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磨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無芯三爪夾具。
背景技術:
在磨削加工作業中,首先要對工件進行裝夾作業。現有技術中,常用三爪卡盤來實現對工件的裝夾定位,三爪卡盤結構較為復雜,生產制作成本較高。迫切需要開發一款結構簡單、定位可靠的磨床夾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無芯三爪夾具,該夾具結構簡單合理,工作過程中能有效實現對工件的可靠裝夾作業。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無芯三爪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及配合設置于底架安裝面的上架,所述底架具有上圓弧面,上架具有下圓弧面,底架與上架相互配合后形成安裝圓孔,上架頂面中心形成向上延伸的凸柱,凸柱頂部設置蓋板,支撐絲桿穿過蓋板伸入凸柱的通孔中,并在所述支撐絲桿上固定連接支撐桿,支撐桿下端固定頂頭,所述底架沿徑向開設兩個限位孔,所述兩個限位孔之間夾角為120°,且兩個限位孔與凸柱通孔之間夾角均為120°。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架與上架通過緊固絲桿固定連接,緊固絲桿通過圓柱銷鎖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架底端面設置連接螺釘。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蓋板與凸柱之間設置墊片,蓋板通過緊固螺釘與凸柱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桿的圓周表面設有凹槽,支撐桿回轉中心的安裝孔分為兩部分,其中上部分具有內螺紋,下部分安裝孔內壁光滑,且下部分安裝孔的內徑大于上部分安裝孔的內徑。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產品結構簡單合理,在使用中,將待磨削的工件置于安裝圓孔中,通過支撐桿及限位孔中的支撐件實現工件的裝夾固定,并通過分別調節兩個限位孔中的限位件及支撐桿來調節工件的同心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中,包括限位螺釘1、底架2、上圓弧面2-1、圓柱銷3、緊固絲桿4、上架5、緊固螺釘6、蓋板7、支撐絲桿8、墊片9、支撐桿10、頂頭11、安裝圓孔12、限位孔13、連接螺釘14等。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無芯三爪夾具,包括底架2及配合設置于底架2安裝面的上架5,所述底架2具有上圓弧面2-1,上架5具有下圓弧面5-1,底架2與上架5相互配合后形成安裝圓孔12,上架5頂面中心形成向上延伸的凸柱,凸柱頂部設置蓋板7,支撐絲桿8穿過蓋板7伸入凸柱的通孔中,并在所述支撐絲桿8上固定連接支撐桿10,支撐桿10下端固定頂頭11,所述底架2沿徑向開設兩個限位孔13,所述兩個限位孔13之間夾角為120°,且兩個限位孔13與凸柱通孔之間夾角均為120°,每個限位孔13上均設置一個限位螺釘1,限位孔13中的限位件調整至合適位置后,通過限位螺釘1將限位件固定住。
底架2與上架5通過緊固絲桿4固定連接,緊固絲桿4通過圓柱銷3鎖緊。底架2與上架5構成完整夾具。
底架2底端面設置連接螺釘14,通過連接螺釘14實現將底架2固定于工作臺上的目的。
蓋板7與凸柱之間設置墊片9,蓋板7通過緊固螺釘6與凸柱固定連接。
支撐桿10的圓周表面設有凹槽10-1,支撐桿10回轉中心的安裝孔分為兩部分,其中上部分具有內螺紋,下部分安裝孔內壁光滑,且下部分安裝孔的內徑大于上部分安裝孔的內徑。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通過底架2底部的連接螺釘14將底架2固定于工作臺上,待磨削的工件置于安裝圓孔12中,兩個限位孔13中的支撐件用于支撐調節待磨削的工件,當待磨削的工件調整至合適的位置后,通過限位螺釘1將支撐件固定住,隨后調節支撐絲桿8,支撐桿10在支撐絲桿8的作用下向下移動,支撐桿10底部的頂頭11用于將工件固定住。支撐絲桿8及兩個限位孔13構成三爪固定結構,三點定位可靠穩定。同時,本實用新型產品結構簡單合理,在使用中能夠有效解決磨削的同心支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