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溶湯鍛造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鍛造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溶湯鍛造機。
背景技術:
現今用于汽車的鋁合金輪轂主要是由重力鑄造、低壓鑄造方式來生產,還有一部分是用溶湯鍛造方式生產,但是所用的鋁合金材質都是Al-Si (鑄造材質A356)。還有一部分高端輪轂是把A16061棒材加熱后,用傳統鍛造方式生產。利用重力鑄造方式和低壓鑄造方式是不能生產出高強度鋁合金輪轂,使用A16061棒材加熱后鍛造的傳統鍛造方式是有設備投資巨大和需要的附屬設備投資高的缺點和輪轂的模樣不能精確的生產出來的缺點,輪輻有花樣的輪轂是不能直接生產,而是鍛出坯料后利用加工中心加工花樣,從而造成生產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低壓把鋁合金溶湯填充到封閉的模具里,在鋁合金溶湯冷卻的過程中對產品施以分段的、持續的壓力,利用機械裝置把模具堅固的合在一起,在鋁合金溶湯填充到模具并高壓加壓過程中防止模具的移動和脫模,防止鋁合金溶湯噴出模具外部的一種新型溶湯鍛造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新型溶湯鍛造機,用于生產汽車高強度鋁合金輪轂,包括 本體立柱、中間本體、上部本體和下部本體,所述本體立柱內部成型有腔體;所述下部本體固定安裝在所述本體立柱腔體底部,所述下部本體頂部設有下部模具和邊模,所述下部模具底部設有盛裝鋁合金溶湯的料筒、及將所述料筒內的鋁合金溶湯從所述下部模具底面上的通孔輸送到所述下部模具腔體的下部大油缸快速溶湯填充裝置;所述中間本體可上下滑動的安裝在所述本體立柱腔體內,所述中間本體底部設有可與所述下部模具、邊模配合形成密封模腔的上部模具,所述中間本體上設有可對所述邊模加壓的邊模加壓鍛造裝置;所述上部本體固定安裝在所述本體立柱頂部,所述上部本體連接所述中間本體并驅動其上下移動,所述上部本體上設有可對所述上部模具加壓的上部模具高壓加壓鍛造裝置;所述上部本體、中間本體、下部本體上設有可防止鍛造加壓時所述中間本體上升的上部模具和邊模固定裝置。進一步的,還包括可以把鋁合金溶湯從保溫爐中舀出并倒進所述料筒的機械手。進一步的,所述料筒可左右擺動。進一步的,所述下部大油缸快速溶湯填充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下部本體底部的料筒上下油缸和下部大油缸,所述料筒上下油缸輸出端連接所述料筒并能驅動所述料筒上下移動,所述下部大油缸的下部大油缸活塞桿連接所述料筒料筒活塞并驅動所述料筒活塞上下移動,所述下部大油缸活塞上下部油路之間設有可實現連接或封堵的單向閥。進一步的,所述邊模加壓鍛造裝置包括安裝在所述中間本體上并能上下活動壓住所述邊模的加壓環、安裝在所述加壓環上端的加壓環鎖塊支柱,安裝在所述中間本體側壁且能鎖住所述加壓環鎖塊支柱的加壓環鎖塊油缸。進一步的,所述上部模具高壓加壓鍛造裝置包括上部大油缸、上部加壓油缸和上部單向閥,所述上部大油缸輸出端連接所述上部模具,所述上部加壓油缸安裝在所述上部大油缸上方,所述上部加壓油缸輸出軸可伸入到上部大油缸內部,所述上部單向閥連通所述上部大油缸后腔,防止當所述上部加壓油缸輸出軸伸入到所述上部大油缸內部時造成液壓油回流。進一步的,所述上部模具和邊模固定裝置包括中間本體鎖塊板、由中間本體鎖塊油缸驅動的中間本體鎖塊、中間本體鎖塊支柱、由上部鎖塊油缸驅動的上部鎖塊,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板固定安裝在所述中間本體側壁,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油缸固定安裝在所述下部本體上且當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板下降至最低位置時能驅動所述中間本體鎖塊前進并鎖住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板防止其向上移動;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支柱固定安裝在所述中間本體頂部,所述上部鎖塊油缸固定安裝在所述上部本體上且運動方向與所述中間本體的運動方向垂直,所述上部鎖塊可抵住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支柱上端面防止其在鍛造時向上運動。