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低合金鋼生產工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鐵路及跨海交通等基礎交通設施的快速發展,鋼結構橋梁跨度增大、荷載增加,對鋼結構橋梁鋼板強度提出更高要求,要求鋼板具有較高的強韌性,良好的斷口和時效性能,同時要求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抗疲勞性能及耐大氣、海水腐蝕性能等。隨著強度的提升,橋梁用鋼的強度也由Q345qD、Q370qD、Q370qE等低合金橋梁鋼逐漸升級到Q420qD、Q420qE等以上級別,并要求具有高強韌性、易焊接性及耐大氣腐蝕的高性能橋梁鋼也在開始應用實驗。
目前,厚規格Q420qE采用中碳設計,采用調質或者控軋+正火狀態交貨來滿足強度和低溫沖擊性能。為了提高焊接性能,對C含量、Pcm 值提出更高要求,要求鋼材不但具有高的強度、良好的韌性,還要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及其制造方法,本方法采用低碳成分設計,利用250mm連鑄坯料生產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利用微合金技術和合理控軋軋制控軋冷卻工藝,克服了傳統的生產制造方法難于降低屈強比的局限性,簡化了生產工藝、縮短了生產流程,得到了良好的產品性能,適合批量工業生產,在滿足強度、韌性同時,提高焊接性能。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鋼板化學成分質量百分比的組成如下:C:0.06-0.09%,Si:0.15-0.35%,Mn:1.40-1.55%,P﹤0.012%,S﹤0.003%,Cr:0.15-0.25%,Al:0.020-0.050%,Nb :0.030-0.040%,Ni:0.15-0.25%, Ti:0.010-0.024%,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上述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的制造方法,工藝路線如下:KR鐵水預處理—轉爐冶煉—LF、RH精煉—連鑄—鑄坯緩冷—連鑄坯料加熱—軋制—預矯直—控制冷卻—熱矯直—堆垛緩冷-切割精整。
上述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轉爐冶煉:包括選配化學成分,C:0.06-0.09%,Si:0.15-0.35%,Mn:1.40-1.55%,P﹤0.012%,S﹤0.003%,Cr:0.15-0.25%,Al:0.020-0.050%,Nb :0.030-0.040%,Ni:0.15-0.25%, Ti:0.010-0.024%,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轉爐采用頂底復吹轉爐冶煉;
(2)LF、RH精煉:為了控制氣體含量及控制合金元素,采用LF+RH精煉,保證軟吹時間、RH精煉真空度和真空處理時間;脫氣結束后軟吹時間>20min,RH精煉真空處理時間>15min;
(3)連鑄:嚴格全程保護澆注,中液面穩定;連鑄中包溫度1540℃-1550℃,鑄機拉速為1m/s,連鑄成250mm的連鑄坯;
(4)連鑄坯進緩冷坑進行緩冷,緩冷48小時;
(5)軋制成型:采用控制軋制模式,對連鑄坯料加熱,加熱溫度為1180℃-1250℃,加熱時間為9-10分鐘/厘米,進行兩階段控制軋制;
(6)預矯直:采用5輥預矯直機進行高溫矯直,降低鋼板頭尾翹曲和保證進入水冷系統鋼板平直;
(7)控軋冷卻:低冷速水冷,采用低水壓1.5bar進行低冷速冷卻,冷卻速度5-8℃/S,最終鋼板冷卻到430℃-450℃;
(8)矯直:采用9輥液壓矯直機進行矯直,降低鋼板內部和表面殘余應力;
(9)堆垛緩冷:對軋制鋼板堆垛緩冷48小時,然后進行切割精整。
上述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驟(5)中連鑄鋼坯經過粗軋機第一階段軋制后,中間坯料厚度為120-160mm,最終成品鋼板厚度為60mm-80mm。
上述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驟(5)中粗軋開軋溫度1120℃-1180℃,粗軋終軋溫度1050℃-1100℃。
上述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驟(5)中精軋開軋在850℃-870℃,精軋終軋溫度820℃-840℃。
上述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的制造方法中,所述(5)中精軋階段最后三道次小壓下量軋制,采用雙道次軋制,減少頭尾翹曲,保證軋制后鋼板板形良好,順利進入預矯直機。
上述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驟(1)和步驟(2)中,煉鋼過程通過轉爐、LF和RH控制P、S含量,要求P控制在120PPm以下,S控制在30PPm。
連鑄過程需要控制拉速和溫度,避免出現嚴重的成分偏析。防止出現內部裂紋、縮孔等內部缺陷。可采用常規工藝進行,除明確規定的工藝條件外,本發明未特別說明的工藝部分均按本領域現有技術。
對上述連鑄坯料是在奧氏體再結晶區、未再結晶區及形變誘導相變區控制軋制,通過高溫區的奧氏體再結晶控制軋制,充分細化奧氏體晶粒;本發明步驟(6)中通過控制冷卻速率和終冷溫度,得到鐵素體+貝氏體組織。
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下列顯著的優點和效果:
(1)主要通過合理低碳設計,保證Pcm值,通過控制軋制、控軋冷卻實現鋼板性能,可在較少合金含量的情況下實現鋼板高強度、高韌性和低屈強比,提高焊接性能。
(2)控制粗軋階段壓下量,精軋階段采用小壓下量多道次軋制策略,合理分配壓下量和控制軋制力,得到軋制后的良好板形。
