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直熔鋁料的廢鋁料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替代鋁合金錠直接壓鑄鋁制品的廢鋁料生產方法,屬廢舊有色金屬預處理及自動配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對于廢鋁的回收循環利用,是如下的過程
廢鋁產生——回收集中——再生鋁工廠重熔——再生鋁工廠配置成分與鑄錠——鑄造壓延廠加工利用。這其中,能源消耗最高、污染最嚴重、廢料降級浪費最突出的就是再生鋁工廠這一環節。特別是在我國,由于行業發展不成熟,生產技術落后,裝備水平原始,再生鋁工廠更是成為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矛盾。我國近三分之二的再生鋁工廠生產規模較小,據不完全統計,大型再生鋁工廠年產量達到10萬噸以上的不過十幾家,很多小企業年產量僅有幾百噸。而這其中,近一半企業的產品質量靠運氣決定,對廢鋁的降級使用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技術裝備水平落后 廢雜鋁的組成相當復雜,夾帶有其他金屬和雜質;且廢雜鋁表面附有油污、氧化物及涂料等;廢鋁料的物理規格及表面潔凈度將直接影響到再生成品質量及金屬實收率,除油不干凈的廢鋁,最高將有20 %的有效成分進入熔渣。而目前我國的再生鋁工廠中,雖然某些廠對原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分選分類,但都比較粗放,很多雜質仍未去除,而且對原料表面附作物,大塊料的內嵌件等都沒有進行有效處理。這些都對產品質量、節能環保都造成了嚴重的隱患。由于沒有將原料表面的各類附作物加以清除,致使附作物在熔煉時燃燒產生出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質,由于種類繁多,使得難以控制和防治。而且由于增加了燃燒源,燒損也大大增加,浪費嚴重。我國再生金屬生產的綜合能耗、污染物排放、資源回收利用率等關鍵指標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帶來極大環境污染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以上我國廢鋁回收利用的種種問題,設計出用廢鋁生產直熔鋁料的生產方法,以增強鋁廢料回收利用的生產能力,提高鋁廢料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和綜合利用水平。本發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先將鋁廢料進行兩級破碎,產出lcnT5Cm見方的塊狀鋁廢料;
B、再將塊狀鋁廢料進行四級分選,產出成分單一的鋁料和分離出其他金屬與非金屬, 一共分為四類鋁料、含鐵料、其他有色金屬料、非金屬雜料;
C、接著將分離出來的鋁料進行脫漆脫油和去除附作物的處理,使產出的鋁料達到潔凈
化;
D、使用電腦軟件,計算原料配比方案,將處理完成的鋁料成分配比成客戶所需要的鋁合金牌號;
E、將各成分鋁料加入直熔鋁料機,由設備進行稱重、配比、表面打磨,最后按客戶需要進行打包或壓塊。本發明方法在打包或壓塊后鋁料中添加每噸直熔鋁料中添加稀土復合精煉變質劑,該稀土復合精煉變質劑為發明專利號ZL 01105021. 7所述產品,每噸鋁需添加3_5公斤稀土復合精煉變質劑,保證包裝內的廢鋁料可直接熔化出符合牌號要求的鋁合金液,以達到速溶咖啡式的所述直熔鋁料的目的。本發明方法在步驟C中脫漆脫油處理時,先將分選處理后的原料投入脫漆窯中進行高溫脫漆脫油,并將煙氣進行二次燃燒環保處理后排放,接著將脫漆脫油后的鋁料投入強力震動篩進行脫碳,以保證鋁料達到潔凈化。本發明方法在步驟B中所述的四級分選包括第一級是把所回收來的廢鋁料由工人進行人工粗選,并分為兩類,即需破碎的料和碎屑料,碎屑料直接進入第二級工序,將需破碎的料送入破碎工序;第二級是把處理后的破碎料與碎屑料一起投入磁滾筒分選機,經過磁選后又分為兩類,即含鐵料與非鐵料,將含鐵料挑除;第三級是把非鐵料送入渦電流分選機進行渦電流處理,處理后分為兩類,即金屬料與非金屬料,將非金屬料挑除;第四級是讓金屬料依次通過熒光分選機,經過激光識別后分為鋁料與其他有色金屬料,將其他有色金屬料挑除,最后留下成分統一的鋁合金料。本發明方法步驟A中所述兩級破碎包括第一級是把人工分選出的大塊廢鋁料投入鄂式破碎機進行粗破,不論規格全部處理成20CnT30Cm見方的碎塊;第二級是把所一級處理出的碎塊再投入箱式破碎機進行細破,最后處理成3cnT5Cm見方的小塊。本發明方法是利用破碎設備先對廢鋁進行破碎,然后利用多級分選技術將其中的雜質剔除,接著在脫漆窯中接入溫度在400 550度左右的廢氣,將破碎后的廢鋁進行高溫處理,從而不需要新能源,便可徹底去廢鋁表面的漆層與附著層。同時,又按國際標準設計了二次燃燒系統,使高溫后仍不完全燃燒的廢氣再次充分燃燒,當溫度達到1150攝氏度時可將二惡英破壞,從而消除二惡英對環境的污染。通過利用直熔鋁料機的自動稱重與拋光配比,可將該方法進行大批量的自動化運作,有效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通過在成品中配比小包裝的添加劑,保證下游客戶的生產穩定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先將鋁廢料進行兩級破碎,產出lcnT5Cm見方的塊狀鋁廢料。第一級是把人工分選出的大塊廢鋁料投入鄂式破碎機進行粗破,不論規格全部處理成20cnT30Cm見方的碎塊; 第二級是把所一級處理出的碎塊再投入箱式破碎機進行細破,最后處理成3cnT5Cm見方的小塊。