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銅管研磨清洗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銅管研磨清洗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銅管研磨清洗機構包括料框、一臺以上的研磨清洗機、加熱槽、一個以上的 清洗槽,使用時,將待研磨的銅管放放料框中,再人工將料框放入加熱槽加熱后,再由人工 將裝料框中的銅管倒入研磨清洗機中研磨。生產效率較低,而且工人的勞動強度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機械自動化的銅管研磨清洗機構, 其生產效率高,工人勞動強度低。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其是一種銅管研磨清洗機構,包括 料框、一臺以上的研磨清洗機、加熱槽、一個以上的清洗槽及滾輪支架,滾輪支架位于研磨 清洗機的落料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的導軌,與導軌配合并可滑動的滑 動裝置、固定在滑動裝置上并可上下移動的上下移動裝置,固定在上下移動裝置下方兩側 的可以掛料框的左拉鉤及右接鉤,固定在上下移動裝置下方的上磁鐵;料框的底板一側與 料框的上框一側轉動連接,底板的另一側通過插銷裝置與上框另一側活動連接;還包括一 拉桿及磁鐵下吸塊,拉桿一端與插銷裝置連接,另一端與磁鐵下吸塊連接,磁鐵下吸塊與上 磁鐵位置互相對應并可相互吸引。所述的滑動裝置包括滑動小車、固定在滑動小車上的電機、設在滑動小車上的由 電機帶動的主動齒輪、設在滑動小車上的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及與從動齒輪同軸的 滑輪,滑輪在導軌上滑動。所述的上下移動裝置包括主汽缸、由主汽缸帶動的負重框架、設在負重框架下方 的左汽缸、右汽缸及中心汽缸,左汽缸帶動所述的左拉鉤,右汽缸帶動所述的右拉鉤,中心 汽缸帶動所述的上磁鐵。所述的插銷裝置包括固定在上框上的兩插管、固定在底板上的帶插孔的插塊、兩 插銷、兩轉臂;兩轉臂一端分別與拉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兩轉臂的另一端分別與兩插銷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插銷的另一端分別插入兩插管中,兩 插銷的端部可插入插塊的插孔中。在所述的上框上固定有兩導向塊,兩導向塊套在拉桿外。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為,可以機械自動化的對銅管進行研磨清洗, 生產效率高,工人勞動強度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圖2是圖1中滑動裝置、上下移動裝置、料框的裝配立體圖;[0013]圖3是圖2的后部的立體圖;圖4是料框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述如圖1至4所示,其是一種銅管研磨清洗機構,包括料框11、一臺以上的研磨清洗 機14、加熱槽13、一個以上的清洗槽8及滾輪支架15,滾輪支架位于研磨清洗機的落料處;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還包括機架16,設在機架上的導軌1,與導軌配合并可滑動的滑動裝 置、固定在滑動裝置上并可上下移動的上下移動裝置,固定在上下移動裝置下方兩側的可 以掛料框11的左拉鉤20及右接鉤28,固定在上下移動裝置下方的上磁鐵12 ;料框的底板 112 —側與料框的上框111 一側通過鉸鏈31轉動連接,底板的另一側通過插銷裝置與上框 另一側活動連接;還包括一拉桿22及磁鐵下吸塊沈,拉桿一端與插銷裝置連接,另一端與 磁鐵下吸塊連接,磁鐵下吸塊與上磁鐵位置互相對應并相互吸引。為了便于放置料框11,在 加熱槽13旁邊設有上料平臺10,在清洗槽8旁邊設有倒料平臺7。工作時,將待研磨的銅管放入料框11中,啟動電源,滑動裝置帶動料框向加熱槽 的方向移動,當位于加熱槽13上方時,上下移動裝置帶動料框往下移動,整個料框落入加 熱槽中,當加熱完后,上下移動裝置又帶動料框往上移動,當上下移動裝置的上移動作完成 后,滑動裝置又帶動料框向研磨清洗機14的方向移動,當位于研磨清洗機的上方時,上下 移動裝置帶動上磁鐵12往下移動,此時上下移動裝置還帶動左拉鉤20、右拉鉤28移動,上 磁鐵與磁鐵下吸塊沈吸合,磁鐵下吸塊帶動拉桿22往上移動,拉桿又拉動插銷裝置,此時, 底板112的一側與上框111的一側分離,銅管從料框中落入研磨清洗機14中,當銅管研磨 好以后,銅管落入放在滾輪支架15上的料框中,滑動裝置又將料框提起并將其送到清洗槽 8中清洗,清洗完后,又將研磨完成的銅管倒入收集箱中。在本實施例中,滑動裝置包括滑動小車18、固定在滑動小車上的電機30、設在滑 動小車上的由電機帶動的主動齒輪31、設在滑動小車上的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3及 與從動齒輪同軸的滑輪17,滑輪在導軌上滑動。為了使滑輪在運動過程中,能在指定的地點 停下來,在導軌1上還設有行程開關2及設在機架16旁的控制電機及行程開關工作的電控 箱6。上下移動裝置包括主汽缸5、由主汽缸帶動的負重框架5、設在負重框架下方的左 汽缸9、右汽缸四及中心汽缸19,左汽缸帶動左拉鉤20,右汽缸帶動右拉鉤28,中心汽缸帶 動上磁鐵12。