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高爐除塵系統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高爐出鐵口頂吸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高爐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屬于出鐵場除塵系統的一種裝置,可以通過高爐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在臥式開口機開口、墊沙和泥炮機炮泥封堵出鐵口進行瞬時煙氣捕集的一種高爐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目前已廣泛用于冶金、鑄造等行業。
對于配置臥式開口機的高爐,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是通過罩頂與高爐風口平臺齊平,即出鐵口除塵采取出鐵口強力排煙的方式,即利用風口平臺的寬長特點,對出鐵口區域進行有效圍封,在風口平臺端部鐵溝上方設頂吸罩,并在鐵溝兩側設側吸罩,進行強力排煙,最大限度地在風口平臺區域將出鐵口產生的煙氣就地捕集。提高了出鐵場除塵系統除塵的工作效率。目前已廣泛用于冶金、鑄造等行業。
但對于配置高架開口機的高爐,因機架上液壓管道頂面高度較高(一般較風口平臺≥1.9m),致使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頂面標高抬升,影響頂吸除塵裝置的有效吸力,且風口平臺上方極易受到兩個出鐵場廠房及其之間空曠區域橫向風影響,俗稱野風,致使職工工作崗位塵煙彌漫,嚴重影響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降低勞動生產率。產生的主要問題如下:
(1)出鐵場的頂吸除塵裝置頂面標高抬升,嚴重影響頂吸除塵裝置的吸力,致使煙氣不能及時準確進入頂吸除塵裝置罩口中,影響崗位衛生;
(2)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頂面標高抬升,加速了橫向風影響,甚至作業場所塵煙彌漫,無法確保高架開口機及時準確對準出鐵口進行開口和墊沙作業,影響生產正常運行;
(3)出鐵場的頂吸除塵裝置頂面標高抬升,加速了橫向風影響,甚至作業場所塵煙彌漫,無法確保風口平臺上炮泥作業人員及時準確丟入準泥炮機內,進而影響進行泥炮機炮泥的封堵作業,影響生產正常運行。同時會導致損耗嚴重,增加生產成本;
(4)泥炮機及其支承在檢修期間,將橫向穿越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與鐵水溝方向近似平行),嚴重時將導致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報廢的可能影響,增加了檢修成本。
中國專利申請,申請號201220071236.0,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公開了一種高爐出鐵口除塵罩。它包括頂吸除塵罩和側吸除塵罩,其中頂吸除塵罩安設在高爐出鐵口外側的上方,側吸除塵罩安設在與高爐出鐵口相連接的鐵水溝的一側;頂吸除塵罩包括第一除塵管及與除塵管相連接的第一除塵罩;側吸除塵罩包括第二除塵管和與第二除塵管相連接的第二除塵罩,側吸除塵罩的罩口為傾斜設置。此種高爐出鐵口除塵罩的使用不僅降低能耗、改善出鐵場工作環境且能提高煙塵捕集效率。但是此除塵罩依舊影響進行泥炮機炮泥的封堵作業,影響生產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高爐配置臥式開口機技術中的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在高位運行中捕集能力弱、因橫向風影響逃逸現象嚴重、出鐵場作業環境差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爐出鐵口頂吸除塵裝置,它可以實現落實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對正常煉鐵生產和設備檢修影響最小的效果,檢修便利和崗位環境良好。