B、再將塊狀鋁廢料進行四級分選,產出成分單一的鋁料和分離出其他金屬與非金屬,一共分為四類鋁料、含鐵料、其他有色金屬料、非金屬雜料。第一級是把所回收來的廢鋁料由工人進行人工粗選,并分為兩類,即需破碎的料和碎屑料,碎屑料直接進入第二級工序,將需破碎的料送入破碎工序;第二級是把處理后的破碎料與碎屑料一起投入磁滾筒分選機,經過磁選后又分為兩類,即含鐵料與非鐵料,將含鐵料挑除;第三級是把非鐵料送入渦電流分選機進行渦電流處理,處理后分為兩類,即金屬料與非金屬料,將非金屬料挑除;第四級是讓金屬料依次通過熒光分選機,經過激光識別后分為鋁料與其他有色金屬料,將其他有色金屬料挑除,最后留下成分統一的鋁合金料。C、接著將分離出來的鋁料進行脫漆脫油和去除附作物的處理,使產出的鋁料達到潔凈化。先將分選處理后的原料投入脫漆窯(發明專利申請號201110045769. 1)中進行高溫脫漆脫油,并將煙氣進行二次燃燒環保處理(發明專利申請號201110045804.X)后排放。 接著將脫漆脫油后的鋁料投入強力震動篩進行脫碳,以保證鋁料達到潔凈化。D、使用電腦軟件,計算原料配比方案,將處理完成的鋁料成分配比成客戶所需要的鋁合金牌號;直熔鋁料配制采用電腦軟件計算配料,該軟件是根據多年收集的廢鋁合金成分、熔化溫度、熔化速率、精煉變質等相關數據庫加以虛擬熔煉演算,得出的貼近真實熔煉的原料配比數據。E、將各成分鋁料加入直熔鋁料機,由設備進行稱重、配比、表面打磨,最后按客戶需要進行打包或壓塊后添加稀土復合精煉變質劑,該稀土復合精煉變質劑為發明專利號 ZL 01105021. 7所述產品,每噸鋁添加3_5公斤,以保證整袋(或個)包裝內的廢鋁料可直接熔化出符合牌號要求的鋁合金液,以達到速溶咖啡式的所謂“直熔鋁料”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直熔鋁料的廢鋁料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先將鋁廢料進行兩級破碎,產出lcnT5Cm見方的塊狀鋁廢料;B、再將塊狀鋁廢料進行四級分選,產出成分單一的鋁料和分離出其他金屬與非金屬, 一共分為四類鋁料、含鐵料、其他有色金屬料、非金屬雜料;C、接著將分離出來的鋁料進行脫漆脫油和去除附作物的處理,使產出的鋁料達到潔凈化;D、使用電腦軟件,計算原料配比方案,將處理完成的鋁料成分配比成客戶所需要的鋁合金牌號;E、將各成分鋁料加入直熔鋁料機,由設備進行稱重、配比、表面打磨,最后按客戶需要進行打包或壓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熔鋁料的廢鋁料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打包或壓塊后鋁料中添加每噸直熔鋁料中添加稀土復合精煉變質劑,該稀土復合精煉變質劑為發明專利號ZL 01105021. 7所述產品,每噸鋁需添加3_5公斤稀土復合精煉變質劑,保證包裝內的廢鋁料可直接熔化出符合牌號要求的鋁合金液,以達到速溶咖啡式的所述直熔鋁料的目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熔鋁料的廢鋁料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脫漆脫油處理時,先將分選處理后的原料投入脫漆窯中進行高溫脫漆脫油,并將煙氣進行二次燃燒環保處理后排放,接著將脫漆脫油后的鋁料投入強力震動篩進行脫碳,以保證鋁料達到潔凈化。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熔鋁料的廢鋁料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的四級分選包括第一級是把所回收來的廢鋁料由工人進行人工粗選,并分為兩類,即需破碎的料和碎屑料,碎屑料直接進入第二級工序,將需破碎的料送入破碎工序;第二級是把處理后的破碎料與碎屑料一起投入磁滾筒分選機,經過磁選后又分為兩類,即含鐵料與非鐵料,將含鐵料挑除;第三級是把非鐵料送入渦電流分選機進行渦電流處理,處理后分為兩類,即金屬料與非金屬料,將非金屬料挑除;第四級是讓金屬料依次通過熒光分選機,經過激光識別后分為鋁料與其他有色金屬料,將其他有色金屬料挑除,最后留下成分統一的鋁合金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熔鋁料的廢鋁料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兩級破碎包括第一級是把人工分選出的大塊廢鋁料投入鄂式破碎機進行粗破,不論規格全部處理成20cnT30Cm見方的碎塊;第二級是把所一級處理出的碎塊再投入箱式破碎機進行細破,最后處理成3cnT5Cm見方的小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直熔鋁料的廢鋁料生產方法,該方法通過四級分選、兩級破碎、脫漆脫油等預處理手段,加上電腦配料、直熔鋁料機自動稱重拋光配比等自動化方式,生產出可直接熔鑄加工的直熔鋁料。由直熔鋁料進行一次熔煉代替傳統鋁合金錠的二次熔煉工藝,使用直熔鋁料直接替代目前市場上常用的鋁合金錠材等鑄造鋁合金原料,由鑄造廠直接加工成鋁合金制品。由于直接省去了整個廢鋁重熔鑄錠的生產過程,相應的也避免了廢鋁重熔時所需的燃料消耗及其環境污染;避免了廢鋁的熔煉燒損及物理性能損傷。
文檔編號C22C21/00GK102304619SQ20111024809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6日
發明者劉濟華, 劉煒 申請人:劉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