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用于去除帶鋼表面紅銹的打磨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75228閱讀:45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去除帶鋼表面紅銹的打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帶鋼板面打磨裝置,特別是一種能自動高效地去除帶鋼表面銹跡的打磨裝置。
背景技術
在帶鋼的生產制造過程中,經熱軋后帶鋼表面所產生的紅銹在酸洗エ藝中是最難去除的。由于鹽酸很難和它發生化學反應,因此,利用化學反應去除紅銹的速度很慢,這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而紅銹的特點是附著力很低,采用機械方法很容易清除,所以在不銹鋼制造業中,廣泛使用打磨裝置去除紅銹,且效果非常好。目前,公知的應用于帶鋼表面紅銹打磨的打磨裝置是氣動或者電動打磨機。但該種打磨機需要手工輔助,用其進行帶鋼表面打磨處理,只能作單面打磨及局部打磨,打磨速度慢,造成生產效率低,打磨效果差,產品品質不佳,人工輔助作業還會増加企業人力資源成本,且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能全自動、徹底地去除酸洗后帶鋼表面殘留的紅銹,安全、高效的打磨裝置。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打磨裝置包括包括至少ー個單邊打磨機構,所述單邊打磨機構包括機架;至少ー組上下對稱設置于上述機架上的上、下擺臂,所述上、下擺臂一端樞接于機架上而形成支點,另ー為驅動端;用于推動上擺臂及下擺臂上下擺動的上、下伸縮氣缸,所述上、下伸縮氣缸的活動桿分別與上、下擺臂的驅動端連接;固設于上、下擺臂驅動端上的鋼絲刷;用于驅動鋼絲刷轉動以打磨帶鋼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鋼絲刷轉動。上述擺臂為兩組。上述單邊打磨機構為兩個且通過一伸縮調寬氣缸連接在一起,其中一單邊打磨機構與伸縮調寬氣缸的缸體連接,另ー單邊打磨機構與伸縮調寬氣缸的伸縮桿連接。上述機架具有四個支撐腳,其支撐腳上設有便于機架移動的滑輪。進ー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供機架在其上行走的導軌。進ー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將兩單邊打磨機構的機架串接起來的滑動導桿。上述驅動電機設于機架頂部。上述機架上設有位于上、下擺臂之間用于輔助推動帶鋼移動的導輪。上述傳動機構由帶輪及傳動帶構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驅動電機帶動設于上、下擺臂上的鋼絲刷同時對帶鋼正反面進行打磨,可同時對帶鋼表面進行打磨,且由驅動電機按要求驅動鋼絲刷自動打磨,可達到更好的打磨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自動控制各部件動作,有效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打磨效率,降低安全事故隱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單邊打磨機構的內側面結構圖;圖3為圖2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詳細的解釋和說明,但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限定,任何依據本實用新型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上的變換都應視為與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技術方案等同。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打磨裝置由兩個單邊打磨機構組成,兩個單邊打磨機構通過伸縮調寬氣缸2連接在一起,其中一單邊打磨機構與伸縮調寬氣缸的缸體201連接,另ー單邊打磨機構與伸縮調寬氣缸的伸縮桿202連接。單邊打磨機構的機架I具有四個支撐腳,支撐腳上設有便于機架I移動的滑輪101。滑輪101設置在導軌10上,受伸縮調寬氣缸2的驅動而在導軌10上移動,從而根據帶鋼的寬度調節兩單邊打磨機構之間的距離。滑動導桿11將兩單邊打磨機構的機架串接起來,以防止單邊打磨機構此從導軌上意外滑出。單邊打磨機構主要由機架1、上、下擺臂5、伸縮氣缸4、鋼絲刷7、驅動電機6、導輪8及傳動機構構成。如圖2 3,兩組上、下擺臂5分別上下對稱設置在機架I上,擺臂5 —端樞接在機架I上而形成支點,另一端為驅動端;驅動端與伸縮氣缸4的活動桿連接,從而受氣缸推動繞支點上下擺動。鋼絲刷7固設在上、下擺臂5的驅動端上;可隨驅動端擺動上下調節與帶鋼之間的距離,以達到最佳的打磨效果。驅動電機6為兩個,分別設置在機架I頂部及底部,其通過傳動機構帶動鋼絲刷轉動。傳動機構主要由帶輪9及傳動帶構成,帶輪9由傳動帶帶云力。導輪8設置在上、下擺臂5之間,用于輔助推動帶鋼移動,減少帶鋼通過時與機架I的摩擦。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打磨裝置的其中ー實施例,本打磨裝置,還可根據生產線的實際需要,由單個單邊打磨機構組成,也可以由多個單邊打磨機構組成。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增設控制單元,對伸縮調寬氣缸2、伸縮氣缸4及驅動電機實施全自動信號控制,實現全自動生產作業。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去除帶鋼表面紅銹的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ー個單邊打磨機構,所述單邊打磨機構包括: 機架; 至少ー組上下對稱設置于上述機架上的上、下擺臂,所述上、下擺臂一端樞接于機架上而形成支點,另ー為驅動端; 用于推動上擺臂及下擺臂上下擺動的上、下伸縮氣缸,所述上、下伸縮氣缸的活動桿分別與上、下擺臂的驅動端連接; 固設于上、下擺臂驅動端上的鋼絲刷; 用于驅動鋼絲刷轉動以打磨帶鋼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鋼絲刷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臂為兩組。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邊打磨機構為兩個且通過一伸縮調寬氣缸連接在一起,其中一單邊打磨機構與伸縮調寬氣缸的缸體連接,另ー單邊打磨機構與伸縮調寬氣缸的伸縮桿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具有四個支撐腳,其支撐腳上設有便于機架移動的滑輪。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供機架在其上行走的導軌。
6.根據權利要求3 所述的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將兩單邊打磨機構的機架串接起來的滑動導桿。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機設于機架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有位于上、下擺臂之間用于輔助推動帶鋼移動的導輪。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由帶輪及傳動帶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去除帶鋼表面紅銹的打磨裝置,其包括至少一個單邊打磨機構,所述單邊打磨機構包括機架;至少一組上下對稱設置于上述機架上的上、下擺臂,所述上、下擺臂一端樞接于機架上而形成支點,另一為驅動端;用于推動上擺臂及下擺臂上下擺動的上、下伸縮氣缸,所述上、下伸縮氣缸的活動桿分別與上、下擺臂的驅動端連接;固設于上、下擺臂驅動端上的鋼絲刷;用于驅動鋼絲刷轉動以打磨帶鋼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鋼絲刷轉動。實用新型通過電氣控制可自動、快速、徹底地去除帶鋼表面的紅銹,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品質。
文檔編號B24B27/033GK202910700SQ20122054684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聶華興, 梁新象, 劉克勤, 鄭東, 江清平 申請人:廣東華冠鋼鐵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