(3)通過二階段控制軋制和軋后冷卻,進行48小時緩冷,得到鐵素體+貝氏體組織,可有效的提高抗拉強度,改善加工硬化。
(4)該制備方法控制軋制和控軋冷卻工藝,利用250mm的連鑄坯生產60mm-80mm的S355NL,節省了同類鋼板的調質工序,縮短生產周期、成本低,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能源。
(5)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板成分利用少量的Nb、Ti進行復合微合金化, Ni提高鋼板低溫沖擊韌性。
總之,本發明通過合理的低碳成分設計,利用少量的Nb、Ti進行復合微合金化,利用Ni提高鋼板低溫沖擊韌性。精軋采用小壓下量多道次軋制,保證終軋溫度和板形。通過控制終軋溫度、開冷溫度,對軋制后鋼板進控制冷卻,得到TMCP后組織為鐵素體+貝氏體,保證強度和韌性。此發明工藝采用低碳設計,提高焊接性能,,克服了常規正火處理方式生產周期長、成本高的缺點,可以生產性能穩定的60mm-80mm 低碳特厚Q420qE橋梁鋼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產品的金相圖片;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產品的金相圖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以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了解本發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及其制造方法
(1)生產鋼板所需主要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為:C:0.060%,Si:0.24%,Mn:1.46%,P:0.007%,S:0.001%,Cr:0.18%,Al:0.033,Nb :0.038%,Ni:0.16%, Ti:0.017,其余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2)上述配制好的原料在210噸轉爐上冶煉,轉爐采用頂底復吹轉爐冶煉,采用LF+RH精煉,脫氣結束后軟吹時間>20min,RH精煉真空處理時間>15min;
(3)連鑄中包溫度為1540℃-1550℃,鑄機拉速為1m/s,連鑄成250mm×1820mm ×3550mm連鑄坯,連鑄坯加熱到1200℃,加熱時間為9-10分鐘/厘米;
(4)連鑄坯進緩冷坑進行緩冷,緩冷48小時;
(5)采用成型、展寬、延伸三階段軋制,開軋溫度為1148℃,粗軋終軋溫度1070℃,完成成型、展寬和第一階段延伸軋制;中間坯料為120mm,精軋機開軋溫度860℃,最終軋制成制后60mm×2040mm ×11200mm,鋼板精軋終軋溫度830℃;
(6)預矯直:采用5輥預矯直機進行高溫矯直,降低鋼板頭尾翹曲和保證進入水冷系統鋼板平直;
(7)在鋼板軋后控制冷卻,采用低水壓1.5bar進行低冷速冷卻,開冷溫度為791℃,冷卻速6℃/s,冷卻后鋼板表面溫度為432℃;
(8)矯直:采用9輥液壓矯直機進行矯直,降低鋼板內部和表面殘余應力;
(9)軋后鋼板堆垛緩冷48小時,然后進行切割精整。
本實施例中制造出產品的金相圖如圖1所示,產品實際測量厚度60.10mm,C為0.060%,Pcm為0.16,滿足低碳要求并且Pcm<0.18。力學檢測結果為:屈服強度 ReH:465Mpa,抗拉強度 Rm:588Mpa,延伸率δ:27.5%,-40℃沖擊功CVN1:266.8J,沖擊功CVN2:282.8J,沖擊功CVN3:269.4J,冷彎:合格,Z向斷面收縮率yZ1:49.5 %,Z向斷面收縮率yZ2:51.0 %, Z向斷面收縮率yZ2:50.0 %。化學成分、力學性能滿足國家標準和客戶要求。
實施例2 一種低碳特厚TMCP型Q420qE橋梁鋼及其制造方法
(1)生產鋼板所需主要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為:C:0.0,73%,Si:0.26%,Mn:1.47%,P:0.009%,S:0.001%,Cr:0.21%,Al:0.025%,Nb :0.036%,Ni:0.17%, Ti:0.012%,其余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2)上述配制好的原料在210噸轉爐上冶煉,轉爐采用頂底復吹轉爐冶煉,采用LF+RH精煉,脫氣結束后軟吹時間>20min,RH精煉真空處理時間>15min;
(3)連鑄中包溫度為1540℃-1550℃,鑄機拉速為1m/s,連鑄成250mm×1820mm ×3850mm連鑄坯,連鑄坯加熱到1200℃,加熱時間為9-10分鐘/厘米;
(4)連鑄坯進緩冷坑進行緩冷,緩冷48小時;
(5)采用成型、展寬、延伸三階段軋制,開軋溫度為1157℃,粗軋終軋溫度1060℃,完成成型、展寬和第一階段延伸軋制;中間坯料為150mm,精軋機開軋溫度850℃,最終軋制成制后80mm×2490mm×7600mm,鋼板精軋終軋溫度835℃;
(6)預矯直:采用5輥預矯直機進行高溫矯直,降低鋼板頭尾翹曲和保證進入水冷系統鋼板平直;
(7)在鋼板軋后冷卻,采用低水壓1.5bar進行低冷速冷卻,開冷溫度為798℃,冷卻速為5℃/s,冷卻后鋼板表面溫度為443℃;
8)矯直:采用9輥液壓矯直機進行矯直,降低鋼板內部和表面殘余應力;
(9)軋后鋼板堆垛緩冷48小時,然后進行切割精整。
本實施例中制造出產品的金相圖如圖2所示,產品實際測量厚度80.15mm,力學檢測結果為:屈服強度 ReH:506Mpa,抗拉強度 Rm:594Mpa,延伸率δ:23.5%,-50℃沖擊功 CVN1:279.2J,CVN2:315.9J,CVN3:306.6J,冷彎:合格Z向斷面收縮率yZ1:44.5 %,Z向斷面收縮率yZ2:41.5%, Z向斷面收縮率yZ2:44.0 %。化學成分、力學性能滿足國家標準和客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