排所述第一下機傳動齒輪設置在兩排所述第一下機壓型輪組外側,兩排所述第一下機傳動齒輪分別與兩排所述第一下機壓型輪組一一對應設置在一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上,所述一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可轉動設置在所述活動機架上,所述第一下機傳動齒輪與所述下機傳動部件傳動連接,所述活動機架套設在所述滑動軸與所述下機傳動部件上。
進一步,所述下機固定壓型組件包括固定機架、兩排平行設置的第二下機傳動齒輪和兩排平行設置的第二下機壓型輪組,兩排所述第二下機傳動齒輪設置在兩排所述第二下機壓型輪組外側,兩排所述第二下機傳動齒輪分別與兩排所述第二下機壓型輪組一一對應設置在一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上,所述一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可轉動設置在所述固定機架上,所述第二下機傳動齒輪與所述下機傳動部件傳動連接,所述固定機架套設在所述下機傳動部件上。
進一步,所述下機傳動部件包括一次傳動軸、一次傳動鏈輪和兩個一次主軸齒輪,所述一次傳動軸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下機座上,兩個所述一次主軸齒輪套設在所述一次傳動軸外側,兩個所述一次主軸齒輪與所述下機壓型組件傳動連接,所述一次傳動鏈輪設置在所述一次傳動軸的一端。
進一步,所述下機導料部件包括下機壓滾和下機托滾,所述下機壓滾設置在所述下機托滾上方,所述下機壓滾和所述下機托滾設置在所述下機壓型組件的物料駛入端,所述下機壓滾和所述下機托滾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下機座上。
進一步,所述下板二次成型機包括二次機架、第三下機壓型輪組、第四下機壓型輪組和兩條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兩條所述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上下平行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二次機架上,所述第三下機壓型輪組與所述第四下機壓型輪組分別套設在兩條所述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上,所述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上設置有傳遞動力的二次傳動鏈輪。
進一步,所述第三下機壓型輪組包括至少兩個二次上壓型輪,所述第四下機壓型輪組包括至少兩個二次下壓型輪,所述二次上壓型輪與所述二次下壓型輪對應設置在下板上方和下方。
進一步,相鄰所述二次上壓型輪之間設置有定位套管,相鄰所述二次下壓型輪之間設置有定位套管,所述定位套管套設在所述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外側。
進一步,所述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上套設有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設置在一端的所述二次上壓型輪與定位套管、所述二次下壓型輪與定位套管之間。
進一步,所述下板三次成型機包括三次機架、三次活動壓型支架、三次固定壓型支架、三次傳動部件和三次導料部件,所述三次傳動部件可轉動設置所述三次機架上,所述三次固定壓型支架固定設置在所述三次機架上,所述三次活動壓型支架套設在所述三次傳動部件上,所述三次傳動部件分別與所述三次固定壓型支架和三次活動壓型支架傳動連接,所述三次導料部件設置在物料駛入端和駛出端。
進一步,所述三次活動壓型支架包括第三活動支架和一組第三活動壓型輪,所述第三活動壓型輪可轉動設置在所述第三活動支架上,所述第三活動壓型輪與所述三次傳動部件傳動連接,所述第三活動支架可沿所述三次傳動部件表面滑動的套設在所述三次傳動部件外側。
進一步,所述三次固定壓型支架包括第三固定支架和第三固定壓型輪,所述第三固定壓型輪可轉動設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三固定壓型輪與所述三次傳動部件傳動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支架套設在所述三次傳動部件外側且下端與所述三次機架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三次傳動部件包括滑動光軸、三次傳動軸和三次傳動鏈輪,所述滑動光軸設置在所述三次機架上,所述第三活動壓型輪可滑動套設在所述滑動光軸上,所述第三固定壓型輪套設在所述滑動光軸上,所述三次傳動鏈輪套設在所述三次傳動軸上,所述第三活動壓型輪和所述第三固定壓型輪均與所述三次傳動鏈輪傳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三次機架上設置有機體調節部件。
進一步,所述三次導料部件包括兩組上下位置對應設置的三次托滾和三次壓滾,兩組所述三次托滾和三次壓滾均設置在所述三次活動壓型支架與三次固定壓型支架之間,兩組所述三次托滾和三次壓滾分別與所述三次活動壓型支架和三次固定壓型支架可轉動連接,兩組所述三次托滾和三次壓滾分別設置在下板的駛入端和駛出端。
