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體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表面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 體的裝置。
背景技術:
激光熔覆技術是將預置的粉末、絲材等通過聚焦的激光束照射熔化,進 而在基體金屬材料表面形成熔池,與基體材料熔合的技術。粉末及絲材的輸 送方式對熔覆質量有很大的影響。通過氣體壓力和擾動作用將氣體均勻吹入 熔池的送粉方式稱為載氣式送粉,載氣式送粉的送粉量均勻易控制并可實現 微量送粉,但由于載氣的存在,粉末進入熔池時容易被吹走,且對熔池產生 氣體擾動,改變了熔池的溫度場,影響熔覆層表面的成形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體的裝置,解決了由 于載氣存在導致的粉末易吹走、熔池易產生氣體擾動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體的裝置, 包括下端呈圓錐形的卸氣室,卸氣室內腔的上部設置有與卸氣室內腔半徑相 同的卸氣網,卸氣室的底部連通有出粉管,卸氣室的側壁上、卸氣網的下部, 一斜向上設置的進粉管與卸氣室的內腔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卸氣室的下端錐度為15° 75° , 卸氣室的內腔直徑至少為15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卸氣室內設置卸氣網,從而清除送粉 氣體中存在的載氣,解決了粉末易吹走、熔池易產生氣體擾動的問題,且結 構簡單,送粉量精確、微量、穩定易控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卸氣室,2.卸氣網,3.進粉管,4.出粉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體的裝置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圓錐 形空腔的卸氣室l,卸氣室1的下端錐度為15° ~75° ,卸氣室l的內徑大 于15mm,卸氣室1的內腔頂端固定有相適應的卸氣網2,卸氣網2采用150 目以上的金屬絲網,卸氣室1的底部連接有出粉管4,卸氣室l的一側上開 有小口并和向上傾斜的進粉管3連通。
本實用新型裝置的工作過程操作時,進粉管3的一端連接載氣式送粉 器,提供氣載輸送的粉末。進粉管3將載氣式送粉器的氣載粉末引入卸氣室 1,氣體通過卸氣網2排出卸氣室1外,殘余氣體經過在卸氣室1多次回旋 后亦排出室外。粉末在重力作用下進入卸氣室l下方漏斗,并匯聚于出粉管 4處流出。
本裝置采用傾斜的進粉管3將載氣式送粉器的氣載粉末引入卸氣室1, 可以將具有最大流速的氣體引到卸氣網2處充分卸氣。卸氣室1采用直徑大 于15mm的圓錐狀金屬管,具有充足的卸氣空間和排氣空間。卸氣室1下端 漏斗錐度15。 75° ,可以讓粉末順暢進入出粉管4。卸氣網2采用150目 以上的金屬絲網,防止粉末流出卸氣室l,造成浪費和污染。用本裝置處理完送粉氣體后,通過在出粉管4上連接送粉管,直接將粉末輸送至熔池,或 預置于熔池前端。
本實用新型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體的裝置的工作原理氣載輸送的粉末 進入卸氣室1后,假設卸氣室1內壓力各處均衡,根據在氣壓一定的情況下, 面積與流量成正比的原理,有以下公式
出粉管氣體流量/總氣體流量=出粉管截面積/總的氣體出口面積 (1) 其中總氣體流量等于進粉管3氣體流量,總的氣體出口面積等于卸氣 網2面積與出粉管4截面積之和。
假設出粉管4直徑為4mm,面積為12.56mm2,卸氣網2采用直徑60mm, 高度40mm的絲網,面積為2400mm2。則出粉管4氣體流量只占總流量的 0.52%。
本實用新型采用斜向上的進粉管3,可以使卸氣室1上端的初始壓力高 于下端,進入卸氣室l下端的氣體壓力已經很小,且出粉管4處的出口面積 相對于卸氣網2很小,故氣載輸送的粉末到達卸氣網2時,大部分氣體從卸 氣網2排出。
本實用新型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體的裝置,通過在卸氣室內設置卸氣 網,從而清除送粉氣體中存在的載氣,解決了粉末易吹走、熔池易產生氣體 擾動的問題,且結構簡單,送粉量精確、微量、穩定易控制。
權利要求1. 一種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體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呈圓錐形的卸氣室(1),卸氣室(1)內腔的上部設置有與卸氣室(1)內腔半徑相同的卸氣網(2),卸氣室(1)的底部連通有出粉管(4),卸氣室(1)的側壁上、卸氣網(2)的下部,一斜向上設置的進粉管(3)與卸氣室(1)的內腔相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體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卸氣室(1)的下端錐度為15。 ~75° 。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體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卸氣室(1)的內腔直徑至少為1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體的裝置,包括下端呈圓錐形的卸氣室,卸氣室內腔的上部設置有與卸氣室內腔半徑相同的卸氣網,卸氣室的底部連通有出粉管,卸氣室的側壁上、卸氣網的下部,一斜向上設置的進粉管與卸氣室的內腔相連通,所述的卸氣室的下端錐度為15°~75°,且其內腔直徑至少為15mm。本實用新型清除載氣式送粉器氣體的裝置,解決了現有的送粉氣體中存在載氣,故粉末易吹走、熔池易產生氣體擾動的問題,且結構簡單,送粉量精確、微量、穩定易控制。
文檔編號C23C24/00GK201305628SQ20082022269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日
發明者張鏡斌, 穆耀釗, 剛 魏 申請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十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