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學零件研磨用盤面修正工具。
背景技術:
表面拋光是對石英、硅、玻璃、陶瓷等材料片的表面加工,使其達到一定的厚度、光潔度和平面度的方法。拋光盤是常見的表面加工設備,拋光盤的拋光平面的平面度將直接影響表面及其它加工指標的精度和質量。為了保證拋光盤平面的平面度,國內外均采用盤面修正的方式進行拋光修正。其具體方式是,在拋光盤的外圍設置與之不相接觸的內齒圈,拋光盤中心孔位置設置與之不相接觸的太陽輪,太陽輪帶有外齒,在內齒圈與太陽輪之間嚙合3-4 個盤面修正。在材質選擇上現有技術多采用45#鋼加工成如圖1形狀的修正輪,進行研磨過程的盤面修正。采用這種方法因修正輪邊緣很鋒利,經常對研磨盤造成劃傷,從而使產品產生劃傷,影響產品成本質量,給生產造成困擾。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修正輪邊緣進行倒圓處理的光學零件研磨用盤面修正工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光學零件研磨用盤面修正工具,主體為外周布有輪齒的修正輪,所述的輪齒的邊緣經倒圓處理為無棱角的弧面。
所述的修正輪的壁面上均勻開設有凹槽。
修正輪的中心開設有軸孔。
所述的凹槽為直線形,以圓心為基點等分盤面。
所述修正輪兩個壁面的凹槽是交錯排布的。
所述的修正輪的直徑為D0,D0=232mm,軸孔的直徑D1=120m;所述的輪齒的齒根高2.5mm,尺頂高2mm。
所述修正輪的厚度為25mm。
所述修正輪的粗糙度為3.2,平行度0.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將原修正輪邊緣進行倒圓,這樣在修盤操作過程中,不會對研磨盤造成劃傷,可以保證產品品質沒有劃傷,生產順利,成本降低。
附圖說明
圖1a為現有技術的結構正面示意圖。
圖1b為現有技術的結構側面剖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2的側面剖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齒輪部分放大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5a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工程設計圖。
圖5b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剖視工程設計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2、圖3和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該光學零件研磨用盤面修正工具用于對水晶、玻璃、磁性材料等的拋光前的盤面修正。光學零件研磨用盤面修正工具,主體為外周布有輪齒的修正輪,齒輪的邊緣經倒圓處理為無棱角的弧面、修正輪的壁面上均勻開設有凹槽。修正輪的中心開設有軸孔。凹槽為直線形,以圓心為基點等分盤面。修正輪兩個壁面的凹槽交錯排布。當盤面修正工具工作時,拋光粉液通過凹槽均勻滲入拋光機臺磨盤進行盤面修正使磨盤盤面更光滑。本實用新型將原修正輪邊緣進行倒圓,這樣在修盤操作過程中,不會對研磨盤造成劃傷,可以保證產品品質沒有劃傷,生產順利,成本降低。
實施例1
如圖5所示光學零件研磨用盤面修正工具,主體為外周布有輪齒的修正輪,齒輪的邊緣經倒圓處理為無棱角的弧面。修正輪的壁面上均勻開設有凹槽。修正輪的中心開設有軸孔。凹槽為直線形,以圓心為基點等分盤面。兩個壁面的凹槽是交錯排布的。其中修正輪的直徑為D0,D0=232mm,軸孔的直徑D1=120m;輪齒的齒根高2.5mm,尺頂高2mm。修正輪的厚度為25mm。修正輪的粗糙度為3.2,平行度0.2。
特別的該無棱角的弧面的垂直面剖視時該曲線為圓形線,該圓形線分別與壁面和側面相切。
當光學零件研磨用盤面修正工具工作時在拋光機臺磨盤上均勻放置4個本實用新型裝置,啟動機器轉動,拋光粉液通過凹槽均勻滲入拋光機臺磨盤進行磨盤盤面拋光,使磨盤更光滑。圖5a、圖5b僅是給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最優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