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含釩鋼鐵材料時, 通常使用添加含釩合金的方法來實現。而鋼中增氮促進釩的析出,增強釩的沉淀強化作用,明顯提高鋼的強度。因此,為了減少釩的添加量、改善鋼鐵的強韌性能,充分利用廉價而富有的元素氮對提高鋼的性能、降低生產成本。在保證鋼材強度一定前提下,含釩合金最好以釩氮合金的形式添加,增加鋼中氮元素含量可減少釩的加入量,達到降低成本的目標,鋼中增氮可使釩的用量節約20-40%。因此,含釩鋼鐵材料生產對優質釩氮合金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關于釩氮合金生產方法,見有關方面報導有多種多樣,在原料配方配比、制備工藝過程、加熱用爐窯等方面各有不同,但主要工藝路線均是用釩的氧化物配加還原劑,并在各類冶煉爐內進行還原煅燒或冶煉。釩的氧化物通常為五氧化二釩與三氧化二釩,通過配加碳化劑、水溶性粘結劑后混合制坯并干燥后,在高溫條件下碳化或氮化進行制取。其反應方程式表示如下
(1)VO(固)+2C(固)=VC(固)+C0(氣)
(2)丫0(固)+((固)+0)(氣)=VC(固)+C02(氣)
(3)2VC(固)+N2(氣)t = 2V(CN)(固)
我們習慣上把反應(I)與(2)稱為碳化反應,前者稱為直接碳化反應,后者稱為間接碳化反應;反應(3)成為氮化反應。這兩種反應都是在緊實的固體料塊中進行的。從反應的過程來看,碳化反應的氣體產物CO、CO2能否及時順利地排出時反應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同樣,氮化反應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則是參與反應氮氣(N2)能否順利進入。另外的問題是在產品料坯制作工藝過程中,由于料坯中水份含量大,生產過程中必須對料坯進行預燒,以排除料坯中的水份和有害氣體。因此工藝中往往有預燒和煅燒的轉爐操作。因此,這些釩氮合金生產工藝過程復雜,生產周期長,效率低,成本高,并且所生產的釩氮合金產品表觀密度小。例如2008年7月23日,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1225495A,公開的釩氮合金的生產方法是,將粉末狀的釩的氧化物或偏釩酸銨,碳質粉劑和粘結劑等混合均勻后,壓塊、成型,在氮氣氣氛下連續加入外熱式回轉窯,在氮氣保護下預燒到1000°c以下,在出料口收集經氮氣保護下冷卻至室溫的預燒的塊狀產品。然后推入改進的軟磁氮氣氛爐窯中,加熱到1000-1500°c溫度,物料發生碳化和氮化反應,出爐后獲得釩氮合金產品。該方法缺點是含粘結劑的成型物料連續加入外熱式回轉窯中,高溫下原料中所含Na+和K+離子的水溶液對耐火材料腐蝕嚴重,回轉窯壽命短。同樣存在碳化反應的氣體產物C0、C02排出和氮化反應氮氣(N2)滲入困難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設計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它本發明通過改變成型物料塊在煅燒爐中的反應環境,來解決反應產生氣體的排出與參與反應氣體的滲入問題,促進了碳化反應與氮化反應,最終達到提高銀氮合金的氮含量,產品質量均勻、穩定。并且實現縮短反應時間,提高產量,減低生產成本的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下述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先將含釩原料粉、鐵粉、碳質粉劑和粘結劑,攪拌混合均勻后壓塊、成型,其特征在于將成型物料塊與稻殼按體積比I : I的比例送入煅燒窯中,無氧條件下干餾處理,處理溫度為600 650°C,時間為6 7小時;然后加熱到1300-1500°C,同時將高純氮氣由不同的進氣口送入煅燒窯中,時間為2-4小時,窯內壓力為微正壓,其壓力范圍為O. 1-0. 2MPa ;成型物料塊發生碳化和氮化反應,冷卻出爐后即獲得氮化釩產品。所述的含釩原料粉、鐵粉、碳質粉劑和粘結劑的混合按重量份配比為含釩原料粉65 85份;鐵粉I 2份;碳質粉劑10 30份;粘結劑I 5份。