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沖擊試樣缺口手動拉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力學性能的沖擊試樣缺口加工技術。
在金屬材料的沖擊試驗方面,我國多年來一直采用梅氏沖擊試驗方法。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為了向國際先進試驗方法靠擾,我國在1980年制定了GB2106-80《金屬夏比(V型缺口)沖擊試驗方法》。十余年來國內各行業開始逐漸采用該標準。執行該標準的最大困難是試樣V型缺口的加工,即在10×10×55mm的金屬上加工一個呈45度角深2mm,其尖端為R=0.25±0.025mm的缺口,目前國內大多數單位采用如下加工方法1.光學曲線磨床加工,這種加工方法加工出的質量好,但由于其加工效率低、成本高,無法用于日常的生產檢驗中。
2.銑床加工,這種加工方法由于人為影響因素大,無法保證每一個試樣都能加工出合格的缺口,其加工尺寸散差很大,難以滿足GB2106-80的相應要求。
3.刨床加工,國內有些單位采用這種方法加工,由于加工質量極差,無法滿足GB2106-80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并考慮到我國占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經濟能力和日常沖擊試樣缺口加工量等因素,而提供了一種價格低而又能加工出完全滿足GB2106-80等標準要求的沖擊試樣缺口手動拉床,本拉床當然也可加工出完全滿足GB229-84等標準的U型缺口。
本拉床為立式結構、手動驅動。主要由床體(6)上蓋板(5)手輪(3)試樣夾鉗(4)拉刀(7)滑道座(2)驅動齒輪(1)齒條(9)滑板(8)等部分組成。
其工作原理是用手驅動手輪,通過驅動齒輪帶動齒條、滑板和拉刀上下運動而達到切削夾持在試樣夾鉗上的試樣。
本拉床有如下特點1)加工出的沖擊試樣缺口可滿足GB2106-80和GB229-84對試樣缺口的加工要求,同時還可滿足ASTME23、ISO-148、ISO-83等國外先進標準對其相應的缺口加工要求。
2)由于拉削加工原理,其加工質量穩定可靠,可保證百分之百的合格。
3)由于采用了人力驅動的無刀合結構,其結構簡單造價低,非常適用于工作量不大的中小型單位使用。
4)根據使用要求可在該拉床上配置V或U型缺口拉刀。
5)試樣缺口一次加工成型,只需六秒種左右,加工效率高。
6)操作人員可根據被加工試樣的材料不同而手動控制拉削速度的快慢,以達到最佳加工狀態。
7)操作極為簡便,任何人稍加熟悉即可操作。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為該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驅動齒輪裝配在(2)滑道座下端,驅動齒輪的一端與按裝在(6)箱體側面的(3)手輪同軸連接,滑道座裝配在(5)上蓋板下面,(4)試樣夾鉗按裝在上蓋板上面,而上蓋板則按裝在箱體的上面,(7)拉刀、(8)滑板和(9)齒條裝配成一體通過驅動齒輪驅動而上下滑行在滑道座里。
圖中用手驅動手輪(3)和驅動齒輪(1),帶動裝配在一起的齒條(9)、滑板(8)和拉刀(7)升至上止點后,在試樣夾鉗(4)上裝上待加工試樣,把試樣夾緊后再用手驅動手輪(3)和驅動齒輪(1),帶動齒條(9)、滑板(8)和拉刀(7)下行拉削加工至下止點,即一次完成試樣缺口的加工。
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傳動的沖擊試樣缺口手動拉床,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是由手輪(3)、驅區齒輪(1)、齒條(9)、滑板(8)、滑道(2)、拉刀(7)、試樣夾鉗(4)、上蓋板(5)和箱體(6)組成的立式手動單刀結構,其按裝在滑板上的拉刀即可按裝V型缺口拉刀也可按裝U型缺口拉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沖擊試樣缺口手動拉床,該拉床為立式結構,機械傳動。其結構特點是用手驅動,拉刀沒有安裝在刀盒里而是安裝在滑板上。這樣結構簡單,成本低,非常適用于試驗量不大的中小企業。本拉床既可配用V形缺口拉刀,也可配用U形缺口拉刀。使用本拉床,加工效率高,精度高,操作簡便,其加工出的試樣缺口可滿足GB2106和GB229以及ASTM E23、ISO-148、ISO-83等標準對V和U形缺口的加工要求。
文檔編號B23D37/00GK2145665SQ92229169
公開日1993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199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1992年7月27日
發明者殷建民 申請人:殷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