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旋轉擺動分料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爐冶煉機械,它具體涉及一種分料機,應用于三并罐或多并罐高爐爐頂換向分料裝料。
背景技術:
現有爐頂裝料方式主要有單罐和雙罐兩種,單罐是通過皮帶運料經過料斗進罐, 單罐裝料設備一旦某個環節出了故障,整個系統都要停下來檢修,目前國內普遍采用雙罐無鐘爐裝料設備。所謂雙罐就是通過一個裝置擺動或移動,實現對并在一起的雙罐裝料。因為要不斷換向定位,所以難能快速準確裝料,效率不高,還易出現“撒料”現象。為了降低高爐冶煉成本,增加細粒原料的利用率,且將大量的細粒原料加入到高爐中而又不影響高爐的穩定運行,在實際生產作業中采用了粒度分級、多批次裝料、混裝等多種裝料方式。為了實現上述靈活的多種裝料方式,多罐無料鐘爐頂技術受到廣泛重視。如何將皮帶運輸的原料快速、準確的分裝入三個料罐,完成不同方向換向、定位問題,同時還需要解決換向過程中容易出現的“撒料”現象,這就是本實用新型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用于三并罐高爐爐頂快速、準確、自動化程度高的旋轉擺動分料機。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旋轉擺動分料機,包括受料裝置、支撐殼體、換向分料裝置、旋轉機構、擺動機構、錐形三叉導料裝置;受料裝置固定在支撐殼體上,換向分料裝置位于受料裝置的下方,換向分料裝置由旋轉機構與支撐殼體相連,換向分料裝置的擺槽由擺動機構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相連,錐形三叉導料裝置位于換向分料裝置的下方,固定在支撐殼體下面。通過旋轉機構和擺動機構,換向分料裝置的擺槽既完成繞高爐中心線旋轉運動, 又完成擺動運動,從而實現該裝置的旋轉擺動分料。所述的受料裝置包括陶瓷接料框、第一陶瓷受料斗;第一陶瓷受料斗的上端部置于陶瓷接料框內,第一陶瓷受料斗外壁上的法蘭圈下表面與陶瓷接料框的底板上面表面接觸配合,陶瓷接料框與殼體蓋板用螺栓固定連接,受料裝置是固定不動的。所述的換向分料裝置包括第二陶瓷受料斗、擺槽,第二陶瓷受料斗的上端部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的頂板固定連接,第二陶瓷受料斗位于受料裝置的第一陶瓷受料斗的下方;第二陶瓷受料斗的上端口與第一陶瓷受料斗的下端口相通,第二陶瓷受料斗的上端口的直徑大于第一陶瓷受料斗的下端口的直徑;擺槽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鉸接,擺槽一側與第二傳動卡軸固定連接,即擺槽的驅動側,擺槽另一側與支撐轉輪固定連接,即擺槽支撐側,支撐轉輪置于旋轉殼體內壁的支撐塊之上;擺槽既隨旋轉殼體旋轉,又能擺動分料。所述的支撐殼體包括固定殼體和殼體蓋板;固定殼體頂部外法蘭與殼體蓋板用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的旋轉機構包括旋轉減速電機、旋轉齒輪、回轉支承、旋轉殼體;回轉支承的內圈與殼體蓋板用螺栓固定連接,回轉支承的外圈與旋轉殼體的頂板用螺栓固定連接,回轉支承的外圈設置有齒,回轉支承的外圈上的齒與旋轉齒輪嚙合,旋轉齒輪設置在旋轉減速電機的輸出軸上(并通過軸端蓋板用螺栓固定連接),旋轉減速電機與殼體蓋板用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的擺動機構包括擺動油缸、油缸安裝支架、油缸尾部連接耳座、軸轂耳座、第一傳動卡軸、第二傳動卡軸、支撐轉輪;油缸安裝支架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的側壁用螺栓固定連接,油缸尾部連接耳座與油缸安裝支架的尾端用螺栓固定連接,擺動油缸的缸體尾端通過第一銷軸組件與油缸尾部連接耳座鉸接,擺動油缸的活塞桿的頭部通過第二銷軸組件與軸轂耳座鉸接,軸轂耳座位于油缸安裝支架的頭部套筒內(第一傳動卡軸可繞油缸安裝支架的頭部套筒軸線做軸向轉動),軸轂耳座與第一傳動卡軸固定連接,第二傳動卡軸設置在換向分料裝置的擺槽上,第二傳動卡軸與第一傳動卡軸嵌入式連接,第一傳動卡軸采用V型楔塊與第二傳動卡軸的V型楔槽嵌入式接觸壓緊連接。