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鑄造輔料領域,具體涉及鑄鋼件用冒口發熱保溫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鑄鋼件生產過程中,由于凝固溫度范圍寬,易出現縮松、縮孔鑄造缺陷,對于大型鑄鋼件,由于鑄造工藝復雜,所需鋼液量大,更難以控制。因此,冒口的保溫對于大型鑄鋼件的生產尤為重要,一般的做法是在冒口中覆蓋發熱保溫劑,以確保冒口內的鋼液最后凝固。目前,草木灰、碳化稻殼作為鑄鋼件的冒口發熱保溫劑仍在被部分使用,然而,它們易于吸潮,存儲不方便,而且保溫效果較差,不具備發熱功能。傳統的冒口發熱保溫劑,有的發熱保溫效果并不理想;有的雖然發熱保溫效果滿足要求,但容易不同程度的污染鋼水,造成增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鑄鋼件用冒口發熱保溫劑及其制備方法,解決現有冒口發熱保溫劑存在保溫效果不理想、易于污染鋼水、造成增碳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方案實現的:
鑄鋼件用冒口發熱保溫劑,它按質量份數比是由15~25份的鋁粉、10~15份的鎂粉、10~20份的膨脹珍珠巖、10~20份蛭石、8~12份的氧化鐵粉、6~8份的螢石粉、15~25份的石英粉制成的。
鑄鋼件用冒口發熱保溫劑的制備方法是按下述步驟制備的:
步驟一、按質量分數分別稱取15~25份的鋁粉、10~15份的鎂粉、10~20份的膨脹珍珠巖、10~20份蛭石、8~12份的氧化鐵粉、6~8份的螢石粉、15~25份的石英粉;
步驟二、將步驟一稱取的膨脹珍珠巖、蛭石制成粉末狀,然后將鋁粉、鎂粉、氧化鐵粉、螢石粉、石英粉加入其中,制成坯料;
步驟三、將步驟二獲得的坯料烘干后,破碎成顆粒狀,即獲得冒口發熱保溫劑。
其中步驟一中所述的鋁粉和鎂粉的粒度均為150~200目,質量純度均大于95%;氧化鐵粉和螢石粉的質量含量均大于90%;石英粉中二氧化硅質量含量大于80%,含泥量小于0.5%;步驟一中所述的粉末狀蛭石和膨脹珍珠巖的粒度均為80~120目。
本發明的優點:
1、由于鋁粉和鎂粉能夠高效發熱、膨脹珍珠巖和蛭石能較好的保溫、石英粉能形成穩定的耐高溫骨架,因此本發明具有較好的發熱保溫效果,可保證鑄件的順序凝固和鋼液的有效補縮,防止縮松、縮孔等鑄造缺陷。
2、由于未使用石墨粉,避免了增碳和污染鐵液的問題。
3、工藝簡單、便于加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鑄鋼件用冒口發熱保溫劑,它按質量份數比是由15~25份的鋁粉、10~15份的鎂粉、10~20份的膨脹珍珠巖、10~20份蛭石、8~12份的氧化鐵粉、6~8份的螢石粉、15~25份的石英粉制成的。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鑄鋼件用冒口發熱保溫劑,它按質量份數比是由25份的鋁粉、10份的鎂粉、20份的膨脹珍珠巖、10份蛭石、9份的氧化鐵粉、6份的螢石粉、20份的石英粉制成的。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鑄鋼件用冒口發熱保溫劑,它按質量份數比是由15份的鋁粉、15份的鎂粉、10份的膨脹珍珠巖、20份蛭石、10份的氧化鐵粉、8份的螢石粉、22份的石英粉制成的。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鑄鋼件用冒口發熱保溫劑,它按質量份數比是由20份的鋁粉、13份的鎂粉、15份的膨脹珍珠巖、15份蛭石、10份的氧化鐵粉、7份的螢石粉、20份的石英粉制成的。
實施例5:
本實施例的鑄鋼件用冒口發熱保溫劑的制備方法是按下述步驟制備的:
步驟一、按質量分數分別稱取15~25份的鋁粉、10~15份的鎂粉、10~20份的膨脹珍珠巖、10~20份蛭石、8~12份的氧化鐵粉、6~8份的螢石粉、15~25份的石英粉;
步驟二、將步驟一稱取的膨脹珍珠巖、蛭石制成粉末狀,然后將鋁粉、鎂粉、氧化鐵粉、螢石粉、石英粉加入其中,制成坯料;
步驟三、將步驟二獲得的坯料烘干后,破碎成顆粒狀,即獲得冒口發熱保溫劑。
其中步驟一中所述的鋁粉和鎂粉的粒度均為150~200目,質量純度均大于95%;氧化鐵粉和螢石粉的質量含量均大于90%;石英粉中二氧化硅質量含量大于80%,含泥量小于0.5%;步驟一中所述的粉末狀蛭石和膨脹珍珠巖的粒度均為80~120目。
實施例6: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5的不同是,步驟一中按質量分數分別稱取25份的鋁粉、10份的鎂粉、20份的膨脹珍珠巖、10份蛭石、9份的氧化鐵粉、6份的螢石粉、20份的石英粉。其他參數和步驟與實施例5相同。
實施例7: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5或6的不同是,步驟一中按質量分數分別稱取15份的鋁粉、15份的鎂粉、10份的膨脹珍珠巖、20份蛭石、10份的氧化鐵粉、8份的螢石粉、22份的石英粉。其他參數和步驟與實施例5或6相同。
實施例8: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5、6或7的不同是,步驟一中按質量分數分別稱取20份的鋁粉、13份的鎂粉、15份的膨脹珍珠巖、15份蛭石、10份的氧化鐵粉、7份的螢石粉、20份的石英粉。其他參數和步驟與實施例5、6或7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