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回流閥密封面機械研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研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規研磨方法為手工研磨,手工研磨使用簡單的研磨工具,不需要復雜的研磨設備或機構,但是費工費力,生產效率低,研磨品質取決于工人的技術水平。因此,研磨品質不夠穩定。采用機械研磨設備進行研磨,效率高,品質穩定,不再依賴于操作人員的技術能力。但現有的機械研磨設備大多研磨軌跡簡單,若選用不當,會使密封面達不到規定的幾何形狀精度,造成品質低劣;若選用研磨軌跡復雜的研磨機,可以提高質量和效率,但購置成本將大大增加。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回流閥密封面機械研磨裝置,可降低設備投資,提高研磨品質,具有安裝方便、結構簡單、剛性好、操作靈活方便、適于工業化生產的特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回流閥密封面機械研磨裝置,包括上端連接于搖臂鉆床主軸的錐柄芯軸9,錐柄芯軸9的下端設置有與連接軸6的上部間隙配合的內孔,連接軸6的下部止口與導向套7配合,錐柄芯軸9的下端位于導向套7中,導向套7沿錐柄芯軸9軸向移動實現導向;在導向套7內部錐柄芯軸9與連接軸6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8,連接軸6下部開有偏心孔,偏心孔中設置有偏心塊5,偏心塊5向下連接研磨桿4,研磨桿4頂端接連接盤2的頂面,連接盤2通過連接螺釘3接下方的研磨盤I。所述壓縮彈簧8中設置有軸向限位銷10,以控制壓縮彈簧8的最大壓縮量。所述研磨桿4頂端為球形,位于連接盤2頂面設置的卡槽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搖臂鉆床上設計機械研磨裝置,使搖臂鉆床增加研磨功能,而且不破壞原有功能,一機多用。降低了設備投資成本,達到甚至超過了機械研磨設備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研磨軌跡復雜、運動合理,使用方便,可按工件大小更換研具,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保證了研磨品質的穩定,實驗證明該機構集經濟性、實用性于一體。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一種回流閥密封面機械研磨裝置,包括上端連接于搖臂鉆床主軸的錐柄芯軸9,錐柄芯軸9的下端設置有內孔,連接軸6的上部與該內孔小間隙配合,連接軸6的下部止口與導向套7配合并通過沉頭螺釘11連接。錐柄芯軸9的下端位于導向套7中,導向套7的套內孔上端沿錐柄芯軸9的直段外圓可軸向移動實現導向;在導向套7內部錐柄芯軸9與連接軸6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8,壓縮彈簧8中設置有軸向的限位銷10,以控制壓縮彈簧8的最大壓縮量。連接軸6下部開有偏心孔,偏心孔中有偏心塊5,通過夾緊螺釘12徑向夾緊,偏心塊5向下連接研磨桿4,研磨桿4頂端為球形,位于連接盤2頂面設置的卡槽內,連接盤2下部為研磨盤I,二者之間通過連接螺釘3連接。搖臂鉆床主軸通過錐柄芯軸9和連接軸6帶動研磨桿4運動,偏心塊5可通過改變其上方在圓周方向位置來調節偏心量,研磨桿4頂端球狀部位通過連接盤2帶動研磨盤I周向旋轉,同時在偏心塊5的作用下徑向擺動,最終研磨盤I在搖臂鉆床主軸的帶動下實現密封面的研磨。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精神和原理還可以做出很多變型和改進,如:各部件連接方式的改變,偏心塊改變為其他的形式,連接于其他機床等。但這些變型和改進均屬本實用新型所申請的專利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回流閥密封面機械研磨裝置,包括上端連接于搖臂鉆床主軸的錐柄芯軸(9),其特征在于,錐柄芯軸(9)的下端設置有與連接軸(6)的上部間隙配合的內孔,連接軸(6)的下部止口與導向套(7)配合,錐柄芯軸(9)的下端位于導向套(7)中,導向套(7)沿錐柄芯軸(9)軸向移動實現導向;在導向套(7)內部錐柄芯軸(9)與連接軸(6)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8),連接軸(6)下部開有偏心孔,偏心孔中設置有偏心塊(5),偏心塊(5)向下連接研磨桿(4),研磨桿(4)頂端接連接盤(2)的頂面,連接盤(2)通過連接螺釘(3)接下方的研磨盤(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回流閥密封面機械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彈簧(8)中設置有軸向限位銷(10),以控制壓縮彈簧(8)的最大壓縮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回流閥密封面機械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桿(4)頂端為球形,位于連接盤(2) 頂面設置的卡槽內。
專利摘要一種回流閥密封面機械研磨裝置,包括上端連接于搖臂鉆床主軸的錐柄芯軸,錐柄芯軸的下端設置有與連接軸的上部間隙配合的內孔,連接軸的下部止口與導向套配合,錐柄芯軸的下端位于導向套中,導向套沿錐柄芯軸軸向移動實現導向;在導向套內部錐柄芯軸與連接軸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連接軸下部開有偏心孔,偏心孔中設置有偏心塊,偏心塊向下連接研磨桿,研磨桿頂端接連接盤的頂面,連接盤通過連接螺釘接下方的研磨盤,所述壓縮彈簧中設置有軸向限位銷,以控制壓縮彈簧的最大壓縮量,本實用新型不破壞搖臂鉆床原有功能,一機多用;同時研磨軌跡復雜、運動合理,使用方便,可按工件大小更換研具,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保證了研磨品質的穩定。
文檔編號B24B15/00GK203156512SQ20132018644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2日
發明者侯翠俠 申請人:西安泵閥總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