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焊管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焊管的制造過程中,因焊管兩端頭的切割面往往不平滑,而且還帶有毛刺,因此需要采用焊管磨頭機對兩端進行加工,現有的磨頭機一般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間隔設置有夾緊部件和磨頭,通過夾緊部件對待加工焊管固定,然后由磨頭進行加工,目前市場的焊管磨頭機普遍存在如下缺點:在磨頭加工過程中,因磨頭對焊管端部進行高速切害I],造成廢料的碎屑高速向四周迸射,不但不易收集,而且對操作人員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其具有安全可靠性高和廢料容易收集的特點,以解決現有 技術中焊管磨頭機存在的問題。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其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對應設置有定位座和磨頭,所述磨頭由驅動裝置驅動,其中,所述機架上對應磨頭的上方設置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的一側與機架之間設置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連接有導料機構。特別地,所述防護罩由鋼板制成。特別地,所述防護罩為圓弧形結構。特別地,所述導料結構包括導料槽,所述導料槽上對應落料孔的位置間隔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的高度高于落料孔的高度。特別地,所述導料槽和擋板由鋼板焊接而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與現有技術相比所述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于機架上磨頭的位置設置有防護罩,這樣在磨頭工作的過程中,防護罩可很好的對切割下的廢料的碎屑進行阻擋,并通過落料孔排出,經擋板的阻擋后最終落入導料槽進行收集,不僅方便了廢料的收集;而且避免了廢料的碎屑打傷操作人員,大大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安全可靠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I提供的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請參閱圖1所示,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I提供的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一種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I上對應間隔設置有定位座2和磨頭3,所述定位座2用于對待磨的焊管進行固定,所述磨頭3由驅動電機驅動進行高速轉動,所述機架I上對應磨頭3的上方設置有防護罩4,所述防護罩4由圓弧形鋼板制成,且所述防護罩4的一側與機架I之間設置有落料孔5,所述落料孔5連接有導料槽6,所述導料槽6上對應落料孔5的位置間隔設置有擋板7,所述擋板7的高度高于落料孔5的高度,以對從落料孔5飛出的廢料碎屑進行阻擋,所述導料槽6和擋板7均由鋼板焊接而成。工作時,先將焊管的一端調節到對應磨頭3的位置,再通過定位座2進行固定,開啟驅動電機帶動磨頭3高速旋轉對該焊管的一端進行加工,加工過程中防護罩4可很好的對切割下的廢料的碎屑進行阻擋,并通過落料孔5甩出,經擋板7的阻擋后最終落入導料槽6進行收集。上述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不僅方便了廢料的收集;而且避免了廢料的碎屑打傷操作人員,大大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安全可靠性。以上實施例只是闡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有各種變化和改變,這些變化和改變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其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對應設置有定位座和磨頭,所述磨頭由驅動裝置驅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對應磨頭的上方設置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的一側與機架之間設置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連接有導料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由鋼板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為圓弧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結構包括導料槽,所述導料槽上對應落料孔的位置間隔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的高度高于落料孔的高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槽和擋板由鋼板焊接 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其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對應設置有定位座和磨頭,所述磨頭由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機架上對應磨頭的上方設置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的一側與機架之間設置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連接有導料機構,所述導料結構包括導料槽,所述導料槽上對應落料孔的位置間隔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的高度高于落料孔的高度。上述焊管磨頭機防護機構在磨頭工作的過程中,防護罩可很好的對切割下的廢料的碎屑進行阻擋,并通過落料孔排出,經擋板的阻擋后最終落入導料槽進行收集,不僅方便了廢料的收集;而且避免了廢料的碎屑打傷操作人員,大大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安全可靠性。
文檔編號B24B55/04GK203141314SQ20132014145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6日
發明者陸堅 申請人:江蘇承中和高精度鋼管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