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剎車片打磨領域,特別是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
背景技術:
剎車片也叫剎車皮。在汽車的剎車系統中,剎車片是最關鍵的安全零件,所有剎車效果的好壞都是剎車片起決定性作用,所以說好的剎車片是人和汽車的保護神。剎車片一般由鋼板、粘接隔熱層和摩擦塊構成。摩擦塊由摩擦材料、粘合劑組成,剎車時被擠壓在剎車盤或剎車鼓上產生摩擦,從而達到車輛減速剎車的目的。由于摩擦作用,摩擦塊會逐漸被磨損,一般來講成本越低的剎車片磨損得越快。現有技術普通的剎車片在高溫下摩擦系數變化較大、熱磨損大,所以可靠性能較低,因此在加工剎車片時,需要對剎車片的表面進行打磨。常用的加工剎車片的設備加工效率低,自動化水平低,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因此提出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通過驅動氣缸驅動活動上料裝置轉動,通過活動上料裝置實現剎車片的自動上料,提高生產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包括機架、機箱、打磨裝置、固定上料支座、活動上料裝置、驅動氣缸、排列裝置和控制系統,所述機架上設有機箱,所述機箱內固定上料支座,所述固定上料支座的左側設有排列裝置,所述固定上料支座內開設有兩個安裝槽,所述固定上料支座內設有活動上料裝置,所述活動上料裝置與排列裝置配合,所述活動上料裝置上設有鉸接座,所述鉸接座通過支撐軸活動安裝在機架上,所述鉸接座的兩側設有翼板,所述翼板上設有上料板,所述上料板與安裝槽配合,所述上料板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活動驅動機構,所述兩個翼板同側的端面設有滑軌支架,所述滑軌支架內安裝有滑座,所述滑座與驅動氣缸相配合,所述驅動氣缸與控制系統相連,所述驅動氣缸驅動活動上料裝置轉動,所述機箱的側壁對稱設有導軌安裝座,所述導軌安裝座上安裝有若干個導向架,所述導向架的截面為弧形,所述導向架與固定上料支座的上表面配合,所述機箱上設有打磨裝置,所述打磨裝置與活動上料裝置配合,所述固定上料支座的右側設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與溜料框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活動驅動機構包括驅動桿、安裝軸和扭簧,所述驅動桿通過安裝軸鉸接在凹槽內,所述驅動桿上安裝有扭簧,所述扭簧驅動驅動桿逆時針轉動復位。作為優選,所述傳送裝置的端面之間的距離小于剎車片的寬度。
作為優選,所述凹槽為矩形槽,所述活動驅動機構安裝在凹槽的左側,所述凹槽的左壁設有定位凸體,所述凹槽的長度大于驅動機構的高度,所述定位凸體與活動驅動機構配合。
作為優選,所述滑座的兩側設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鉸接在輔助支撐軸上,所述輔助支撐軸與驅動氣缸的伸縮缸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排列裝置呈傾斜狀固定在機架上,所述排列裝置的左側設有輔助氣缸,所述輔助氣缸的伸縮桿上連接有推塊,所述推塊的端面為弧形面,所述輔助氣缸與控制系統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上料支座為弧形板體,所述固定上料支座的兩端通過固定架固定在機架上。
作為優選,所述打磨裝置位于導向架的斜上方,所述打磨裝置包括動力箱、傳動機構、滑臺、轉軸和砂輪,所述動力箱與控制系統相連,所述動力箱驅動砂輪轉動。
作為優選,所述機架上開設有兩個通槽,所述通槽與活動驅動機構配合。
作為優選,所述機箱的上方設有除塵裝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打磨裝置、固定上料支座、活動上料裝置、驅動氣缸、排列裝置和控制系統的配合,結構合理,通過驅動氣缸驅動活動上料裝置轉動,活動上料裝置正轉,驅動機構推動剎車片沿著固定上料支座的上表面移動,活動上料裝置復位可自動進行下一次的上料工作,能夠完成剎車片的自動上料,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的固定上料支座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的活動上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的滑座的俯視圖;
