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換向器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換向器金屬殼體的成圓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換向器,又名整流子,是有刷電機的主要部件之一,被廣泛地應用于電機馬達中,其根據制造方法主要分為插片式換向器和銅卷式換向器。其中,銅卷式換向器一般采用由銅質板材沖切、折彎后形成銅殼,清洗后將之與絕緣基座注塑成型,接著車削、銑槽形成單個的換向片,最后經過彎鉤制成。在銅殼成圓加工過程中,其加工工藝的步驟一般包括落料、預u、成u和成圓。傳統的成圓加工裝置一般采用多組模具沖模的結構,使得銅片在不同組的模具內依次完成預u、成u和成圓,以達到分步成圓的目的。具體地說,現有的成圓加工裝置包括上沖頭總成、下沖頭總成、卸料裝置、動力系統以及凸輪時序結構,其中,動力系統通過凸輪時序結構使得銅片在上沖頭總成和下沖頭總成中分步沖壓,以達到成圓目的,其中相對應的上沖頭總成和下沖頭總成,使得成圓加工裝置的占用體積大大的減小,同時還采用凸輪時序結構產生工作配合時序,省去了在不同的模具內拆裝的步驟,實現了自動分步成圓。
其因需要在不同的模具內進行工裝,帶來成圓加工裝置的體積大,同時使得加工的誤差造成累積,加工效率低、精度低等問題。特別是為了保證銅殼的成品率,往往還需要將成圓后的銅片在后續的設備中進行整圓加工,以保證銅殼的圓度,進一步造成了加工效率低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成圓加工機構因銅片分步沖壓后還需要在后續設備中整圓所造成的加工效率低、精度低的技術缺陷,從而提供一種效率高、精度高的成圓加工裝置。
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圓加工裝置,包括基座、上沖頭總成、下沖頭總成和中沖頭總成,其中,上沖頭總成安裝在基座上,包括可對待加工工件向下沖壓的上沖頭;下沖頭總成安裝在基座上并位于上沖頭總成的下方,包括可對待加工工件向上沖壓的下沖頭;中沖頭總成安裝在基座上,包括整圓結構和頂出結構,以對沖壓后的待加工工件進行整圓和頂出。
作為可選的,基座具有一安裝平面,上沖頭和下沖頭設置在安裝平面上;頂出結構包括供待加工工件放置定位的頂料芯軸,頂料芯軸垂直的活動插設在安裝平面上并位于在上沖頭和下沖頭之間,上沖頭和下沖頭分步對頂料芯軸上的待加工工件沖壓成圓;整圓結構為整圓過套,整圓過套設置在基座上,并位于頂料芯軸的頂出方向上,以對成圓后的待加工工件擠壓整圓。
作為可選的,頂出結構還包括伺服電機、偏心輪組和芯軸推桿,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偏心輪組相連,芯軸推桿與頂料芯軸固定連接,以推動頂料芯軸沿頂出方向來回移動。
作為可選的,芯軸推桿呈t型桿狀,芯軸推桿的一側桿上設置有滑槽,滑槽垂直于頂出方向;芯軸推桿的另一側桿與頂料芯軸固定連接,芯軸推桿位于與頂料芯軸的連接處外設置有推桿滑套,偏心輪組適配的在滑槽滑動,以將偏心輪組的周向運動轉換成芯軸推桿沿頂出方向的直線運動。
作為可選的,基座的上部設置有兩個間隔放置的上擋塊,上沖頭滑動插設在兩個上擋塊之間;基座的下部對應于上擋塊設置有兩個間隔設置的下擋塊,下沖頭滑動設置在兩個下擋塊之間。
作為可選的,基座上設置有蓋板,蓋板蓋合在上擋塊和下擋塊外,整圓過套嵌入在蓋板中,整圓過套中部開設有圓孔,圓孔的內壁沿頂出方向周向凸伸有孔徑逐漸增大的止回環。
作為可選的,兩個上擋塊的下部靠近上沖頭的一側分別向上凹陷形成預壓槽;下沖頭的上部對應于預壓槽向上凸伸形成有兩個預壓突起,待加工工件放置在預壓突起上;當下沖頭向上沖壓時,預壓突起適配的插入預壓槽中,以對待加工工件的進行預u沖壓。
作為可選的,頂料芯軸位于兩個預壓突起之間,下沖頭的上部對應于頂料芯軸向下凹陷形成有下凹槽,下凹槽為與頂料芯軸的外表面相適配的半圓形,當下沖頭向上沖壓時,下凹槽包覆在頂料芯軸的下半圓外。
作為可選的,上沖頭的底部對應于頂料芯軸設置有上凹槽,上凹槽為與頂料芯軸的外表面相適配的半圓形,當上沖頭向下沖壓時,上凹槽包覆在頂料芯軸的上半圓外。