錐形三叉導料裝置包括錐形三叉體、陶瓷過渡套;錐形三叉體設有三個錐形的導料通道,其下端即出料口為小口端,錐形三叉體與支撐殼體的底板采用焊接固定連接,陶瓷過渡套位于錐形三叉體的出口端,陶瓷過渡套與錐形三叉體用螺栓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通過回轉支承實現擺槽沿高爐中心線旋轉運動,將原料分裝入三個不同方位的料罐,同時保證了換向分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②通過油缸驅動擺槽,可調節入料角度,從而實現精確入料;③旋轉擺槽在非加料狀態時處于水平位,水平擺槽能囤積皮帶上殘存的零星爐料顆粒,避免其在密封閥動作時掉落到密封閥處而破壞密封閥的橡膠密封;④采用雙級耐磨陶瓷陶瓷受料斗,可以有效緩解原料對設備本體沖擊,同時減輕了設備重量,易于更換與維修;⑤采用電機、齒輪減速傳動機構易檢修、維護;⑥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圖2為圖1中沿A-A剖視圖。圖3為圖2左視圖的部分剖視圖。圖4本實用新型的爆炸視圖。圖5本實用新型的擺動機構三維視圖。圖中1-陶瓷接料框、2-第一陶瓷受料斗、3-殼體蓋板、4-回轉支承、5-旋轉殼體、6-第二陶瓷受料斗、7-擺槽、8-支撐殼體、9-錐形三叉體、10-陶瓷過渡套、11-旋轉減速電機、12-旋轉齒輪、13-支撐轉輪、14-油缸安裝支架、15-油缸尾部連接耳座、16-擺動油缸、17-軸轂耳座、18-第一傳動卡軸、19 一第二傳動卡軸、20 —第一銷軸組件、21 —第二銷軸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轉擺動分料機,包括受料裝置、支撐殼體、換向分料裝置、旋轉機構、擺動機構、錐形三叉導料裝置;受料裝置固定在支撐殼體上,換向分料裝置位于受料裝置的下方,換向分料裝置由旋轉機構與支撐殼體相連(即換向分料裝置能旋轉),換向分料裝置的擺槽由擺動機構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5相連(即換向分料裝置能向錐形三叉導料裝置倒料),錐形三叉導料裝置位于換向分料裝置的下方,固定在支撐殼體下面。通過旋轉機構和擺動機構,換向分料裝置的擺槽既完成繞高爐中心線旋轉運動, 又完成擺動運動,從而實現該裝置的旋轉擺動布料。所述的受料裝置包括陶瓷接料框1、第一陶瓷受料斗2 ;第一陶瓷受料斗的上端部置于陶瓷接料框1內,第一陶瓷受料斗外壁上的法蘭圈下表面與陶瓷接料框的底板上面表面接觸配合,陶瓷接料框1與殼體蓋板3用螺栓固定連接,受料裝置是固定不動的。所述的換向分料裝置包括第二陶瓷受料斗6、擺槽7,第二陶瓷受料斗6的上端部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5的頂板固定連接(本實施例采用銷軸固定連接),第二陶瓷受料斗6位于受料裝置的第一陶瓷受料斗2的下方;第二陶瓷受料斗6的上端口與第一陶瓷受料斗2的下端口相通,第二陶瓷受料斗6的上端口的直徑大于第一陶瓷受料斗2的下端口的直徑;擺槽7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5鉸接,擺槽一側與第二傳動卡軸固定連接,即擺槽的驅動側,擺槽另一側與支撐轉輪固定連接,即擺槽支撐側,支撐轉輪置于旋轉殼體內壁的支撐塊之上;擺槽7既隨旋轉殼體5旋轉,又能擺動分料。