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玻璃磨邊裝置。
背景技術:
鋼化玻璃是安全玻璃的一種,它是經強化處理,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一個壓應力層,從而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耐熱震性能的玻璃的統稱。鋼化玻璃的特點是:1、高強度:同等厚度的鋼化玻璃抗沖擊強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抗彎強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2、安全性:其承載能力增大改善了易碎性質,即當玻璃被外力破壞時,碎片會成類似蜂窩狀的碎小鈍角顆粒,不易對人體造成傷害;3、熱穩定性:鋼化玻璃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能承受的溫差是普通玻璃的3倍,可承受200℃的溫差變化,被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門窗、玻璃幕墻、室內隔斷玻璃、采光頂棚、觀光電梯通道、家具、玻璃護欄等。
剛生產出來的玻璃經過切割形成的邊角都是很鋒利的,而且切割過程中,玻璃邊緣會產生毛刺等缺陷。因此玻璃很多情況下都需要經過磨邊后才能銷售。
對于矩形的玻璃,一般都是在兩臺雙邊機上磨邊,其中一臺雙邊機磨矩形玻璃的兩條長邊,長邊磨完以后,需要由工人手動搬動到第二臺雙邊機上,由第二臺雙邊機磨矩形玻璃的兩條短邊。這樣的人工操作有時發生意外,玻璃撞壞,或者在放的時候,撞擊靠山導致玻璃傾斜,造成對角線誤差超標。另外通過人工搬運,也會增加人力成本,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玻璃磨邊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玻璃磨邊裝置,包括第一夾持座、第二夾持座,所述第一夾持座、第二夾持座之間為抽拉式連接,所述第一夾持座、第二夾持座之間設置有調節桿,所述第一夾持座、第二夾持座的豎直段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移動輪、第二移動輪,所述第一移動輪、第二移動輪分別與第一夾持架、第二夾持架相連接,所述第一夾持架、第二夾持架側壁上分別設置有若干個固定吸盤,所述第一夾持架、第二夾持架上側設置有磨邊電機,所述磨邊電機端部與摩擦輪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調節桿為氣桿或液壓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移動輪、第二移動輪型號相同。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固定吸盤與第一夾持架、第二夾持架之間為固定連接。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鋼化玻璃放置在第一夾持架、第二夾持架之間,此時調節桿長度調節實現第一夾持架、第二夾持架對鋼化玻璃的夾持,然后磨邊電機帶動摩擦輪旋轉實現對玻璃的上邊磨平,當磨邊后通過第一移動輪、第二移動輪來實現鋼化玻璃的位置轉移,避免了人工搬運,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降低了安全隱患,且提高了鋼化玻璃的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一種玻璃磨邊裝置,包括第一夾持座1、第二夾持座2,所述第一夾持座1、第二夾持座2之間為抽拉式連接,所述第一夾持座1、第二夾持座2之間設置有調節桿3,其中所述調節桿3為氣桿或液壓桿,這樣可以便于鋼化玻璃的安裝,同時滿足不同厚度的鋼化玻璃。所述第一夾持座1、第二夾持座2的豎直段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移動輪4、第二移動輪5,其中所述第一移動輪4、第二移動輪5型號相同。
所述第一移動輪4、第二移動輪5分別與第一夾持架6、第二夾持架7相連接,所述第一夾持架6、第二夾持架7側壁上分別設置有若干個固定吸盤8,其中所述固定吸盤8與第一夾持架6、第二夾持架7之間為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夾持架6、第二夾持架7上側設置有磨邊電機9,所述磨邊電機9端部與摩擦輪10相連接。
其具體實施方式為:在使用時,將鋼化玻璃放置在第一夾持架6、第二夾持架7之間,此時調節桿3長度調節實現第一夾持架6、第二夾持架7對鋼化玻璃的夾持,然后磨邊電機9帶動摩擦輪10旋轉實現對玻璃的上邊磨平,當磨邊后通過第一移動輪4、第二移動輪5來實現鋼化玻璃的位置轉移,避免了人工搬運,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降低了安全隱患,且提高了 鋼化玻璃的加工精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