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磨刀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642454閱讀:415來源:國知局
一種磨刀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磨刀工具領域,特別是一種磨刀機。



背景技術:

磨刀是一種技術活,尤其對于廚房用刀具來說,傳統的磨刀方法是將刀具放到磨刀石上,用手壓緊刀具使之與磨刀石緊貼,之后來回摩擦。這種方法不太好掌握,如果不熟練,容易受傷。為了方便磨刀,市場上存在一些磨刀機,但是這些磨刀機不能跟隨刀刃軌跡面磨刀,沒有達到較好的磨刀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磨刀機,解決傳統磨刀機不能跟隨刀刃軌跡磨刀的,磨刀機自動化程度不高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磨刀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設置有從一側邊中到相對側邊中心的第一凹槽;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垂直第一凹槽且水平放置的滑動部,所述滑動部底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一滑塊,所述滑動部上端面設置有從所述滑動部一端面到相對另一端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與所述第一凹槽垂直;

所述滑動部上設置有垂直驅動裝置,所述垂直驅動裝置包括底部與第二凹槽匹配的第二滑塊、支撐柱、通過支撐柱與第二滑塊上端面連接的安裝塊、向下垂直安裝塊上端面的第一電機及與所述第一電機輸出軸同軸固定連接第一絲桿;

所述滑動部上設置有水平驅動裝置,所述水平驅動裝置包括垂直設置在所述滑動部兩端的第一導柱、分別沿第一導柱軸向運動的兩個第三滑塊、與兩個所述第三滑塊側面連接的第二導柱、與所述第二導柱平行的第二絲桿及設置在所述第三滑塊另一側面的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輸出軸與所述第二絲桿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滑塊上設置有與第一導柱套合的第一通孔;

所述滑動部上設置有打磨部,所述打磨部包括承接座、設置在所述承接座上端面的第三電機、設置在所述第三電機輸出軸并固接的細砂輪、設置在所述細砂輪端面中心的圓柱形壓力傳感器;所述承接座上端面設置有與其垂直且與所述第一絲桿相匹配第一螺孔、所述承接座側面設置有與其垂直且與所述第二導柱套合的第二通孔及與所述第二絲桿相匹配的第二螺孔;

所述底座上端面與打磨部正前方相對的一側設置有倒u型裝刀部,所述裝刀部包括兩根垂直底座上端面且固接的豎桿,所述兩根豎桿上部通過橫桿的兩端連接,所述橫桿中部設置細長且貫穿所述橫桿上、下端面的掏空部,所述橫桿兩側設置有若干連通所述掏空部的螺紋孔,所述螺紋孔設置有鎖緊釘;

所述第一凹槽一端設置有手驅裝置,所述手驅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一凹槽一端的凸塊,所述所凸塊上設置有與第一凹槽同方向的第三通孔,所述滑動部側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三通孔同軸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內設置有與其匹配的第三絲桿,所述第三絲桿一端穿過第三通孔且該端面設置有與其固接的手輪;

所述底座下方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第三電機連接的控制電路。

基于上述結構,將刀具裝在裝刀部上,刀刃部分露出在橫桿下,通過鎖緊釘鎖緊、固定刀具,將打磨部的圓柱形壓力傳感器沿著刀刃行走一次,通過控制電路上的存儲記憶功能,記住刀刃的軌跡。啟動自動磨刀功能時,通過手驅裝置對細砂輪與刀刃的位置進行調整,細砂輪由垂直驅動裝置和水平驅動裝置帶動,跟隨控制電路上記憶的軌跡運動。同樣的方法,對刀具的兩面進行打磨,完成一次刀具打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絲桿兩端分別設置有深溝球軸承,所述深溝球軸承內圈與所述第一絲桿兩端緊密配合,所述深溝球軸承外圈分別與第二滑塊、第一過孔緊密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絲桿兩端分別設置有深溝球軸承,所述深溝球軸承內圈與所述第二絲桿兩端緊密配合,所述深溝球軸承外圈分別第三滑塊緊密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導柱通過線性軸承與所述第一通孔連接,所述線性軸承外圈與所述第一通孔緊密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導柱通過線性軸承與所述第二通孔連接,所述線性軸承外圈與所述第二通孔緊密連接。

采用上述進四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有深溝球軸承和線性軸承,可以使整個磨刀機運行更流暢、穩定,提高磨刀機的磨刀精度,磨出的刀更均勻、鋒利。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內涂有潤滑油。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涂抹潤滑油,減少滑動摩擦的阻力,使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橫截面與所述第二凹槽橫截面為上小下大的梯形狀。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與分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匹配的第一滑塊、第二滑塊不需再加多余零件就能限制其跳出凹槽,簡化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鎖緊釘與所述手輪最大外圓柱面設置有防滑條紋。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大手與鎖緊釘、手輪的摩擦力,便于操作。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可以記錄刀刃的軌跡,精確均勻地磨好刀具。

