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油泵裝配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油泵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機油泵齒輪壓裝工具。
【背景技術】
[0002]潤滑系統中機油泵的作用:機油泵作用是將機油提高到一定壓力后,強制地壓送到發動機各零件的運動表面上。其結構多采用齒輪式機油泵。齒輪式油泵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壽命長,泵油壓力高,得到廣泛應用。但機油泵在安裝齒輪的時候存在,安裝定位困難。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安裝定位機油泵齒輪困難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機油泵裝配工具,其通過對壓裝模具和壓裝底座的改進,有效的解決了這一難題,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的特點。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工具包括液壓機部分、支座部分和齒輪夾具部分,所述的支座部分安裝在液壓機的底座上,齒輪夾具連接在液壓機的液壓桿上,支座上固定有支桿,支座與底座的連接為活動連接,齒輪夾具與液壓桿的連接為活動連。
[0005]所述的齒輪夾具為圓筒形,圓筒的底部固定有強力磁鐵,齒輪夾具通過頂絲連接在液壓桿上。
[0006]所述的支桿與支座為螺紋連接,支座為圓形,上面分布有帶螺紋的孔。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調整支座在底座上的位置,實現齒輪中心與機油泵的軸位置的定位,一次定位,后續不用每次都定位,提高了裝配效率,且更加安全。
【附圖說明】
[0008]圖1該工具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已安裝上齒輪的機油泵結構示意圖;
圖3齒輪夾具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中1.液壓機,2.液壓桿,3.齒輪夾具,4.支座,5.支桿,6.底座,7.齒輪,8.機油泵殼體,9.孔,10.軸,11.齒輪夾具,12.強力磁鐵。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附圖1所示,工具包括液壓機部分、支座部分和齒輪夾具部分,所述的支座部分安裝在液壓機的底座上,齒輪夾具連接在液壓機的液壓桿上,支座上固定有支桿,支座與底座的連接為活動連接,齒輪夾具與液壓桿的連接為活動連。所述的齒輪夾具為圓筒形,圓筒的底部固定有強力磁鐵,齒輪夾具通過頂絲連接在液壓桿上。所述的支桿與支座為螺紋連接,支座為圓形,上面分布有帶螺紋的孔。
[0010]實施例一
一種機油泵裝配工具,包括液壓機部分、支座部分和齒輪夾具部分,所述的支座部分安裝在液壓機的底座上,齒輪夾具連接在液壓機的液壓桿上,支座上固定有支桿,支座與底座的連接為活動連接,齒輪夾具與液壓桿的連接為活動連。所述的齒輪夾具為圓筒形,圓筒的底部固定有強力磁鐵,齒輪夾具通過法蘭與液壓桿連接。所述的支桿與支座為螺紋連接,支座為圓形,上面分布有帶螺紋的孔。
[0011]實施例二
一種機油泵裝配工具,包括液壓機部分、支座部分和齒輪夾具部分,所述的支座部分安裝在液壓機的底座上,齒輪夾具連接在液壓機的液壓桿上,支座上固定有支桿,支座與底座的連接為活動連接,齒輪夾具與液壓桿的連接為活動連。所述的齒輪夾具為圓筒形,圓筒的底部固定有強力磁鐵,齒輪夾具通過頂絲連接在液壓桿上。所述的支桿與支座為螺紋連接,支座為圓形,上面分布有帶螺紋的孔。
[0012]工作時,根據齒輪的大小選擇不同的齒輪夾具,并通過頂死或者法蘭與液壓桿相連;根據不同機油泵殼體孔的位置,調節支座和支桿的位置;將齒輪裝入齒輪夾具中,同過強力磁鐵的磁力吸附在夾具筒中,將機油泵殼體放置在已經調節好位置的支桿上,通過液壓機的壓力,將齒輪壓裝在機油泵的軸上,下一次就不用每裝一個就要對準一次位置,大大的提高了裝配效率,且在裝配的過程中更加安全。
[001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具體實施方式】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而非限制,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實質內容的情況下做進一步變換,而所有這些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機油泵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壓機部分、支座部分和齒輪夾具部分,所述的支座部分安裝在液壓機的底座上,齒輪夾具連接在液壓機的液壓桿上,支座上固定有支桿,支座與底座的連接為活動連接,齒輪夾具與液壓桿的連接為活動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油泵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齒輪夾具為圓筒形,圓筒的底部固定有強力磁鐵,齒輪夾具通過頂絲連接在液壓桿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油泵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支桿與支座為螺紋連接,支座為圓形,上面分布有帶螺紋的孔。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機油泵裝配工具,包括液壓機部分、支座部分和齒輪夾具部分,所述的支座部分安裝在液壓機的底座上,齒輪夾具連接在液壓機的液壓桿上,支座上固定有支桿,支座與底座的連接為活動連接,齒輪夾具與液壓桿的連接為活動連。通過調整支座在底座上的位置,實現齒輪中心與機油泵的軸位置的定位,一次定位,后續不用每次都定位,提高了裝配效率,且更加安全。
【IPC分類】B23P19/00
【公開號】CN105458644
【申請號】CN201410517439
【發明人】宋書臣, 吳俊祥, 王偉興, 何宏偉
【申請人】洛陽拖研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