2.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高爐出鐵口頂吸除塵裝置,包括高位風口平臺和低位出鐵場平臺,高位風口平臺設置于低位出鐵場平臺上方,高位風口平臺通過高位風口平臺立柱、高爐框架柱支撐,低位出鐵場平臺通過低位出鐵場平臺立柱、高爐框架柱支撐,高爐框架柱上部設置有圈梁,三段式集塵罩罩于高位風口平臺和低位出鐵場平臺以及圈梁上方。本三段式集塵罩,面積大大面積≥50m2,增加開鐵口二次煙氣緩存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分別占87%和13%的一次、二次煙塵的捕集率。吸塵蓋度高,高位的風口平臺上方區域,高度≥1.9m,降低對鐵水溝檢修的影響,避免頂吸罩被拆卸。分別跨越高位的風口平臺和低位的出鐵場平臺,高低錯落布置,整體框架受力,結構穩定可靠。高低設置的風口平臺,跨越了高位的風口平臺作業和低位的出鐵場平臺雙層作業。結合通過鐵場主廠房立柱支撐,支撐結構跨越了高位的風口平臺和低位的出鐵場平臺,使整體結構穩定可靠。既增加了罩口面積,又避免了與高架開口機開口、墊沙等生產作業的干擾,若需要頂罩水平或豎向移動,水平或豎向移動節省頂罩水平移動的動力消耗。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三段式集塵罩,為中部的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頂部活動蓋板和兩側的固定集塵罩。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高位風口平臺上設置有炮泥作業門和\或捅風口作業門。雖然增加了炮泥作業門開、閉的兩道作業程序;但一則解決了炮泥高拋作業與除塵半封閉兼顧要求的難題;二則解決了炮泥高拋作業與該區域6m長六棱鋼釬捅風口作業空間干涉的矛盾;三則為鐵水溝檢修提供側視觀察空間,從而判斷鐵水溝清渣、出鐵場主廠房行車吊運鐵水溝等檢修作業是否到位。雖然增加了捅風口作業門開、閉的兩道作業程序;但一則解決了該區域6m長六棱鋼釬捅風口作業與除塵半封閉兼顧要求的難題;二則解決了鐵水溝檢修提供正視觀察空間,從而判斷鐵水溝清渣、出鐵場主廠房行車吊運鐵水溝等檢修作業是否到位。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低位出鐵場平臺一側設置有橫向風擋墻。既阻擋了橫向風,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開鐵口一次、二次煙塵的緩存能力。
更進一步的,三段式集塵罩上設置有平罩頂吸風口,平罩頂吸風口為分別設置于三段式集塵罩兩側的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末段管罩和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前段管罩,以及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頂部活動蓋板上的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管罩。三段式,且配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上方采用可拆卸式的管罩,管罩外的通道加活動蓋板的方式;罩體H型鋼圈梁結構簡單、重量輕、梁下懸空結構又確保了高架開口機的工作空間,結構簡單、拆卸方便、降低勞動強度,且不影響高架開口機的正常生產作業。確保通道暢通,可拆卸式管罩和活動蓋板可重復利用,降低對檢修作業的影響,成本低。
更進一步的,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末段管罩、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前段管罩和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管罩分別可以為剖面采用頂半圓和\或矩形斷面的結構,并均輔以外部筋板。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三段式集塵罩底部噴涂有耐火涂料。
更進一步的,還包括電動閥門,電動閥門位于出鐵場主廠房外側,設置操作平臺。
更進一步的,包括上述任意所述的2套高爐出鐵口頂吸除塵裝置,可以高爐中心線為軸心線,鏡像組合布置。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高位風口平臺8上方立柱為共3-4個,低位出鐵場平臺9上方增設低位出鐵場平臺立柱為1-2個。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本方案高爐出鐵口一種大面積錯落支撐三段管罩的頂吸除塵裝置,將整個頂吸除塵裝置采用輕鋼結構的H型鋼圈梁和出鐵場主廠房立柱連接,與高位的風口平臺和低位的出鐵場平臺分別增設的支腿形成整體框架架構,高架開口機側的頂吸除塵裝置罩體采用梁下懸空的結構,確保高架開口機和其下方的泥炮機沿高爐框架柱的水平旋轉作業均可實現運行平穩,安全可靠;
