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鋸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鋸切金屬的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帶鋸條。
【背景技術】
[0002]帶鋸條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木材加工、冶金、化工、軍工等多個行帶鋸條由鋸背和鋸齒組成,齒尖邊緣一旦磨損,將造成鋸偏和鋸條使用壽命的終結。
[0003]目前,一種帶鋸條齒尖材料厚度比鋸背厚度厚,包括連續排列的鋸齒,相鄰3個鋸齒為一組,第I齒的后角面與鋸條側面形成的夾角倒角斜邊長度為0.3-0.5_,第2齒和第3齒不倒角;第2齒向左折彎,第3齒向右折彎。該鋸條齒形的鋸路通過折彎來實現,齒尖折彎時會有回彈,因此在機加工行業折彎精度較難控制,只能控制在±0.05mm范圍,因此上述鋸條加工表面比較粗糙,切面不平整,且容易出現鋸偏。
[0004]另一現有帶鋸條包括連續排列的鋸齒,相鄰2個鋸齒為一組,磨削齒尖材料側面形成切向側角和徑向側角,將第I齒后角面與側角面形成的夾角倒角0.3-0.5_,第2齒后角面磨低0.1_。該鋸條齒形的鋸路通過磨削來實現,鋸路尺寸精度比前一種帶鋸條高,但是鋸肩較寬。
[0005]此外,上述兩種鋸條在切削時只排出3條鐵肩,每顆齒上承受的切削力較大,切削時鋸肩體積較大,易導致出肩困難最終發生裹肩而使鋸條拉齒、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鋸條,通過改進帶鋸條的鋸齒齒形,能夠避免因鋸路尺寸精度不夠而導致加工表面比較粗糙、切面不平整以及鋸偏,并且能夠減少每顆鋸齒承受的切削力,防止鋸肩體積較大導致出肩困難甚至裹肩。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8]—種帶鋸條,包括連續排列的鋸齒,各鋸齒的后角面與側角面形成夾角倒角;相鄰4?8個鋸齒為一組,同組鋸齒從前到后高度依次降低,夾角倒角的斜邊長度依次變小。
[0009]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帶鋸條的的鋸路通過磨削來實現,鋸路尺寸精度比較高;而且相鄰4?8個鋸齒為連續排列的一組,同組鋸齒高度及夾角倒角的斜邊長度從前到后依次遞減,鋸切阻力被每顆齒分散,使得每齒受力變小,能有效避免鋸齒脫落,防止發生拉齒。
[0010]鋸齒的側角面與帶鋸條寬度方向(徑向側角)的夾角為10?30° ;鋸齒的側角面與帶鋸條長度方向的夾角(切向側角)為10?30°。
[0011]鋸齒兩側的側角面由前到后逐漸靠攏,鋸齒兩側的側角面由齒尖到齒根方向逐漸靠攏,整體上為上大下小的楔形,可以提高鋸條的切削能力、防止夾鋸;鋸路通過磨削實現,保證了鋸路的尺寸精度。
[0012]所述的帶鋸條中,各組鋸齒的高度以及夾角倒角的斜邊長度具有相同的變化規律。相同的變化規律能夠保證鋸切均勻,且便于生產制造。
[0013]所述各鋸齒的后角面與側角面形成夾角倒角的角度相同,角度范圍30?60°。角度相同便于生產,且倒角能夠去除鋸齒因機加工產生的毛刺,使得切割更均勻。
[0014]同組鋸齒中,在前鋸齒與在后鋸齒的高度差為0.05?0.15_。其中,在前鋸齒是指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先接觸被切割工件的鋸齒,在后鋸齒是指在正常工作狀態下,與在前鋸齒相比而言,后接觸被切割工件的鋸齒。
[0015]同組鋸齒中,在前鋸齒與在后鋸齒的夾角倒角斜邊長度的比例為1: 0.5?1: 0.8。設置這種沿鋸齒與被切割工件接觸順序高度及夾角倒角斜邊長度遞減的鋸齒排列,可實現切削時可排出至少7條鐵肩,有效提高進給量,降低切削力,從而大幅提升鋸條使用壽命。
[0016]同組鋸齒中,最高鋸齒的夾角倒角斜邊長度為0.3?0.5mm。
[0017]所有鋸齒的鋸切面積相等。鋸切面積為鋸齒與被切割工件的接觸面。每顆鋸齒的切割面積相等,鋸切阻力被每顆齒分散,使得每齒受力變小,因前角的大小與齒尖的強度(即耐用性)成反比和鋒利度成正比,因此每齒受力變小降低了對強度的要求,使前角變化范圍更大,齒尖更鋒利。
[0018]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特點和優勢:
[0019]1.鋸路通過磨削實現,能保證鋸路的尺寸精度,避免鋸偏導致加工表面比較粗糙且鋸切面不平整,造就更光潔的切割面。
[0020]2.重復排列且依次遞減的鋸齒形式使得切削時排出至少7條鐵肩,鋸肩更細,有效提高進給量,避免出肩困難導致裹肩而使鋸條拉齒、失效。