作為可選的,基座上位于兩個上擋塊之間設置有可上下活動的壓塊,壓塊上開設有豎直開設有通孔,上沖頭活動插設在通孔中,壓塊與兩個上擋塊之間分別連接有彈性件,當待加工工件安裝在基座上時,待加工工件位于頂料芯軸的上方,壓塊和預壓突起分別抵壓待加工工件的上下兩側面。
作為可選的,上沖頭總成和下沖頭總成分別包括驅動上沖頭和下沖頭沿基座上下移動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凸輪和沖頭安裝塊,其中,驅動電機的殼體固定安裝在基座上,驅動電機的電機軸穿過基座與凸輪固定連接;沖頭安裝塊與凸輪配合相連,上沖頭和下沖頭固定安裝在對應的沖頭安裝塊上。
作為可選的,基座上設置有收容槽;驅動裝置還包括凸輪隨動器,凸輪隨動器具有滾輪和垂直凸伸出滾輪的滾柱,滾輪收容于收容槽中,滾輪與凸輪傳動配合并在收容槽內沿沖壓方向來回移動,滾柱固定插設在沖頭安裝塊中。
作為可選的,驅動裝置還包括回復機構,回復機構包括支架、回復彈簧和回復拉桿,支架固定安裝在基座上,回復拉桿通過回復彈簧活動的插設在支架中;沖頭安裝塊上固定設置有連接軸,連接軸與回復拉桿之間通過浮動接頭相連接,回復機構對沖頭安裝塊施加與沖壓方向相反的彈性回復力。
作為可選的,基座上位于沖頭安裝塊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沖頭導向板,沖頭導向板上開設有導向槽,沖頭安裝塊在導向槽中導向滑動。
作為可選的,驅動裝置還包括中空的傳動軸,電機軸從傳動軸的一端面固定插入傳動軸中;凸輪的輪軸從傳動軸的另一端面插入傳動軸中,并且凸輪通過連接件固定在傳動軸的端面上。
本發明提供的成圓加工裝置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成圓加工裝置,通過在基座上安裝上沖頭總成、下沖頭總成和中沖頭總成,進而可以通過控制上沖頭總成和下沖頭總成對銅片進行分步成圓,然后再通過中沖頭總成的整圓結構和頂出結構對對沖壓后的待加工工件進行整圓和頂出卸料,進而實現了成圓、整圓一體化加工,從而提高了加工的精度以及效率。
2.本發明提供的成圓加工裝置,由于基座具有一安裝平面,上沖頭和下沖頭設置在安裝平面上,頂出結構包括供待加工工件放置定位的頂料芯軸,頂料芯軸垂直的活動插設在安裝平面上并位于在上沖頭和下沖頭之間,上沖頭和下沖頭分步對頂料芯軸上的待加工工件沖壓成圓,進而可以通過調整頂料芯軸的型號,可以適配的得到相應型號的加工成品;整圓結構為整圓過套,整圓過套設置在基座上,并位于頂料芯軸的頂出方向上,以對成圓后的待加工工件擠壓整圓,使得頂料芯軸既具有限位結構,也具有卸料功能;同時在頂料芯軸卸料的過程中,頂料芯軸帶動成圓后的待加工工件穿過頂出方向設置的整圓過套,使得待加工工件能夠在整圓過套中進行外圓整形,從而實現了成圓、整圓的一體化加工。
3.本發明提供的成圓加工裝置,由于頂出結構還包括伺服電機、偏心輪組和芯軸推桿,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偏心輪組相連,使得伺服電機可以帶動偏心輪組繞輸出軸旋轉;同時,由于芯軸推桿與頂料芯軸固定連接,芯軸推桿上設置有滑槽,偏心輪組適配的在滑槽滑動,以將偏心輪組的周向運動轉換成芯軸推桿沿頂出方向的直線運動,進而可以通過控制伺服電機輸出軸的轉速和轉向,來實現頂料芯軸沿頂出方向的來回運動的速度和方向。
4.本發明提供的成圓加工裝置,通過在基座的上部設置有兩個間隔放置的上擋塊,上沖頭滑動插設在兩個上擋塊之間;基座的下部對應于上擋塊設置有兩個間隔設置的下擋塊,下沖頭滑動設置在兩個下擋塊之間,進而在限制了上沖頭和下沖頭的移動方向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調整上擋塊和下當塊的位置,來適應不同規格的上沖頭和下沖頭,使得該成圓加工裝置可以適應不同規格的待加工工件的成圓加工。
5.本發明提供的成圓加工裝置,通過在基座上設置有蓋板,蓋板蓋合在上擋塊和下擋塊外,進而使得上擋塊和下擋塊在基座上的安裝更加穩固,由于整圓過套嵌入在蓋板中,整圓過套中部開設有圓孔,圓孔的內壁沿頂出方向周向凸伸有孔徑逐漸增大的止回環,進而當頂料芯軸將成圓后的待加工工件頂出整圓過套時,通過止回環的作用使得整圓后的工件不會隨著頂料芯軸的復位而回縮,從而完成卸料。