2)整個頂吸除塵裝置采用輕鋼結構的H型鋼圈梁和出鐵場主廠房立柱連接,與高位的風口平臺和低位的出鐵場平臺分別增設的支腿形成整體框架架構,高位的風口平臺上方增設炮泥作業門和鐵溝上方捅風口作業門僅在各自作業時人工打開,作業完畢后人工歸位,避免了振動,結構合理;
3)整個頂吸除塵裝置采用輕鋼結構的H型鋼圈梁、頂平罩頂和低位出鐵場平臺設置(一般作業人員通行高度較出鐵場平臺≥2.2m,<高位的風口平臺和低位的出鐵場平臺的4m高差)的橫向風擋墻組成相對半封閉的結構。高位的風口平臺上方增設炮泥作業門和鐵溝上方捅風口作業門僅作業時分別按照作業規程開啟,作業完畢時分別按照作業規程關閉,滿足出鐵場除塵的基本要求,密封性好;
4)配備電動調節閥門、啟閉調節方便:高爐出鐵場出鐵口輪流作業制,各個頂吸除塵裝置均配置電動閥門及其檢修平臺,通過機旁操作箱和高爐中控室PLC連鎖,啟閉方便;
5)整個頂吸除塵裝置罩體采用跨越高位的風口平臺和低位的出鐵場平臺的雙高程高低錯落式、大面積(面積≥50m2)集塵罩結構,超大捕集能力,有效改善作業環境,提高職工勞動積極性,提高工效,使煉鐵產量增加;
6)整個頂吸除塵裝置操作簡單,運營費用低,可穩定地提高用戶的經濟效益,提高了生產效率;
7)由于頂吸除塵裝置有效改善作業環境,不會因煙塵彌漫對高架開口機開鐵口、墊沙和泥炮機堵鐵口影響,運行平穩;且高架開口機和其下方的泥炮機沿高爐框架柱的水平旋轉作業均有足夠的作業空間,將有效延長高爐本體、高架開口機和泥炮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立面示意圖;
圖2是本方案的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方案剖面示意圖;
圖4為非開口機側防風墻A-A剖面示意圖;
圖5為開口機側無防風墻B-B剖面示意圖;
圖6為2套兩個鐵水口的出鐵場平面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三段式集塵罩;2、炮泥作業門;3、捅風口作業門;7、平罩頂吸風口;8、高位風口平臺;9、低位出鐵場平臺;11、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末段管罩;12、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前段管罩;13、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管罩;14、圈梁;16、橫向風擋墻;17、電動閥門;18、操作平臺;30、高爐框架柱;31、32、高位風口平臺立柱;33、低位出鐵場平臺立柱;36、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頂部活動蓋板;51、頂平罩頂;52、高架開口機;53、液壓泥炮機;54、高爐本體;55、行車;56、行車吊車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現有的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裝置直接為一個頂面式整體罩體,因機架上液壓管道頂面高度較高(一般較風口平臺≥1.9m),致使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頂面標高抬升,影響頂吸除塵裝置的有效吸力;
本方案屬于高爐除塵系統設備領域,具體說是在高爐出鐵場除塵系統對高爐出鐵場進行短時半封閉兼顧緩存能力的高爐出鐵口一種大面積錯落式三段管罩的頂吸除塵裝置。
在高爐出鐵場出鐵口輪流作業時,作為用于高爐出鐵口出鐵期間高架開口機52開口、墊沙、泥炮機炮泥封堵出鐵口進行瞬時煙氣捕集的高爐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并且不影響風口平臺下方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期間的正常平移吊運。
本發明對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罩體采用大面積跨越高位的風口平臺和低位的出鐵場平臺的雙高程高低錯落式、集塵管置罩頂分段集成、預留泥炮機及其支承吊運通道的結構方式。包括大面積的三段式集塵罩1,面積可以大于50m2,高位風口平臺8上方設置有炮泥作業門2和鐵溝上方捅風口作業門3;低位出鐵場平臺9設置有橫向風擋墻16,并在此基礎上提高整個裝置半密閉性;其中三段式集塵罩1呈菱形或矩形;所述輕鋼結構的H型鋼高架圈梁14和出鐵場主廠房立柱連接,與高位風口平臺8和低位出鐵場平臺9分別設置的支腿形成整體框架架構;圈梁14內次梁設置有通氣孔;預留泥炮機及其支承吊運可拆卸式通道的結構方式。通道寬度≥1m。拆卸式管罩位于罩頂,可以高空作業配套的安全爬梯。為了保證安全,拆卸式管罩位于罩頂,可以高空作業安全欄桿。
