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口砂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擴口砂輪,包括輪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體包括帶有一個軸孔的基底和一個提供擴口周邊的錐形壁;所述的擴口周邊朝向輪子的前端,該前端形成有一個用于接受擴口形狀所對應的磨削插入環的環形凹槽;所述的環形凹槽的后端部的直徑小于插入環的內表面一,且插入環上還有內表面二和表面;所述的插入環的外側部凸出于輪體的周緣上。所述的后端部和內表面一可向外傾斜或是向內傾斜,亦可在兩者之間設置空隙來填充粘合材料。所述的環形凹槽與插入環之間可經過調整,讓后端部與擴口周邊的表面成直角,并且插入環的協同操作面與插入環的外周緣成直角。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方便實用,操作簡單,更省時省力,外形美觀,成本低廉。
【專利說明】擴口砂輪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常見的機械設備,特別是一種擴口砂輪。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一般的擴口類磨削或者研磨輪往往結構比較復雜,且生產的成本比較高,且容易出現磨損。而且目前所用于制造擴口砂輪的方法,是將輪體安于擴口上,在模具中形成適當的插入環,需要耗費了一定的時間。因此非常希望能有一種經過改良的輪和插入環的結構,來幫助使得整個生產過程簡化,生產成本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擴口砂輪,用以解決上述的現有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擴口砂輪,包括輪體,其特征在于:
[0005]所述的輪體包括帶有一個軸孔的基底和一個提供擴口周邊的錐形壁;
[0006]所述的擴口周邊朝向輪子的前端,該前端形成有一個用于接受擴口形狀所對應的磨削插入環的環形凹槽;
[0007]所述的環形凹槽的后端部的直徑小于插入環的內表面一,且插入環上還有內表面
二和表面;
[0008]所述的插入環的外側部凸出于輪體的周緣上。
[0009]所述的后端部和內表面一可向外傾斜或是向內傾斜,亦可在兩者之間設置空隙來填充粘合材料。
[0010]所述的環形凹槽與插入環之間可經過調整,讓后端部與擴口周邊的表面成直角,并且插入環的協同操作面與插入環的外周緣成直角,在兩者之間的間隙也填充粘合材料。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方便實用,操作簡單,省時省力,外形美觀,成本低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輪的一個部分軸面截面圖;
[0013]圖2是環形凹槽內有插入環的一個放大的細節視圖;
[0014]圖3-圖5與圖2的視圖相似,每個為不同的修改實例圖。
[0015]圖中標示:1、輪體,3、插入環,4、粘合材料,10、基底部分,11、錐形壁,12、擴口周邊,13、環形凹槽,30、內表面一,31、內表面二,32、外側部,33、空隙,100、軸孔,130、后端部,131、表面,301、協同操作面,330、間隙,其中3’為圖中所指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7]如圖所示,本實用一種擴口砂輪,包括輪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體I包括帶有一個軸孔100的基底10和一個提供擴口周邊12的錐形壁11 ;所述的擴口周邊12朝向輪子的前端,該前端形成有一個用于接受擴口形狀所對應的磨削插入環3的環形凹槽13 ;所述的環形凹槽13的后端部130的直徑小于插入環3的內表面一 30,且插入環3上還有內表面二 31和表面131 ;所述的插入環3的外側部32凸出于輪體I的周緣上。所述的后端部130和內表面一 30可向外傾斜或是向內傾斜,亦可在兩者之間設置空隙33來填充粘合材料4。所述的環形凹槽13與插入環3之間可經過調整,讓后端部130與擴口周邊12的表面成直角,并且插入環3的協同操作面301與插入環3的外周緣成直角,在兩者之間的間隙330也填充粘合材料4。
[0018]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如前文所述。其中輪體I為向外擴的杯形形狀,軸孔100是用于主軸安裝的。在本實用新型中,環形凹槽13后端部130的直徑比插入環3的內表面30小。因此,如圖1-2中所示,環形凹槽13后端部130的面基本與輪軸平行,插入環3的內表面30面與凹槽面互補。這樣的排列形式,在同軸引入插入環3覆蓋輪體I的后端之后,插入環3可以滑入并且完全安裝到環形凹槽13上,因為插入環3的內表面一 30可以順利滑入并且接觸平行于環形凹槽13后端部130的軸。插入環3的后端部130、表面131和內表面一 30、內表面二 31經過適當的預處理后,內表面可以用粘合劑固定或粘到環形凹槽13上。因此,可以理解,使用一個預先成型的插入環3和一個適當的輪體I可以順利的完完成的組裝輪子。因此,在先前的技術中,將輪體I澆鑄到插入環3的步驟就可以省去。這樣,輪體I的造價成本降低,如通過在適宜的耐用硬質塑料材料中注塑安裝插入環3,然后將其固定。
[0019]如圖所示,擴口砂輪也可以這樣排列,插入件3的外側部32凸出于輪體I的周緣上。由于環形凹槽13的后端部130和插入環3的互補的內表面一 30軸向平行,他們可能會有一些向外傾斜,如圖3所示。或者環形凹槽13的后端部130向內傾斜,如圖4中所示的后端部130所示的那樣。在該方案中,插入環13的后端部130和內表面一 30之間的空隙33中填充粘合材料4后,立即在組裝前安裝到環形凹槽13中,這樣多余的粘膠劑就會在組裝時被擠出,然后移除。圖5為進一步的修改實例,凹槽的后端面部130基本與周邊12的表面成直角或更加傾斜。插入環的協同操作面301也與插入環3的外周緣成直角。但是這種組裝排列方式是這樣的,在后端部130和協同操作面301之間有一個間隙330,間隙中可以粘膠或其他的粘合材料4或部件,如分裂支撐環作為后端部130和協同操作面301之間的接合器,這樣就有效的阻止了插入環3向輪體I的后軸運動的趨勢。在環形凹槽13的插入環3和后端面部130之間有充材料4或支撐環,這樣當環形凹槽被磨損時,能夠保護插入環3不被損壞。該類粘合材料4或支撐環可以著色,或者用色階表示插入環3磨料的等級和種類。粘合材料4或支撐環也可以備選的加上線條或是類似標記,便于頻閃觀測和控制輪子轉動的最佳轉速,有利于安全。此外,一種熱導電層也可以置于插入環3和環形凹槽的輪體I之間。不過,受限于實際的結構和制造方法,所述的擴口砂輪可以有不同的周緣傾斜角。
【權利要求】
1.一種擴口砂輪,包括輪體(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輪體(I)包括帶有一個軸孔(100)的基底(10)和一個提供擴口周邊(12)的錐形壁(11); 所述的擴口周邊(12)朝向輪子的前端,該前端形成有一個用于接受擴口形狀所對應的磨削插入環(3)的環形凹槽(13); 所述的環形凹槽(13)的后端部(130)的直徑小于插入環(3)的內表面一(30),且插入環(3)上還有內表面二(31)和表面(131); 所述的插入環(3)的外側部(32)凸出于輪體(I)的周緣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擴口砂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端部(130)和內表面一(30)可向外傾斜或是向內傾斜,亦可在兩者之間設置空隙(33)來填充粘合材料(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擴口砂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環形凹槽(13)與插入環(3)之間可經過調整,讓后端部(130)與擴口周邊(12)的表面成直角,并且插入環(3)的協同操作面(301)與插入環(3)的外周緣成直角,在兩者之間的間隙(330)也填充粘合材料(4)。
【文檔編號】B24D18/00GK203390760SQ201320357235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1日
【發明者】楊留奎 申請人:寧波市江北威金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