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鑄造用尖頭冒口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鑄造用尖頭冒口,包括冒口主體,在冒口主體的頂部上設有呈圓錐狀的冒口頂,冒口頂的底部與所述冒口主體的頂部相適配,冒口頂的側面與冒口頂的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α,20°≤夾角α≤60°,使用時,將冒口設置在鑄模的上方或者側部,在緊實砂型時,冒口頂的側面與底面之間的斜度可以避免冒口頂部對砂箱產生反作用力,利于砂型的緊實,能夠提高整個砂型的完整度和緊實度,解決了現有冒口附近砂型緊實度不夠的問題,提高了鑄造合格率。
【專利說明】—種鑄造用尖頭冒口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鑄造用尖頭冒口。
【背景技術】
[0002]冒口是為了避免在鑄造鑄件時出現缺陷而附加在鑄模上方或側面的補充部分,冒口形成的型腔是存貯液態金屬的,在鑄件形成時補給金屬,有防止縮孔、縮松、排氣和集渣的作用,而其主要作用是補縮。
[0003]在目前的鑄造生產中,冒口往往采用凹頂設計,因為冒口比鑄模部分要高,所以在砂型緊實過程中要先受力,容易造成靠近冒口的砂型緊實度不夠,嚴重影響鑄造合格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鑄造用尖頭冒口,解決冒口附近砂型緊實度不夠的問題,能夠提高鑄造合格率。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鑄造用尖頭冒口,所述鑄造用尖頭冒口包括冒口主體,在所述冒口主體的頂部上設有呈圓錐狀的冒口頂,所述冒口頂的底部與所述冒口主體的頂部相適配,所述冒口頂的側面與所述冒口頂的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α,20° <夾角α 彡 60°。
[0006]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冒口主體呈柱狀,所述冒口主體的側面與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β,80。彡夾角β彡89°。
[0007]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夾角β的大小為87°。
[0008]作為一種改進,在所述冒口主體的側面上設有冒口頸。
[0009]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冒口頸設置為兩個,對稱的設置在所述冒口主體的兩側上。
[0010]作為一種改進,在所述冒口主體的底部上設有用于與鑄模連接的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的軸線垂直于所述冒口主體的底面。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用尖頭冒口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冒口主體的頂部上設有呈圓錐狀的冒口頂,該冒口頂的底部與冒口主體的頂部相適配,冒口頂的側面與冒口頂的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α,20° <夾角α <60° ,使用時將冒口設置在鑄模的上方或者側部,在緊實砂型時,冒口頂的側面與底面之間的斜度可以避免冒口頂部對砂箱產生反作用力,利于砂型的緊實,能夠提高整個砂型的完整度和緊實度,解決了現有冒口附近砂型緊實度不夠的問題,提高了鑄造合格率。
[0013]冒口主體的側面與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β,兩者之間的斜度可進一步的增強冒口附近砂型的緊實。
[0014]在冒口主體的底部上設有用于與鑄模連接的螺紋孔,螺紋孔的軸線垂直于冒口主體底面,通過螺紋孔可將冒口與鑄模牢固的連接在一起,保證兩者間的相對位置不變。
[001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用尖頭冒口,利于砂型的緊實,能夠提高整個砂型的完整度和緊實度,解決了現有冒口附近砂型緊實度不夠的問題,提高了鑄造合格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用尖頭冒口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用尖頭冒口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用尖頭冒口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19]其中,10、冒口主體,11、冒口頂,12a、冒口頸,12b、冒口頸,13、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1]圖1至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用尖頭冒口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用尖頭冒口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用尖頭冒口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鑄造用尖頭冒口的左視結構示意圖,為了便于理解,圖中只給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
[0022]由圖1、圖2及圖3可知,該鑄造用尖頭冒口包括:呈柱狀的冒口主體10,冒口主體10的側面與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β,80° <夾角β <89°,在本實施例中,夾角β的大小選擇為87°,在冒口主體10相對的兩側上分別設有冒口頸12a、冒口頸12b ;在冒口主體10的頂部上設有呈圓錐狀的冒口頂11,該冒口頂11的底部與冒口主體10的頂部相適配,側面與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α,20° < α <60°。
[0023]使用時,將冒口設置在鑄模的上方或者側部,冒口主體10的頂部上設有呈圓錐狀的冒口頂11,該冒口頂11的底部與冒口主體10的頂部相適配,冒口頂11的側面與冒口頂11的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α,在砂型緊實時,冒口頂11的側面與底面之間的斜度可以避免冒口頂部對砂箱產生反作用力,利于砂型的緊實,能夠提高整個砂型的完整度和緊實度,解決了現有冒口附近砂型緊實度不夠的問題,提高了鑄造合格率;冒口主體10的側面與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β,兩者之間的斜度可進一步的增強冒口附近砂型的緊實。
[0024]在本實用新型中,冒口主體10側面上設有兩個冒口頸,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設置為一個、三個或者更多個,數量僅僅是不同的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0025]為了保證冒口與鑄模的相對位置不變,在冒口主體10的底部上設有用于與鑄模連接的兩個螺紋孔13,螺紋孔13的軸線垂直于冒口主體10底面,在本實施例中,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將螺紋孔13設置三個、四個或者更多個。
[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鑄造用尖頭冒口包括冒口主體,在冒口主體的頂部上設有呈圓錐狀的冒口頂,冒口頂的底部與所述冒口主體的頂部相適配,冒口頂的側面與冒口頂的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α,20° <夾角α <60°,使用時,將冒口設置在鑄模的上方或者側部,在緊實砂型時,冒口頂的側面與底面之間的斜度可以避免冒口頂部對砂箱產生反作用力,利于砂型的緊實,能夠提高整個砂型的完整度和緊實度,解決了現有冒口附近砂型緊實度不夠的問題,提高了鑄造合格率;冒口主體的側面與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β,兩者之間的斜度可進一步的增強冒口附近砂型的緊實。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鑄造用尖頭冒口,包括冒口主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冒口主體的頂部上設有呈圓錐狀的冒口頂,所述冒口頂的底部與所述冒口主體的頂部相適配,所述冒口頂的側面與所述冒口頂的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α,20° <夾角α < 6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用尖頭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主體呈柱狀,所述冒口主體的側面與底面之間設有夾角β,80° <夾角β <8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鑄造用尖頭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夾角β的大小為87°。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鑄造用尖頭冒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冒口主體的側面上設有冒口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鑄造用尖頭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頸設置為兩個,對稱的設置在所述冒口主體的兩側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用尖頭冒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冒口主體的底部上設有用于與鑄模連接的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的軸線垂直于所述冒口主體的底面。
【文檔編號】B22C9/08GK204075075SQ201420559877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6日
【發明者】馬翔宇, 劉晶, 邱瑞軍, 王曉璇 申請人: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