本發明提供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包括用于對上板進行壓型的上板成型機,和用于對下板進行壓型的下板成型機組,所述上板成型機設置在所述下板成型機組的上方;
所述下板成型機組包括:下板一次成型機、下板二次成型機和下板三次成型機;
所述下板一次成型機設置在所述物料駛入端,所述下板三次成型機設置在所述物料駛出端,所述下板二次成型機設置在所述下板一次成型機與所述下板三次成型機之間。
這樣,物料通過上板成型機的壓型處理形成上板,以及物料通過下板一次成型機、下板二次成型機和下板三次成型機對物料進行壓型處理,先通過下板一次成型機將物料進行壓邊處理,之后經過下板二次成型機對一次成形的物料進行壓凹凸槽,最后經過下板三次成型機對二次成形的物料進行壓型,使之形成整體u形,大大增加了上板及下板的成形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其質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證,而且有效減少勞動力,進而節約生產成本。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具有的優點是:大大增加了上板及下板的成形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質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證、有效減少勞動力以及節約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的上板成型機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的上板成型機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的下板一次成型機主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的下板二次成型機主視圖;
圖5為本發明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的下板二次成型機側視圖;
圖6為本發明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的下板三次成型機主視圖;
圖7為本發明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的下板三次成型機側視圖;
圖8為本發明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上板成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下板一次成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下板二次成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下板三次成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板成型機;
11、上機架;
12、上機導料部件;121、上機壓滾;122、上機托滾;123、上機導料平臺;
13、上機傳動部件;131、上機傳動軸;132、主軸齒輪;133、上機驅動輪;134、過渡軸;135、過渡齒輪;136、上機滑道;
14、上機壓型組件;141、上機機板;142、上機壓型輪傳動軸;143、上機上壓型輪;144、上機傳動齒輪;145、上機下壓型輪;
2、下板一次成型機;
21、下機座;
22、下機傳動部件;221、一次傳動軸;222、一次主軸齒輪;223、一次傳動鏈輪;
23、下機導料部件;231、下機壓滾;232、下機托滾;
24、下機活動壓型組件;241、活動機架;242、第一下機壓型輪組;243、第一下機傳動齒輪;
25、下機固定壓型組件;251、固定機架;252、第二下機壓型輪組;253、第二下機傳動齒輪;254、一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
3、下板二次成型機;
31、二次機架;
32、第三下機壓型輪組;321、二次上壓型輪;
33、第四下機壓型輪組;331、二次下壓型輪;
34、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35、二次傳動鏈輪;36、定位套管;37、調節部件;
4、下板三次成型機;
41、三次機架;
42、三次固定壓型支架;421、第三固定壓型輪;422、第三固定支架;
43、三次活動壓型支架;431、第三活動壓型輪;432、第三活動支架;
44、三次傳動部件;441、三次傳動軸;442、三次傳動鏈輪;443、滑動光軸;
45、機體調節部件;
46、三次導料部件;461、三次壓滾;462、三次托滾。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如圖1-圖1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上板下板成型機,
包括用于對上板進行壓型的上板成型機1,和用于對下板進行壓型的下板成型機組,所述上板成型機1設置在所述下板成型機組的上方;
