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于鈦精礦的燒結造塊的固結劑,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重力除塵灰2-4份、動力除塵灰6-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鈦精礦的燒結造塊的固結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除塵灰的化學成分包括碳含量>20%,ZnO含量1-8%;所述動力除塵灰的化成成分包括碳含量10-15%,ZnO含量>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鈦精礦的燒結造塊的固結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結劑的碳含量>40%,ZnO含量>8%。
4.鈦精礦的燒結造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配料:取下述重量配比組分:固結劑5-7份、煤粉5-7份、鈦精礦84-86份;外配鈦精礦燒結返礦35%-45%;
B、混合:混合物料制成含水量8-9%,物料粒度為+3mm所占比例>80%;
C、布料:燒結料層厚度500-600mm;
D、燒結:控制燒結點火溫度1050-1150℃,點火負壓6-8kPa,抽風12-15kPa,燒結終了煙氣溫度450-550℃;
其中,所述固結劑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重力除塵灰2-4份、動力除塵灰6-8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鈦精礦的燒結造塊方法,其特征在于:固結劑所述重力除塵灰的化學成分包括碳含量>20%,ZnO含量1-8%;固結劑所述動力除塵灰的化成成分包括碳含量10-15%,ZnO含量>8%。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鈦精礦的燒結造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結劑的碳含量>40%,ZnO含量>8%。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鈦精礦的燒結造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混合時采用圓筒混料機混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鈦精礦的燒結造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圓筒混料機采用直徑為800-1500mm,長度為1500-2500mm的圓筒混料機;優選步驟B所述圓筒混料機采用直徑為1000mm,長度為2000mm的圓筒混料機。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鈦精礦的燒結造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采用圓筒混料機的轉速為8-20rpm,混合時間為6-12min;
優選步驟B采用圓筒混料機的轉速為10rpm,混合時間為8-10min。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鈦精礦的燒結造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所述布料為在燒結杯中鋪設10-16mm成品礦,再鋪設步驟B所得混合料,得到的燒結料料層厚度500-600mm;
優選的,步驟C采用的燒結杯為直徑200-400mm,高為700-1000mm的燒結杯;
最優選,步驟C采用的燒結杯直徑300mm,高為800mm的燒結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