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合成設備,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利用正戊醛制備正戊醇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反應釜是正戊醛制備正戊醇使用的反應裝置,為了使反應物反應充分,通常在反應釜中加入攪拌設備。現有反應釜的攪拌裝置都是單一直條鋼板,結構和形狀都比較簡單對流體沒有提升作用,在沉淀生成時容易沉積,不利用沉淀繼續與混合液的反應,而且功耗高。
另外,反應物反應時需要加熱,現有的對反應釜加熱的方式都是對反應釜隔層的介質進行電加熱,往往由于等待電加熱時間過長而影響了生產,致使生產效率低下,而直接影響了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中心區域攪拌能力和流體提升功能,攪拌均勻,反應物料混合更加充分,且加熱效率高的利用正戊醛制備正戊醇的反應釜。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利用正戊醛制備正戊醇的反應釜,包括反應釜本體,所述反應釜本體的下部設有出料口,所述應釜本體上部設有進料口和放氣口,所述反應釜本體內部設有攪拌裝置,所述反應釜本體的內壁與外壁之間纏繞有加熱管;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豎直設置的曲軸,所述曲軸的一端穿出反應釜本體并連接有攪拌電機,攪拌電機通過支架與反應釜本體固定連接,曲軸的另一端設置在反應釜本體內并連接有攪拌裝置;
所述曲軸的中間位置傳動連接有多組連桿機構,曲軸與連桿機構組成曲柄連桿機構;
所述連桿機構包括連桿,連桿的一端與曲軸傳動連接,連桿的另一端套裝有套筒,套筒固定連接在反應釜本體的內壁上,連桿滑動連接在套筒內,連桿的上下兩側固定連接有攪拌葉片,攪拌葉片與連桿垂直設置;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轉盤,轉盤上固定連接有立板,立板與轉盤垂直設置,立板上固定連接有橫板,橫板上開設有多個傾斜設置的長圓孔,立板上開設有圓孔。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中心區域攪拌能力和流體提升功能,攪拌更加均勻,且加熱效率高。
下面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反應釜本體;2-出料口;3-支架;4-攪拌電機;5-進料口;6-放氣口;7-曲軸;8-連桿機構;9-連桿;10-加熱管;11-攪拌葉片;12-攪拌裝置;13-轉盤;14-立板;15-橫板;16-長圓孔;17-圓孔;18-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利用異丁烯制備異戊醛的裝置,包括反應釜本體1,所述反應釜本體1的下部設有出料口2,所述應釜本體1上部設有進料口5和放氣口6,所述反應釜本體1內部設有攪拌裝置,所述反應釜本體1的內壁與外壁之間纏繞有加熱管10。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豎直設置的曲軸7,所述曲軸7的一端穿出反應釜本體1并連接有攪拌電機4,攪拌電機4通過支架3與反應釜本體1固定連接,曲軸7的另一端設置在反應釜本體1內并連接有攪拌裝置12。
所述曲軸7的中間位置傳動連接有多組連桿機構8,曲軸7與連桿機構8組成曲柄連桿機構。
所述連桿機構8包括連桿9,連桿9的一端與曲軸7傳動連接,連桿9的另一端套裝有套筒18,套筒18固定連接在反應釜本體1的內壁上,連桿9滑動連接在套筒18內,連桿9的上下兩側固定連接有攪拌葉片11,攪拌葉片11與連桿9垂直設置。曲軸7帶動連桿9在套筒18內滑動,進而帶動攪拌葉片11運動,通過攪拌葉片11對反應釜本體1內的混合液進行攪拌,可有效提升攪拌能力,可起到對反應釜本體1內中心區域內的液體攪拌和提升。
所述攪拌裝置12包括轉盤13,轉盤13上固定連接有立板14,立板14與轉盤13垂直設置,立板14上固定連接有橫板15,橫板15上開設有多個傾斜設置的長圓孔16,立板14上開設有圓孔17。攪拌裝置12的設置也有效對反應釜本體內底部的混合液進行攪拌,有效防止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