所述的含釩原料粉是粉末狀的偏釩酸銨,或多聚釩酸銨,或五氧化二釩,或二氧化釩,或三氧化二釩,或它們之中的至少兩種混合。所述的含釩原料粉、鐵粉、碳質粉劑和粘結劑的粒度優選< 120微米。所述的煅燒窯采用外熱式回轉窯,加熱部分采用碳化硅保護套層。所述的成型物料塊的尺寸為IOmmX IOmmX IOmm或15mmX 15mmX 15mm。所述的碳質粉劑為活性炭。所述的高純氮氣的體積百分比濃度為99. 999%。所述的粘結劑為聚乙烯醇的水溶液。本發明技術方案生產的的釩氮合金V :78 83%,N: 16 21 %,C :6% max,硅、磷和招小于0. 10%,其表觀密度大于3. 5g / cm3。本發明通過添加特定的添加劑,使氮化反應時間由現有的IOh左右縮短為2_4h,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本發明的創新點和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為釩氮合金的生產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創造性地將成型物料塊與稻殼按體積比I : I的比例送入煅燒窯中,該設計的目的在于利用成型物料塊與稻殼混裝于煅燒窯中,稻殼包裹著成型物料塊,起抗振緩沖物作用,防止成型物料塊裝料時互相碰撞破裂,或散粉,提高成品率。在干餾階段,稻殼層相當于將成型物料塊彼此架空,為成型物料塊排除水份提供了順暢的排氣通道,可以縮短干餾處理時間。當稻殼干餾碳化后,加熱升溫進入碳化碳化反應階段,成型物料塊最先與干餾碳化的稻殼發生碳化反應;可以讓壓塊固化、形成一定的強度;有利于減少最終產品釩氮合金的表面裂紋,改善其表面質量,從而提高其產品質量。隨后,再發生自身塊內的碳質粉劑(活性炭)發生碳化反應,也就是說干餾碳化的稻殼先期充當了部分還原劑,及減少混合配料中活性炭的消耗,降低了生產成本。此時的狀態,干餾碳化的稻殼還起到為CO的分氣,均氣、吸附通道的作用,使碳化反應迅速、均勻、充分。當進入氮化反應階段后,干餾碳化的稻殼又為VC的滲氮提供分氣、均氣和吸附通道,也可使氮化反應迅速,均勻、充分。因此本發明原料配方配比簡單,操作方便;不僅質量較好,表觀密度高,而且能夠縮短反應時間,生產周期較短,產量較高,生產成本較低,產品質量均勻、穩定。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先將含釩原料粉、鐵粉、碳質粉劑和粘結劑,攪拌混合均勻后壓塊、成型,得到成型物料塊;其中,按重量配比含釩原料粉、鐵粉、碳質粉劑和粘結劑的混合按重量配比為含釩原料粉65 85份;鐵粉I 2份;碳質粉劑10 30份;粘結劑I 5份。所述的含釩原料粉是粉末狀的偏釩酸銨,或多聚釩酸銨,或五氧化二釩,或二氧化釩,或三氧化二釩,或它們之中的至少兩種混合。b、成型物料塊干餾處理,將成型物料塊與稻殼按體積比I : I的比例送入煅燒窯中,無氧條件下干懼處理,處理溫度為600 650°C,時間為6 7小時;
C、然后加熱到1300-1500°C,同時將高純氮氣由不同的進氣口送入煅燒窯中,時間為
2-4小時,窯內壓力為微正壓,其壓力范圍為O. 1-0. 2MPa ;成型物料塊發生碳化和氮化反
應,冷卻出爐后即獲得氮化釩產品。本發明通過使用將成型物料塊與稻殼按體積比I : I的比例送入煅燒窯中,使成型物料塊干餾處理和氮化反應時間比現有技術大大的縮短,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其中,為了提高產品中的質量,以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本發明方法的b步驟中的稻殼,為成型物料塊承擔機械力緩沖保護,經過干餾成為活性炭后,又為后續反應,提供了還原劑、分氣,均氣、吸附通道。提高了反應速度,減少反應時間。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將本發明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范圍之中。實施例I本發明方法以五氧化二釩為原料制備釩氮合金。