6.本發明提供的成圓加工裝置,通過在兩個上擋塊之間設置有可上下活動的壓塊,壓塊上開設有豎直開設有通孔,上沖頭活動插設在通孔中,保證了上沖頭對待加工工件沖壓功能的實現,當待加工工件安裝在基座上時,待加工工件位于頂料芯軸的上方,壓塊和預壓突起分別抵壓待加工工件的上下兩側面,進而實現了對放置在基座上的待加工工件的位置固定;同時,由于壓塊與兩個上擋塊之間分別連接有彈性件,進而在下沖頭對待加工工件沖壓的過程中,壓塊彈性件的作用,始終能夠與待加工工件能夠保持接觸狀態。
7.本發明提供的成圓加工裝置,由于上沖頭總成和下沖頭總成分別包括驅動上沖頭和下沖頭沿基座上下移動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凸輪和沖頭安裝塊,驅動電機的殼體固定安裝在基座上,驅動電機的電機軸穿過基座與凸輪固定連接;沖頭安裝塊與凸輪配合相連,上沖頭和下沖頭固定安裝在對應的沖頭安裝塊上,進而可以通過對驅動電機的控制,實現對上沖頭和下沖頭位置的改變。
8.本發明提供的成圓加工裝置,由于基座上設置有收容槽;驅動裝置還包括凸輪隨動器,凸輪隨動器具有滾輪和垂直凸伸出滾輪的滾柱,滾輪收容于收容槽中,當驅動電機帶動凸輪轉動時,與之傳動配合的滾輪滾輪在收容槽內沿沖壓方向來回移動,使得滾柱隨著來回移動,又由于滾柱固定插設在沖頭安裝塊中,從而通過滾柱對沖頭安裝塊的力的作用,帶動沖頭安裝塊在沖壓方向上來回移動,即實現了對上沖頭和下沖頭的有效控制。
9.本發明提供的成圓加工裝置,由于驅動裝置還包括回復機構,回復機構包括支架、回復彈簧和回復拉桿,支架固定安裝在基座上,回復拉桿通過回復彈簧活動的插設在支架中;沖頭安裝塊上固定設置有連接軸,連接軸與回復拉桿之間通過浮動接頭相連接,回復機構對沖頭安裝塊施加與沖壓方向相反的彈性回復力,進而使得沖頭安裝塊具有朝向沖壓方向相反的運動趨勢,使得沖頭安裝塊上的凸輪隨動器與凸輪沒有傳動接觸時,受到沖頭安裝塊的作用而朝向凸輪運動,即保證了凸輪隨動器與凸輪之間一直處于接觸狀態,從而避免了凸輪與凸輪隨動器之間產生空程間距,而造成兩者之間碰撞后磨損,在保證控制精度的同時,提高了凸輪和凸輪隨動器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碰撞時發出的噪音。
10.本發明提供的成圓加工裝置,通過在基座上位于沖頭安裝塊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沖頭導向板,沖頭導向板上開設有導向槽,沖頭安裝塊在導向槽中導向滑動,進而對沖頭安裝塊的滑動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保證了沖壓時的精度和穩定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成圓加工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成圓加工裝置的安裝座上各安裝結構的主視圖;
圖3為圖1所示成圓加工裝置的縱剖視圖;
圖4為圖1所示成圓加工裝置安裝有蓋板的立體圖;
圖5為圖3所示成圓加工裝置的a區域的放大圖;
圖6為圖3所示成圓加工裝置的b區域的放大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基座;11-安裝平面;12-上擋塊;121-預壓槽;122-止回塊;
13-下擋塊;14-蓋板;15-壓塊;151-彈性件;16-收容槽;
17-安裝孔;18-沖頭推桿;19-安裝座;21-上沖頭;31-下沖頭;
311-預壓突起;312-下凹槽;41-整圓結構;411-圓孔;412-止回環;
42-頂出結構;421-頂料芯軸;422-伺服電機;423-偏心輪組;
424-芯軸推桿;425-推桿滑套;51-驅動電機;511-殼體;
512-電機軸;52-凸輪;521-輪軸;53-沖頭安裝塊;531-連接軸;
54-凸輪隨動器;541-滾輪;542-滾柱;55-回復機構;551-支架;
552-回復彈簧;553-回復拉桿;554-浮動接頭;56-沖頭導向板;
57-傳動軸;58-軸承;581-軸承端蓋;59-傳動鍵;200-待加工工件;