當需將料框11放入加熱槽13中加熱時,主汽缸帶動負重框架5往下移動, 使料框完全落入加熱槽中,當加熱完后,主汽缸又帶動負重框架往上移動,使料框脫離加熱槽。插銷裝置包括固定在上框111上的兩插管114、固定在底板112上的帶插孔的插塊 113、兩插銷23、兩轉臂M ;兩轉臂一端分別與拉桿22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兩轉臂的另一端 分別與兩插銷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插銷的另一端分別插入兩插管中,兩插銷的端部可插入 插塊的插孔中。當需將料框11中的銅管倒出時,中心汽缸19往下移動,使上磁鐵12與磁 鐵下吸塊26吸合,磁鐵下吸塊往上移動,拉桿22也往上移動,兩轉臂M也往上移動,兩轉 臂帶動兩插銷23往相向的方向移動,兩插銷的端部離開插塊113的插孔,底板112 —側與
4上框111 一側分離,銅管從料框中落出;此時左汽缸9拉動左拉鉤20,右汽缸四拉動右拉 鉤觀,左拉鉤掛在料框11的左拉手21上、右拉鉤掛在料框的右拉手27上。當倒料動作完 成合,中心汽缸往上移動,上、磁鐵下吸塊爭離,在自身重量下,拉桿往下落,兩轉臂推動兩 插銷往相反的方向移動,兩插銷的端部插入插塊的插孔中,使底板一側與上框一側固定。
在上框111上固定有兩導向塊25,兩導向塊套在拉桿22外,這樣可以使拉桿定向 的上下移動。
權利要求1.一種銅管研磨清洗機構,包括料框、一臺以上的研磨清洗機、加熱槽、一個以上的清 洗槽及滾輪支架,滾輪支架位于研磨清洗機的落料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機架(16),設在 機架上的導軌(1),與導軌配合并可滑動的滑動裝置、固定在滑動裝置上并可上下移動的 上下移動裝置,固定在上下移動裝置下方兩側的可以掛料框(11)的左拉鉤(20)及右接鉤 (觀),固定在上下移動裝置下方的上磁鐵(12);料框的底板(112)—側與料框的上框(111) 一側轉動連接,底板的另一側通過插銷裝置與上框另一側活動連接;還包括一拉桿(22)及 磁鐵下吸塊(26),拉桿一端與插銷裝置連接,另一端與磁鐵下吸塊連接,磁鐵下吸塊與上磁 鐵位置互相并可相互吸引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管研磨清洗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動裝置包括滑 動小車(18)、固定在滑動小車上的電機(30)、設在滑動小車上的由電機帶動的主動齒輪 (31)、設在滑動小車上的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3)及與從動齒輪同軸的滑輪(17), 滑輪在導軌上滑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管研磨清洗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移動裝置包括 主汽缸(4)、由主汽缸帶動的負重框架(5)、設在負重框架下方的左汽缸(9)、右汽缸(29)及 中心汽缸(19),左汽缸帶動所述的左拉鉤(20),右汽缸帶動所述的右拉鉤(28),中心汽缸 帶動所述的上磁鐵(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管研磨清洗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銷裝置包括固定 在上框(111)上的兩插管(114)、固定在底板(112)上的帶插孔的插塊(113)、兩插銷(23)、 兩轉臂(24);兩轉臂一端分別與拉桿(22)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兩轉臂的另一端分別與兩插 銷的一端轉動連接,兩插銷的另一端分別插入兩插管中,兩插銷的端部可插入插塊的插孔 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管研磨清洗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框(111)上固定 有兩導向塊(25),兩導向塊套在拉桿(22)外。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銅管研磨清洗機構,包括料框、一臺以上的研磨清洗機、加熱槽、一個以上的清洗槽及滾輪支架,滾輪支架位于研磨清洗機的落料處;特點是還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的導軌,與導軌配合并可滑動的滑動裝置、固定在滑動裝置上并可上下移動的上下移動裝置,固定在上下移動裝置下方兩側的可以掛料框的左拉鉤及右接鉤,固定在上下移動裝置下方的上磁鐵;料框的底板一側與料框的上框一側轉動連接,底板的另一側通過插銷裝置與上框另一側活動連接;還包括一拉桿及磁鐵下吸塊,拉桿一端與插銷裝置連接,另一端與磁鐵下吸塊連接,磁鐵下吸塊與上磁鐵位置互相并可相互吸引對應。其可以機械自動化的對銅管進行研磨清洗,生產效率高,工人勞動強度低。
文檔編號B24B37/02GK201907061SQ20102064285
公開日2011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6日
發明者李偉彬, 譚令, 譚國周, 陳啟明 申請人:廣東精藝金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