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處理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鏈條加工用電阻回轉爐。
背景技術:
許多加工件,如五金零件、汽車零部件、工具等需要通過淬火來增加其表面硬度,以提高其耐磨性和接觸強度以滿足各自的設計需要,為達到上述目的通常是用電阻爐來實現的。
公告號為202254764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可傾滾筒式電阻回轉爐的爐蓋,它包括可傾滾筒式電阻爐的進、出料口為一中空圓筒形筒體。在圓筒形筒體上套裝一爐蓋。爐蓋的圓筒體為短圓筒體,該短圓筒體的長度為圓筒形筒體的 1/3±10%。爐蓋的短圓筒體前端為通孔。短圓筒體中間設置有一中空耐高溫出氣管,該中空耐高溫出氣管前端固接一耐高溫圓形鋼擋板,該耐高溫圓形鋼擋板與電阻爐圓筒形筒體內圈緊配合設置。中空耐高溫出氣管中間通孔前端穿過耐高溫圓形鋼擋板與爐膛相連通。中空耐高溫出氣管后端與后封蓋固接,中空耐高溫出氣管的中間通孔后端穿過后封蓋直通爐體外。
上述專利為現有技術中的電阻回轉爐,該電阻回轉爐在添加待加工的金屬零件時,需要工作人員接近電阻回轉爐的進料口進行手動添加,待加工的金屬零件完成淬火后,通過電阻回轉爐將金屬零件傾倒出來時也需要工作人員接進行電阻回轉爐對金屬零件進行收集。由于電阻回轉爐的加工會產生很高的溫度,使得工作人員在接近電阻回轉爐時會存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鏈條加工用電阻回轉爐,使工作人員不需要接近電阻回轉爐就能實現對金屬零件的進料以及出料。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鏈條加工用電阻回轉爐,包括回轉爐體以及設置在回轉爐體進料口正下方的冷卻水槽,位于所述冷卻水槽相對于所述回轉爐體的另一側設置有安裝架,所述的安裝架上設有高度高于所述回轉爐體進料口的進料箱,所述的進料箱上連通有朝向所述回轉爐體的進料口延伸使金屬零件進入到所述回轉爐體的進料管,所述的安裝架上設有一端延伸進所述冷卻水槽使金屬零件脫離所述冷卻水槽的傳輸網帶,所述傳輸網帶另一端的正下方設有收集箱。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待加工的金屬零件放置在進料箱上,金屬零件在重力的作用下通過進料管滑落進回轉爐體的進料口,通過回轉爐體完成對金屬零件的淬火加工。將完成淬火后的金屬零件通過回轉爐體的轉動從進料口倒出到冷卻水槽內進行冷卻降溫,并通過傳輸網帶將位于冷卻水槽內金屬零件傳輸出冷卻水槽,并使金屬零件掉落進收集槽內,從而完成對金屬零件在淬火步驟上的進料以及出料,使工作人員在整個進料以及出料的過程中都不需要靠近回轉爐體進行作業,從而保證工作人員的人生安全。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進料箱位于所述傳輸網帶的正上方。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該種設置的方式使進料箱的設置位置能保證原有設置高度的前提下,對進料箱與傳輸網帶的設置位置進行合并,從而減少對廠房空間的占用。且通過該種設置能減少工作人員在加料以及運料過程中的走動,減少工作人員的勞動量;且該種設置也使設備的運輸更為方便。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進料箱內放置有用于搬運金屬零件的運輸箱,所述運輸箱的側壁上設有用于啟閉的開關門,所述的進料箱上設有限制所述的運輸箱朝向所述的進料管移動的定位柱,所述安裝架的上方設有用于運輸所述運輸箱的龍門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金屬零件在其他的工位上完成加工時,將金屬零件直接裝載進運輸箱內,通過龍門吊的吊裝的將裝載有金屬零件的運輸箱運輸并放置在進料箱上,使金屬零件在工位與工位之間的運輸不需要進行人工搬運,簡便了工作人員的操作量。定位柱抵觸運輸箱,使運輸箱不會朝向進料管移動將進料管堵塞。打開開關門,使金屬零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進料箱內,從而完成上料作業。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進料管的自由端與所述回轉爐體的進料口之間設有安裝間隙,所述的進料管上套設有長度大于所述安裝間隙的延伸管,所述的延伸管與所述的進料箱之間連接有用于驅動所述延伸管移動的驅動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安裝間隙的設置使進料管的自由端與回轉爐體的進料口之間存有一定的間隙,當回轉爐體在對金屬零件進行淬火時,能對回轉爐體的進料口進行密封,減少回轉爐體內部溫度的流失,提升金屬零件的淬火質量。