[0021]3.鋸切阻力被每顆齒分散,使得每齒受力變小,因此降低鋸齒對強度的要求,擴大了前角可增加的范圍,進而通過增大前角加大剪切平面角,減低切削力,提升齒尖的穿透力。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帶鋸條的齒形結構的側視圖。
[0023]圖2為圖1所示帶鋸條的齒形結構的A向視圖。
[0024]圖3為圖2所示帶鋸條的齒形結構的F處的放大圖。
[0025]圖4為圖1所示帶鋸條的齒形結構的B向視圖。
[0026]圖5為圖4所示帶鋸條的齒形結構的E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實施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8]實施例
[0029]參見圖1,帶鋸條焊完圓柱形硬質合金齒尖材料,通過鋸床磨出前角δ和后角Θ,各鋸齒的后角面與側角面形成夾角倒角α為45°,如圖3所示;磨削齒尖材料側面形成切向側角γ和徑向側角β分別為15°。切向側角丫如圖5所示,徑向側角β如圖3所示。圖1中,水平方向為帶鋸條長度方向,豎直方向為帶鋸條寬度方向。
[0030]通過磨床磨出前角,控制后角磨削量實現鋸齒尖點梯度每4顆齒循環變化:在同組鋸齒中,第一齒I為最高齒,后角面與側角面形成的夾角倒角斜面長度為0.3-0.5mm ;第二齒2經打磨使其高度比第一齒I低hi = 0.05mm,后角面與側角面形成的夾角倒角斜面長度為0.2-0.4mm ;第三齒3經打磨使其高度比第二齒2低h2 = 0.10mm,后角面與側角面形成的夾角倒角斜面長度為0.1-0.3mm ;第四齒4經打磨使其高度比第三齒3低h3 = 0.15mm,后角面與側角面形成的夾角倒角斜面長度為0.05-0.1mm。
[0031]切割時,鋸切作用刃口示意圖如圖3所示,先接觸被切割工件的是第一齒1,其后依次是第二齒2、第三齒3、第四齒4。第一齒I鋸切a區域,第二齒2鋸切兩塊b區域,第三齒3鋸切兩塊c區域,第四齒4鋸切兩塊d區域。其中,a區域面積等于b區域面積的兩倍,等于c區域面積的兩倍,等于d區域面積的兩倍。這樣每顆鋸齒在鋸切過程中所受的力相等,鋸切阻力被每顆鋸齒均分,使得每顆鋸齒受鋸切阻力變小,能有效防止鋸齒脫落,防止拉齒O
【主權項】
1.一種帶鋸條,包括連續排列的鋸齒,各鋸齒的后角面與側角面形成夾角倒角;其特征在于,相鄰4?8個鋸齒為一組,同組鋸齒從前到后高度依次降低,夾角倒角的斜邊長度依次變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鋸條,其特征在于,各組鋸齒的高度以及夾角倒角的斜邊長度具有相同的變化規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鋸條,其特征在于,鋸齒的側角面與帶鋸條寬度方向的夾角為10?30° ;鋸齒的側角面與帶鋸條長度方向的夾角為10?3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鋸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鋸齒的后角面與側角面形成夾角倒角的角度相同,角度范圍30?60°。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鋸條,其特征在于,同組鋸齒中,在前鋸齒與在后鋸齒的高度差為0.05?0.1 5mm η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鋸條,其特征在于,同組鋸齒中,在前鋸齒與在后鋸齒的夾角倒角斜邊長度的比例為1: 0.5?1: 0.8。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鋸條,其特征在于,同組鋸齒中,最高鋸齒的夾角倒角斜邊長度為0.3?0.5mm。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鋸條,其特征在于,所有鋸齒的鋸切面積相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鋸條,包括連續排列的鋸齒,各鋸齒的后角面與側角面形成夾角倒角;相鄰4~8個鋸齒為一組,同組鋸齒從前到后高度依次降低,夾角倒角的斜邊長度依次變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鋸條能夠避免因鋸路尺寸精度不夠而導致加工表面比較粗糙、切面不平整以及鋸偏,并且能夠減少每顆鋸齒承受的切削力,防止鋸屑體積較大導致出屑困難甚至裹屑。
【IPC分類】B23D61/12
【公開號】CN204818285
【申請號】CN201520623621
【發明人】倪柏鋼, 陶狄鋒, 嚴岳峰, 倪宏恩
【申請人】上虞市宏恩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