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孔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鉆孔機,用以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其包括一機架,安裝有一驅動凸輪,該驅動凸輪的兩側連接有一第一連桿和一第二連桿,于驅動凸輪的一側設有一推板,推板上固定有一頂桿,一送料板設于推板的一側,且于送料板的另一側設有一定位裝置,藉由驅動凸輪驅動推板,再由頂桿用以將待加工件推送至定位裝置中,令一加工機構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由于驅動裝置為驅動凸輪,藉由驅動凸輪向前驅動推板,再由頂桿用以將待加工件向前推送至定位裝置中,令加工機構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如此實現精準定位和高效率的自動化作業模式。
【專利說明】
鉆孔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孔機,尤指一種對手柄進行鉆孔加工的鉆孔機。
【【背景技術】】
[0002]業界一般的鉆孔機是指利用金屬鉆頭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加工,而待加工件的硬度比金屬鉆頭低很多,這樣才能保證鉆孔順利進行。當然,金屬鉆頭在加工過程中,是通過旋轉切削或旋轉擠壓的方式,在待加工件上留下孔,這樣加工方式的沖擊力很大,故需要將待加工件進行穩定和精準的定位,但一般鉆孔機的定位裝置都比較簡陋,導致定位不準的情況時有發生,主要原因在于,加工完一件待加工件后,就需要取出,之后再放入另一件新的待加工件,如此取出放置,都是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操作者需要將定位裝置上的螺絲擰開,再調整,放置之后再擰緊螺絲,如此反復操作,存在較大的誤差,并且現在隨著人力資源成本的增加,大多數企業均考慮全自動鉆孔機作為發展方向,由于現有的加工模式效率低下,不良率增加,且成本呈上升趨勢,故其勢必被淘汰。
[0003]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好的鉆孔機,以克服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背景技術】所面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驅動凸輪使得待加工件能夠被自動化且精確鉆孔的鉆孔機。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手段:
[0006]—種鉆孔機,用以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其包括一機架,安裝有一驅動凸輪,該驅動凸輪的兩側連接有一第一連桿和一第二連桿,于驅動凸輪的一側設有一推板,推板上固定有一頂桿,一送料板設于推板的一側,且于送料板的另一側設有一定位裝置,藉由驅動凸輪驅動推板,再由頂桿用以將待加工件推送至定位裝置中,令一加工機構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
[0007]進一步具有一馬達,藉由馬達對驅動凸輪進行驅動。
[0008]進一步地,第一連桿與驅動凸輪之間通過一活動定位套件進行連接。
[0009]進一步地,驅動凸輪設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孔,至少一第二定位孔和至少一第三定位孔,第二連桿與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或第三定位孔進行連通定位。
[0010]進一步地,推板的兩側下方分別設有一第一滑桿和一第二滑桿,驅動凸輪帶動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驅動推板沿第一滑桿和第二滑桿前后移動。
[0011]進一步地,送料板上設有一第一帶動件和一第二帶動件,通過定位桿將第一帶動件和第二帶動件定位在送料板上。
[0012]進一步地,定位裝置內設有一料槽,且該定位裝置通過設置升降定位柱,使得料槽的高度得以調整,不同高度的待加工件均可以進行定位。
[0013]進一步地,加工機構具有中間位置的一主體部,主體部的兩側分別為鉆頭和加工操作部,藉由加工操作部帶動鉆頭用以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加工。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上述鉆孔機中,由于驅動裝置為驅動凸輪,該驅動凸輪的兩側連接有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藉由驅動凸輪向前驅動推板,再由頂桿用以將待加工件向前推送至定位裝置中,令加工機構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等加工完一待加工件后,驅動凸輪藉由馬達再向后位移,驅動凸輪向后移動帶動推板向后滑,此時送料板上再自動放置一新的待加工件,再由驅動凸輪向前驅動推板,再由頂桿用以將新的待加工件向前推送至定位裝置中,令加工機構對新的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如此反復實現精準定位和高效率的自動化作業模式。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鉆孔機的示意圖。
[0017]【具體實施方式】的附圖標號說明:
[0018]機架I驅動凸輪2第一連桿21
[0019]第二連桿22 第一定位孔23第二定位孔24
[0020]第三定位孔25 馬達26活動定位套件27
[0021]推板3第一滑桿31第二滑桿32
[0022]頂桿33送料板4第一帶動件41
[0023]第二帶動件42定位桿43定位裝置5
[0024]升降定位柱51 加工機構6主體部61
[0025]鉆頭62加工操作部63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結構、特征以及功效等,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7]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鉆孔機用以對待加工件(未圖示,下同)進行鉆孔,該待加工件在本實施例中為羽毛球的手柄,為非金屬材質,由于該鉆孔機結構設置合理,也可以對金屬硬質材料的物件進行鉆孔加工。