300-連接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內”、“外”、“豎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明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3所示的成圓加工裝置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包括基座1、上沖頭總成、下沖頭總成和中沖頭總成,其中,上沖頭總成2安裝在基座1上,包括可對待加工工件200向下沖壓的上沖頭21;下沖頭總成安裝在基座1上并位于上沖頭總成2的下方,包括可對待加工工件200向上沖壓的下沖頭31;中沖頭總成安裝在基座1上,包括整圓結構41和頂出結構42,以對沖壓后的待加工工件200進行整圓和頂出。
上述成圓加工裝置,通過在基座1上安裝上沖頭總成、下沖頭總成和中沖頭總成,進而可以通過控制上沖頭總成2和下沖頭總成對銅片進行分步成圓,然后再通過中沖頭總成的整圓結構41和頂出結構42對對沖壓后的待加工工件200進行整圓和頂出卸料,進而實現了成圓、整圓一體化加工,從而提高了加工的精度以及效率。
如圖2所示為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在基座1上的安裝示意圖,基座具有一安裝平面11,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設置在安裝平面11上;基座1上部設置有兩個間隔放置的上擋塊12,基座1的下部對應于上擋塊12設置有兩個間隔設置的下擋塊13;上擋塊12和下擋塊13分別安裝在安裝平面11上,上沖頭21滑動插設在兩個上擋塊12之間,下沖頭31滑動設置在兩個下擋塊13之間,并且上擋塊12和下擋塊13之間形成有送料通道(圖中未標示),進而通過上擋塊12和下擋塊13的設置,限制了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的移動方向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調整上擋塊12和下當塊的位置,來適應不同規格的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使得該成圓加工裝置可以適應不同規格的待加工工件200的成圓加工。
其中,兩個上擋塊12的下部靠近上沖頭21的一側分別向上凹陷形成預壓槽121,上擋塊12位于送料通道的一側設置有止回塊122,以限制物料回退;下沖頭31的上部對應于預壓槽121向上凸伸形成有兩個預壓突起311,待加工工件200放置在預壓突起311上;基座1上位于兩個上擋塊12之間設置有可上下活動的壓塊15,壓塊15上開設有豎直開設有通孔(圖未示),上沖頭21活動插設在通孔中,壓塊15與兩個上擋塊12之間分別連接有彈性件151,當待加工工件200安裝在基座1上時,壓塊15和預壓突起311分別抵壓待加工工件200的上下兩側面,進而實現了對放置在基座1上的待加工工件200的位置固定;同時,由于壓塊15與兩個上擋塊12之間分別連接有彈性件151,進而在下沖頭31對待加工工件200沖壓的過程中,壓塊15彈性件151的作用,始終能夠與待加工工件200能夠保持接觸狀態。
作為可選的實施方式,如圖4所示,基座1上還設置有蓋板14,蓋板14蓋合在上擋塊12和下擋塊13外,并且整圓結構41嵌入在蓋板14中,使得上擋塊12和下擋塊13在基座1上的安裝更加穩固。
如圖2至圖4所示,頂出結構42包括供待加工工件200放置定位的頂料芯軸421,頂料芯軸421垂直的活動插設在安裝平面11上并位于在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之間,待加工工件200位于頂料芯軸421的上方,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分步對頂料芯軸421上的待加工工件200沖壓成圓;整圓結構41為整圓過套,整圓過套設置在基座1上并嵌入在蓋板14中,整圓過套位于頂料芯軸421的頂出方向上,以對成圓后的待加工工件200擠壓整圓。作為可選的實施方式,整圓過套中部開設有圓孔411,圓孔411的內壁沿頂出方向周向凸伸有孔徑逐漸增大的止回環412。
