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子、通信、醫療等零件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運用油墨遮蔽和紫外線曝光對零件拉絲面拋光亮邊的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零件拉絲面拋光工藝通常是通過打磨-拉絲-拋光-精拋等步驟對零件的拉絲面進行拋光亮邊,其原理是利用拋光工藝,使零件的拉絲面拋出鏡面效果,然而這種工藝加工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拉絲面漏光發亮、拉絲面和拋光面交接線不直、立體感效果差等不良現象;而且該工藝的生產效率低,返工率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種運用油墨遮蔽和紫外線曝光對零件拉絲面拋光亮邊的工藝,其能有效減少拉絲面發生漏光發亮現象,能使零件的拉絲面和拋光面之間的交接線變得很直、整體的立體感效果好,更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返工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運用油墨遮蔽和紫外線曝光對零件拉絲面拋光亮邊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打磨:用拋光機、尼龍輪和紫蠟對零件進行拋光處理,去除零件表面材料紋路;在拋光過程中尼龍輪的溫度控制在60℃-80℃;
2)清洗:將經過步驟1)的零件放入溫度為85℃-100℃的除蠟溶液中,采用超聲波處理30-35min,去除零件表面的臟污和紫蠟;
3)拉絲:用拉絲機、飛翼輪和紅蠟對經過步驟2)的零件進行拉絲處理,使零件表面加工成拉絲形狀;在拉絲過程中飛翼輪的溫度控制在40℃-60℃;
4)清洗:使經過步驟3)的零件放入溫度為85℃-100℃條件下的除蠟溶液中,采用超聲波處理30-35min,去除零件表面的臟污和紅蠟;
5)油墨遮蔽:用噴槍使配制好的油墨覆蓋在經過步驟4)的零件的非鏡面拉絲表面上;
6)烘烤:將經過步驟5)的零件放入溫度為100℃-110℃的回火爐中烘烤30-35min后經自然降溫,使油墨表面干燥;
7)UV曝光:將經過步驟6)的零件放入曝光機中在溫度為40℃-50℃條件下曝光2-3min,使覆蓋在零件上的油墨固化,增加油墨的耐磨強度;
8)拋光:用碟機、砂紙輪和白油蠟對經過步驟7)的零件進行拋光處理,使零件的拉絲面和鏡面的分界線加工出來,在拋光過程中砂紙輪的溫度控制在80℃-100℃;
9)精拋:用拋光機、棉布輪和小白蠟對經過步驟8)的零件進行精拋處理,將零件的亮邊拋光成鏡面效果,在精拋過程中棉布輪的溫度控制在60℃-80℃;
10)退油墨:使經過步驟9)的零件放入溫度為65℃-85℃的脫漆溶液中,采用超聲波條件下處理30-35min,去除零件表面的油墨和拋光蠟。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將經過步驟6)的零件放入溫度為90℃-100℃的回火爐中進行二次烘烤20-25min,使油墨徹底干燥;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步驟2)和步驟4)中除蠟溶液為由除蠟水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除蠟溶液中的除蠟水和水的質量比例為1:40-60。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步驟5)中的油墨為由感光油墨和天那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油墨中的感光油墨和天那水的質量比例為0.7-0.9:1。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步驟10)中的脫漆溶液為由脫漆劑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脫漆劑和水的質量比例為1:50-70。