當要將金屬零件輸送進回轉爐體時,工作人員站在進料箱的位置,通過驅動件實現延伸管在進料管上的滑移,將延伸管滑移進回轉爐體的進料口,從而使金屬零件能通過進料管以及延伸管滑移進回轉爐體的進料口,并通過驅動件使延伸管遠離回轉爐體的進料口,從而可實現對回轉爐體進料口的密封。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傳輸網帶包括網帶本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網帶本體外表面的若干擋板,所述的擋板圍繞于所述的網帶本體間隔排列設置且朝向所述網帶本體的傳輸方向傾斜設置,當所述的擋板位于所述網帶本體的最低位置時接觸所述冷卻水槽的底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回轉爐體將金屬零件傾倒進冷卻水槽中,網帶本體轉動的同時帶動擋板實現轉動,將位于冷卻水槽內的金屬零件通過擋板鏟上網帶本體,使金屬零件貯存在擋板與網帶本體之間的夾角位置,從而帶動金屬零件傳輸出冷卻水槽。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傳輸網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網帶本體兩側的若干擋片,所述的擋片與所述網帶本體的串條絲徑之間實現定點固定,相鄰兩個所述的擋板之間相互重疊設置,所述擋板的兩端分別抵觸位于所述網帶本體兩側的所述擋片。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通過擋片的設置使擋片與擋板之間能形成一個向內凹陷的腔室,對網帶本體上的金屬零件起到容置的作用,且通過擋片的設置能對擋板的兩端產生阻擋的作用力,使位于擋板上的金屬零件不會從擋板的兩端位置發生掉落,使網帶本體更好的帶動金屬零件進行輸送。當網帶本體傳輸到彎曲位置時,擋片圍繞于串條絲徑之間的固定點發生轉動,使擋片與擋片之間形成向外擴散的扇形面,并由于擋片之間的重疊部分大于擋片的彎曲幅度,使得擋片與擋片之間不會發生開叉的現象,即便網帶本體將金屬零件傳輸到彎曲位置上時,擋片的設置也能對金屬零件起到很好的阻擋作用,增加金屬零件傳輸的穩定性。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網帶本體由串條絲徑與網條絲徑編織而成,所述的串條絲徑與所述的網條絲徑之間的抵觸位置設有鎢粉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網帶本體在傳輸的過程中,串條絲徑與網條絲徑之間的連接位置會產生相對的摩擦,導致網帶本體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磨損斷裂;通過鎢粉層的設置增加串條絲徑與網條絲徑之間連接位置的耐磨性,提升網帶本體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設置為:位于所述回轉爐體進料口的正上方設有吸風罩,所述的吸風罩上連通有抽風機,所述抽風機的出風端連通所述的冷卻水槽且位于液面的下方。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回轉爐體在加工的過程中產生廢煙會從回轉爐體的進料口中排出,且加工后的金屬零件在倒入到冷卻水槽時,也會產生一定的廢氣;通過吸風罩的設置對廢煙進行吸收,并從抽風機的出風端中將廢煙以及廢氣排入到冷卻水槽內,通過冷卻水槽內的液體的對廢煙中的固定顆粒物進行沉淀,從而對廢煙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減少對空氣造成的污染。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回轉爐體下方設有地磅。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金屬零件從進料管中進入到回轉爐體內,根據地磅上顯示的數據能清楚的得知進入到回轉爐體內金屬零件的數量,根據回轉爐體的體積大小不同以及設定的溫度不同,在回轉爐體內放置進相應數量的金屬零件,使得金屬零件在加工的過程中受熱更加均勻,從而提升金屬零件的淬火質量;且地磅的設置還能對金屬零件進行等重分類。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安裝架上設有朝向所述傳輸網帶的傳輸方向移動的滑道,所述的滑道上往復滑移設置有承載架,所述的承載架位于所述收集箱的正下方。