將烘干后的80g五氧化二釩、2g鐵粉,粒度〈120微米,然后加入16g粒度為100微米的活性炭,2g聚乙烯醇的水溶液按化學反應計量比配制,混勻后在25MPa壓力下,壓制成型,成型物料塊的尺寸為10mmX10mmX IOmm ;將成型物料塊與稻殼按體積比I : I的比例送入煅燒窯中,成型物料塊和稻殼在溫度為600 650°C,無氧干餾處理后,直接加熱,主反應區溫度為1300-1500°C,同時通入體積百分比濃度為99. 999 %的高純氮氣,氮氣流量3L / min,反應時間為4小時,窯內壓力為微正壓,其壓力范圍為O. 1-0. 2MPa。冷卻后得到釩氮合金。產品中V 81%, C量5%,N量20· 1%, Si量彡O. 009%, P量彡O. 06%, Al量< 0.06%,其表觀密度3.628 / cm3。
權利要求
1.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先將含釩原料粉、鐵粉、碳質粉劑和粘結劑,攪拌混合均勻后壓塊、成型;其特征在于將成型物料塊與稻殼按體積比I : I的比例送入煅燒窯中,無氧條件下干餾處理,處理溫度為600 650°C,時間為6 7小時;然后加熱到1300-1500°C,同時將高純氮氣由不同的進氣口送入煅燒窯中,時間為2-4小時,窯內壓力為微正壓,其壓力范圍為O. 1-0. 2MPa ;成型物料塊發生碳化和氮化反應,冷卻出爐后即獲得氮化釩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釩原料粉、鐵粉、碳質粉劑和粘結劑的混合按重量份配比為含釩原料粉65 85份;鐵粉I 2份;碳質粉劑10 30份;粘結劑I 5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釩原料粉是粉末狀的偏釩酸銨,或多聚釩酸銨,或五氧化二釩,或二氧化釩,或三氧化二釩,或它們之中的至少兩種混合。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釩原料粉、鐵粉、碳質粉劑和粘結劑的粒度優選< 120微米。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燒窯采用外熱式回轉窯,加熱部分采用碳化硅保護套層。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物料塊的尺寸為10mmX 10mmX 10mm 或 1 5mmX 1 5mmX 15mm。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質粉劑為活性炭。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純氮氣的體積百分比濃度為99. 999%。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結劑為聚乙烯醇的水溶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釩氮合金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是先將含釩原料粉、鐵粉、碳質粉劑和粘結劑,攪拌混合均勻后壓塊、成型;再與稻殼按體積比1∶1的比例送入煅燒窯中,無氧條件下干餾處理,溫度為600~650℃,時間為6~7h;然后加熱到1300-1500℃,同時將高純氮氣由不同的進氣口送入煅燒窯中,時間為2-4h,微正壓;成型物料塊發生碳化和氮化反應,冷卻出爐后即獲得氮化釩產品。本發明通過改變成型物料塊在煅燒爐中的反應環境,來解決反應產生氣體的排出與參與反應氣體的滲入問題,促進了碳化反應與氮化反應,最終達到提高釩氮合金的氮含量,產品質量均勻、穩定。并且實現縮短反應時間,提高產量,減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文檔編號C22C1/05GK102936678SQ201210508139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日
發明者張春雨 申請人: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