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Fe基非晶合金粉末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15299閱讀:284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一種非晶合金粉末,尤其是涉及一種Fe基非晶合金粉末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電力、通信工業的發展,電子元器件向小型化、高頻化和大電流方向發

展,而且對電子設備的電磁兼容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非晶帶材鐵芯、軟磁鐵氧體

及金屬磁粉芯等不能滿足需求,應用受到限制。主要表現在:(1) 非晶帶材鐵芯在高頻工作

時感應渦流導致損耗很大,限制其在高頻領域的應用;(2) 軟磁鐵氧體高頻損耗低,但是飽和磁感應強度和磁導率低,不能滿足小型化和大電流的發展需求;(3) 金屬磁粉芯存在著高頻損耗高、直流疊加特性差或者價格昂貴等問題,限制了其應用范圍。非晶磁性粉末由于其優異的軟磁性能,可以滿足各種電子元器件穩定化、小型化、高頻化、大電流、高功率的需求,能極大促進汽車、電子、航空航天領域等高新技術行業的發展。

到目前為止,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備工藝主要有水霧法、氣霧法以及使用非晶薄帶破碎制粉的工藝。水霧法具有大的冷卻速率,可滿足制備非晶態粉末的要求。然而,在水霧化過程中,所獲得的粉末易形成氧化物,氧含量高,再者當熔融金屬凝固時,產生的水蒸氣會覆蓋在熔融金屬的周圍。由于該水蒸氣膜的存在導致冷卻強度降低,所以會阻礙熔融液滴中心部分的急劇冷卻。從而使粉末中心部分不能獲得非晶態結構的問題,影響器件性能。氣霧法由于冷卻強度受限,只能制備非晶形成能力強的非晶合金粉末,且生產成本高。直接破碎法的優點在于對物料的選擇性不強,材料利用率高,但需對非晶薄帶進行脆化退火,很容易由于退火不均造成薄帶內部晶化轉變的不均勻,而且在破碎后容易產生帶有銳角的粉末顆粒,為粉末的后續加工帶來困難。這后兩類方法都需要材料具有較強的非晶形成能力。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Fe基非晶態粉末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能夠制備非晶合金材料組元構成及比例的選擇范圍更廣的Fe基非晶合金粉末。

本發明的Fe基非晶/合金粉末,具體合金成分為Fe 40-95 wt %,合金元素為可以與鐵一起電沉積的元素,如P、Ni、Cr、Co、Mo、W、Re等中一種或多種元素的組合。

本發明Fe基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金屬基板被鍍表面的預處理:金屬基板被鍍表面可采用機械或化學方法除銹、脫脂;

(2)電鍍液組成:亞鐵鹽(硫酸亞鐵、氯化亞鐵或兩者的混合物)1-4mol/L(優選2-2.5mol/L),中強酸0.2-0.8mol/L、絡合劑0.5-5g/L、還原劑0.5-3g/L、合金元素添加劑0.2-2mol/L、水余量;

上述合金元素添加劑中鎳以硫酸鎳或氯化鎳、鉻以鉻酐、鉬以鉬酸鈉、鈷以硫酸鈷、鎢以鎢酸鈉、磷以次磷酸鈉或亞磷酸、Re以Re可溶鹽的形式添加;

上述中強酸包括硼酸、磷酸、檸檬酸等;

上述絡合劑包括酒石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檸檬酸鹽,

上述還原劑包括碘離子、鐵粉、抗壞血酸等;

(3)非晶合金鍍層的制備:預處理后的金屬基板接入電鍍槽陰極,陽極采用石墨或不銹鋼,電鍍時攪拌電鍍液,電鍍電源可采用恒電位電源或脈沖電源,電極的電流密度為200-1000mA/mm2(優選400-700 mA/mm2),電解液溫度為30-70℃,電鍍時滴定強酸至Ph值小于1;

(4)非晶合金鍍層的剝離,采用機械或物理的方法,如壓延、噴丸、刮擦等方法使鍍層脫落;

(5)非晶合金顆粒的球磨,將剝落的非晶顆粒在真空或惰性氣體保護條件下進行球磨,球磨可采用球磨機、行星式球磨機等;

(6)非晶合金粉末的篩分成不同粗細的鐵基非晶合金粉末。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與氣霧法和直接破碎法相比,本工藝具有設備投資少、工藝簡單等特點;

2.與水霧法相比,粉末不會產生氧化和部分非晶化的問題;

3.與直接破碎法相比,由于采用PH值較小條件下沉積,致使鍍層內產生了較大的內應力和較多孔隙,鍍層無需脆化退火破碎,且也不會產生帶有銳角的粉末顆粒;

4.相比制備鍍層而言,因為本發明對鍍層應力和表面質量沒有要求,因此可采用更大的電流密度,既提高了非晶合金鍍層的制備速度,也有利于獲得更疏松和具有更大內應力的非晶合金鍍層,從而更易對非晶合金鍍層進行機械剝離;

5.本方法無需考慮材料的非晶形成能力,可通過調整電鍍液各主要成分的濃度配比,可獲得不同構成和比例的非晶合金粉末,因此,本方法的適用性更為廣泛,可操作性更強,可滿足不同場合的性能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Fe-P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備

本實施例非晶粉末Fe含量的94.3wt%,P含量為復合鍍層的5.7wt%。

其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金屬基板表面的預處理:金屬基板選用45號鋼板,被鍍表面先經機械加工,然后在20wt%氫氧化鈉溶液清洗10min去除油脂;

(2)電鍍液組成:氯化亞鐵2 mol/L,次磷酸鈉0.4mol/L,硼酸48g/L,碘化鉀0.8g/L、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2g/L;

(3)非晶鍍層的制備:預處理后的鍍件接入電鍍槽陰極,陽極采用石墨,攪拌器攪拌電鍍液,電流密度為450mA/mm2,電解液溫度為50℃;

(4)非晶鍍層的剝離:采用刮擦法剝離鍍層;

(5)非晶顆粒的球磨:采用行星球磨機球磨,非晶粉末充氬氣保護,球磨5h,球料比為5:1;

(6)非晶合金粉末的篩分:采用200目和400目分篩,其中大于200目粉末所占比例為36%,200-400目粉末所占比例為41%,小于400目粉末所占比例為23%。

實施例2 Fe-Ni-P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備

本實施例Fe-Ni-P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備,粉末Fe含量81.3wt%,Ni含量為復合鍍層的11.8wt%,P含量為6.9wt%。

其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金屬基板表面的預處理:金屬基板選用45號鋼板,被鍍表面先后經銑、磨加工,然后在20wt%氫氧化鈉溶液清洗10min去除油脂;

(2)電鍍液組成:氯化亞鐵2.3mol/L,硫酸鎳0.3mol/L,磷酸50ml/L,次磷酸鈉0.5mol/L,碘化鉀1g/L,酒石酸1.5g/L;

(3)非晶鍍層的制備:預處理后的鍍件接入電鍍槽陰極,陽極采用石墨,攪拌器攪拌電鍍液,電流密度為600mA/mm2,溫度為45℃;

(4)非晶鍍層的剝離:采用軋制壓延法剝離鍍層;

(5)非晶顆粒的球磨:采用行星球磨機球磨,非晶粉末充氬氣保護,球磨8h,球料比為3:1;

(6)非晶合金粉末的篩分:采用200目和400目分篩,其中大于200目粉末所占比例為41%,200-400目粉末所占比例為39%,小于400目粉末所占比例為20%。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