所述下板成型機組包括:下板一次成型機2、下板二次成型機3和下板三次成型機4;
所述下板一次成型機2設置在所述物料駛入端,所述下板三次成型機4設置在所述物料駛出端,所述下板二次成型機3設置在所述下板一次成型機2與所述下板三次成型機4之間。
這樣,物料通過上板成型機1的壓型處理形成上板,以及物料通過下板一次成型機2、下板二次成型機3和下板三次成型機4對物料進行壓型處理,先通過下板一次成型機2將物料進行壓邊處理,之后經過下板二次成型機3對一次成形的物料進行壓凹凸槽,最后經過下板三次成型機4對二次成形的物料進行壓型,使之形成整體u形,大大增加了上板及下板的成形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其質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證,而且有效減少勞動力,進而節約生產成本。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具有的優點是:大大增加了上板及下板的成形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質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證、有效減少勞動力以及節約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上板成型機1包括上機架11、上機導料部件12、上機傳動部件13和兩個上機壓型組件14,所述上機傳動部件13設置在所述上機架11上,兩個所述上機壓型組件14可滑動設置在所述上機傳動部件13上,所述上機傳動部件13與兩個所述上機壓型組件14傳動連接,所述上機導料部件12設置在兩個所述上機壓型組件14的物料駛入端,所述上機導料部件12固定設置在所述上機架11上。這樣,上機導料部件12將物料導入至兩個上機壓型組件14位置處,上機壓型機對物料進行壓型處理。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上機壓型組件14包括上機機板141、兩排平行設置的上機傳動齒輪144和兩組平行設置的上機壓型輪組,兩排所述上機傳動齒輪144設置在兩組所述上機壓型輪組之間,兩排所述上機傳動齒輪144分別與所述上機壓型輪組的上機上壓型輪143、上機下壓型輪145一一對應設置在上機壓型輪傳動軸142上,所述上機壓型輪傳動軸142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上機機板141上。這樣,上機傳動部件13傳動部件轉動時,帶動上機壓型輪傳動軸142轉動,上機壓型輪傳動軸142轉動帶動上機傳動齒輪144,從而帶動上機上壓型輪143、上機下壓型輪145轉動,進而進行壓型處理。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上機傳動部件13包括上機傳動軸131、上機滑道136和兩個主軸齒輪132,兩個所述主軸齒輪132套設在所述上機傳動軸131上,兩個所述主軸齒輪132分別與兩排所述上機傳動齒輪144傳動連接,所述機板可滑動套設在所述上機滑道136上,所述上機傳動軸131一端設置有用于提供動力的上機驅動輪133。這樣,上機驅動輪133為上機傳動軸131提供動力,使得上機傳動軸131轉動,由于兩個上機傳動齒輪144套設在上機傳動軸131上,上機傳動齒輪144還與兩排上機傳動齒輪144傳動連接,使得上機傳動軸131轉動時上機壓型輪傳動軸142跟隨轉動,實現壓型工作。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主軸齒輪132與所述上機傳動齒輪144之間設置有過渡軸134和過渡齒輪135,所述過渡齒輪135套設在所述過渡軸134的外側,所述過渡軸134可轉動設置在所述機板上,所述過渡齒輪135分別與所述主軸齒輪132和所述傳動齒輪傳動連接。這樣,為了主軸齒輪132與上機傳動齒輪144更好的嚙合,在主軸齒輪132與上機傳動齒輪144之間設置過渡齒輪135,方便主軸齒輪132與上機傳動齒輪144之間的傳動。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上機傳動軸131與所述上機架11連接位置處設置有軸承,所述軸承套設在所述上機傳動軸131外側,所述軸承外表面與所述上機架11固定連接。這樣,在上機傳動軸131與上機架11連接位置處設置有軸承,減少上機傳動軸131與上機架11連接位置處的摩擦系數,減輕上機傳動軸131的磨損,有效延長上機傳動軸131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導料部件包括上機壓滾121、上機托滾122和上機導料平臺123,所述上機壓滾121和所述上機托滾122設置在兩個所述上機壓型組件14的物料駛入端,所述上機導料平臺123設置在所述上機壓滾121和所述上機托滾122的物料駛入端,所述上機壓滾121和所述上機托滾122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上機導料平臺123上,所述上機導料平臺123下部固定設置在所述上機架11上。這樣,物料從上機導料平臺123駛入上機壓滾121、上機托滾122之間,上機壓滾121與上機托滾122在滾動時,帶動物料行進,同時上機壓滾121個上機托滾122有效防止物料走料不均勻的現象發生。