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收集箱內的金屬零件增加了收集箱的重量,且收集箱的正上方被傳輸網帶所阻擋,只能通過人工手動對收集箱施加沿水平方向向外拉出的作用力,通過承載架與滑道之間滑移設置的方式減少摩擦阻力,使得收集箱的移出更加方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進料箱以及進料管的設置,實現對金屬零件的遠距離進料,延伸管的設置使進料管與回轉爐體的進料口之間形成安裝間隙,使回轉爐體能進行封閉淬火,提升金屬零件的淬火質量;通過吸風罩的設置對廢煙內的固定顆粒物進行沉淀,實現過濾的作用,并通過傳輸網帶的設置,將加工完成后的金屬零件傳輸進收集箱內進行集中收集,在收集箱底部滑移設置有承載架,使收集箱更方便的移動出傳輸網帶的下方,使操作更加簡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進料箱的結構示意圖(主要用于表示進料箱與安裝架的連接結構);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運輸箱的結構示意圖(主要用于表示運輸箱與進料箱的位置關系);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進料管的結構示意圖(主要用于表示進料管與延伸管的連接關系);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吸塵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傳輸網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傳輸網帶的編織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承載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回轉爐體;1.1、進料口;2、冷卻水槽;3、安裝架;4、進料箱;5、進料管;6、傳輸網帶;6.1、進料端;6.2、出料端;6.3、網帶本體;6.31、串條絲徑;6.32、網條絲徑;6.4、擋板;6.5、擋片;7、收集箱;8、運輸箱;9、定位柱;10、龍門吊;11、安裝間隙;12、延伸管;13、驅動件;14、鎢粉層;15、吸風罩;16、抽風機;16.1、出風端;16.2、進風端;17、地磅;18、滑道;19、承載架;20、固定柱;21、減震彈簧;22、振動盤;23、振動電機;24、主動軸;25、從動軸;26、鏈條;27、加強板;28、電機;29、蓋板;30、導向筒;31、樓梯;32、缺口部;33、匚形插槽;34、開關門;35、齒輪;36、導向槽;37、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鏈條加工用電阻回轉爐,參考圖1,包括回轉爐體1(回轉爐體1為現有技術,其工作運行原理在此不做闡述),回轉爐體1的正下方放置有地磅17,用于對進入到回轉爐體1內的金屬零件進行稱重。回轉爐體1進料口1.1端面的最高位置固定設有定軸,定軸上轉動連接有用于啟閉進料口1.1的蓋板29。位于回轉爐體1進料口1.1的一側設有冷卻水槽2,冷卻水槽2位于回轉爐體1進料口1.1的正下方,使經過回轉爐體1加工后的金屬零件能進行冷卻。冷卻水槽2上固定設有導向筒30,導向筒30位于回轉爐體1進料口1.1的正下方且靠近冷卻水槽2的一端呈縮口設置,使金屬零件能更好的掉落進冷卻水槽2。
冷卻水槽2相對于回轉爐體1的另一側放置有安裝架3,安裝架3頂部設有高度高于回轉爐體1進料口1.1的進料箱4,進料箱4朝向回轉爐體1的一側連通有延伸向回轉爐體1進料口1.1的進料管5,使金屬零件能進入到回轉爐體1內。位于安裝架3的頂部位置設有龍門吊10,通過龍門吊10用于將金屬零件吊裝放置在進料箱4上。進料管5的自由端與回轉爐體1的進料口1.1之間形成有安裝間隙11,用于實現對進料口1.1的密封。安裝架3位于進料箱4的下方固定安裝有傳輸網帶6,將傳輸網帶6的一端命名為進料端6.1、另一端命名為出料端6.2;傳輸網帶6的進料端6.1延伸進冷卻水槽2、出料端6.2與地面之間存在有間距。通過傳輸網帶6的設置將金屬零件移動出冷卻水槽2。
安裝架3上位于傳輸網帶6出料端6.2的正下方放置有用于收集金屬零件的收集箱7。安裝架3位于傳輸網帶6的一側壁焊接固定有樓梯31,方便工作人員接近進料箱4。金屬零件通過進料箱4以及進料管5進入到回轉爐體1內,回轉爐體1完成對金屬零件的淬火后倒入到冷卻水槽2內,并通過傳輸網帶6的傳輸將金屬零件傳輸進收集箱7。