進一步的,所述上部鎖塊與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支柱的接觸面為斜面。溶湯鍛造工藝中實現把鋁合金溶湯快速的填充到已經合好的模具里,并利用下部大油缸進行第一次加壓。鋁合金溶湯填充完畢后持續高壓的補充鋁合金溶湯冷卻過程中出現的體積變化,為了防止因體積變化引起的鋁合金輪轂的廢品現象,產品冷卻過程中進行下部大油缸的第2次加壓、中體油缸的第3次加壓和加壓環的第4次加壓,此過程中還需要防止模具移動,當鋁合金輪轂處于半固態狀態時進行對整個鋁合金盤面的第5次加壓。本實用新型把鋁合金溶湯低壓填充到模具里,經過5次高壓加壓,生產汽車用鋁合金輪轂的溶湯鍛造機的新技術。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邊模具合模之后,形成堅固的鎖模狀態,在鋁合金溶湯填充和高壓加壓時,防止各模具出現脫模和移動,防止了鋁合金溶湯的泄漏,生產出聞品質的鍛造廣品。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新型溶湯鍛造機,把鋁合金溶湯盛在料筒里,為了盡量保持溶湯溫度,快速的填充到封閉的模具里。為了頂住生產時受到的不同階段的高壓,防止模具的移動或變形,利用鎖塊裝置固定。利用加壓環鎖塊使加壓環向下受力,加壓環向下就會使邊模往里縮,一方面防止邊模張開,另一方面通過邊模的縮力,向鍛件施壓。在上部大油缸密封的空間里塞上部加壓油缸的軸,使上部大油缸內部壓力急劇上升,通過上部鎖塊、中間本體支柱鎖塊、中間本體,和上部模具向鍛件施壓,對產品有好的鍛造效果。此工藝消除鍛造過程中由于鋁合金溶湯從液態變為固態時發生的體積變化所帶來的鍛件的廢品率,由于對鍛件施以高壓加壓,使鍛件的密度,屈服強度,拉伸強度,延伸率的機械性能得以提高。特別是利用其他工藝不能使用的Al-Mg-Si系合金(6000系列),Al-Zn-Mg系合金(7000系列),Al-Cu系合金(2000系列)等鋁合金材料,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溶湯鍛造機也可以生產。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新型溶湯鍛造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新型溶湯鍛造機分模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新型溶湯鍛造機合模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中間本體上下油缸 2 ;上部加壓油缸[0019]3;上部單向閥4;上部本體5;本體支柱6;中間本體支柱鎖塊7;上部鎖塊8 ;上部鎖塊油缸9;加壓環上下油缸10 ;加壓環鎖塊油缸11;加壓環鎖塊支柱12;中間本體13;中間本體油缸14;中間本體鎖塊板15 ;加壓環16 ;上部模具17 ;下部模具18 ;邊模19;邊模前后油缸20;中間本體鎖塊油缸21;中間本體鎖塊22;下部本體23 ;料筒24 ;下部大油缸活塞桿25;料筒上下油缸26;下部大油缸單向閥27;下部大油缸28 ;上部大油缸29 ;料筒擺動油缸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 