高位風口平臺8上方設置的炮泥作業門2介于高爐框架柱30與高位風口平臺立柱31之間;炮泥作業門2可以為各種結構的門,優選的可以為如下結構,包括門框、門把手、對開雙門、門插銷和門鉸鏈,其中:對開雙門一左一右對稱固定設置在門框的兩側;門框設置在高位風口平臺8上。高位風口平臺8為鋼結構平臺上鋪耐火磚。低位出鐵場平臺9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炮泥作業門2有如下作用:
一、解決了泥炮機高位拋泥的需要;
二、解決了煙氣捕集期間,實現風口平臺上方豎向由敞開式改為半封閉式,阻隔風口平臺上方橫向風的目的;
三、當臨近炮泥作業門2出現高爐堵風口的爐況時,為捅風口提供活動空間;
四、當低位的出鐵場平臺鐵水溝清渣、出鐵場主廠房行車55吊運鐵水溝等檢修作業時,有時需要從高位的炮泥作業門2進行側視觀測。行車55設置于行車吊車梁56上。
高位風口平臺8上方設置的鐵溝上方捅風口作業門3,捅風口作業門3,為各種結構的門,優選的可以為如下結構,雙軌三扇矩形門;捅風口作業門2包括門框、門把手、上部懸吊機構和下部滑輪和上凸軌道;2個滑輪分別通過輪軸固定連接成一體的捅風口作業門;上凸軌道固定在高位風口平臺上方的底梁。
捅風口作業門3有如下作用:
一、解決了捅風口作業門3出現高爐堵風口的爐況時,為捅風口提供活動空間;
二、解決了煙氣捕集期間,實現風口平臺上方豎向由敞開式改為半封閉式,阻隔風口平臺上方橫向風的目的;
三、解決了鐵水溝檢修更換期間,出鐵場主廠房行車55及液壓機械作業正向觀察孔的功能;高位的頂吸除塵裝置便于液壓機械對鐵水溝的檢修更換作業空間,作業凈高≥5.5m,降低檢修員工的勞動強度。
四、解決了煙氣捕集期間與風口平臺上方其他作業干擾的空間關系。
低位出鐵場平臺9從工藝上設置的橫向風擋墻16。橫向風擋墻16采用薄鋼板加筋板的鋼結構方式,節約造價;
橫向風擋墻16有如下作用:
一、解決了煙氣捕集期間,低位的出鐵場平臺橫向風的較大影響因素;
二、兼顧了墊沙作業人員的通道;
三、增加了對一次煙塵、二次煙塵捕集的緩存能力;
本方案落實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對正常煉鐵生產和設備檢修影響最小的設計理念,開鐵口、拋泥、堵鐵口、捅風口、墊沙等生產檢修便利,鐵水溝清渣、鐵水溝更換、泥炮機及其回轉支撐分步吊運等工序檢修便利,崗位環境良好共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如圖2所示,包括高位風口平臺8上方設置有介于高爐框架柱30與高位風口平臺立柱31之間的炮泥作業門2、高位的風口平臺設置有增設鐵溝上方捅風口作業門3、低位的出鐵場平臺設置有低位出鐵場平臺立柱33及其橫向風擋墻16、高架開口機52側的頂吸除塵裝置罩體采用梁下懸空的結構,炮泥作業門2可以為單門可以為雙門,雙門結構如下:
包括門框、門把手、對開雙門、門插銷和門鉸鏈,其中:對開雙門一左一右對稱固定設置在門框的兩側;門框設置在高位風口平臺8上。高位風口平臺8為鋼結構平臺上鋪耐火磚。低位出鐵場平臺9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當臨近炮泥作業門2出現高爐堵風口的爐況時,應嚴格遵守安全措施規定,首先佩戴防護面具、耳塞等勞保用品,使用煤氣報警器對該風口周邊區域進行煤氣測量,滿足煤氣濃度允許的條件后,通過門把手將炮泥作業門2開至可將六棱鋼釬深入風口內的位置,炮泥作業門2為雙開門或單開門,1-2風口/門,此處的六棱鋼釬為6m,配管工作人員打開視孔蓋,爐前人員將6m長六棱鋼釬伸入風口內,捅掉磚套和堵泥;鋼釬拔出后,打水冷卻,防止燙傷,配管工作人員壓緊視孔蓋,打緊銷子,防止熱風泄露;捅風口作業完畢后,通過門把手將炮泥作業門2合攏復位;滿足除塵的半封閉要求;
當低位出鐵場平臺9的鐵水溝清渣、出鐵場主廠房行車55吊運鐵水溝等檢修作業時,有時需要從高位的炮泥作業門2進行側視觀測。應參照安全措施規定,首先佩戴防護面具、耳塞等勞保用品,使用煤氣報警器對該風口周邊區域進行煤氣測量,滿足煤氣濃度允許的條件后,通過門把手將炮泥作業門2開至可將便于觀察的位置,當低位的出鐵場平臺鐵水溝清渣、出鐵場主廠房行車55吊運鐵水溝等檢修作業完畢后,通過門把手將炮泥作業門2合攏復位;滿足除塵的半封閉要求。
三段式集塵罩1分段集成布置的結構方式,有效解決了罩頂與出鐵場吊車梁底間凈空緊張的矛盾。整個頂吸除塵裝置采用輕鋼結構的H型鋼圈梁14、頂平罩頂51和低位出鐵場平臺9設置的橫向風擋墻組成相對半封閉的結構。高位風口平臺8上方設置的炮泥作業門2和鐵溝上方捅風口作業門3僅作業時分別按照作業規程開啟,作業完畢時分別按照作業規程關閉,滿足出鐵場除塵的基本要求,密封性好.
