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301079閱讀:461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所述格柵墻包括一塊或一塊以上的上格柵墻片與一塊或一塊以上的下格柵墻片,所述上格柵墻片一邊上設置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第一卡槽,所述下格柵墻片一邊上設置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第二卡槽,所述上格柵墻片與下格柵墻片通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互交叉組裝在一起。本實用新型能將鋼水鋼渣混合物自動分割成一定尺寸大小的鋼塊,省卻了人工切割大鋼塊的工作量,為后續工藝提供了充足的準備時間。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注余渣盆內鋼水鋼渣混合物處理領域,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鋼廠鋼包放完鋼水后,鋼包內都存有一定量的鋼水和鋼渣混合物,把混合物倒入到注余渣盆內,注余渣盆倒滿后冷卻成固體后,進行翻盆,翻盆后對冷卻的固體進行人工氧氣切割,切割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黃色有毒煙霧,一方面切割過程產生的高溫液體極易對人體產生燒傷燙傷等傷害,另ー方面氧氣切割浪費大量氧氣造成能源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該格柵墻能將鋼水鋼渣混合物自動分割成一定尺寸大小的鋼塊,省卻了人工切割大鋼塊繁瑣的エ序,同時為后續エ序提供了充足的準備時間。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5]一種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所述格柵墻包括ー塊或ー塊以上的上格柵墻片I與ー塊或ー塊以上的下格柵墻片2,所述上格柵墻片I 一邊上設置ー個或ー個以上的第一卡槽3,所述下格柵墻片2 —邊上設置ー個或ー個以上的第二卡槽4,所述上格柵墻片I與下格柵墻片2通過第一卡槽3和第二卡槽4相互交叉組裝在一起。
[0006]優選地,所述上格柵墻片I與下格柵墻片2為高度相同的梯形板,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以根據需要將格柵墻片設計為其他形狀,比如根據注余渣盆的形狀設計為長方形等。
[0007]優選地,所述上格柵墻片I上的第一卡槽3設置于梯形板的上底,所述下格柵墻片2上的第二卡槽4設置于梯形板的下底,所述的第一卡槽3的高度或第二卡槽4的高度為上格柵墻片I與下格柵墻片2高度的1/2。
[0008]所述上格柵墻片I和下格柵墻片2的數量為三塊或四塊,所述第一卡槽3和第二卡槽4的數量為三個或四個。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以選擇其他個數,比如ー個、ニ個等,可以根據注余渣盆尺寸要求,可以設計成1X1、1X2、1X3、1X4、2X2、2X3、2X4、3X3、3X4、4X4等多種組合。
[0009]所述上格柵墻片I和下格柵墻片2的厚度為50?80mm。
[0010]本實用新型顛覆傳統處理注余渣盆內鋼水鋼渣混合物處理方式,將人工氧氣切割變為隔離分塊處理,一方面避免人工氧氣切割產生的潛在危害,另ー方面節約氧氣切割產生的氧氣成本。
[0011]本實用新型將上格柵墻片與下格柵墻片相互交叉組裝,將組裝好格柵墻提前放入到空的注余渣盆內,鋼包放完鋼水后,鋼包內還存留一定量的鋼水和鋼渣,把鋼水鋼渣混合物倒入格柵墻內,等注余渣盆內倒滿并冷卻后,傾翻注余渣盆后,格柵墻將鋼水鋼渣混合物自動分割成一定尺寸大小的鋼塊,省卻了人工切割大鋼塊繁瑣的エ序,同時為后續エ序提供了充足的準備時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上格柵墻片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下格柵墻片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格柵墻的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1、上格柵墻片;2、下格柵墻片;3、第一卡槽;4、第二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以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的說明。
[0017]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所述格柵墻包括三塊梯形的上格柵墻片I與三塊梯形的下格柵墻片2,所述上格柵墻片I的上底上設置三個的第一卡槽3,所述下格柵墻片2的下底上設置三個的第二卡槽4,所述上格柵墻片I與下格柵墻片2通過第一卡槽3和第二卡槽4相互交叉組裝在一起。
[0018]所述的第一^^槽3的高度或第二卡槽4的高度為上格柵墻片I與下格柵墻片2高度的1/2。
[0019]所示上格柵墻片I和下格柵墻片2的高度相同,厚度為60_。
[0020]本實施例在注余渣盆翻盆后把鋼水鋼渣混合物分割成16塊的小鋼塊。
[0021]同樣地,也可以采用上 格柵墻片四塊和下格柵墻片四塊相互交叉組裝而成,注余渣盆翻盆后把鋼水鋼渣混合物分割成20塊的小鋼塊。
[0022]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格柵墻片的形狀為梯形,但在其他實施例中,格柵墻片的形狀可以根據生產需要而進行變化,如長方形等;其次,在本實施例中,格柵墻片為三塊或四塊,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根據需要采用其他數量,比如ー塊或二塊等。
[0023]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柵墻包括ー塊或ー塊以上的上格柵墻片(I)與ー塊或ー塊以上的下格柵墻片(2),所述上格柵墻片(I) 一邊上設置ー個或ー個以上的第一卡槽(3),所述下格柵墻片(2)—邊上對應設置ー個或ー個以上的第二卡槽(4),所述上格柵墻片(I)與下格柵墻片(2)通過第一卡槽(3)和第二卡槽(4)相互交叉組裝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格柵墻片(I)與下格柵墻片(2)為相同的梯形板,所述上格柵墻片(I)上的第一卡槽(3)設置于梯形板的上底,所述下格柵墻片(2)上的第二卡槽(4)設置于梯形板的下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槽(3)的高度或第二卡槽(4)的高度為上格柵墻片(I)與下格柵墻片(2)高度的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格柵墻片(I)和下格柵墻片(2 )的數量為三塊或四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3)和第二卡槽(4)的數量為三個或四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鋼包注余渣盆的格柵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格柵墻片(I)和下格柵墻片(2)的厚度為50?80mm。
【文檔編號】C21B3/06GK203382776SQ201320455801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9日
【發明者】劉杰, 鹿洪利, 鞏秀民, 劉少斌, 郭鵬, 管山吉 申請人:萊蕪鋼鐵集團泰東實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