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有色金屬冶金鑄軋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鑄嘴角度可調式鑄軋機鑄嘴小車結構。
背景技術:
圖1給出為原鑄軋機鑄嘴小車局部結構,所述的結構包括有:鑄嘴1、料臺2、鑄嘴滑移機構3、料車4;所述的鑄嘴1固定在料臺2上;所述的料臺2通過螺釘與鑄嘴滑移機構3相連;所述的鑄嘴滑移機構3采用螺母絲杠機構,手動調節料臺2在料車3上滑移,從而調整鑄嘴與軋輥之間距離。
上述結構具有:原理簡單、結構簡約的特點;但其存在有以下弊端:
(1)手動調節鑄嘴與軋輥之間距離,效率低,增加工輔時間;
(2)此結構不能調整鑄嘴在水平面內的角度,從而無法保證鑄嘴與軋輥的平行度,降低了設備精度 。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鑄嘴角度可調式鑄軋機鑄嘴小車結構。
本實用新型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鑄嘴角度可調式鑄軋機鑄嘴小車結構,所述的鑄嘴小車結構包括有鑄嘴、料臺和料車;所述的鑄嘴固定在所述的料臺上;所述的料臺套置在固定在料車上的轉軸上,所述的料臺可在頂絲機構的作用下繞所述的轉軸轉動;所述的鑄嘴小車結構還設置有用以將轉動后的料臺固定在料車上的鎖緊機構;所述的鎖緊機構包括有T型螺栓和帶有手柄的螺母;所述的料臺上具有用以T型螺栓穿過的通孔;所述的料車具有用以安裝T型螺栓的安裝槽,且安裝槽的底部具有用以與T型螺栓的T型端頭配合的卡槽;所述的卡槽垂直于所述的安裝槽設置,并與所述的安裝槽相連通,構成所述的T型螺栓在其T型端頭在卡槽位時,扳動所述的螺母的手柄,將料臺與料車鎖緊的結構;對應所述的料車設置有用以驅動其動作的油缸;所述的料車可在油缸驅動下帶動料臺從而帶動鑄嘴移動。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鑄嘴角度可調式鑄軋機鑄嘴小車結構,采用固定在料車兩側可分別調整的頂絲機構推動料臺,使料臺帶動鑄嘴繞轉軸轉動,從而調整鑄嘴在水平面內角度,實現鑄嘴與軋輥平行,提高設備精度;采用T型螺栓、手柄螺母結構實現料臺與料車的快速脫開與鎖緊,使操作簡易快捷;采用油缸驅動料車實現鑄嘴沿機列線移動,保證鑄嘴與軋輥之間的合理的距離,提高了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減少了人工參與,減少了工輔時間,提高了設備生產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原鑄軋機鑄嘴小車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俯視圖。
圖4為圖2中Ⅰ部分的放大圖。
圖5為圖4的仰視圖。
圖6為圖4的側視圖。
圖中:1、鑄嘴, 2、料臺, 3、 鑄嘴滑移機構,4、料車,5、 轉軸,6、T型螺栓,7、螺母,8、頂絲機構,9、油缸。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說明:
如圖2、圖3所示,一種鑄嘴角度可調式鑄軋機鑄嘴小車結構,所述的鑄嘴小車結構包括有鑄嘴1、料臺2和料車4;所述的鑄嘴1固定在所述的料臺2上;所述的料臺2套置在固定在料車4上的轉軸5上,所述的料臺2可在頂絲機構8的作用下繞所述的轉軸5轉動,對鑄嘴與軋輥軸線平行度進行微調整;所述的鑄嘴小車結構還設置有用以將轉動后的料臺固定在轉軸上的鎖緊機構;結合圖4、圖5、圖6,所述的鎖緊機構包括有T型螺栓6和帶有手柄的螺母7;所述的料臺2上具有用以T型螺栓6穿過的通孔;所述的料車4上具有用以安裝T型螺栓的安裝槽,且安裝槽的底部具有用以與T型螺栓的T型端頭配合的卡槽;所述的卡槽垂直于所述的安裝槽設置,并與所述的安裝槽相連通,構成所述的T型螺栓在其T型端頭在卡槽位時,扳動所述的螺母的手柄,將料臺與料車鎖緊的結構;而扳動所述的螺母的手柄,使所述的鎖緊機構松動后,將所述T型螺栓旋轉90°,使其T型端頭進入所述的料車底部通槽中,即實現料臺與料車的松脫;對應所述的料車4設置有用以驅動其動作的油缸9;所述的料車4可在油缸9驅動下帶動料臺2從而帶動鑄嘴1移動;當需要轉動料臺2時,扳動手柄螺母7,使料臺2與料車4松脫,將梯形螺栓6旋轉90度,其端部脫離料車4卡槽,進入通槽,則料臺2連同梯形螺栓6完全與料車4脫開,即可轉動料臺2。當對料臺2調整結束后,轉動梯形螺栓6,使其端部進入料車4卡槽中,板動手柄螺母7,將料臺2與料車4鎖緊;所述的料車4及其上結構可在油缸驅動下移動。
當需鑄嘴投入工作時:由油缸驅動料車及料臺連同鑄嘴移動至軋輥處適當位置,檢測鑄嘴與軋輥軸線平行度,如需調整,則扳動手柄螺母、轉動梯型螺栓,使料臺與料車脫開,根據平行度需要,可分別調整兩側頂絲機構,使料臺連同鑄嘴繞轉軸轉動,從而實現平行度調整。調整結束后,快速鎖緊料臺與料車。至此,鑄嘴可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