針對低位的出鐵場平臺泥炮機及其支承(上、左、右三吊點同步作業)分步吊運檢修的特點,并充分考慮泥炮機及其支承(上、左、右三吊點同步作業)分步吊運的水平通道,本發明對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集塵管罩頂采用三段式結構,重新制定作業規程和步驟,確保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順利進行。針對低位的出鐵場廠房橫向風對出鐵場頂吸除塵裝置可能帶來的紊流影響,增設作業人員通行高度,一般較出鐵場平臺≥2.2m,<高位的風口平臺和低位的出鐵場平臺的4m高差)之上的橫向風擋墻,整體實現半封閉式結構。
高位的頂吸除塵裝置便于液壓機械對鐵水溝的檢修更換作業空間,作業凈高≥5.5m,降低檢修員工的勞動強度。三段式集塵罩1及其采用輕鋼結構的H型鋼高架圈梁14,梁高≥0.5m,可最大限度增加開口機開口初期煙氣量的緩存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煙氣的逃逸。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方案如下:整個裝置還包括高位的風口平臺上方設置有鐵溝上方捅風口作業門3,捅風口作業門3為雙軌三扇矩形門;捅風口作業門2包括門框、門把手、上部懸吊機構和下部滑輪和上凸軌道;2個滑輪分別通過輪軸固定連接成一體的捅風口作業門;上凸軌道固定在高位風口平臺上方的底梁。
臨近捅風口作業門3出現高爐堵風口的爐況時,應嚴格遵守安全措施規定,首先佩戴防護面具、耳塞等勞保用品,使用煤氣報警器對該風口周邊區域進行煤氣測量,滿足煤氣濃度允許的條件后,通過門把手將捅風口作業門,為雙軌三門,3-4風口/門,開至可將6m長六棱鋼釬深入風口內的位置,配管工作人員打開視孔蓋,爐前人員將6m長六棱鋼釬伸入風口內,捅掉磚套和堵泥;鋼釬拔出后打水冷卻,防止燙傷,配管工作人員壓緊視孔蓋,打緊銷子,防止熱風泄露;捅風口作業完畢后,通過門把手將捅風口作業門3合攏復位;滿足除塵的半封閉要求;
當低位的出鐵場平臺鐵水溝清渣、出鐵場主廠房行車55吊運鐵水溝等檢修作業時,有時需要從高位的捅風口作業門3進行觀測。應參照安全措施規定,首先佩戴防護面具、耳塞等勞保用品,使用煤氣報警器對該風口周邊區域進行煤氣測量,滿足煤氣濃度允許的條件后,通過門把手將捅風口作業門開至可將便于觀察的位置,當低位的出鐵場平臺鐵水溝清渣、出鐵場主廠房行車55吊運鐵水溝等檢修作業完畢后,通過門把手將捅風口作業門合攏復位;滿足除塵的半封閉要求。將有效延長高爐本體54、高架開口機52和液壓泥炮機53的使用壽命
實施例3
其基本結構同實施例1,改進之處在于:對平罩頂吸風口7進行重新設計,在大面積三段管罩圈梁14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為泥炮機及其支承吊運預留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頂部活動蓋板36,將平罩頂吸風口7及其上部三段式集塵罩1拆分為三段;即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末段管罩11、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前段管罩12和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管罩13三部分,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管罩13為可拆卸式,該三部分均輔以外部筋板,滿足管道自身剛度和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吊運通道的寬度要求。
當低位出鐵場平臺泥炮機及其支承需要分步拆除吊運時,應嚴格遵守《液壓泥炮機維護檢修規程》規定,首先佩戴安全帽、勞保鞋等勞保用品,使用煤氣報警器對該作業、觀察區域進行煤氣測量,滿足煤氣濃度允許的條件后,建議將泥炮機及其支承原三步吊運方案改為增加拆分為罩內吊運和罩外吊運兩步走的四步吊運方案適時更新相應的操作規程;
泥炮機吊運大體分四步,第一步,工作人員通過安全爬梯上大面積三段管罩1頂面,通過頂上上層平臺的卷揚機鋼絲繩穿過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管罩13預留的吊耳將部件吊離通道放置安全地點,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頂部活動蓋板36按序放置安全地點碼好;