所述的支撐殼體8包括固定殼體和殼體蓋板3 ;固定殼體頂部外法蘭與殼體蓋板3 用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的旋轉機構包括旋轉減速電機11、旋轉齒輪12、回轉支承4、旋轉殼體5 ;回轉支承4的內圈與殼體蓋板3用螺栓固定連接,回轉支承4的外圈與旋轉殼體5的頂板用螺栓固定連接,回轉支承4的外圈設置有齒,回轉支承4的外圈上的齒與旋轉齒輪12嚙合,旋轉齒輪12設置在旋轉減速電機11的輸出軸上(并通過軸端蓋板用螺栓固定連接),旋轉減速電機11與殼體蓋板3用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的擺動機構包括擺動油缸16、油缸安裝支架14、油缸尾部連接耳座15、軸轂耳座17、第一傳動卡軸18、第二傳動卡軸19、支撐轉輪13 ;油缸安裝支架14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5的側壁用螺栓固定連接,油缸尾部連接耳座15與油缸安裝支架14的尾端用螺栓固定連接,擺動油缸16的缸體尾端通過第一銷軸組件20與油缸尾部連接耳座15鉸接, 擺動油缸16的活塞桿的頭部通過第二銷軸組件21與軸轂耳座17鉸接,軸轂耳座17位于油缸安裝支架14的頭部套筒內(第一傳動卡軸可繞油缸安裝支架14的頭部套筒軸線做軸向轉動),軸轂耳座17與第一傳動卡軸18固定連接,第二傳動卡軸19設置在換向分料裝置的擺槽7上,第二傳動卡軸19與第一傳動卡軸18嵌入式連接,第一傳動卡軸采用V型楔塊與第二傳動卡軸的V型楔槽嵌入式接觸壓緊連接。錐形三叉導料裝置包括錐形三叉體9、陶瓷過渡套10 ;錐形三叉體9設有三個錐形的導料通道,其下端即出料口為小口端,錐形三叉體9與支撐殼體8的底板采用焊接固定連接,陶瓷過渡套10位于錐形三叉體的出口端,陶瓷過渡套10與錐形三叉體用螺栓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為在原料到達前,旋轉齒輪通過旋轉減速電機傳動回轉支承,從而帶動旋轉殼體和擺槽做軸向旋轉,轉至對準錐形三叉體9其中的一個錐形的導料通道(導料通道的下方為料罐,每一導料通道的下方設一料罐)后,停止傳動、定位,繼而擺動油缸推動擺槽做翻擺運動,擺至下料角度后,定位,做好接料準備;下料結束后擺動油缸動作,擺槽擺至水平位后,定位;旋轉殼體通過旋轉機構驅動轉至下一料罐繼續裝料,重復上述動作即可完成不同方向的三個料罐裝料。如此自動換向定位分料裝料,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擺動分料機,包括受料裝置、支撐殼體、換向分料裝置、旋轉機構、擺動機構、錐形三叉導料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受料裝置固定在支撐殼體上,所述的換向分料裝置位于受料裝置的下方,換向分料裝置由旋轉機構與支撐殼體相連,換向分料裝置的擺槽由擺動機構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相連,錐形三叉導料裝置位于換向分料裝置的下方,固定在支撐殼體下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擺動分料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受料裝置包括陶瓷接料框、第一陶瓷受料斗;第一陶瓷受料斗的上端部置于陶瓷接料框內,第一陶瓷受料斗外壁上的法蘭圈下表面與陶瓷接料框的底板上面表面接觸配合,陶瓷接料框與殼體蓋板用螺栓固定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擺動分料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換向分料裝置包括第二陶瓷受料斗、擺槽;第二陶瓷受料斗的上端部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的頂板固定連接,第二陶瓷受料斗位于受料裝置的第一陶瓷受料斗的下方,第二陶瓷受料斗的上端口與第一陶瓷受