參考圖2和圖3,安裝架3上固定且豎直設置有方形分布的四個固定柱20,固定柱20上均固定套設減震彈簧21,四個固定柱20上均穿設連接有同一個振動盤22,振動盤22底部固定設有振動電機23,為振動盤22提供動力源。振動盤22頂部焊接固定有所述的進料箱4且進料箱4朝向進料管5的一側向下傾斜設置,使金屬零件更好的進入到進料管5。進料箱4上放置有運輸箱8,運輸箱8的體積小于進料箱4的體積,運輸箱8的一側壁設有缺口部32,缺口部32的周邊焊接固定有開口向上設置的匚形插槽33,匚形插槽33內插設連接開關門34,通過開關門34用于實現對缺口部32的啟閉,使運輸箱8內的金屬零件能倒出運輸箱8。進料箱4底部焊接固定有定位柱9,定位柱9抵觸運輸箱8用于限制運輸箱8抵觸進料管5,從而保證正常進料。
參考圖4,進料管5上套設有延伸管12,延伸管12的長度大于安裝間隙11且形狀適配于進料管5,延生管與進料箱4之間連接有驅動件13,驅動件13的一端與延伸管12焊接固定、另一端朝向進料箱4延伸設置,使工作人員站在安裝架3上能實現對延伸管12位置的控制;驅動件13可為鐵絲。
參考圖5,位于回轉爐體1進料口1.1的正上方設有吸風罩15,吸風罩15通過鋼繩連接廠房的頂部用于實現對吸風罩15的固定。吸風罩15與抽風機16的進風端16.2連通設置,抽風機16的出風端16.1連接冷卻水槽2的側壁且位于液面以下的位置,但出風端16.1與冷卻水槽2的底部之間存在有間距,使金屬零件不會進入到出風端16.1內。抽風機16固定設置在地面上。
參考圖6,安裝架3(參考圖1)上水平設置有主動軸24與從動軸25,主動軸24與從動軸25均通過軸承座固定設置在安裝架3上。主動軸24與從動軸25之間靠近兩端的位置均傳動連接有鏈條26,從動軸25與主動軸24上均固定設有嚙合鏈條26的齒輪35,用于實現傳動。兩鏈條26之間連接有加強板27,加強板27與鏈條26的鏈板固定連接,使加強板27的存在不會影響鏈條26的傳輸;加強板27沿鏈條26長度方向間隔排列設置。加強板27外套設有網帶本體6.3,加強板27與網帶本體6.3固定連接,用于帶動網帶本體6.3進行傳輸;網帶本體6.3優選為曲軸型的不銹鋼網帶。網帶本體6.3由串條絲徑6.31(參考圖7)與網條絲徑6.32(參考圖7)編織而成,串條絲徑6.31抵觸網條絲徑6.32的位置均設有鎢粉層14(參考圖7),鎢粉層14通過堆焊的方式焊接固定在串條絲徑6.31與網條絲徑6.32上。電機28(參考圖1)與主動軸24之間通過皮帶傳動,用于帶動網帶本體6.3實現傳輸。
參考圖6,網帶本體6.3相對于加強板27的另一面焊接固定有擋板6.4,擋板6.4與加強板27平行設置且沿網帶本體6.3間隔排列設置,擋板6.4的長度等于網帶本體6.3的寬度。擋板6.4朝向網帶本體6.3的傳輸方向傾斜設置,擋板6.4與網帶本體6.3之間的傾斜設置角度優選為30度,通過擋板6.4抵觸網帶本體6.3上金屬零件,防止其滑動。位于傳輸網帶6接料端底部最低處的擋板6.4與冷卻水槽2(參考圖1)的底部接觸設置,通過擋板6.4鏟動冷卻水槽2底部的金屬零件,將金屬零件帶上傳輸網帶6。
參考圖6,網帶本體6.3的兩側均設有擋片6.5,網帶本體6.3的串條絲徑6.31與擋片6.5之間通過點焊實現固定,擋片6.5與網帶本體6.3的點焊位置優選為靠近擋片6.5的底部位置。相鄰兩個擋片6.5之間相互插設且重疊設置,擋片6.5分別抵觸擋板6.4的兩端,使位于擋板6.4上的金屬零件不會沿擋板6.4的兩端發生掉落。
參考圖8,安裝架3上位于傳輸網帶6出料端6.2的下方固定設有導向槽36,導向槽36的形狀為畚箕形且自由端為縮口端并向外傾斜設置。安裝架3上對稱設置有L形的滑道18,兩滑道18之間的距離等于傳輸網帶6的寬度且均與安裝架3通過焊接固定;滑道18的底部抵觸于地面。兩滑道18的上方均滑移連接有同一個承載架19,承載架19上固定套設有抵觸兩滑道18的滾輪37。所述的收集箱7設置在所述的承載架19上。
工作過程:
將回轉爐體1進料口1.1上的蓋板29打開,龍門吊10吊裝有裝載金屬零件的運輸箱8將運輸箱8放置在進料箱4的底部并與固定柱20發生抵觸,使運輸箱8不會向下滑移;并將運輸箱8在放置時將開關門34朝向進料管5的一側。工作人員放松驅動件13,使延伸管12在重力的作用下滑移進回轉爐體1的進料口1.1;打開開關門34,振動電機2823開始工作,抖動金屬零件通過進料管5以及延伸管12進入到回轉爐體1內。完成進料后,通過驅動件13拉回延伸管12,并通過將驅動件13掛接在進料箱4上,實現對延伸管12的定位,從而完成金屬零件的進料。
抽風機16工作,將回轉爐體1產生的廢煙通過吸塵罩吸入到冷卻水槽2進料口1.1,將金屬零件通過導向筒30倒進冷卻水槽2內。電機28驅動傳輸網帶6進行轉動,擋板6.4在轉動的過程中將位于冷卻水槽2底部的金屬零件鏟上網帶本體6.3,從而帶動金屬零件傳輸。在承載架19上放置收集箱7并推動到傳輸網帶6出料端6.2的下方,而被傳輸網帶6傳輸的金屬零件則通過導向槽36的導向掉落進收集箱7內,將收集箱7通過承載架19與地面滾動連接的方式將收集箱7拉出傳輸網帶6出料端6.2的下方,并運輸到下一道加工工序。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