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超低碳高強度冷軋板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煉及軋制工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優良成型性能的超低碳高強度冷軋板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汽車板對成型性能和表面質量的要求極高,從而使第三代汽車沖壓鋼板-超低碳系列產品已成為國際上重點生產和研究的中心。所謂超低碳鋼是指碳重量百分比含量(O. 004%的鋼種。傳統的超低碳鋼的特點不僅要求鋼中的碳含量極低,深沖性能好;而且要求具有很強的變形能力,以防止沖壓時開裂;同時還要求具備良好的塑性應變比(r值)和拉伸應變硬化指數(η值),以保證鋼板成型后具有光滑的表面。 原有的IF鋼即無間隙原子鋼,具有低屈服點和低屈強比,較好的超深沖性能以及良好的延展性能。但是,幾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對汽車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使高強度、輕型的汽車成為了市場的主流,從而對汽車鋼板的生產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汽車鋼板在具有良好的深沖性能的同時,具有高強度抗沖擊性能,即作為汽車結構件和加固件的超低碳鋼,要求其必須具有十分良好的機械性能,屈服點σ s ^ 250MPa,抗拉強度彡440MPa,深沖性能指標r = I. 3-2. 2,η = O. 17-0. 25 ;且延展性能達到δ ^ 30%.為了提高汽車鋼板各項機械、物理性能指標,目前國內外普遍采取的方法是改變鋼的化學成分,在IF鋼中加入P、Si或Mn對鋼進行強化,使其具備良好的機械性能,然而帶來的缺陷是直接影響了鋼的二次加工脆性、化學處理性能以及合金化鍍鋅的適應性。有的設計采用的是高Mn、高Ti的解決方案,雖然使上述缺陷有所改善,但缺點是鋼的各向異性較大,仍直接影響到軋后鋼板的使用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塑性好、強度高、各向異性小,具有良好機械加工和成型性能的超低碳冷軋板的生產方法。為此,本發明所采取的解決方案是—種超低碳高強度冷軋板的生產方法,采用鐵水預處理-轉爐冶煉-精煉爐精煉-連鑄-熱連軋-冷軋酸軋-連續退火-精整的生產工藝路線,其具體生產工藝及控制參數為I、鋼的化學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為
權利要求
1. 一種超低碳高強度冷軋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生產工藝及控制參數為 (1)、鋼的化學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超低碳高強度冷軋板的生產方法,適量提高傳統IF鋼中的碳含量,并添加對鋼起強化作用的Mn、P、Si等合金元素及可形成第二相析出粒子的Nb、Ti元素,確保鋼中的第二相以合理的粒徑析出;控制熱軋和冷軋工藝參數,利用熱軋低溫卷取工藝避開FePTid的形成,防止其對鋼板沖壓性能和延伸率的破壞作用;通過調整冷軋工藝,使鋼板具有較高的{111}織構,從而獲得高的抗拉強度、延伸率及r值,以保證鋼的成形性和抗沖擊性能。經對冷軋后鋼板試驗檢測其平均屈服強度達到287MPa,抗拉強度為460MPa,延展率36%,深沖性能指標r=1.74,n=0.202,其他各項性能指標亦達到標準要求。
文檔編號C22C38/14GK102719740SQ201210088829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9日
發明者于寧, 劉嵩, 安曉光, 楊俊峰, 王春剛, 王越, 白巖, 翟永斌, 臧紹雙, 賀迪, 黃秋菊 申請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