上述中沖頭總成,頂料芯軸421既具有限位結構,也具有卸料功能,可以通過調整頂料芯軸421的型號,適配的得到相應型號的加工成品;同時在頂料芯軸421卸料的過程中,頂料芯軸421帶動成圓后的待加工工件200穿過頂出方向設置的整圓過套,使得待加工工件200能夠在整圓過套中進行外圓整形,從而實現了成圓、整圓的一體化加工。除此之外,當頂料芯軸421將成圓后的待加工工件200頂出整圓過套時,通過止回環412的作用使得整圓后的工件不會隨著頂料芯軸421的復位而回縮,從而完成卸料。
具體的,如圖2所示,頂料芯軸421位于兩個預壓突起311之間,上沖頭21的底部對應于頂料芯軸421設置有上凹槽(圖未示),上凹槽為與頂料芯軸421的外表面相適配的半圓形,當上沖頭21向下沖壓時,上凹槽包覆在頂料芯軸421的上半圓外;下沖頭31的上部對應于頂料芯軸421向下凹陷形成有下凹槽312,下凹槽312為與頂料芯軸421的外表面相適配的半圓形,當下沖頭31向上沖壓時,下凹槽312包覆在頂料芯軸421的下半圓外。
同時,為了給頂料芯軸421提供動力,頂出結構42還包括伺服電機422、偏心輪組423和芯軸推桿424,如圖3所示,伺服電機422的輸出軸與偏心輪組423相連,使得伺服電機422可以帶動偏心輪組423繞輸出軸旋轉,芯軸推桿424與頂料芯軸421固定連接,以推動頂料芯軸421沿頂出方向來回移動。
作為可選的實施方式,芯軸推桿424呈t型桿狀,芯軸推桿424的一側桿上設置有滑槽(圖未示),滑槽垂直于頂出方向;芯軸推桿424的另一側桿與頂料芯軸421固定連接,芯軸推桿424位于與頂料芯軸421的連接處外設置有推桿滑套425,以連接頂料芯軸421和芯軸推桿424,偏心輪組423適配的在滑槽滑動,將偏心輪組423的周向運動轉換成芯軸推桿424沿頂出方向的直線運動,進而可以通過控制伺服電機422輸出軸的轉速和轉向,來實現頂料芯軸421沿頂出方向的來回運動的速度和方向。
如圖3所示為了對上沖頭總成2和下沖頭總成上的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進行有效的控制,上沖頭總成2和下沖頭總成分別包括驅動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沿基座1上下移動的驅動裝置(圖中未標示),該成圓加工裝置還包括控制器(圖未示),控制器與驅動裝置以及中沖頭總成中的伺服電機422電性連接,控制器通過對驅動裝置的控制作用而有效的驅動上沖頭總成2和下沖頭總成進行分步沖壓。
具體的,如圖3至圖6所示,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51、中空的傳動軸57、凸輪52、凸輪隨動器54、沖頭安裝塊53和回復機構55,其中,驅動電機51的殼體511固定安裝在基座1上,基座1上開設有貫穿基座1的安裝孔17,傳動軸57通過軸承58轉動安裝在所述安裝孔17中,驅動電機51的電機軸512穿過基座1的安裝孔17,電機軸512從傳動軸57的一端面固定插入傳動軸57中,并與凸輪52固定連接;凸輪52的輪軸321從傳動軸57的另一端面插入傳動軸57中,并且凸輪52通過連接件(圖未示)固定在傳動軸57的端面上;凸輪隨動器54具有滾輪541和垂直凸伸出滾輪541的滾柱542,基座1上設置有收容槽16,滾輪541收容于收容槽16中,滾輪541與凸輪52傳動配合并在收容槽16內沿沖壓方向來回移動,滾柱542固定插設在沖頭安裝塊53中,帶動沖頭安裝塊53在沖壓方向上來回移動;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固定安裝在對應的沖頭安裝塊53上;回復機構55對沖頭安裝塊53施加與沖壓方向相反的彈性回復力。
作為沖頭安裝塊53與上沖頭和下沖頭固定安裝的變形的實施方式,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還可以采用沖頭推桿18的方式與沖頭安裝塊53間接固定相連,如圖2所示,進而使得當需要制作不同規格的成品工件時,利于對上沖頭21或者下沖頭31進行更換。在本實施例中,上沖頭21與沖頭安裝塊53直接相連,下沖頭31通過沖頭推桿18與沖頭安裝塊53間接固定相連。
為了保證沖頭安裝塊53的移動的穩定性,基座1上位于沖頭安裝塊53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沖頭導向板56,如圖3和圖4所示,沖頭導向板56上開設有導向槽(圖中未標示),沖頭安裝塊53在導向槽中導向滑動,進而對沖頭安裝塊53的滑動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保證了沖壓時的精度和穩定性。
