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機軸淬火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既能夠確保加熱后的電機軸不變形,又能確保電機軸可靠淬火處理的一種電機軸淬火設備,屬淬火設備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電機軸的淬火設備為淬火槽,電機軸在電爐內加熱后,采用專用工具夾出后進入淬火槽內進行淬火處理。其不足之處一是采用專用工具夾出,易造成電機軸變形;二是淬火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設計目的避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設計一種無需夾持電機軸,即可自動從加熱后的電爐出口進入淬火槽的一種電機軸淬火設備。設計方案為了實現上述設計目的。本實用新型在結構設計上,淬火水槽置有軸滾道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之一。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由于該軸滾道斜置在淬火槽內,其軸滾道下方為料筐,軸滾道上端與電爐出料口相對,因此當電機軸從電爐爐口滾出后直接落入軸滾道、進入水或油內自動淬火后,自動落入料筐內,然后由起吊機構吊出即可。技術方案一種電機軸淬火設備,淬火水槽置有軸滾道,軸滾道下方為料筐,軸滾道上端與電爐出料口相對,料筐通過起吊機構升或降。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一是既能夠確保加熱后的電機軸不變形,又能確保電機軸淬火的可靠;二是既淬火效率高,又降低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
圖1是一種電機軸淬火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照附圖1。一種電機軸淬火設備,淬火水槽1置有軸滾道3,軸滾道3 下方為料筐5,軸滾道3上端與電爐2出料口相對,料筐5通過起吊機構4升或降。所述軸滾道3上端與電爐2出料口相對間距即為電機軸落入軸滾道的入口且由軸滾道進入淬火槽且在淬火槽水或油的作用下緩慢進入料筐內。所述淬火水槽1為軸滾道底槽和料筐底槽, 其料筐底槽低于軸滾道底槽。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作了比較詳細的文字描述,但是這些文字描述,只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簡單文字描述,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電機軸淬火設備,其特征是淬火水槽置有軸滾道,軸滾道下方為料筐,軸滾道上端與電爐出料口相對,料筐通過起吊機構升或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軸淬火設備,其特征是所述軸滾道上端與電爐出料口相對間距即為電機軸落入軸滾道的入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軸淬火設備,其特征是所述淬火水槽為軸滾道底槽和料筐底槽,其料筐底槽低于軸滾道底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既能夠確保加熱后的電機軸不變形,又能確保電機軸可靠淬火處理的一種電機軸淬火設備,淬火水槽置有軸滾道,軸滾道下方為料筐,軸滾道上端與電爐出料口相對,料筐通過起吊機構升或降。優點一是既能夠確保加熱后的電機軸不變形,又能確保電機軸淬火的可靠;二是既淬火效率高,又降低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C21D9/28GK201933116SQ20102068387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8日
發明者王林福 申請人:杭州江潮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