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工件表面打磨技術,具體是具有可拆式打磨系統的平面自動散打機。
背景技術:
對于平面金屬工件表面的打磨,一直以來業界主要是采用手工打磨,布置產線工人手持電動或氣動散打機,操作手持散打機在平面金屬工件表面來回移動進行手動打磨。以純手工操作的方式打磨,效率低、精度差,容易導致平面金屬工件表面失平,甚至導致工件的壁厚工差失準,而且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可采用具有散打機頭的自動化裝置代替人工來進行平面金屬工件表面的打磨。但是散打機頭屬于消耗件,隨著加工量增加,其有效性被逐漸消耗,因而需要對其進行拆換方可保證加工質量。通常此類自動化裝置的散打機頭都是直接固定在機臺上的,由于機臺空間的局限,不便于拆換和維修散打機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彌補現有技術中不便于拆換和維修散打機頭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可拆式打磨系統的平面自動散打機,可以將散打機頭翻轉到機臺外部,使其拆換和維修不受機臺空間的局限。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具有可拆式打磨系統的平面自動散打機,包括機臺、加工平臺、打磨系統;
加工平臺設于機臺上,用于輸送和放置待加工的工件;
打磨系統跨設于加工平臺上方,其具有與機臺連接的支架,支架頂部具有蓋板,蓋板后沿與支架通過鉸鏈連接,蓋板的前沿與支架可拆連接,蓋板的底部設有位于加工平臺上方的散打機頭。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打磨系統還設有與散打機頭配合的彈性支架,彈性支架固定在蓋板底面,散打機頭的頂部與彈性支架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采用螺栓將蓋板的前沿固定在支架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的,所述的散打機頭為氣動散打機頭。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的,所述的散打機頭為電動散打機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可拆式打磨系統的平面自動散打機主要的積極效果在于,可以將散打機頭翻轉到機臺外部,使其拆換和維修不受機臺空間的局限。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具有可拆式打磨系統的平面自動散打機,包括機臺1、加工平臺2、打磨系統3;
加工平臺2設于機臺1上,用于輸送和放置待加工的工件;
打磨系統3跨設于加工平臺2上方,其具有與機臺1連接的支架31,支架31頂部具有蓋板32,蓋板32后沿與支架31通過鉸鏈35連接,蓋板32的前沿與支架31可拆連接,蓋板32的底部設有位于加工平臺上方2的散打機頭33。
本實用新型新型在正常開機運行時,蓋板32鎖定在支架31的頂部,以保證散打機頭33穩定運行;需要拆換和維修時,解除蓋板32的鎖定,將其向上翻起,則散打機頭33被翻轉到機臺1外部,其拆換和維修不再受機臺空間的局限,拆換和維修完畢后再將蓋板32恢復原狀重新鎖定在支架31上,隨即可重新開機。
在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打磨系統3還設有與散打機頭33配合的彈性支架34,彈性支架34固定在蓋板32底面,散打機頭33的頂部與彈性支架34連接。
在較佳的實施方式中,蓋板32的前沿與支架31可拆連接之方式,可選用螺栓連接,采用螺栓36將蓋板32的前沿固定在支架31上。
在上述各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散打機頭33可以為氣動散打機頭,也可以為電動散打機頭。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結構和原理獲得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