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和圖3共同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溶湯鍛造機,用于生產汽車高強度鋁合金輪轂,包括本體立柱5、中間本體12、上部本體4和下部本體22,本體立柱5內部成型有腔體;下部本體22固定安裝在本體立柱5腔體底部,下部本體22頂部設有下部模具17和邊模18,下部模具17底部設有盛裝鋁合金溶湯的料筒23、及將料筒23內的鋁合金溶湯從下部模具17底面上的通孔輸送到下部模具17腔體的下部大油缸快速溶湯填充裝置;中間本體12可上下滑動的安裝在本體立柱5腔體內,中間本體12底部設有可與下部模具17、邊模18配合形成密封模腔的上部模具16,中間本體12上設有可對邊模18加壓的邊模加壓鍛造裝置;上部本體4固定安裝在本體立柱5頂部,上部本體4連接中間本體12并驅動其上下移動,上部本體4上設有可對上部模具16加壓的上部模具高壓加壓鍛造裝置;上部本體4、中間本體12、下部本體22上設有可防止鍛造加壓時中間本體22上升的上部模具和邊模固定裝置;還包括可以把鋁合金溶湯從保溫爐中S出并倒進料筒23的機械手;料筒23可左右擺動。以下是對下部大油缸快速溶湯填充裝置的結構更為詳細的說明:下部大油缸快速溶湯填充裝置包括固定在下部本體底部的料筒上下油缸25和下部大油缸27,料筒上下油缸25輸出端連接料筒23并能驅動料筒23上下移動,下部大油缸27的下部大油缸活塞桿24連接料筒23料筒活塞并驅動料筒活塞24上下移動,下部大油缸27活塞上下部油路之間設有可實現連接或封堵的單向閥26。以下是對邊模加壓鍛造裝置的結構更為詳細的說明:邊模加壓鍛造裝置包括安裝在中間本體12上并能上下活動壓住邊模的加壓環15、安裝在加壓環15上端的加壓環鎖塊支柱11,安裝在中間本體12側壁且能鎖住加壓環鎖塊支柱11的加壓環鎖塊油缸10。以下是對上部模具高壓加壓鍛造裝置的結構更為詳細的說明:上部模具高壓加壓鍛造裝置包括上部大油缸28、上部加壓油缸2和上部單向閥3,上部大油缸28輸出端連接上部模具16,上部加壓油缸2安裝在上部大油缸28上方,上部加壓油缸2輸出軸可伸入到上部大油缸28內部,上部單向閥3連通上部大油缸后腔,防止當上部加壓油缸2輸出軸伸入到上部大油缸28內部時造成液壓油回流。以下是對上部模具和邊模固定裝置的結構更為詳細的說明:上部模具和邊模固定裝置包括中間本體鎖塊板14、由中間本體鎖塊油缸20驅動的中間本體鎖塊21、中間本體鎖塊支柱6、由上部鎖塊油缸驅動的上部鎖塊7,中間本體鎖塊板14固定安裝在中間本體側壁,中間本體鎖塊油缸20固定安裝在下部本體上且當中間本體鎖塊板14下降至最低位置時能驅動中間本體鎖塊21前進并鎖住中間本體鎖塊板14防止其向上移動;中間本體鎖塊支柱6固定安裝在中間本體頂部,上部鎖塊油缸固定安裝在上部本體上且運動方向與中間本體的運動方向垂直,上部鎖塊可抵住中間本體鎖塊支柱6上端面防止其在鍛造時向上運動,上部鎖塊7與中間本體鎖塊支柱6的接觸面為斜面。以下是本實用新型各部件的作用:中間有通孔的下部本體22 ;為了給下部模具17填充溶湯,預先保存溶湯的料筒23 ;把傾斜的料筒23向中心部擺動的料筒擺動油缸29 ;能讓料筒23上升到下部模具17底面的料筒上下油缸25 ;安裝在下部本體22下面,能讓料筒23里的下部大油缸活塞桿24上升,把料筒23里的溶湯通過下部模具17內部的通孔填充到模具里的下部大油缸27 ;能控制下部大油缸27活塞上下油路接通與否,使下部大油缸快速上升的下部大油缸單向閥26 ;內部形成空間的本體立柱5 ;固定在本體立柱5內部,內部形成通孔,安裝邊模18和下部模具17的下部本體22 ;固定在本體立柱5上部內側,安裝上部大油缸28、上部加壓油缸2、上部鎖塊7的上部本體4 ;利用安裝在上部本體4上部的中間本體上下油缸I,在上部本體4和下部本體22中間上下活動,下部安裝了上部模具16的中間本體12 ;在下部本體22內部通孔里上下活動,暫存鋁合金溶湯的料筒23和下部大油缸活塞桿24 ;使料筒23和下部大油缸活塞桿24上下活動的油缸組成的第I次上升裝置,即料筒上下油缸25 ;在料筒23和下部大油缸活塞桿24 壓的下部大油缸27 ;安裝在中間本體12的中間本體鎖塊板14和中間本體12下降后,與安裝在下部本體22的中間本體鎖塊固定,利用中間本體鎖塊油缸20把安裝了上部模具16的中間本體12固定的中間本體鎖塊21 ;中間本體12上部安裝了中間本體支柱鎖塊6 ;上部本體4安裝了上部鎖塊油缸8,由上部鎖塊油缸8前進后退控制上部鎖塊7活動,上部鎖塊7前進時和中間本體12上部的中間本體支柱鎖塊6的上斜面連接;安裝了上部模具16和中間本體支柱鎖塊6的中間本體12在下降狀態下,前進邊模18形成合模后,安裝在中間本體12的加壓環15下降,把模具初步固定,之后利用上部鎖塊7和中間本體支柱鎖塊21固定中間本體12 ;加壓環15上面安裝了加壓環鎖塊支柱11,中間本體12安裝了加壓環鎖塊油缸10,當加壓環鎖塊油缸10前進時鎖塊和鎖塊支柱11斜面連接,導致加壓環15向下受壓、移動,進行第2次加壓固定。之后利用搬運鋁合金溶湯的機械手裝置、料筒23、下部大油缸27等加壓裝置,分段施以高壓生產鋁合金輪轂。該料筒23、下部大油缸活塞桿24、下部大油缸27是利用關節可以擺動。具有上述構造的本實用新型在把溶湯填充,凝固的過程中快速填充和保持模具鎖模狀態,并對鍛件加壓等方面有獨特的先進性。由于安裝在上部本體4的中間本體上下油缸I的動作,安裝了上部模具16的中間本體12順著支柱本體5下降,與下部模具17合模。下部模具17安裝在下部本體22上部。之后邊模具18前進并與上部模具16和下部模具17一起形成合模狀態。隨著上述步驟,安裝在中間本體12上部的中間本體支柱鎖塊6—同下降,同時,安裝在上部本體4的上部鎖塊油缸8的前進動作,使上部鎖塊7前進,并與中間本體支柱鎖塊6的上斜面固定,使中間本體支柱鎖塊6向下受壓。這時安裝在中間本體12上的加壓環上下油缸9下降動作,使得加壓環15下降。加壓環15下降時帶著中間本體鎖塊板14 一起下降。中間本體鎖塊板14下降到最低位置后,中間本體鎖塊油缸20前進動作使中間本體支柱鎖塊21前進,鎖塊進入到中間本體鎖塊板14上的四方孔里壓住中間本體鎖塊板14,使得鍛造加壓時中間本體12不會往上移動。加壓環15下降時安裝在加壓環15上面的加壓環鎖塊支柱11也下降,安裝在中間本體12上的加壓環鎖塊油缸10前進動作,使加壓環鎖塊和加壓環鎖塊支柱11的上斜面固定,加壓環鎖塊支柱11向下受壓。其作用是防止鍛造時邊模18受高壓向外張開。模具鎖模完成后就可以填充鋁合金溶湯,鋁合金溶湯是利用機械手裝置從鋁合金溶湯保溫爐中盛一定量倒進料筒。本實用新型詳細的工作過程如下:把溶湯倒進料筒23后,料筒23擺動,料筒上下油缸25向上動作,使料筒23上面貼到下部模具17底面。此過程中料筒23上升時,下部大油缸單向閥26打開,使下部大油缸27活塞上下油路相通,料筒23把下部油缸活塞桿24拉到一定高度。當料筒23上面貼到下部模具17底面后,下部大油缸27開始上升動作,使下部油缸活塞桿24上升,把料筒23里的鋁合金溶湯通過下部模具17內部的通孔填充到模具里。把鋁合金溶湯填充到模具里的過程中,下部大油缸27向模具里的鋁合金進行第I階段加壓。填充完畢后,下部大油缸單向閥26關閉,使下部大油缸27活塞上下油路斷開,下部大油缸27活塞底部有效面積增大,對鍛件進行比第I階段加壓大很多的第2階段加壓。第2階段加壓后過一定時間,使用安裝在中間本體12內部的中間本體油缸13,使中間本體油缸13向下動作,油缸桿通過上部模具16內部的通孔進入到封閉的模具里,對鍛件進行加壓,這是第3階段加壓過程。第2階段加壓過程和第3階段加 壓過程的作用是由于填充到模具里的溶湯在凝固過程中出現體積變化,所以利用第2階段加壓的下部大油缸27上升和第3階段加壓的中間本體油缸13下降,持續的給鍛件補充縮小的量。過一段時間后安裝在中間本體12的加壓環鎖塊油缸10高壓前進動作,與加壓環鎖塊支柱11上部斜面固定,使加壓環鎖塊支柱11向下受壓。與其連接的加壓環15也向下受壓,導致邊模18向內緊縮,給鍛件外表面施以第4階段加壓。再過一段時間后安裝在上部本體4上面的上部大油缸單向閥3關閉,使上部大油缸28內部封閉后,使用固定在上部本體4的上部加壓油缸2的前進動作,使上部加壓油缸2的油缸桿進入到上部大油缸28內部。在此過程中上部大油缸28內部壓力急劇上升,上部大油缸28活塞也隨之下降。上部大油缸28活塞下降,對于與之連接的上部本體4內的上部鎖塊7、安裝在中間本體12上面的中間本體支柱鎖塊6、安裝在中間本體12下部的上部模具16等部件向下受壓。