[0028]請參見圖1,鉆孔機包括一機架I,安裝有一驅動凸輪2,該驅動凸輪2的兩側連接有一第一連桿21和一第二連桿22,藉由一馬達26對驅動凸輪2進行驅動,實現自動化的重要機構之一,第一連桿21與驅動凸輪2之間通過一活動定位套件27進行連接,運行過程比較順暢,驅動凸輪2設有一第一定位孔23,三個第二定位孔24和兩個第三定位孔25,第二連桿22與第一定位孔23進行連通定位,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為,第二連桿22與一個第二定位孔24或一個第三定位孔25進行連通定位,只要可以實現不同程度的驅動功能均可,上述設計是為了應用面的增廣。
[0029]請參見圖1,鉆孔機包括于驅動凸輪2的一前側設有一推板3,推板3的兩側下方分別設有一第一滑桿31和一第二滑桿32,推板3上固定有一頂桿33,驅動凸輪2帶動第一連桿21和第二連桿22驅動推板3沿第一滑桿31和第二滑桿32前后移動。
[0030]請參見圖1,鉆孔機包括一送料板4設于推板3的一前側,送料板4上設有一第一帶動件41和一第二帶動件42,通過定位桿43將第一帶動件41和第二帶動件42定位在送料板4上,且于送料板4的一前側設有一定位裝置5,定位裝置5內設有一料槽(未圖示,下同),且該定位裝置5通過設置升降定位柱51,使得料槽的高度得以調整,不同高度的待加工件均可以進行定位,提高了鉆孔機的利用率。藉由驅動凸輪2驅動推板3,再由頂桿33用以將待加工件推送至定位裝置5中,令一加工機構6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加工機構6具有中間位置的一主體部61,主體部61的兩側分別為鉆頭62和加工操作部63,藉由加工操作部63帶動鉆頭62用以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加工,方便使用者操作。
[0031]請參見圖1,上述鉆孔機中,由于驅動裝置為驅動凸輪2,該驅動凸輪2的兩側連接有第一連桿21和第二連桿22,藉由驅動凸輪2向前驅動推板3,待加工件自動放置于送料板4上的第一帶動件41和第二帶動件42之間,再由頂桿33用以將待加工件向前推送至定位裝置5的料槽中,藉由加工操作部63帶動鉆頭62用以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加工,等加工完一待加工件后,驅動凸輪2藉由馬達26再向后位移,驅動凸輪2向后移動帶動推板3向后滑,此時送料板4上再自動放置一新的待加工件于第一帶動件41和第二帶動件42之間,再由驅動凸輪2向前驅動推板3,再由頂桿33用以將新的待加工件向前推送至定位裝置5中,令加工機構6對新的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如此反復實現精準定位和高效率的自動化作業模式。
[0032]以上詳細說明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說明,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所以,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為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鉆孔機,用以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機架,安裝有一驅動凸輪,該驅動凸輪的兩側連接有一第一連桿和一第二連桿,于驅動凸輪的一側設有一推板,推板上固定有一頂桿,一送料板設于推板的一側,且于送料板的另一側設有一定位裝置,藉由驅動凸輪驅動推板,再由頂桿用以將待加工件推送至定位裝置中,令一加工機構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孔機,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具有一馬達,藉由馬達對驅動凸輪進行驅動。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孔機,其特征在于:第一連桿與驅動凸輪之間通過一活動定位套件進行連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孔機,其特征在于:驅動凸輪設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孔,至少一第二定位孔和至少一第三定位孔,第二連桿與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或第三定位孔進行連通定位。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孔機,其特征在于:推板的兩側下方分別設有一第一滑桿和一第二滑桿,驅動凸輪帶動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驅動推板沿第一滑桿和第二滑桿前后移動。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孔機,其特征在于:送料板上設有一第一帶動件和一第二帶動件,通過定位桿將第一帶動件和第二帶動件定位在送料板上。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孔機,其特征在于:定位裝置內設有一料槽,且該定位裝置通過設置升降定位柱,使得料槽的高度得以調整,不同高度的待加工件均可以進行定位。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孔機,其特征在于:加工機構具有中間位置的一主體部,主體部的兩側分別為鉆頭和加工操作部,藉由加工操作部帶動鉆頭用以對待加工件進行鉆孔加工。
【文檔編號】B23Q7/00GK205519770SQ201620133018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2日
【發明人】鄭勝火
【申請人】鄭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