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下板一次成型機2包括下機座21、下機傳動部件22、下機壓型組件和下機導料部件23,所述傳動部件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下機座21上,所述下機傳動部件22與所述下機壓型組件傳動連接,所述下機壓型組件設置在所述下機座21上,所述下機導料部件23設置在所述下機壓型組件的物料駛入端,所述下機導料部件23設置在所述下機座21上。這樣,下機導料部件23將物料傳送至下機壓型組件,由于下機傳動部件22與下機壓型組件傳動連接,下機傳動部件22轉動時帶動下機壓型組件轉動,下機壓型組件對物料進行壓型。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下機壓型組件包括下機活動壓型組件24和下機固定壓型組件25,所述下機活動壓型組件24可滑動套設在所述滑動軸上,所述下機固定壓型組件25固定設置在所述下機座21上。這樣,下機活動壓型組件24可滑動套設在所述滑動軸上,下機活動壓型組件24位置可以調節,大大增加了壓型機的適用范圍。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下機活動壓型組件24包括活動機架241、兩排平行設置的第一下機傳動齒輪243和兩排平行設置的第一下機壓型輪組242,兩排所述第一下機傳動齒輪243設置在兩排所述第一下機壓型輪組外側,兩排所述第一下機傳動齒輪243分別與兩排所述第一下機壓型輪組一一對應設置在一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254上,所述一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254可轉動設置在所述活動機架241上,所述第一下機傳動齒輪243與所述下機傳動部件22傳動連接,所述活動機架241套設在所述滑動軸與所述下機傳動部件22上。這樣,下機傳動部件22轉動時,打動第一下機傳動齒輪243轉動,第一下機壓型輪組跟隨第一下機傳動齒輪243一起轉動,因為兩排第一下機傳動齒輪243設置在兩排第一下機壓型輪組外側,兩排第一下機壓型輪組對物料一側邊緣進行壓型。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下機固定壓型組件25包括固定機架251、兩排平行設置的第二下機傳動齒輪253和兩排平行設置的第二下機壓型輪組252,兩排所述第二下機傳動齒輪253設置在兩排所述第二下機壓型輪組外側,兩排所述第二下機傳動齒輪253分別與兩排所述第二下機壓型輪組一一對應設置在一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254上,所述一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254可轉動設置在所述固定機架251上,所述第二下機傳動齒輪253與所述下機傳動部件22傳動連接,所述固定機架251套設在所述下機傳動部件22上。這樣,下機傳動部件22轉動時,打動第二下機傳動齒輪253轉動,第二下機壓型輪組跟隨第二下機傳動齒輪253一起轉動,因為兩排第二下機傳動齒輪253設置在兩排第二下機壓型輪組外側,兩排第二下機壓型輪組對物料另一側一側邊緣進行壓型。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下機傳動部件22包括一次傳動軸221、一次傳動鏈輪223和兩個一次主軸齒輪222,所述一次傳動軸221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下機座21上,兩個所述一次主軸齒輪222套設在所述一次傳動軸221外側,兩個所述一次主軸齒輪222與所述下機壓型組件傳動連接,所述一次傳動鏈輪223設置在所述一次傳動軸221的一端。這樣,外部驅動裝置驅動一次傳動鏈輪223轉動,一次傳動鏈輪223帶動一次傳動軸221轉動,由于兩個一次主軸齒輪222套設在所述一次傳動軸221外側,兩個一次主軸齒輪222跟隨轉動,從而帶動下機壓型組件轉動進行壓型。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下機導料部件23包括下機壓滾231和下機托滾232,所述下機壓滾231設置在所述下機托滾232上方,所述下機壓滾231和所述下機托滾232設置在所述下機壓型組件的物料駛入端,所述下機壓滾231和所述下機托滾232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下機座21上。這樣,下機壓滾231與下機托滾232在滾動時,帶動物料行進,同時下機壓滾231個下機托滾232有效防止物料走料不均勻的現象發生。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下板二次成型機3包括二次機架31、第三下機壓型輪組32、第四下機壓型輪組33和兩條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34,兩條所述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34上下平行可轉動設置在所述二次機架31上,所述第三下機壓型輪組32與所述第四下機壓型輪組33分別套設在兩組所述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34上,所述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34上設置有傳遞動力的二次傳動鏈輪35。