最終壓力傳遞到鍛件,使鍛件受到強力鍛壓,使鍛件的組織致密,機械性能優秀,這是第5階段加壓過程。經過上述的5次加壓過程,使鋁合金溶湯從液態凝固到固態的過程中,持續的給鍛件加壓,消除了由于體積變化帶來的針孔、疏松、裂紋等現象。鍛件在高壓受壓狀態下凝固,所以鍛件的組織致密,機械性能優秀。經過上述5次加壓之后,鍛件已經凝固成型,下一步需要從模具里取出,其過程如下;下降下部大油缸活塞桿24,料筒上下油缸25進行下降動作,料筒23下降。之后中間本體鎖塊油缸20后退動作,使中間本體支柱鎖塊21和中間本體鎖塊板14分離。加壓環鎖塊油缸10后退動作,使加壓環鎖塊和加壓環鎖塊支柱11分離。之后安裝在上部本體4上部的上部大油缸單向閥3開啟,上部加壓油缸2后退動作,使上部加壓油缸2活塞桿從上部大油缸28內部抽出來。之后由上部鎖塊油缸8的后退動作,上部鎖塊7和中間本體12上面的中間本體支柱鎖塊6分離。至此所有鎖塊裝置全部解開。之后加壓環15上升,邊模18張開,中間本體12上升,鍛件取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溶湯鍛造機,把鋁合金溶湯盛在料筒里,為了盡量保持溶湯溫度,快速的填充到封閉的模具里。為了頂住生產時受到的不同階段的高壓,防止模具的移動或變形,利用鎖塊裝置固定。利用加壓環鎖塊使加壓環向下受力,加壓環向下就會使邊模往里縮,一方面防止邊模張開,另一方面通過邊模的縮力,向鍛件施壓。在上部大油缸密封的空間里塞上部加壓油缸的軸,使上部大油缸內部壓力急劇上升,通過上部鎖塊、中間本體支柱鎖塊、中間本體,和上部模具向鍛件施壓,對產品有好的鍛造效果。此工藝消除鍛造過程中由于鋁合金溶湯從液態變為固態時發生的體積變化所帶來的鍛件的廢品率,由于對鍛件施以高壓加壓,使鍛件的密度,屈服強度,拉伸強度,延伸率的機械性能得以提高。特別是利用其他工藝不能使用的Al-Mg-Si系合金(6000系列),Al-Zn-Mg系合金(7000系列),Al-Cu系合金(2000系列)等鋁合金材料,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溶湯鍛造機也可以生產。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 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溶湯鍛造機,用于生產汽車高強度鋁合金輪轂,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體立柱,所述本體立柱內部成型有腔體; 下部本體,所述下部本體固定安裝在所述本體立柱腔體底部,所述下部本體頂部設有下部模具和邊模,所述下部模具底部設有盛裝鋁合金溶湯的料筒、及將所述料筒內的鋁合金溶湯從所述下部模具底面上的通孔輸送到所述下部模具腔體的下部大油缸快速溶湯填充裝置; 中間本體,所述中間本體可上下滑動的安裝在所述本體立柱腔體內,所述中間本體底部設有可與所述下部模具、邊模配合形成密封模腔的上部模具,所述中間本體上設有可對所述邊模加壓的邊模加壓鍛造裝置; 上部本體,所述上部本體固定安裝在所述本體立柱頂部,所述上部本體連接所述中間本體并驅動其上下移動,所述上部本體上設有可對所述上部模具加壓的上部模具高壓加壓鍛造裝置; 所述上部本體、中間本體、下部本體上設有可防止鍛造加壓時所述中間本體上升的上部模具和邊模固定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溶湯鍛造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可以把鋁合金溶湯從保溫爐中舀出并倒進所述料筒的機械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新型溶湯鍛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可左右擺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溶湯鍛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大油缸快速溶湯填充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下部本體底部的料筒上下油缸和下部大油缸,所述料筒上下油缸輸出端連接所述料筒 