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總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管夾裝配工具。
背景技術:
傳統的管夾裝配,多采用鯉魚鉗等工具,利用人力令管夾產生彈性形變,改變管夾環形夾緊面的直徑大小,從而完成管夾的裝配工作。但由于鯉魚鉗等工具與管夾的受力端在工作過程中,連接不牢固,易發生滑脫,造成管夾飛濺,或導致裝配軟管損壞,裝配效率較低,同時,發生管夾飛濺時,易造成工作人員受傷,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夾裝配工具,以提高管夾裝配的便捷性和可靠性,避免管夾飛濺,提高生產安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管夾裝配工具,包括固定軸、第一彈性壓板和第二彈性壓板,所述第一彈性壓板和所述第二彈性壓板呈預設夾角固定在所述固定軸的一端,所述第一彈性壓板和所述第二彈性壓板上均設有管夾夾頭;還包括與所述固定軸間隙配合、套裝在所述固定軸上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兩側末端均固定有壓塊,所述壓塊抵接在與其靠近的所述第一彈性壓板或所述第二彈性壓板上;所述固定軸上還設有驅動所述連接桿運動的驅動部。
上述管夾裝配工具,所述驅動部為驅動氣缸。
上述管夾裝配工具,所述驅動氣缸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套裝在所述固定軸上并與所述固定軸間隙配合,所述殼體與外部壓縮氣源連通;所述固定軸上固定有氣缸行程限位盤,所述氣缸行程限位盤置于所述殼體內并與所述殼體間隙配合,且在初始狀態,所述氣缸行程限位盤靠近所述連接桿的端面與所述殼體的端面貼合形成密封結構。
上述管夾裝配工具,所述氣缸行程限位盤包括相互連接的圓柱段和圓盤段,所述圓盤段的截面半徑大于所述圓柱段的截面半徑,所述圓盤段與所述殼體間隙配合,所述圓柱段的端面與所述殼體的端面貼合形成密封結構。
上述管夾裝配工具,所述氣缸行程限位盤與所述固定軸螺紋連接。
上述管夾裝配工具,所述管夾夾頭與所述第一彈性壓板和所述第二彈性壓板均為可拆卸式固定連接。
上述管夾裝配工具,所述壓塊為圓柱形滾子壓塊。
上述管夾裝配工具,所述壓塊與所述連接桿螺栓連接。
上述管夾裝配工具,所述第一彈性壓板和所述第二彈性壓板為一體式結構。
上述管夾裝配工具,所述第一彈性壓板和所述第二彈性壓板形成的整體式結構與所述固定軸螺栓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提供的管夾裝配工具,利于彈性壓桿上的管夾夾頭固定住管夾的兩端,借助驅動部推動連接桿運動,進而使得連接桿上的壓塊作用于彈性壓桿,使得兩個彈性桿之間的夾角變小,從而改變管夾直徑方便管路套入管夾中。之后,停止驅動部的驅動作用,借助彈性壓桿的彈性形變,兩個彈性壓桿之間的夾角恢復,使得管夾與管路貼合。該管夾裝配工具簡單易用,效果可靠,可有效避免了管夾飛濺,提高了管夾裝配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并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管夾裝配工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管夾裝配工具(無驅動氣缸)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氣缸行程限位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壓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連接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中的標號說明如下:
1-固定軸,2-第一彈性壓板,3-第二彈性壓板,4-管夾夾頭,5-連接桿,6-壓塊,7-驅動氣缸,8-氣缸行程限位盤;
51-套筒,52-橫桿,53-豎桿,54-安裝座;