料斗的下端口相通,第二陶瓷受料斗的上端口的直徑大于第一陶瓷受料斗的下端口的直徑;擺槽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鉸接,擺槽一側與第二傳動卡軸固定連接,即擺槽的驅動側,擺槽另一側與支撐轉輪固定連接,即擺槽支撐側,支撐轉輪置于旋轉殼體內壁的支撐塊之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擺動分料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撐殼體包括固定殼體和殼體蓋板;固定殼體頂部外法蘭與殼體蓋板用螺栓固定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擺動分料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轉機構包括旋轉減速電機、旋轉齒輪、回轉支承、旋轉殼體;回轉支承的內圈與殼體蓋板用螺栓固定連接,回轉支承的外圈與旋轉殼體的頂板用螺栓固定連接,回轉支承的外圈設置有齒,回轉支承的外圈上的齒與旋轉齒輪嚙合,旋轉齒輪設置在旋轉減速電機的輸出軸上,并通過軸端蓋板用螺栓固定連接,旋轉減速電機與殼體蓋板用螺栓固定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擺動分料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擺動機構包括擺動油缸、油缸安裝支架、油缸尾部連接耳座、軸轂耳座、第一傳動卡軸、第二傳動卡軸、支撐轉輪; 油缸安裝支架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的側壁用螺栓固定連接,油缸尾部連接耳座與油缸安裝支架的尾端用螺栓固定連接,擺動油缸的缸體尾端通過第一銷軸組件與油缸尾部連接耳座鉸接,擺動油缸的活塞桿的頭部通過第二銷軸組件與軸轂耳座鉸接,軸轂耳座位于油缸安裝支架的頭部套筒內,軸轂耳座與第一傳動卡軸固定連接,第二傳動卡軸設置在換向分料裝置的擺槽上,第二傳動卡軸與第一傳動卡軸嵌入式連接,第一傳動卡軸采用V型楔塊與第二傳動卡軸的V型楔槽嵌入式接觸壓緊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擺動分料機,其特征是錐形三叉導料裝置包括錐形三叉體、陶瓷過渡套;錐形三叉體設有三個錐形的導料通道,其下端即出料口為小口端,錐形三叉體與支撐殼體的底板采用焊接固定連接,陶瓷過渡套位于錐形三叉體的出口端,陶瓷過渡套與錐形三叉體用螺栓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轉擺動分料機,包括受料裝置、支撐殼體、旋轉機構、擺動機構、錐形三叉導料裝置,所述的受料裝置固定在支撐殼體上,換向分料裝置位于受料裝置的下方,它由旋轉機構與支撐殼體相連,其擺槽由擺動機構與旋轉機構的旋轉殼體相連,錐形三叉導料裝置位于換向分料裝置的下方,固定在支撐殼體下面。它實現了擺槽沿高爐中心線旋轉運動,將原料分裝入三個不同方位的料罐,保證了換向分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可調節入料角度,從而實現精確入料;采用雙級耐磨陶瓷受料斗,可以有效緩解原料對設備本體沖擊,同時減輕了設備重量,易于更換維修;采用電機、齒輪減速傳動機構易檢修、維護;可避免“撒料”;結構簡單,效率高,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C21B7/00GK202208728SQ20112024854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3日
發明者康曉鵬, 徐時棟, 盛正平, 胡雪萍, 褚學征, 陶有能 申請人: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