2.本發明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無需另外工具,只需要兩次對刀就可完成磨刀。

3.本發明運行穩定,結構可靠,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軸側視圖。

圖2是本發明裝刀部與手驅裝置。

圖3是本發明垂直驅動裝置、水平驅動裝置及打磨部。

圖4是本發明控制電路。

附圖中,1-底座、2-滑動部、3-垂直驅動裝置、4-水平驅動裝置、5-打磨部、6-手驅裝置、7-裝刀部、8-控制電路、11-第一燕尾槽、21-第一滑塊、22-第二燕尾槽、31-第二滑塊、32-支撐柱、33-安裝塊、34-第一電機、35-第一絲桿、41-第一導柱、42-第三滑塊、43-第二導柱、44-第二絲桿、45-第二電機、51-承接座、52-第三電機、53-細砂輪、54-壓力傳感器、61-豎桿、62-橫桿、63-掏空部、64-螺紋孔、65-鎖緊釘、71-凸塊、72-第三絲桿、73-手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發明的具體實施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磨刀機,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面設置有從一側邊中到相對側邊中心的第一燕尾槽11;底座上設置有垂直第一燕尾槽11且水平放置的滑動部2,滑動部2底部設置有與第一燕尾槽11匹配的第一滑塊21,滑動部2上端面設置有從滑動部2一端面到相對另一端面的第二燕尾槽22,第二燕尾槽22與第一燕尾槽11垂直,第一燕尾槽11與第二燕尾槽22上均均勻涂抹有潤滑油;滑動部2上設置有垂直驅動裝置3、水平驅動裝置4和打磨部5,底座1上端面且與打磨部5正前方相對的一側設置有倒u型裝刀部6,第一燕尾槽11一端設置有手驅裝置7,底座1下方設置有與垂直驅動裝置3、水平驅動裝置4和打磨部5連接的控制電路8。

如圖3所示,垂直驅動裝置3包括底部與第二燕尾槽22匹配的第二滑塊31、支撐柱32、通過支撐柱32與第二滑塊31上端面連接的安裝塊33、向下垂直安裝塊33上端面的第一電機34及與第一電機34輸出軸同軸固定連接第一絲桿35;第一絲桿35兩端分別設置有深溝球軸承,深溝球軸承內圈與第一絲桿35緊密配合,深溝球軸承外圈分別與第二滑塊31的圓形凹陷、第一過孔緊密配合;水平驅動裝置4包括垂直設置在滑動部2兩端的第一導柱41、分別沿第一導柱41軸向運動的兩個第三滑塊42、與兩個第三滑塊42側面連接的第二導柱43、與第二導柱43平行的第二絲桿44及設置在第三滑塊42另一側面的第二電機45;第二電機45輸出軸與第二絲桿44一端固定連接,第三滑塊42上設置有與第一導柱41套合的第一通孔;第二絲桿44兩端分別設置有深溝球軸承,深溝球軸承內圈與第二絲桿44兩端緊密配合,深溝球軸承44外圈分別與第三滑塊42側面的圓柱形凹陷緊密配合;打磨部5包括承接座51、設置在承接座51上端面的第三電機52、設置在第三電機52輸出軸并固接的細砂輪53、設置在細砂輪53端面中心的圓柱形壓力傳感器54;細砂輪53的兩側面與其中心面呈175度夾角,承接座51上端面設置有與其垂直且與第一絲桿35相匹配第一螺孔、承接座51側面設置有與其垂直且與第二導柱43套合的第二通孔及與第二絲桿44相匹配的第二螺孔;第一導柱41通過線性軸承與第一通孔連接,線性軸承外圈與第一通孔緊密連接,第二導柱43通過線性軸承與第二通孔連接,線性軸承外圈與第二通孔緊密連接。

如圖3所示,裝刀部6包括兩根垂直底座上端面且固接的豎桿61,兩根豎桿61上部通過橫桿62的兩端連接,橫桿62中部設置細長且貫穿橫桿62上、下端面的掏空部63,橫桿62兩側設置有若干連通掏空部63的螺紋孔64,螺紋孔64設置有鎖緊釘65;手驅裝置7包括設置在第一燕尾槽11一端的凸塊71,所凸塊71上設置有與第一燕尾槽11同方向的第三通孔,滑動部2側面設置有與第三通孔同軸的第三螺孔22,第三螺孔22內設置有與其匹配的第三絲桿72,第三絲桿72一端穿過第三通孔且該端面設置有與其固接的手輪73。

使用時,將刀具裝在裝刀部6上,刀刃部分露出在橫桿62下,通過鎖緊釘65鎖緊、固定刀具,將打磨部5的圓柱形壓力傳感器54沿著刀刃行走一次,通過控制電路8上的存儲記憶功能,記住刀刃的軌跡。啟動自動磨刀功能時,通過手驅裝置7對細砂輪53與刀刃的位置進行調整,細砂輪53由垂直驅動裝置3和水平驅動裝置4帶動,跟隨控制電路8上記憶的軌跡運動。同樣的方法,對刀具的兩面進行打磨,完成一次刀具打磨。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