圖5是本發明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的連接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的上料板的俯視圖;
圖7是本發明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的活動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至圖7,本發明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包括機架1、機箱2、打磨裝置3、固定上料支座4、活動上料裝置5、驅動氣缸6、排列裝置7和控制系統8,所述機架1上設有機箱2,所述機箱2內固定上料支座4,所述固定上料支座4的左側設有排列裝置7,所述固定上料支座4內開設有兩個安裝槽42,所述固定上料支座4內設有活動上料裝置5,所述活動上料裝置5與排列裝置7配合,所述活動上料裝置5上設有鉸接座51,所述鉸接座51通過支撐軸14活動安裝在機架1上,所述鉸接座51的兩側設有翼板52,所述翼板52上設有上料板53,所述上料板53與安裝槽42配合,所述上料板53上開設有凹槽531,所述凹槽531內設有活動驅動機構54,所述兩個翼板52同側的端面設有滑軌支架55,所述滑軌支架55內安裝有滑座56,所述滑座56與驅動氣缸6相配合,所述驅動氣缸6與控制系統8相連,所述驅動氣缸6驅動活動上料裝置5轉動,所述機箱2的側壁對稱設有導軌安裝座21,所述導軌安裝座21上安裝有若干個導向架22,所述導向架22的截面為弧形,所述導向架22與固定上料支座4的上表面配合,所述機箱2上設有打磨裝置3,所述打磨裝置3與活動上料裝置5配合,所述固定上料支座4的右側設有下料板12,所述下料板12與溜料框13相連。所述活動驅動機構54包括驅動桿541、安裝軸542和扭簧543,所述驅動桿541通過安裝軸542鉸接在凹槽531內,所述驅動桿541上安裝有扭簧543,所述扭簧543驅動驅動桿541逆時針轉動復位。所述凹槽531為矩形槽,所述活動驅動機構54安裝在凹槽531的左側,所述凹槽531的左壁設有定位凸體532,所述凹槽531的長度大于驅動機構54的高度,所述定位凸體532與活動驅動機構54配合。所述滑座56的兩側設有連接座561,所述連接座561鉸接在輔助支撐軸562上,所述輔助支撐軸562與驅動氣缸6的伸縮缸相連接。所述排列裝置7呈傾斜狀固定在機架1上,所述排列裝置7的左側設有輔助氣缸71,所述輔助氣缸71的伸縮桿上連接有推塊72,所述推塊72的端面為弧形面,所述輔助氣缸71與控制系統8相連。所述固定上料支座4為弧形板體,所述固定上料支座4的兩端通過固定架41固定在機架1上。所述打磨裝置3位于導向架22的斜上方,所述打磨裝置3包括動力箱、傳動機構、滑臺、轉軸和砂輪,所述動力箱與控制系統8相連,所述動力箱驅動砂輪轉動。所述機架1上開設有兩個通槽11,所述通槽11與活動驅動機構54配合。所述機箱2的上方設有除塵裝置23。
本發明工作過程:
本發明一種自動上料剎車片打磨裝置在工作過程中,通過在排列裝置7中豎直放置一定數量的剎車片,輔助氣缸71的驅動桿伸長,推塊72將最前端的剎車片推送到固定上料支座4上,剎車片的內壁緊貼兩個上料板53,控制系統54控制驅動氣缸6動作,滑座56沿著滑軌支架55移動,并驅動上料板53順時針轉動,剎車片的下端與驅動桿541配合,驅動桿541驅動剎車片沿著固定上料支座4順時針轉動進入導向架22中,打磨裝置3動作砂輪對剎車片的上表面進行打磨作業,同時驅動氣缸6動作,直至完成打磨工作,剎車片沿著下料板12進入溜料框13中,驅動氣缸6復位,上料板53逆時針轉動,驅動桿541在未打磨的剎車片的驅動下沿著安裝軸542順時針轉動收進凹槽531中,直至上料板53復位,扭簧543推動驅動桿541逆時針轉動復位,完成一次上料打磨工作,結構簡單,實現剎車片打磨的自動上料,提高生產效率。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對本發明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