這樣,二次傳動鏈輪35為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34提供動力,因為第三下機壓型輪組32與第四下機壓型輪組33分別套設在兩組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34上,第三下機壓型輪組32與第四下機壓型輪組33實現轉動,對物料進行壓型。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三下機壓型輪組32包括至少兩個二次上壓型輪321,所述第四下機壓型輪組33包括至少兩個二次下壓型輪331,所述二次上壓型輪321與所述二次下壓型輪331對應設置在下板上方和下方。這樣,設置至少兩個二次上壓型輪321及二次下壓型輪331,可以有效保證壓型次數,進而提升壓型質量。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相鄰所述二次上壓型輪321之間設置有定位套管36,相鄰所述二次下壓型輪331之間設置有定位套管36,所述定位套管36套設在所述二次下機壓型輪傳動軸34外側。這樣,通過設置定位套管36,使得二次下壓型輪331之間定位更加精準,在壓型過程中不會出現位置偏差,保證壓型質量。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下板三次成型機4包括三次機架41、三次活動壓型支架43、三次固定壓型支架42、三次傳動部件44和三次導料部件46,所述三次傳動部件44可轉動設置所述三次機架41上,所述三次固定壓型支架42固定設置在所述三次機架41上,所述三次活動壓型支架43套設在所述三次傳動部件44上,所述三次傳動部件44分別與所述三次固定壓型支架42和三次活動壓型支架43傳動連接,所述三次導料部件46設置在物料駛入端和駛出端。這樣,下板從三次導料部件46經過輸送移動至三次活動壓型支架43和三次固定壓型支架42之間,經過三次活動壓型支架43和三次固定壓型支架42進行壓型。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三次活動壓型支架43包括第三活動支架432和一組第三活動壓型輪431,所述第三活動壓型輪431可轉動設置在所述第三活動支架432上,所述第三活動壓型輪431與所述三次傳動部件44傳動連接,所述第三活動支架432可沿所述三次傳動部件44表慢滑動套設在所述三次傳動部件44外側。這樣,在一組第三活動壓型輪431一側設置有對應的一組輔助托輪,輔助托輪的外端可以以內端端部進行角度調節,在需要壓型x值角度時,一組輔助托輪從0度依次調節均勻的過渡角度,直至最后一個輔助托輪的角度設定為x值,使得下板壓型時均勻過渡,多次成形至所需角度。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三次固定壓型支架42包括第三固定支架422和一組第三固定壓型輪421,所述第三固定壓型輪421可轉動設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支架422上,所述第三固定壓型輪421與所述三次傳動部件44傳動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支架422套設在所述三次傳動部件44外側且下端與所述三次機架41固定連接。這樣,在一組第三活動壓型輪431一側設置有對應的一組輔助托輪,輔助托輪的外端可以以內端端部進行角度調節,在需要壓型x值角度時,一組輔助托輪從0度依次調節均勻的過渡角度,直至最后一個輔助托輪的角度設定為x值,使得下板壓型時均勻過渡,多次成形至所需角度。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三次傳動部件44包括滑動光軸443、三次傳動軸441和三次傳動鏈輪442,所述滑動光軸443設置在所述三次機架41上,所述第三活動壓型輪431可滑動套設在所述滑動光軸443上,所述第三固定壓型輪421套設在所述滑動光軸443上,所述三次傳動鏈輪442套設在所述三次傳動軸441上,所述第三活動壓型輪431和所述第三固定壓型輪421均與所述三次傳動鏈輪442傳動連接。這樣,三次活動壓型支架43可以實現在滑動光軸443上移動,從而調節壓型寬度,進而批量生產多型號的產品,因為第三活動壓型輪431和第三固定壓型輪421均與三次傳動鏈輪442傳動連接,使得第三活動壓型輪431和第三固定壓型輪421同步轉動,保證進料均勻。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三次機架41上設置有機體調節部件45。這樣,通過設置機體調節部件45可以實現機體位置的調節。
本發明的上板下板成型機,如圖1-圖1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三次導料部件46包括兩組上下位置對應設置的三次托滾462和三次壓滾461,兩組所述三次托滾462和三次壓滾461均設置在所述三次活動壓型支架43與三次固定壓型支架42之間,兩組所述三次托滾462和三次壓滾461分別與所述三次活動壓型支架43和三次固定壓型支架42可轉動連接,兩組所述三次托滾462和三次壓滾461分別設置在下板的駛入端和駛出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