81-圓柱段,82-圓盤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方案作進一步地詳細介紹。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管夾裝配工具,包括固定軸1、第一彈性壓板2和第二彈性壓板3,所述第一彈性壓板2和所述第二彈性壓板3呈預設夾角固定在所述固定軸1的一端,所述第一彈性壓板2和所述第二彈性壓板3上均設有管夾夾頭4;還包括與所述固定軸1間隙配合、套裝在所述固定軸1上的連接桿5,所述連接桿5的兩側末端均固定有壓塊6,所述壓塊6抵接在與其靠近的所述第一彈性壓板2或所述第二彈性壓板3上;所述固定軸1上還設有驅動所述連接桿5運動的驅動部。
在使用時,利用所述管夾夾頭4卡緊管夾的兩端,然后利用所述驅動部驅動所述連接桿5運動,使得所述壓塊6在所述第一彈性壓板2和所述第二彈性壓板3上運動,迫使兩個彈性壓板之間的夾角變小,即兩個所述管夾夾頭4之間的距離變小,從而改變管夾的直徑,使得管路方便地套入所述管夾中;然后停止所述驅動部的驅動作用,在彈性壓板彈性形變的作用下,兩個彈性壓板之間的夾角逐漸恢復,使得管夾與管壁貼合。該管夾裝配工具提高了管夾裝配的方便性和可靠性,避免了裝配時管夾飛濺,利于提高裝配效率。
在本發明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驅動部可為驅動氣缸7,所述驅動氣缸可為活塞式氣缸,利于活塞直接驅動所述連接桿5運動。
在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氣缸7為無活塞式氣缸,包括殼體,如圖1所示,所述殼體套裝在所述固定軸1上并與所述固定軸1間隙配合,所述殼體上設有借口,與外部壓縮氣源連通;所述固定軸1上固定有氣缸行程限位盤8,所述氣缸行程限位盤置8于所述殼體內并與所述殼體間隙配合,且在初始狀態,所述氣缸行程限位盤8靠近所述連接桿5的端面與所述殼體的端面貼合形成密封結構。
在使用時,打開外部壓縮氣源,使壓縮氣體進入殼體,由于氣缸行程限位盤8與殼體端面行程的密封結構,使得殼體內的氣體逐漸增加,進而推動殼體沿固定軸運動,使得所述殼體推動所述連接桿5運動,最終實現兩個彈性壓板之間角度的變化。優選地,在初始狀態,可使得所述殼體的端面與所述連接桿5抵接。在管路放置于管夾之后,關閉外部壓縮氣源,在彈性壓板彈性形變的作用下,所述連接桿5推動所述殼體沿所述固定軸運動,從而壓縮所述殼體內的壓縮空氣,使得所述壓縮空氣沿所述殼體與所述氣缸行程限位盤8之間的間隙排出。在彈性壓桿彈力和壓縮空氣共同作用下,可避免彈性壓桿回彈過快,進一步保證了管夾裝配的可靠性。
如圖3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氣缸行程限位盤8包括相互連接的圓柱段81和圓盤段82,所述圓盤段82的截面半徑大于所述圓柱段81的截面半徑,所述圓盤段82與所述殼體間隙配合,所述圓柱段81的端面與所述殼體的端面貼合形成密封結構。這種結構可保證所述殼體內具有足夠的壓縮空氣,從而推動其運動。
調整連接桿5的位置,改變壓塊6在彈性壓板上的位置,從而改變兩個彈性壓板之間角度的變化程度,即可適應管夾在不同直徑管路上的裝配。為了使得驅動氣缸7在不同情況下都能較好地推動所述連接桿5運動,所述氣缸行程限位盤8優選與所述固定軸1螺紋連接,從而根據所述連接桿5的位置,方便地調整所述氣缸行程限位盤8的預緊位置。
另外,所述管夾夾頭4優選與所述第一彈性壓板2和所述第二彈性壓板3均為可拆卸式固定連接,方便根據不同型號的管夾,更換所述管夾夾頭4。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管夾裝配工具中,所述壓塊6優選為圓柱形滾子壓塊,如圖4所示,方便壓塊在彈性壓板上的運動。可以理解地,所述壓塊6也可為方形壓塊等其他結構。
參考圖5,在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桿的結構如圖5所示,包括與所述固定軸套接的套筒51,所述套筒51位于橫桿52的中部,所述橫桿52的兩端分別垂直連接有豎桿53,兩所述豎桿53的末端句連接有安裝座54,所述壓塊6置于所述安裝座54中,可與所述安裝座54螺栓連接。
另外,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彈性壓板2和所述第二彈性壓板3優選為一體式結構,可方便兩個彈性壓板之間角度的變化,可靠性更高。
所述第一彈性壓板2和所述第二彈性壓板3形成的整體式結構與所述固定軸1螺栓連接,方便拆卸。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發明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