并能驅動所述料筒上下移動,所述下部大油缸的下部大油缸活塞桿連接所述料筒料筒活塞并驅動所述料筒活塞上下移動,所述下部大油缸活塞上下部油路之間設有可實現連接或封堵的單向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溶湯鍛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模加壓鍛造裝置包括安裝在所述中間本體上并能上下活動壓住所述邊模的加壓環、安裝在所述加壓環上端的加壓環鎖塊支柱,安裝在所述中間本體側壁且能鎖住所述加壓環鎖塊支柱的加壓環鎖塊油缸。
6.如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溶湯鍛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模具高壓加壓鍛造裝置包括上部大油缸、上部加壓油缸和上部單向閥,所述上部大油缸輸出端連接所述上部模具,所述上部加壓油缸安裝在所述上部大油缸上方,所述上部加壓油缸輸出軸可伸入到上部大油缸內部,所述上部單向閥連通所述上部大油缸的后腔,防止當所述上部加壓油缸輸出軸伸入到所述上部大油缸內部時造成液壓油回流。
7.如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溶湯鍛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模具和邊模固定裝置包括中間本體鎖塊板、由中間本體鎖塊油缸驅動的中間本體鎖塊、中間本體鎖塊支柱、由上部鎖塊油缸驅動的上部鎖塊,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板固定安裝在所述中間本體側壁,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油缸固定安裝在所述下部本體上且當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板下降至最低位置時能驅動所述中間本體鎖塊前進并鎖住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板防止其向上移動;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支柱固定安裝在所述中間本體頂部,所述上部鎖塊油缸固定安裝在所述上部本體上且運動方向與所述中間本體的運動方向垂直,所述上部鎖塊可抵住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支柱上端面防止其在鍛造時向上運動。
8.如權利要求7所述新型溶湯鍛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鎖塊與所述中間本體鎖塊支柱的接觸 面為斜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溶湯鍛造機,用于生產汽車高強度鋁合金輪轂,包括本體立柱,所述本體立柱內部成型有腔體;安裝有下部大油缸快速溶湯填充裝置的下部本體,安裝有邊模加壓鍛造裝置的中間本體;安裝有上部模具高壓加壓鍛造裝置的上部本體、上部模具和邊模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新型溶湯鍛造機結構簡單,鍛造時鎖模穩定,鍛件性能好。
文檔編號B22D18/02GK203124709SQ20132014234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7日
發明者金相龍 申請人:金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