在本實施例中,基座1的上固定有尺寸小于基座1的安裝座19,安裝座19上設置有所述安裝平面11,上擋塊12和下擋塊13安裝在安裝座19上,安裝座19、基座1以及凸輪52之間圍設形成所述收容槽16,進而可通過調節基座1、安裝座19、凸輪52之間的位置關系,即可實現對收容槽16大小位置的更改。當然,還可以采用基座1與安裝座15一體成型的設計,同樣可以達到與凸輪52之間形成收容槽16的目的。
驅動電機51工作時,帶動與電機軸512連接的凸輪52旋轉,使得與凸輪52傳動配合的凸輪隨動器54的滾輪541受到凸輪52力的作用而沿著沖壓方向來回移動,凸輪隨動器54上的滾柱542隨著來回移動;然后通過滾柱542對沖頭安裝塊53的力的作用,滾柱542對沖頭安裝塊53施加力的作用,從而帶動沖頭安裝塊53上的上沖頭21或者下沖頭31沿壓方向來回移動,進而達到了通過對驅動電機51的控制,實現對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位置改變的目的,使得該上沖頭總成2和下沖頭總成可以通過對驅動電機51的電機軸512的轉動方向和轉速的控制,即可實現對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移動方向和移動速度的有效控制,從而使得該成圓加工裝置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為可選的實施方式,如圖6所示,所述安裝孔17內還插入有軸承端蓋581,所述軸承端蓋581外徑小的圓柱部分插設在安裝孔17中,外徑大的蓋體部分抵頂基座1的外表面,以限制軸承58退出安裝孔17;電機軸512通過傳動鍵59固定插設在傳動軸57中。
作為可選的實施方式,回復機構55包括支架551、回復彈簧552和回復拉桿553,支架551固定安裝在基座1上,回復拉桿553通過回復彈簧552活動的插設在支架551中;沖頭安裝塊53上固定設置有連接軸531,連接軸531與回復拉桿553之間通過浮動接頭554相連接,回復機構55對沖頭安裝塊53施加與沖壓方向相反的彈性回復力,進而使得沖頭安裝塊53具有朝向沖壓方向相反的運動趨勢,使得當沖頭安裝塊53上的凸輪隨動器54與凸輪52沒有傳動接觸時,凸輪隨動器54受到沖頭安裝塊53的作用而朝向凸輪52運動,即保證了凸輪隨動器54與凸輪52之間一直處于接觸狀態,從而避免了凸輪52與凸輪隨動器54之間產生空程間距,而造成兩者之間碰撞后磨損,在保證控制精度的同時,提高了凸輪52和凸輪隨動器54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碰撞時發出的噪音。
本實施方式的成圓加工裝置工作時,待加工工件200從上一工站的連接橋300傳輸至成圓加工裝置,待加工工件200沿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之間的送料通道傳送至加工位置,首先驅動下沖頭總成的驅動裝置工作,驅動電機51驅動帶動下沖頭31向上沖壓,此時預壓突起311支撐待加工工件200向上運動,直至預壓突起311適配的插入預壓槽121中,進而完成對待加工工件200的進行預u沖壓處理;接著驅動電機51驅動下沖頭31向下移動復位,驅動下沖頭總成的驅動裝置停止工作,同時驅動上沖頭總成2的驅動裝置工作,其驅動電機51驅動帶動上沖頭21向下沖壓,上沖頭21中的上凹槽與頂料芯軸421相適配,以對待加工工件200的上半周進行成u;然后上沖頭21保持沖壓位置,下沖頭31向上沖壓,通過下沖頭31上的下凹槽312與頂料芯軸421之間的配合,以對待加工工件200的下半周進行成u,此時完成了銅片成圓,得到了成圓工件;隨后上沖頭21和下沖頭31復位,頂料芯軸421沿頂出方向移動,以帶動頂料芯軸421上的成圓工件朝向整圓過套移動,并最終穿過整圓過套以達到整圓的目的,得到最終的成品工件;最后頂料芯軸421復位,成品工件由于止回環412的作用而無法隨著頂料芯軸421回縮,進而與頂料芯軸421脫離而掉落,即實現了卸料。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