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優勢,具體而言,本工藝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加入了油墨遮蔽、UV曝光等步驟,利用油墨將零件的非鏡面拉絲表面遮蔽掉,再利用拋光工藝將零件沒有涂有油墨的位置拋成鏡面,如此一來,能有效改善拋光制程中漏光現象,使零件的拉絲面和拋光面之間的交接線變得很直、整體的立體感效果好,更能有效降低產品返工比率,提高生產效率,提高良品率,降低了不良返工帶來的制造成本。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發明的結構特征、技術手段及其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和功能,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運用油墨遮蔽和紫外線曝光對零件拉絲面拋光亮邊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檢查:對零件進行全檢,篩選出合格的零件;
2)打磨:用拋光機、尼龍輪和紫蠟對零件進行拋光處理,去除零件表面材料紋路;在開始拋光之前,將拋光機的轉數調整至2800r/min,然后按照順時針方向對經過步驟1)的零件進行拋光處理;在拋光過程中尼龍輪的溫度控制在60℃-80℃,并且這一過程的時間一般控制在30-45s;
3)清洗:首先將3KG的除蠟水和120KG-180KG的水配制而成的除蠟溶液放入超聲波清洗機中,開啟超聲波清洗機,待超聲波清洗機的溫度達到85℃-100℃之間時,將裝有經過步驟2)的零件的清洗籃放入超聲波清洗機中,清洗30-35min后取出放入清水中過濾,然后用風槍吹干零件,去除零件表面的臟污和紫蠟;
4)拉絲:用拉絲機、飛翼輪和紅蠟對經過步驟3)的零件進行拉絲處理,使零件表面加工成拉絲形狀;在開始拉絲之前,將拉絲機的轉數調整至1400r/min,然后按照順時針方向對經過步驟3)的零件進行拉絲處理;在拉絲過程中飛翼輪的溫度控制在40℃-60℃,并且這一過程的時間一般控制在25-35s;
5)清洗:首先將3KG的除蠟水和120KG-180KG的水配制而成的除蠟溶液放入超聲波清洗機中,開啟超聲波清洗機,待超聲波清洗機的溫度達到85℃-100℃之間時,將裝有經過步驟4)的零件的清洗籃放入超聲波清洗機中,清洗30-35min后取出放入清水中過濾,然后用風槍吹干零件,去除零件表面的臟污和紅蠟;
6)油墨遮蔽:在噴墨之前,先開啟空壓機并使空壓機的氣壓調至0.4KG,再將由350g-450g的感光油墨與500g的天那水配制成的油墨通過噴嘴直徑為1.3mm的噴槍噴涂于經過步驟5)的零件的非鏡面拉絲表面上;這一過程一般控制在2-3min。
7)烘烤:將經過步驟6)的零件放入溫度為100℃-110℃的回火爐中烘烤30-35min后經自然降溫,使油墨表面干燥;
8)二次烘烤:將經過步驟7)的零件放入溫度為90℃-100℃的回火爐中二次烘烤20-25min,使油墨徹底干燥;
9)UV曝光:將經過步驟8)的零件放入曝光機中在溫度為40℃-50℃條件下曝光2-3min,使覆蓋在零件上的油墨固化,增加油墨的耐磨強度;
10)拋光:用碟機、砂紙輪和白油蠟對經過步驟9)的零件進行拋光處理,使零件的拉絲面和鏡面的分界線加工出來;在開始拋光之前,將碟機的轉數調整至2800r/min,然后按照順時針方向對經過步驟9)的零件進行拋光處理;在拋光過程中砂紙輪的溫度控制在80℃-100℃,并且這一過程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2min;
11)精拋:用拋光機、棉布輪和小白蠟對經過步驟10)的零件進行精拋處理,將零件的亮邊拋光成鏡面效果;在開始精拋之前,將拋光機的轉數調整至2800r/min,然后按照順時針方向對經過步驟10)的零件進行精拋處理;在拋光過程中棉布輪的溫度控制在60℃-80℃,并且這一過程的時間一般控制在2-4min;
12)退油墨:首先將2.5KG的脫漆劑和125KG-175KG的水配制而成的脫漆溶液放入超聲波清洗機中,開啟超聲波清洗機,待超聲波清洗機的溫度達到65℃-85℃之間時,將裝有經過步驟11)的零件的清洗籃放入超聲波清洗機中,清洗30-35min后取出放入清水中過濾,然后用風槍吹干零件,去除零件表面的油墨和拋光蠟。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故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際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