第二步,留出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后,通過預先安裝在泥炮機及其支承內側的卷揚機鋼絲繩水平牽引、三段式集塵罩1頂上上層平臺的卷揚機鋼絲繩錘向牽引和出鐵場主廠房行車55吊點位于頂罩內側這三點共同形成上、左、右三吊點同步作業的機制;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將泥炮機吊至罩內貼近出鐵場主廠房的落點;
第三步,出鐵場主廠房行車55吊點移出頂罩外側后,再通過上、左、右三吊點同步作業將泥炮機吊至頂罩上層平臺的卷揚機鋼絲繩允許的出鐵場主廠房落點;
第四步,出鐵場主廠房行車55將液壓泥炮機53吊至卡車外運檢修;
泥炮機回轉支承四步吊運程序與液壓泥炮機53四步吊運程序相似;
當泥炮機及其回轉支承修復完畢重新組裝時,與上述四步吊運程序正好相反;回轉支承先按逆四步吊運,接下來泥炮機再按逆四步吊運。
吊運完畢后,通過大面積三段管罩1頂上上層平臺的卷揚機鋼絲繩依次逆序將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頂部活動蓋板36和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通道管罩13吊裝到各自復位完畢。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基本結構同實施例1,改進之處在于:在保證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吊運預留通道的條件下,對末段管罩11、前段管罩12和可拆卸式管罩13三部分剖面采用頂半圓加矩形斷面的組合方式,并均輔以外部筋板,滿足管道自身剛度和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吊運通道要求。
實施例5
本實施例的基本結構同實施例1,改進之處在于:在保證泥炮機及其支承吊運預留通道的條件下,對末段管罩11、前段管罩12和可拆卸式管罩13三部分剖面均采用矩形斷面并輔以外部筋板的方式,滿足管道自身剛度和泥炮機及其支承檢修吊運通道要求。
實施例6
采用兩個鐵水口的出鐵場布置時,改進之處在于:在保證實施例1-實施例5單套設施的條件下,兩套頂吸除塵裝置可以高爐中心線為軸心線,鏡像組合布置,通過上述措施,達到控制煙氣逸散,確保集塵罩口一次、二次煙塵的有效緩存,使頂吸除塵裝置達到良好的半密閉效果,滿足出鐵場除塵系統效果良好的要求。
實施例7
實施例7與實施例6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如圖6所示,高位風口平臺8上方立柱優化為共3個、低位出鐵場平臺9上方低位出鐵場平臺立柱33可優化為僅1個,圖中,2個低位出鐵場平臺立柱33可以合并為一個。
實施例8
實施例8與實施例1-7基本相同,優選方案:為降低出鐵期間鐵水(鐵水溫度≥1530℃)對頂吸除塵裝置的高溫輻射作用,建議罩體底部均噴涂≥8mm的耐火(耐溫≥1350℃)涂料。
實施例9
實施例9與實施例1-8基本相同,優選方案:為確保高架開口機52沿高爐框架柱的水平旋轉作業,高架開口機52側的頂吸除塵裝置罩體從工藝上采用梁下懸空的結構。
實施例10
實施例10與實施例1-9基本相同,優選方案:高位的風口平臺地面和立柱為鋼結構;低位的出鐵場平臺地面為鋼筋混凝土地面;所述立柱為鋼結構,外砌耐火磚。
實施例11
實施例11與實施例1-10基本相同,優選方案:設置有電動閥門17,電動閥門17均位于出鐵場主廠房外側、從工藝上均設置操作平臺18,操作平臺18控制各部件進行工作。
以上示意性地對本發明創造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發明創造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不應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專利的保護范圍。此外,“包括”一詞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驟,在元件前的“一個”一詞不排除包括“多個”該元件。產品權利要求中陳述的多個元件也可以由一個元件通過軟件或者硬件來實現。第一,第二等詞語用來表示名稱,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